正在阅读:

不秀个性的默克尔为何能成为德国政坛常青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秀个性的默克尔为何能成为德国政坛常青树?

科研经历让谨慎“成为默克尔最优秀的品质”。她同时还是一台“学习机器”。

2017年9月5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主持举行换届前最后一次政府会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德国总理默克尔有一个招牌性的手势——双手放在身前、指尖相触,做出一个菱形的形状。这个手势被称为“默克尔菱形”,也被媒体称为“权力的菱形”。

由于默克尔在德国政坛中的超长待机,她所在的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曾在竞选活动中将这个手势作为宣传海报,配上了“权力之手”的标语。

对于这个手势,德国媒体和网友做过各种解读。有说法称这个姿势展示了默克尔的自信,还有说法甚至推测这是巴伐利亚秘密组织光明会的暗号。

最终默克尔在接受女性杂志采访时揭开了谜底: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这么做只是因为“我从来不知道该把手放哪儿”。

自此,媒体努力从这位缺乏明显个人特色的领导人身上找到的神秘点,就被默克尔本人用平淡无奇的答案所戳破。

2017年8月22日,德国科隆,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科隆游戏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种平淡无奇也体现在默克尔对自己成长经历的描述中。当被记者问到年轻时犯的最大错是什么时,默克尔答道:钻树洞时,把新运动服弄坏了。

就连在9月3日与社民党候选人舒尔茨进行的电视辩论中,默克尔的表现也被称为平淡无奇、毫无激情。但在这场温吞的辩论后,民调显示,55%的选民认为默克尔在辩论中更有说服力。

以科学家出身、鲜少在公众场合秀个性的默克尔从2005年担任德国总理至今,已经见证了三位美国总统、四位英国首相、六位意大利总理,成为了西方世界待机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之一。

9月24日,德国举行联邦议院选举。投票站出口民调显示,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和基督教社会同盟(CSU)联盟获得32.5%的选票,虽然支持率减少,但仍然是议会中的最大的政治联盟。

默克尔本人也将继续担任总理,追上了前总理科尔的16年,成为二战后德国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之一。

关于这位德国政坛的常青树,媒体上很少出现她私人生活的报道,甚至有德国媒体称“没有人真正了解默克尔”。

早在1991年接受记者采访时,默克尔曾说自己“比较阳光,从来不让自己愁眉苦脸”。而默克尔的父亲也说默克尔是“和谐爱好者”,害怕争端。

但在公众场合,默克尔很少展现个人性格,一直以低调、谨慎的领导人形象出现。

2017年9月3日,德国柏林,默克尔与舒尔茨出席电视辩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默克尔的批评者最常抱怨的是,这位可被称为“无聊”的总理缺乏政治远见。在讨论欧洲经济未来的时候,她经常会用一些空洞的表达,比如“更为欧洲”和那句著名的“欧元的失败将意味着欧洲的失败”。

在接受采访时,默克尔承认她是有意使用这些模糊表达,因为她确实不考虑“这类争论,我认为正是这些争论让大家现在对欧盟丧失信心”。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在默克尔看来,那些想要从根本上重组欧洲经济的高大上计划,基本都只是幻想、并不实际。这种态度不光和默克尔本人的性格有关,还与二战后德国政坛的文化有关。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经说过,任何有所谓政治远见的人“都应该去看医生”。《卫报》分析指出,在经历了二战的法西斯主义和东西两德之后,德国政界对于政治上的任何理想主义都抱有怀疑态度。

默克尔在执政中也将这种务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外交政策》指出,在处理内政问题上,默克尔采取的做法是先让各方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对各种观点进行评估,直到公众已经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需要采取行动了,这时默克尔才表态,做出最终决定。

据《爱尔兰时报》报道,了解默克尔的人指出,默克尔非常看重民意,如果他人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她很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

也正是如此,在德国不再强制公民服兵役、废弃核能、收紧难民政策等颇具争议的问题上,默克尔都采取了务实策略:她本人此前可能反对,但在了解到民意和评估了对支持率的影响后,能调整自己的立场、根据现实情况做决定。

在做决定的时候,她也跳出了党派理念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例如在核能和强制兵役问题上,基民盟此前都是持支持态度。还有批评者指出,默克尔的务实还体现在,德国要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采取的紧缩措施,“默克尔绝不会让德国人这么做”。

德国时代周报》的副主编乌尔里希(Bernd Ulrich)指出,默克尔不是一名“会表现强烈情感的女性,过多的情感会干扰你的理性判断。默克尔在以一个科学家的视角来看待政治”。乌尔里希认为,默克尔就是一台“学习机器”。

默克尔的这种风格也被称为“默克尔方法”——理智、谨慎、务实、决不仓促表态。对于默克尔的批评者来说,这种选择是为了让自己能坐稳位子而不惜一切代价,全是策略,没有长期战略。

然而正是这种务实和顺势而为的做法让德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发展。

在过去12年里,德国的经济增幅高于欧盟的其他主要国家。2016年德国财政盈余高达237亿欧元,为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最高水平,甚至有分析认为德国经济正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时期。

与此同时,德国最新公布的8月失业率为5.7%,创下1990年德国统一以来的最低纪录。

2015年德国对难民开放边境之后引发的国内不满和科隆的大规模性侵事件曾一度让默克尔支持率大幅度下滑。而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极右翼党派在欧洲的崛起,默克尔被视为了“西方秩序的最后守护者”,支持率开始回升。

阿斯彭研究所的分析认为,对于德国人而言,默克尔的魅力就在于她不公开展示自己的个性。比起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而言,德国人更关心的是稳定、安全、经济,以及领导人是否值得信任。

德国马歇尔基金大西洋事务资深研究员威尔普(Sudha David-Wilp)表示,默克尔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里成为了“稳定的代表”,“大洋彼岸的混乱和欧盟的衰弱,让选民们开始重新支持默克尔”。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认为,德国政治依然充满了分歧和波动,需要保持谨慎,“但谨慎正是默克尔最优秀的品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秀个性的默克尔为何能成为德国政坛常青树?

科研经历让谨慎“成为默克尔最优秀的品质”。她同时还是一台“学习机器”。

2017年9月5日,德国柏林,德国总理默克尔主持举行换届前最后一次政府会议。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德国总理默克尔有一个招牌性的手势——双手放在身前、指尖相触,做出一个菱形的形状。这个手势被称为“默克尔菱形”,也被媒体称为“权力的菱形”。

由于默克尔在德国政坛中的超长待机,她所在的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曾在竞选活动中将这个手势作为宣传海报,配上了“权力之手”的标语。

对于这个手势,德国媒体和网友做过各种解读。有说法称这个姿势展示了默克尔的自信,还有说法甚至推测这是巴伐利亚秘密组织光明会的暗号。

最终默克尔在接受女性杂志采访时揭开了谜底: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这么做只是因为“我从来不知道该把手放哪儿”。

自此,媒体努力从这位缺乏明显个人特色的领导人身上找到的神秘点,就被默克尔本人用平淡无奇的答案所戳破。

2017年8月22日,德国科隆,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科隆游戏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种平淡无奇也体现在默克尔对自己成长经历的描述中。当被记者问到年轻时犯的最大错是什么时,默克尔答道:钻树洞时,把新运动服弄坏了。

就连在9月3日与社民党候选人舒尔茨进行的电视辩论中,默克尔的表现也被称为平淡无奇、毫无激情。但在这场温吞的辩论后,民调显示,55%的选民认为默克尔在辩论中更有说服力。

以科学家出身、鲜少在公众场合秀个性的默克尔从2005年担任德国总理至今,已经见证了三位美国总统、四位英国首相、六位意大利总理,成为了西方世界待机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之一。

9月24日,德国举行联邦议院选举。投票站出口民调显示,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和基督教社会同盟(CSU)联盟获得32.5%的选票,虽然支持率减少,但仍然是议会中的最大的政治联盟。

默克尔本人也将继续担任总理,追上了前总理科尔的16年,成为二战后德国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之一。

关于这位德国政坛的常青树,媒体上很少出现她私人生活的报道,甚至有德国媒体称“没有人真正了解默克尔”。

早在1991年接受记者采访时,默克尔曾说自己“比较阳光,从来不让自己愁眉苦脸”。而默克尔的父亲也说默克尔是“和谐爱好者”,害怕争端。

但在公众场合,默克尔很少展现个人性格,一直以低调、谨慎的领导人形象出现。

2017年9月3日,德国柏林,默克尔与舒尔茨出席电视辩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默克尔的批评者最常抱怨的是,这位可被称为“无聊”的总理缺乏政治远见。在讨论欧洲经济未来的时候,她经常会用一些空洞的表达,比如“更为欧洲”和那句著名的“欧元的失败将意味着欧洲的失败”。

在接受采访时,默克尔承认她是有意使用这些模糊表达,因为她确实不考虑“这类争论,我认为正是这些争论让大家现在对欧盟丧失信心”。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指出,在默克尔看来,那些想要从根本上重组欧洲经济的高大上计划,基本都只是幻想、并不实际。这种态度不光和默克尔本人的性格有关,还与二战后德国政坛的文化有关。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经说过,任何有所谓政治远见的人“都应该去看医生”。《卫报》分析指出,在经历了二战的法西斯主义和东西两德之后,德国政界对于政治上的任何理想主义都抱有怀疑态度。

默克尔在执政中也将这种务实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外交政策》指出,在处理内政问题上,默克尔采取的做法是先让各方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对各种观点进行评估,直到公众已经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需要采取行动了,这时默克尔才表态,做出最终决定。

据《爱尔兰时报》报道,了解默克尔的人指出,默克尔非常看重民意,如果他人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她很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

也正是如此,在德国不再强制公民服兵役、废弃核能、收紧难民政策等颇具争议的问题上,默克尔都采取了务实策略:她本人此前可能反对,但在了解到民意和评估了对支持率的影响后,能调整自己的立场、根据现实情况做决定。

在做决定的时候,她也跳出了党派理念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例如在核能和强制兵役问题上,基民盟此前都是持支持态度。还有批评者指出,默克尔的务实还体现在,德国要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采取的紧缩措施,“默克尔绝不会让德国人这么做”。

德国时代周报》的副主编乌尔里希(Bernd Ulrich)指出,默克尔不是一名“会表现强烈情感的女性,过多的情感会干扰你的理性判断。默克尔在以一个科学家的视角来看待政治”。乌尔里希认为,默克尔就是一台“学习机器”。

默克尔的这种风格也被称为“默克尔方法”——理智、谨慎、务实、决不仓促表态。对于默克尔的批评者来说,这种选择是为了让自己能坐稳位子而不惜一切代价,全是策略,没有长期战略。

然而正是这种务实和顺势而为的做法让德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发展。

在过去12年里,德国的经济增幅高于欧盟的其他主要国家。2016年德国财政盈余高达237亿欧元,为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最高水平,甚至有分析认为德国经济正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时期。

与此同时,德国最新公布的8月失业率为5.7%,创下1990年德国统一以来的最低纪录。

2015年德国对难民开放边境之后引发的国内不满和科隆的大规模性侵事件曾一度让默克尔支持率大幅度下滑。而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极右翼党派在欧洲的崛起,默克尔被视为了“西方秩序的最后守护者”,支持率开始回升。

阿斯彭研究所的分析认为,对于德国人而言,默克尔的魅力就在于她不公开展示自己的个性。比起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而言,德国人更关心的是稳定、安全、经济,以及领导人是否值得信任。

德国马歇尔基金大西洋事务资深研究员威尔普(Sudha David-Wilp)表示,默克尔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里成为了“稳定的代表”,“大洋彼岸的混乱和欧盟的衰弱,让选民们开始重新支持默克尔”。

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认为,德国政治依然充满了分歧和波动,需要保持谨慎,“但谨慎正是默克尔最优秀的品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