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杨的冈仁波齐:两部公路电影 一场朝圣之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杨的冈仁波齐:两部公路电影 一场朝圣之行

对张杨来说,公路片是他偏爱的表达形式,西藏是他二十多年来魂牵梦绕的精神原乡。

2017年对电影导演张杨来说是颇具纪念意义的一年。在6月和8月,他的新作《冈仁波齐》跟《皮绳上的魂》先后上映,前者累计票房接近1亿元,刷新了此前中国文艺片的票房纪录。有媒体称:“50岁的张杨,这次终于站着把钱赚了。”

在此之前,张杨已经有过不少作品,《爱情麻辣烫》《昨天》等作品获奖无数。他对公路片情有独钟,希望做出“中国式的故事,中国式的人物,中国式的公路特点”,他先后拍摄了《落叶归根》《无人驾驶》和《飞越老人院》,却始终拍不出自己理想的效果。2009年,电影《无人驾驶》票房不足2000万元,是他至今唯一一部没有获得任何奖项的作品。导演圈中流行着“亿元俱乐部”的说法,将票房是否过亿作为评判导演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他也从《无人驾驶》开始反思自己的电影道路——商业片和艺术片往往背道而驰的,商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而艺术往往指向更加个人化、极端化、实验性的东西——多年以来,自己总是习惯性地向商业化妥协,步步倒退,“虽然还没有到丧失底线的程度,但其实已经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

当他摒除了票房、名声、评奖等因素的干扰,“公路片”和“西藏”很自然地浮现在脑海当中——前者是他偏爱的表达形式,后者是他二十多年来魂牵梦绕的精神原乡。他用一年时间待在西藏,完成了《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的拍摄。在新书《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中,这位导演详细地记录了这一年的拍摄过程和心得体悟,带领读者和观众一起踏上了藏区的朝圣之旅。

导演张杨

辗转高原一年,寻找创作初心

张杨1991年初次进藏,那时候就想拍摄西藏的风土人情。这一计划从萌芽到开花经过了20多年的酝酿,终于在2014年得以实现——这一年是藏历马年,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在这一年,他一边拍电影,一边试图“寻找自身生命与电影的关系,思考如何形成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系统、如何解决创作中的焦虑与自我认同”。

《冈仁波齐》刚开拍时,张杨没有剧本,只有一个大致的构想:首先要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她)可能会死在路上;要有个孕妇,她的小孩会在路上出生;还要有个屠夫,因为杀生过多想通过朝圣赎罪;要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这样会增加很多趣味性和不确定性;有孩子就要有他(她)的父母;还要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他可能是个小流氓,也可能就是一个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一路上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还要有一个50来岁的男人,性格成熟稳健,他是整个朝圣队伍的头领,类似于一位掌舵者。

带着这样的设想,他开启了长达8个月的拍摄过程,摒弃了那些驾轻就熟的实用技巧,回到最初拍电影时的状态。在影院屏幕上,观众看到的是12位素人演员行走了2500公里,一路转山磕长头,完成了朝拜圣山冈仁波齐的心愿。电影采用了接近人眼视阈范围的画幅比例,最大限度地使用长镜头、固定镜头,保留人物原声,形成了类似纪录片一般的平实和朴拙。

《冈仁波齐》中的朝圣者

拍摄完《冈仁波齐》之后,《皮绳上的魂》也被提上了日程。这部电影改编自藏族作家扎西达瓦的两部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张杨将两部文学作品揉成一个剧本。小说原作侧重于展现西藏面临现代性的困境,电影则去除了体现时代性的部分,将它整合改编成了一个有关寻找与救赎的故事。

不同于《冈仁波齐》的平实记录,他在《皮绳上的魂》中展开了极端艺术化的探索,试图用四重交织的时空,串联起塔贝护送天珠、年轻兄弟找塔贝复仇、作家追寻自己笔下的塔贝等多个情节,突破了一般公路片的线性叙事结构,勾连起一部包含复仇、救赎与责任的高原心灵史。张杨带领着130人的团队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取景拍摄,先后转战了8个相距很远的地点,才最终打造出了如《中国地理杂志》照片一般的壮阔藏区图景。

在影片的结尾,作家终于在掌纹地见到了垂死的塔贝,他百感交集道:“塔贝,我终于找到你了。”张杨解释说:“塔贝是作家笔下的人物,作家找到塔贝也就是找到了自己。他见到塔贝随身携带的天珠,也是作家生命里的使命和羁绊。同样的,作家又是导演的投射,我这么辛苦地去拍摄和寻找,也是为了找到自我,找到创作的初心。”

以藏地生活唤醒焦虑的都市灵魂

在《冈仁波齐》中,用大量的日常经验制造了代入感。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雷建军认为,这部电影不同于常规商业电影的过度“戏剧化”,用日常转山的故事,创造了影像与观众之间的张力。这种“真实”的呈现很容易让人入戏,构建起观众与影片的联结,联想自己的“日常”与“朝圣”、“转山”之间的相关性。

的确,影片中的四季轮回、生老病死是所有人一生的缩影,他们在转山途中遭遇的种种意外也恰恰呼应了观众的人生体验。在影片中,几个年轻人在车辆出现事故后将车推到了路边,出人意料的是,他们迅速返回推车的起点,补回错过的长头;当19岁的思朗卓嘎在途中生下儿子后,她没有坐进卡车休息调养,而是继续随大部队磕着长头;车子抛锚时,几个藏族小伙子拖着车子唱着歌:“我往山上一步一步走/雪往下一点一点下/我和雪约定的地方/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但我们命运却不一样/命好的做了喇嘛/我的命不好去了远方。”婉转凄美的旋律响起,几个青年的面部表情淡然平静,或许也观众看到了面对不公命运时的一种不焦虑、不怨念、不放弃的可能。

《皮绳上的魂》男主角塔贝

两部电影拍摄完成后,张杨在接受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李彬采访时说,他很看重“在路上”的概念,因为它指向自我寻找的过程。他把自己拍摄电影看做是对电影的朝圣,同时希望唤醒更多人内心的信仰:“信仰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得修行,天天到一闭关洞里。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拿出一段时间来去做真正的自修,这确实对个体的内在是有好处的。”

在《皮绳上的魂》中,导演借用了更多神话、宗教、民族元素,但探讨的主题依然是寻找自我。在电影接近尾声的部分,濒临疯狂的作家遇到了在洞内修行的扎托活佛,作家说:“我知道这不是结尾,可我就是找不到结尾。这一路上,我以为我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小说里,可他们都把我当成疯子。”活佛答曰:“你以为你虚构的小说很真实,可你怎么能确信,你、我、万物众生,不是被另一个更高的神虚构出来的?不要追求、不要寻找,在祈祷中领悟,在领悟中获得幻象,在纵横交错的掌纹地里,只有一条路是通往人间净土的存在之路。”

对张杨而言,这番对话堪称“题眼”,它解释了《皮绳上的魂》意图表达的核心——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焦虑需要处理,都有责任需要完成。当你手持“天珠”踏上旅程后,需要不断跟自己对话,保持生命的纯粹,倾听内心的声音。

张杨并不信奉任何宗教,给自己的两部电影定名为“Paths of soul”(心路)和“Soul on a String”(绳上之魂),意在用一种有距离感的藏地生活唤醒焦虑之中的都市灵魂。在两部影片的结尾,清脆的手板敲击声仿佛还未停止,作家与牧羊女琼还要深入掌纹地护送天珠,而每一个观影者也要继续与生活缠斗,用属于自己的仪式感,追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
张杨 著
雅众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17-8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杨的冈仁波齐:两部公路电影 一场朝圣之行

对张杨来说,公路片是他偏爱的表达形式,西藏是他二十多年来魂牵梦绕的精神原乡。

2017年对电影导演张杨来说是颇具纪念意义的一年。在6月和8月,他的新作《冈仁波齐》跟《皮绳上的魂》先后上映,前者累计票房接近1亿元,刷新了此前中国文艺片的票房纪录。有媒体称:“50岁的张杨,这次终于站着把钱赚了。”

在此之前,张杨已经有过不少作品,《爱情麻辣烫》《昨天》等作品获奖无数。他对公路片情有独钟,希望做出“中国式的故事,中国式的人物,中国式的公路特点”,他先后拍摄了《落叶归根》《无人驾驶》和《飞越老人院》,却始终拍不出自己理想的效果。2009年,电影《无人驾驶》票房不足2000万元,是他至今唯一一部没有获得任何奖项的作品。导演圈中流行着“亿元俱乐部”的说法,将票房是否过亿作为评判导演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他也从《无人驾驶》开始反思自己的电影道路——商业片和艺术片往往背道而驰的,商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而艺术往往指向更加个人化、极端化、实验性的东西——多年以来,自己总是习惯性地向商业化妥协,步步倒退,“虽然还没有到丧失底线的程度,但其实已经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

当他摒除了票房、名声、评奖等因素的干扰,“公路片”和“西藏”很自然地浮现在脑海当中——前者是他偏爱的表达形式,后者是他二十多年来魂牵梦绕的精神原乡。他用一年时间待在西藏,完成了《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的拍摄。在新书《通往冈仁波齐的路》中,这位导演详细地记录了这一年的拍摄过程和心得体悟,带领读者和观众一起踏上了藏区的朝圣之旅。

导演张杨

辗转高原一年,寻找创作初心

张杨1991年初次进藏,那时候就想拍摄西藏的风土人情。这一计划从萌芽到开花经过了20多年的酝酿,终于在2014年得以实现——这一年是藏历马年,是神山冈仁波齐的本命年。在这一年,他一边拍电影,一边试图“寻找自身生命与电影的关系,思考如何形成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系统、如何解决创作中的焦虑与自我认同”。

《冈仁波齐》刚开拍时,张杨没有剧本,只有一个大致的构想:首先要有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她)可能会死在路上;要有个孕妇,她的小孩会在路上出生;还要有个屠夫,因为杀生过多想通过朝圣赎罪;要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这样会增加很多趣味性和不确定性;有孩子就要有他(她)的父母;还要有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他可能是个小流氓,也可能就是一个青春期敏感害羞的男孩,一路上他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还要有一个50来岁的男人,性格成熟稳健,他是整个朝圣队伍的头领,类似于一位掌舵者。

带着这样的设想,他开启了长达8个月的拍摄过程,摒弃了那些驾轻就熟的实用技巧,回到最初拍电影时的状态。在影院屏幕上,观众看到的是12位素人演员行走了2500公里,一路转山磕长头,完成了朝拜圣山冈仁波齐的心愿。电影采用了接近人眼视阈范围的画幅比例,最大限度地使用长镜头、固定镜头,保留人物原声,形成了类似纪录片一般的平实和朴拙。

《冈仁波齐》中的朝圣者

拍摄完《冈仁波齐》之后,《皮绳上的魂》也被提上了日程。这部电影改编自藏族作家扎西达瓦的两部小说《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和《去拉萨的路上》,张杨将两部文学作品揉成一个剧本。小说原作侧重于展现西藏面临现代性的困境,电影则去除了体现时代性的部分,将它整合改编成了一个有关寻找与救赎的故事。

不同于《冈仁波齐》的平实记录,他在《皮绳上的魂》中展开了极端艺术化的探索,试图用四重交织的时空,串联起塔贝护送天珠、年轻兄弟找塔贝复仇、作家追寻自己笔下的塔贝等多个情节,突破了一般公路片的线性叙事结构,勾连起一部包含复仇、救赎与责任的高原心灵史。张杨带领着130人的团队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取景拍摄,先后转战了8个相距很远的地点,才最终打造出了如《中国地理杂志》照片一般的壮阔藏区图景。

在影片的结尾,作家终于在掌纹地见到了垂死的塔贝,他百感交集道:“塔贝,我终于找到你了。”张杨解释说:“塔贝是作家笔下的人物,作家找到塔贝也就是找到了自己。他见到塔贝随身携带的天珠,也是作家生命里的使命和羁绊。同样的,作家又是导演的投射,我这么辛苦地去拍摄和寻找,也是为了找到自我,找到创作的初心。”

以藏地生活唤醒焦虑的都市灵魂

在《冈仁波齐》中,用大量的日常经验制造了代入感。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雷建军认为,这部电影不同于常规商业电影的过度“戏剧化”,用日常转山的故事,创造了影像与观众之间的张力。这种“真实”的呈现很容易让人入戏,构建起观众与影片的联结,联想自己的“日常”与“朝圣”、“转山”之间的相关性。

的确,影片中的四季轮回、生老病死是所有人一生的缩影,他们在转山途中遭遇的种种意外也恰恰呼应了观众的人生体验。在影片中,几个年轻人在车辆出现事故后将车推到了路边,出人意料的是,他们迅速返回推车的起点,补回错过的长头;当19岁的思朗卓嘎在途中生下儿子后,她没有坐进卡车休息调养,而是继续随大部队磕着长头;车子抛锚时,几个藏族小伙子拖着车子唱着歌:“我往山上一步一步走/雪往下一点一点下/我和雪约定的地方/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但我们命运却不一样/命好的做了喇嘛/我的命不好去了远方。”婉转凄美的旋律响起,几个青年的面部表情淡然平静,或许也观众看到了面对不公命运时的一种不焦虑、不怨念、不放弃的可能。

《皮绳上的魂》男主角塔贝

两部电影拍摄完成后,张杨在接受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李彬采访时说,他很看重“在路上”的概念,因为它指向自我寻找的过程。他把自己拍摄电影看做是对电影的朝圣,同时希望唤醒更多人内心的信仰:“信仰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得修行,天天到一闭关洞里。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拿出一段时间来去做真正的自修,这确实对个体的内在是有好处的。”

在《皮绳上的魂》中,导演借用了更多神话、宗教、民族元素,但探讨的主题依然是寻找自我。在电影接近尾声的部分,濒临疯狂的作家遇到了在洞内修行的扎托活佛,作家说:“我知道这不是结尾,可我就是找不到结尾。这一路上,我以为我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小说里,可他们都把我当成疯子。”活佛答曰:“你以为你虚构的小说很真实,可你怎么能确信,你、我、万物众生,不是被另一个更高的神虚构出来的?不要追求、不要寻找,在祈祷中领悟,在领悟中获得幻象,在纵横交错的掌纹地里,只有一条路是通往人间净土的存在之路。”

对张杨而言,这番对话堪称“题眼”,它解释了《皮绳上的魂》意图表达的核心——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焦虑需要处理,都有责任需要完成。当你手持“天珠”踏上旅程后,需要不断跟自己对话,保持生命的纯粹,倾听内心的声音。

张杨并不信奉任何宗教,给自己的两部电影定名为“Paths of soul”(心路)和“Soul on a String”(绳上之魂),意在用一种有距离感的藏地生活唤醒焦虑之中的都市灵魂。在两部影片的结尾,清脆的手板敲击声仿佛还未停止,作家与牧羊女琼还要深入掌纹地护送天珠,而每一个观影者也要继续与生活缠斗,用属于自己的仪式感,追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通往冈仁波齐的路》
张杨 著
雅众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17-8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