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前瞻苹果发布会AI技术,全新解锁方式开启刷脸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前瞻苹果发布会AI技术,全新解锁方式开启刷脸时代

Face ID的推出,其实暗合了苹果“Apple Brain”的战略,传说中的“Apple Brain”已经内置于最新的iPhone中。

随着iphone8发布会的到来,大家对这款手机的关注度可谓是越来越高,这款手机不仅关系着苹果是否能够重新扳回市场份额最大的中国市场,它也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那就是它采用全面屏设计,取消了指纹解锁。

此前Vivo抢先发布了全面屏,采用了屏下指纹解锁技术。而这次的iphone8却完全放弃了指纹,改用“Face ID”这种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技术来解锁。

Face ID安全么?

据小智君了解,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外媒《9to5Mac》确认了苹果iPhone 8的外观,同时确认新机会支持面部识别功能,取名“Face ID”。

依上图,泄露的设置动画可以看出系统引导用户完成设置的过程,这像苹果现有的指纹识别(Touch ID)一样,它会提示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以多个角度捕获脸部,但之前“315晚会”上虹膜识别的破解让大家人心惶惶,指纹比虹膜更安全么?

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的有意思,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盯着指纹不放?虽然指纹不是苹果第一个做出来的,但确实是苹果第一个带出节奏的,苹果做出指纹识别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省去你输密码也让手机知道使用者是你,并且为你打开一些你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内容。

但是现在大家却对屏幕下指纹有一种狂热的最求。很神奇,估计是苹果把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的太好了。但是指纹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有什么绝对的优势其他方式不可以弥补的。

有说虹膜不安全容易被破解,随便被就能得到你虹膜。那指纹其实也一样,随便捡张你用过的纸啊杯子啊也一样能搞到你的指纹。这种东西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是你有没有价值而已。

苹果的“Apple Brain”战略

Face ID的推出,其实暗合了苹果“Apple Brain”的战略,是的,传说中的“Apple Brain”已经内置于最新的iPhone中。

在这个战略下,Apple在2015年收购了第一代Kinect背后的以色列公司PrimeSense,而该团队主要负责深度摄像头,苹果希望借助PrimeSense公司的芯片把矛头指向3D室内映射驱动器。PrimeSense在制图领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例如,3D空间扫描仪公司Matterport就是用配有PrimeSense芯片的相机来绘制三维空间图像的。

虽然苹果用3D识别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指纹识别,但最近面部识别技术层出不穷,三星虹膜识别、Windows Hello识别,都是基于生物特征、借由摄像头等元件感知解锁的方式。虽然已经被剧透,但具体的识别参数和准确程度还没有完全露出,这个还要在9月13日的发布会上一见分晓了。

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掉队了么?

近几年,苹果除了几款主打产品,和智能音箱之外,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看似落后了谷歌和微软Facebook很多,但小智君认为,从这次“Face ID”的应用来看,苹果在人工智能上技术上或许不是领先,但走了一条群众路线,还是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产品消费市场的霸主。

作为世界上最牛的人工智能公司,苹果在AI方面已经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资金、数据和硬件基础都十分雄厚。拿我们常常接触到的Siri举例,其实,苹果已经将Siri的语音识别移植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上。

现在系统使用的是机器学习技术,包括DNN(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单位,封闭复发性单位(gated recurrent units)以及n-grams等。

用户升级后,Siri虽然看起来还是一样,但经过了深度学习的加强。与其它底层改进一样,由于不愿向竞争者暴露自己,苹果没有公布Siri的进展。如果用户注意到了什么,也只是它犯的错变少了。苹果也表示,准确度的改善令人震惊。

正是因为苹果自己设计芯片,苹果工程师能直接与编写固件的芯片设计组工程师合作,最大化提升神经网络的性能。Siri团队的需求甚至影响了iPhone设计的方方面面。

当苹果的神经网络在一个产品上成功时,还能成为其它产品的核心技术。机器学习让Siri理解了用户,也让输入方式由手动变成了听写。也正是因为Siri的技术,用户语音输入的信息也变得更流畅和完整。

至于对自然语言理解方面,Siri在2014年11月开始用机器学习理解用户的意图,并在一年后推出了深度学习版。如在语音识别上一样,机器学习提升了体验,特别是在理解指令上。

机器学习并不仅仅应用于Siri上。识别陌生来电,在解锁后列出你最常使用的应用,或者在提醒事项中标记了一个约会(但你并没有将之放入日程表中),以及自动显示附近标记的酒店,这些在苹果全面拥抱机器学习及神经网络后,都能做得更加尽善尽美。

“深度学习”现在在苹果的产品及服务里无处不在。Apple store使用深度学习辨别骗保行为,公测版操作系统收到的反馈也会使用人工智能筛选一遍,找出有用的反馈报告,通过算法,还可以自动审核健康应用。还有苹果的News应用,采用机器学习挑选出你可能感兴趣的新闻源。

小智总结

小智君认为苹果并不是落后,而是在“装神秘”,苹果的公司 CEO 蒂姆·库克曾开玩笑地说过:“苹果是一家比专门搞情报的中情局还要神秘的公司。”也就是说,为了保持神秘感,让发布会和新品发挥到最大效应,苹果对旗下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要求严格保密的状态。这使得人们并不能够明确的知道它的研究进展。

但这并不影响苹果自己的研究主线,按照目前的战略趋势来看,小智君认为,苹果还是有望成为第一个人工智能产品消费市场的霸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前瞻苹果发布会AI技术,全新解锁方式开启刷脸时代

Face ID的推出,其实暗合了苹果“Apple Brain”的战略,传说中的“Apple Brain”已经内置于最新的iPhone中。

随着iphone8发布会的到来,大家对这款手机的关注度可谓是越来越高,这款手机不仅关系着苹果是否能够重新扳回市场份额最大的中国市场,它也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那就是它采用全面屏设计,取消了指纹解锁。

此前Vivo抢先发布了全面屏,采用了屏下指纹解锁技术。而这次的iphone8却完全放弃了指纹,改用“Face ID”这种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技术来解锁。

Face ID安全么?

据小智君了解,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外媒《9to5Mac》确认了苹果iPhone 8的外观,同时确认新机会支持面部识别功能,取名“Face ID”。

依上图,泄露的设置动画可以看出系统引导用户完成设置的过程,这像苹果现有的指纹识别(Touch ID)一样,它会提示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以多个角度捕获脸部,但之前“315晚会”上虹膜识别的破解让大家人心惶惶,指纹比虹膜更安全么?

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的有意思,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盯着指纹不放?虽然指纹不是苹果第一个做出来的,但确实是苹果第一个带出节奏的,苹果做出指纹识别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省去你输密码也让手机知道使用者是你,并且为你打开一些你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内容。

但是现在大家却对屏幕下指纹有一种狂热的最求。很神奇,估计是苹果把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的太好了。但是指纹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有什么绝对的优势其他方式不可以弥补的。

有说虹膜不安全容易被破解,随便被就能得到你虹膜。那指纹其实也一样,随便捡张你用过的纸啊杯子啊也一样能搞到你的指纹。这种东西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是你有没有价值而已。

苹果的“Apple Brain”战略

Face ID的推出,其实暗合了苹果“Apple Brain”的战略,是的,传说中的“Apple Brain”已经内置于最新的iPhone中。

在这个战略下,Apple在2015年收购了第一代Kinect背后的以色列公司PrimeSense,而该团队主要负责深度摄像头,苹果希望借助PrimeSense公司的芯片把矛头指向3D室内映射驱动器。PrimeSense在制图领域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例如,3D空间扫描仪公司Matterport就是用配有PrimeSense芯片的相机来绘制三维空间图像的。

虽然苹果用3D识别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指纹识别,但最近面部识别技术层出不穷,三星虹膜识别、Windows Hello识别,都是基于生物特征、借由摄像头等元件感知解锁的方式。虽然已经被剧透,但具体的识别参数和准确程度还没有完全露出,这个还要在9月13日的发布会上一见分晓了。

苹果在人工智能方面掉队了么?

近几年,苹果除了几款主打产品,和智能音箱之外,在人工智能这条赛道上,看似落后了谷歌和微软Facebook很多,但小智君认为,从这次“Face ID”的应用来看,苹果在人工智能上技术上或许不是领先,但走了一条群众路线,还是有望成为人工智能产品消费市场的霸主。

作为世界上最牛的人工智能公司,苹果在AI方面已经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资金、数据和硬件基础都十分雄厚。拿我们常常接触到的Siri举例,其实,苹果已经将Siri的语音识别移植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上。

现在系统使用的是机器学习技术,包括DNN(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单位,封闭复发性单位(gated recurrent units)以及n-grams等。

用户升级后,Siri虽然看起来还是一样,但经过了深度学习的加强。与其它底层改进一样,由于不愿向竞争者暴露自己,苹果没有公布Siri的进展。如果用户注意到了什么,也只是它犯的错变少了。苹果也表示,准确度的改善令人震惊。

正是因为苹果自己设计芯片,苹果工程师能直接与编写固件的芯片设计组工程师合作,最大化提升神经网络的性能。Siri团队的需求甚至影响了iPhone设计的方方面面。

当苹果的神经网络在一个产品上成功时,还能成为其它产品的核心技术。机器学习让Siri理解了用户,也让输入方式由手动变成了听写。也正是因为Siri的技术,用户语音输入的信息也变得更流畅和完整。

至于对自然语言理解方面,Siri在2014年11月开始用机器学习理解用户的意图,并在一年后推出了深度学习版。如在语音识别上一样,机器学习提升了体验,特别是在理解指令上。

机器学习并不仅仅应用于Siri上。识别陌生来电,在解锁后列出你最常使用的应用,或者在提醒事项中标记了一个约会(但你并没有将之放入日程表中),以及自动显示附近标记的酒店,这些在苹果全面拥抱机器学习及神经网络后,都能做得更加尽善尽美。

“深度学习”现在在苹果的产品及服务里无处不在。Apple store使用深度学习辨别骗保行为,公测版操作系统收到的反馈也会使用人工智能筛选一遍,找出有用的反馈报告,通过算法,还可以自动审核健康应用。还有苹果的News应用,采用机器学习挑选出你可能感兴趣的新闻源。

小智总结

小智君认为苹果并不是落后,而是在“装神秘”,苹果的公司 CEO 蒂姆·库克曾开玩笑地说过:“苹果是一家比专门搞情报的中情局还要神秘的公司。”也就是说,为了保持神秘感,让发布会和新品发挥到最大效应,苹果对旗下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要求严格保密的状态。这使得人们并不能够明确的知道它的研究进展。

但这并不影响苹果自己的研究主线,按照目前的战略趋势来看,小智君认为,苹果还是有望成为第一个人工智能产品消费市场的霸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