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正经”与“不正经”:年轻人内容消费的两个世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正经”与“不正经”:年轻人内容消费的两个世界

近几年,品牌界的一个热点就是“搞定年轻人”,有的人认为年轻人的世界就是一个娱乐的世界,有的人认为年轻人其实很讲究,研究发现,年轻人的世界在呈现着不同的我。

波士顿咨询曾发布《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扩大一半,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未来五年消费市场将带来2.3万亿美元的增量,而这个增量中的65%都将是由“80”后“90”后以及“00”后带来。而个性鲜明的年轻消费者,不仅正在催生新的消费形式,也在推动着内容和媒体形式的变革。

近期,由网易传媒与知萌咨询机构联合出品的《2017内容消费升级营销趋势研究报告》受到了内容创业者、内容生产者、内容投资人和品牌的高度关注,这份报告也对年轻人的内容消费进行了专题研究。年轻人的脑袋里究竟在想一些什么呢?来自“80后”、“90后”甚至“00后”所带来的万亿级市场究竟应该如何切入?针对年轻人的内容营销升级应该如何做呢?

营销大咖眼中的年轻人

在本报告研究中,知萌针对行业营销专家和部分品牌企业进行了深度访谈,先来看看营销大咖怎么看这群人。

近几年,品牌界的一个热点就是“搞定年轻人”,有的人认为年轻人的世界就是一个娱乐的世界,有的人认为年轻人其实很讲究,研究发现,年轻人的世界在呈现着不同的我。

“正经”和“不正经”的内容世界

到底哪个年轻人才是真正的我?翻翻年轻人的朋友圈你就能读懂吗?年轻人经常会说:“我的世界,你看不懂”。研究发现,年轻人在内容消费方面,完全是两栖化的“内容动物”,既要纵观资讯大世界,又要拥有自我的泛娱乐小世界。在他们看来,内容只有两种,“正经”的和“不正经”的。

什么是正经的内容?时事新闻、热点新闻都是正经的内容,还有年轻人说,只要是我不感兴趣的都是正经的,在这里,“正经”代表着“严肃”“常规”,他们尽管并不喜欢正经的腔调,但是,他们却需要了解“正经的世界”,因此,比较专业严肃的资讯类内容就是正经范围之内的消费内容。

那么,什么是“不正经”?“不正经”就是俗吗?年轻人对此的定义是“NO”,不正经就是“泛娱乐”,就是贴合年轻人表达方式的内容表达,可以理解为“不一本正经的说话”,比如,年轻人认为,马云说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正经的说话,但是,马云说:我其实根本不想把阿里巴巴做那么大,我只想做个小公司,这是“不正经”,因为年轻人觉得,那是不可能的。或者,雷军发布小米新款手机是“正经新闻”,但是雷军说“Are you OK?”就是不正经的内容,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希望这种不正经的腔调,也就类似“中国气象局”微博的调侃比较适合年轻人,或者可以称之为“卖萌”“接地气”“不装”。

所以,年轻人并非完全是我们想象中“娱乐至死”的形象,他们既热心于“正经”的时事动向,也衷心于“自我兴趣的小世界”,现在的年轻人对内容的筛选是两条腿走路的双向获取,想正经还是不正经,取决于你想要多大流量了。

年轻人对“内容”其实很讲究

原先都说老人讲究,现在毫无经济压力和负担的年轻人们也讲究。他们不仅对消费很讲究,对于内容更讲究,看似乐乐呵呵,背后却有着自己的原则。

通过北京、南京、石家庄我们开展针对88-98年的年轻人小组座谈发现,对年轻人来说,专业、干货、不媚俗、贴近生活、有情怀与可读性的内容才是他们最为追捧的内容,这“五方面讲究”不仅是衡量内容产品的一把标尺,更是划定“受欢迎内容”的内核界限。

有人会认为其实“标题党”才是年轻人的最爱,年轻人说:“标题党,我当然会看标题”,但是看完标题我就忘记了,什么都记不住,年轻人也没有那么容易忽悠,很多品牌总想吸引眼球,看来只能骗来点击却无法捕获年轻人的心。总体来说,年轻人对内容的需求可以囊括为“资讯”“泛娱乐”“兴趣垂直”“内容精致”。

年轻人的内容圈盟化:同好才是王道

年轻人有小我的世界,又有广泛的兴趣,既孤独又热闹,既爱玩又有长远追求,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以游戏、动漫、影视、心理状态划分出不同的圈子,乐于将自己标签化、圈盟化,因此,内容要深入到年轻人的亚文化中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对味”。

例如,麦当劳在2016年8月中旬,把上海的四家分店阶段性地改造成了国漫主题,这个想法其实源于为了在90后人群中推广自助点餐机,麦当劳与网易漫画所进行的一次推广合作。四家餐厅的改造灵感,便是取材于网易漫画里《中国怪谈》、《漫画家与大明星》、《仙世录》、《嗜谎之神》四部作品,同时为了配合餐厅主题,四家餐厅都限量供应了同款漫画元素套餐,而用户则需要通过自助点餐机下单。网易漫画还为麦当劳设计了一个二次元形象“艾木娘”。“艾木”取麦当劳品牌名字首个字母M的谐音,“娘”则是源于漫迷中的萌娘文化,“二次元有属于自己的视角、语言和文化,说是打动他们,不如说是要融入他们,所以这次针对90后二次元的推广,最核心的难点便是如何用他们本身的次元文化进行交流。

品牌需要让年轻人感觉到Live Now!

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生活不再只有活着、好好活着这样单调的属性,生活要享受,要出彩是他们最为直接的需求。因此,品牌一定要让年轻人感觉到Live Now!

专属体验:“我有你没有”

纵观当今线下活动,年轻人热衷于参与诸如音乐节、造物节、品牌开放日、线下展览会等场景性活动,愿意拍照后分享在社交网站上,定位地址打上场景标签。专属体验让人对品牌产生亲近感,提升品牌社交宣传力。

圈盟文化:“我们是一类人”

内容帮助年轻人构建圈子文化,想从圈子文化下的人往往更有亲近感,信任度与心理认同程度也更高。

人格链接:“全方位”

伴随真人秀的普及,人们对于明星、达人、专业人士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全面化,除了颜值、演技等专业要求,个性、公益活动、为人处世等等细枝末节的地方也被划入评判标准。他们不再仅仅是一个二维的形象,更变成了三维的立体人格化链接。要求更为多元化。

态度互动:“亮出态度”

品牌一定要有态度,品牌的态度要鲜明。

匠心展现:“匠心”

由品牌世界观定义品牌的专业极致,生产过程中展现生产者的匠心,一是可以体现产品的专业高度,二是吸引消费者精众生活的注意力,追求“匠心”是年轻人追求精众生活的一种体现方式。

品牌要帮助年轻人

建立自己的freestyle吗?

《人民日报评论》的党报评论君曾说过:“要走进一个群体、理解新的世代,对于他们喜欢的文化,无疑可以更多几分理解、更多几分包容。”对品牌来说,想要迎合年轻人的freestyle就应该遵循:族群细分——内容享乐——品牌态度——真实体验——情怀传播的内容传播路线。

小鲜肉吴亦凡带火了一个新词——freestyle,也让《中国有嘻哈》这档选秀节目引来关注。freestyle,就是说唱中即兴发挥的部分。说实话,无论说唱还是嘻哈,都有着反定义性,很难明确地给出解释,很多时候更像是一种风格。

这反应的就是一种亚文化属性,每个亚文化有自己的体系,即兴演绎的歌词,其中有青春的彷徨和苦闷,有对于幸福的向往,也有对于未来的憧憬,当然,更不乏热血、情义、梦想之类永远为年轻人所追逐的价值。

年轻人不应该被轻易定义,每个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与“小意思”,想和年轻人“意思意思”,就请先走进这种年轻人所崇拜的亚文化核心,去理解和包容,把品牌搭建成为年轻人追求内心的平台。

《2017内容消费升级营销趋势报告》简介

你知道用户在起床前、上厕所、公交/地铁、办公室、晚上睡觉前都在用手机看什么内容吗?你知道年轻人喜欢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吗?用数据得知你想知道的答案!

知萌与网易传媒联合匠心研究制作

9月鼎力推荐《2017内容消费升级营销趋势报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正经”与“不正经”:年轻人内容消费的两个世界

近几年,品牌界的一个热点就是“搞定年轻人”,有的人认为年轻人的世界就是一个娱乐的世界,有的人认为年轻人其实很讲究,研究发现,年轻人的世界在呈现着不同的我。

波士顿咨询曾发布《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扩大一半,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未来五年消费市场将带来2.3万亿美元的增量,而这个增量中的65%都将是由“80”后“90”后以及“00”后带来。而个性鲜明的年轻消费者,不仅正在催生新的消费形式,也在推动着内容和媒体形式的变革。

近期,由网易传媒与知萌咨询机构联合出品的《2017内容消费升级营销趋势研究报告》受到了内容创业者、内容生产者、内容投资人和品牌的高度关注,这份报告也对年轻人的内容消费进行了专题研究。年轻人的脑袋里究竟在想一些什么呢?来自“80后”、“90后”甚至“00后”所带来的万亿级市场究竟应该如何切入?针对年轻人的内容营销升级应该如何做呢?

营销大咖眼中的年轻人

在本报告研究中,知萌针对行业营销专家和部分品牌企业进行了深度访谈,先来看看营销大咖怎么看这群人。

近几年,品牌界的一个热点就是“搞定年轻人”,有的人认为年轻人的世界就是一个娱乐的世界,有的人认为年轻人其实很讲究,研究发现,年轻人的世界在呈现着不同的我。

“正经”和“不正经”的内容世界

到底哪个年轻人才是真正的我?翻翻年轻人的朋友圈你就能读懂吗?年轻人经常会说:“我的世界,你看不懂”。研究发现,年轻人在内容消费方面,完全是两栖化的“内容动物”,既要纵观资讯大世界,又要拥有自我的泛娱乐小世界。在他们看来,内容只有两种,“正经”的和“不正经”的。

什么是正经的内容?时事新闻、热点新闻都是正经的内容,还有年轻人说,只要是我不感兴趣的都是正经的,在这里,“正经”代表着“严肃”“常规”,他们尽管并不喜欢正经的腔调,但是,他们却需要了解“正经的世界”,因此,比较专业严肃的资讯类内容就是正经范围之内的消费内容。

那么,什么是“不正经”?“不正经”就是俗吗?年轻人对此的定义是“NO”,不正经就是“泛娱乐”,就是贴合年轻人表达方式的内容表达,可以理解为“不一本正经的说话”,比如,年轻人认为,马云说阿里巴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正经的说话,但是,马云说:我其实根本不想把阿里巴巴做那么大,我只想做个小公司,这是“不正经”,因为年轻人觉得,那是不可能的。或者,雷军发布小米新款手机是“正经新闻”,但是雷军说“Are you OK?”就是不正经的内容,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希望这种不正经的腔调,也就类似“中国气象局”微博的调侃比较适合年轻人,或者可以称之为“卖萌”“接地气”“不装”。

所以,年轻人并非完全是我们想象中“娱乐至死”的形象,他们既热心于“正经”的时事动向,也衷心于“自我兴趣的小世界”,现在的年轻人对内容的筛选是两条腿走路的双向获取,想正经还是不正经,取决于你想要多大流量了。

年轻人对“内容”其实很讲究

原先都说老人讲究,现在毫无经济压力和负担的年轻人们也讲究。他们不仅对消费很讲究,对于内容更讲究,看似乐乐呵呵,背后却有着自己的原则。

通过北京、南京、石家庄我们开展针对88-98年的年轻人小组座谈发现,对年轻人来说,专业、干货、不媚俗、贴近生活、有情怀与可读性的内容才是他们最为追捧的内容,这“五方面讲究”不仅是衡量内容产品的一把标尺,更是划定“受欢迎内容”的内核界限。

有人会认为其实“标题党”才是年轻人的最爱,年轻人说:“标题党,我当然会看标题”,但是看完标题我就忘记了,什么都记不住,年轻人也没有那么容易忽悠,很多品牌总想吸引眼球,看来只能骗来点击却无法捕获年轻人的心。总体来说,年轻人对内容的需求可以囊括为“资讯”“泛娱乐”“兴趣垂直”“内容精致”。

年轻人的内容圈盟化:同好才是王道

年轻人有小我的世界,又有广泛的兴趣,既孤独又热闹,既爱玩又有长远追求,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以游戏、动漫、影视、心理状态划分出不同的圈子,乐于将自己标签化、圈盟化,因此,内容要深入到年轻人的亚文化中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对味”。

例如,麦当劳在2016年8月中旬,把上海的四家分店阶段性地改造成了国漫主题,这个想法其实源于为了在90后人群中推广自助点餐机,麦当劳与网易漫画所进行的一次推广合作。四家餐厅的改造灵感,便是取材于网易漫画里《中国怪谈》、《漫画家与大明星》、《仙世录》、《嗜谎之神》四部作品,同时为了配合餐厅主题,四家餐厅都限量供应了同款漫画元素套餐,而用户则需要通过自助点餐机下单。网易漫画还为麦当劳设计了一个二次元形象“艾木娘”。“艾木”取麦当劳品牌名字首个字母M的谐音,“娘”则是源于漫迷中的萌娘文化,“二次元有属于自己的视角、语言和文化,说是打动他们,不如说是要融入他们,所以这次针对90后二次元的推广,最核心的难点便是如何用他们本身的次元文化进行交流。

品牌需要让年轻人感觉到Live Now!

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生活不再只有活着、好好活着这样单调的属性,生活要享受,要出彩是他们最为直接的需求。因此,品牌一定要让年轻人感觉到Live Now!

专属体验:“我有你没有”

纵观当今线下活动,年轻人热衷于参与诸如音乐节、造物节、品牌开放日、线下展览会等场景性活动,愿意拍照后分享在社交网站上,定位地址打上场景标签。专属体验让人对品牌产生亲近感,提升品牌社交宣传力。

圈盟文化:“我们是一类人”

内容帮助年轻人构建圈子文化,想从圈子文化下的人往往更有亲近感,信任度与心理认同程度也更高。

人格链接:“全方位”

伴随真人秀的普及,人们对于明星、达人、专业人士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全面化,除了颜值、演技等专业要求,个性、公益活动、为人处世等等细枝末节的地方也被划入评判标准。他们不再仅仅是一个二维的形象,更变成了三维的立体人格化链接。要求更为多元化。

态度互动:“亮出态度”

品牌一定要有态度,品牌的态度要鲜明。

匠心展现:“匠心”

由品牌世界观定义品牌的专业极致,生产过程中展现生产者的匠心,一是可以体现产品的专业高度,二是吸引消费者精众生活的注意力,追求“匠心”是年轻人追求精众生活的一种体现方式。

品牌要帮助年轻人

建立自己的freestyle吗?

《人民日报评论》的党报评论君曾说过:“要走进一个群体、理解新的世代,对于他们喜欢的文化,无疑可以更多几分理解、更多几分包容。”对品牌来说,想要迎合年轻人的freestyle就应该遵循:族群细分——内容享乐——品牌态度——真实体验——情怀传播的内容传播路线。

小鲜肉吴亦凡带火了一个新词——freestyle,也让《中国有嘻哈》这档选秀节目引来关注。freestyle,就是说唱中即兴发挥的部分。说实话,无论说唱还是嘻哈,都有着反定义性,很难明确地给出解释,很多时候更像是一种风格。

这反应的就是一种亚文化属性,每个亚文化有自己的体系,即兴演绎的歌词,其中有青春的彷徨和苦闷,有对于幸福的向往,也有对于未来的憧憬,当然,更不乏热血、情义、梦想之类永远为年轻人所追逐的价值。

年轻人不应该被轻易定义,每个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与“小意思”,想和年轻人“意思意思”,就请先走进这种年轻人所崇拜的亚文化核心,去理解和包容,把品牌搭建成为年轻人追求内心的平台。

《2017内容消费升级营销趋势报告》简介

你知道用户在起床前、上厕所、公交/地铁、办公室、晚上睡觉前都在用手机看什么内容吗?你知道年轻人喜欢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吗?用数据得知你想知道的答案!

知萌与网易传媒联合匠心研究制作

9月鼎力推荐《2017内容消费升级营销趋势报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