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线音乐市场版权纷争再起,音乐人歌曲很红收入却很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线音乐市场版权纷争再起,音乐人歌曲很红收入却很少?

尽管目前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纷争还在持续,但结局显然已经明朗。

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百度音乐、多米音乐……听取音乐的途径变得如此容易,但音乐版权问题似乎也变得一触即发。

目前来说,行业都希望能够通过维护版权的路径建立行业壁垒,但是,包括腾讯、网易、百度、虾米等众多在线音乐平台之间互相诉讼的情况正在发生。

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起纷争

事件的导火索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在8月初就网易云音乐对包括吴亦凡付费专辑《6》在内的歌曲在内多个具有独家版权音乐作品的侵权发起诉讼,并同时暂停了与网易云音乐部分内容转授权合作,这导致网易云音乐部分歌曲被下架,从而在用户当中引起强烈反应。

随后,网易云音乐在微博发布《关于版权,我有一些话想跟大家说》一文对此事大打情怀牌,向用户道歉同时,也承认部分歌曲因为版权问题下架,并表示正在与腾讯音乐进行新的版权转授的洽谈。

不过,虽然网易云音乐表示将与腾讯音乐进行版权洽谈,但是两者针对版权问题的纠纷却越来越多。根据媒体报道,腾讯音乐近日再次向深圳法院提起诉讼,涉案公司包括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这次起诉主要涉及200多首华语乐坛知名歌手的畅销歌曲,腾讯音乐希望网易云音乐在PC端、手机客户端以及iPad客户端等平台上停止侵权播放。

音乐正版化已是共识

事实上,无论网易云音乐是否愿意“买单”,网络音乐产业的正版化都是大势所趋,历史也不再可能开倒车。

在国家各大部门近些年的联手整治下,网络音乐正版化已实质性地提升了中国音乐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声誉和地位,因此政府不可能允许盗版“死灰复燃”,毁掉当前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自2015年以来,政府在网络音乐正版化方面可谓铁拳频出。先是,国家版权局会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开展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行动“剑网行动·2015”,将音乐作为重点治理领域,加强对音乐网站的版权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未经许可传播音乐作品的侵权盗版行为。随后,国家版权局又颁布“史上最严版权令”的《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并明确指出: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必须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逾期违规将被依法从严查处。

至此,网络音乐市场版权秩序已经出现明显好转。特别是国家版权局在发布最严令的同时,还在北京召开网络音乐版权保护工作座谈会,腾讯音乐、阿里音乐、酷狗音乐等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当时在会上签署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自律宣言》,这意味着音乐内容正版化也早已形成行业共识

但与此同时,国内外媒体都担心中国用户“吃惯了免费的蛋糕”,是否能够接受网络音乐正版化和付费购买音乐。

音乐的变现能力相比影视剧稍弱

正版化虽然是音乐从业者们的春天,但此前中国的音乐产业曾因为网络盗版音乐的泛滥而备受冲击,出现不少音乐唱片公司倒闭,音乐人歌曲很红但收入很少的情况。

音乐市场盈利的第一环其实是在创作者身上,只有这批人的收入上升,才能给整个市场源源不断带来优质内容。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迁,他们的收支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此前知名摇滚乐队黑豹的鼓手赵明义手里端着保温杯的照片在网上传播为例,照片引发网民对于“中年危机”的热议。8月21日,在阿里大文娱授权宝的牵线下,黑豹乐队、虎牌保温杯开始谈合作。8月29日,虎牌冠名了黑豹30周年纪念演唱会,并获得黑豹授权推出了印有黑豹乐队logo的保温杯,同时,授权宝也获得了黑豹乐队接下来2年演唱会衍生品版权的授权。

这在音乐衍生品生意上,堪称范例

但在国内,音乐的变现能力相比影视剧稍弱,音乐衍生品也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了解,目前国内演唱会衍生主要在应援物版权授权上,围绕其他周边的形态没有太大发展。但在国外,比如韩国bingbang演唱会版权就已经开发得非常好。这次授权宝也希望在消费延展上做更多尝试,看能否有更多形式开发。如果做得好,授权宝有可能开启和明星演唱会版权合作业务的新模式。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如果衍生品开发能做好,市场空间将是不可想象的。

BAT巨头早已深度介入音乐产业

作为内容产业的后发力量,在线音乐产业正如当年的视频行业一样,目前独家版权的垄断与相互间的版权竞争只是各大平台与资本密集进入后的初始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起BAT巨头开始深度介入音乐产业,网易云音乐也正式入局。腾讯占据了环球、索尼、华纳的独家版权,阿里、百度和网易也各自手持一些自有的版权资源相互竞争,但谁也不能断言这场战役到底结果如何。

用户争夺战的后半场,在场的玩家都明了:如何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完成盈利,这是行业面临的下一课题。

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破150亿元

然而,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网络盗版音乐的铁拳打击,市场也已经给出了答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网络音乐付费。根据新音乐产业观察《2016中国音乐消费报告》显示,90%以上的90后都有过为音乐付费的经历。而在网易云音乐针对歌曲下架在微博向用户的微博道歉文留言当中也可以看到众多网易云音乐的粉丝用户在评论中支持正版的声音。比如网友泠小泱就留言:版权意识提升利国利民,而网友道一先生更是留言:我可以等,不听没版权的歌。

事实证明,国家对盗版音乐的打击确实对国内音乐产业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国家版权局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2017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也显示,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突破150亿元,相较于2006年整整增加了10倍。与此同时,根据今年4月世界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最新的《2017全球音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音乐收入增长排名从全球14名跃升至12名,2016年中国录制音乐收入增长20.3%,数字音乐市场逐渐从盗版向付费转变,流媒体音乐收入上升了30.6%

显然,如今绝大多数用户已经明白,支持正版不仅仅是支持正版化音乐平台能够持续发展壮大,以及自己热爱的音乐人能够进行有尊严的创作,更是保障今后仍然能够持续享受到高品质的音乐作品。

总体来看,尽管目前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纷争还在持续,但结局显然已经明朗。网络音乐正版化如今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网易云音乐

2.7k
  • 网易云音乐:网传账号截图系伪造,已固定证据
  • 歌手李荣浩怒斥网易云音乐“草台班子”,发生了什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线音乐市场版权纷争再起,音乐人歌曲很红收入却很少?

尽管目前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纷争还在持续,但结局显然已经明朗。

网易云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百度音乐、多米音乐……听取音乐的途径变得如此容易,但音乐版权问题似乎也变得一触即发。

目前来说,行业都希望能够通过维护版权的路径建立行业壁垒,但是,包括腾讯、网易、百度、虾米等众多在线音乐平台之间互相诉讼的情况正在发生。

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起纷争

事件的导火索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腾讯音乐)在8月初就网易云音乐对包括吴亦凡付费专辑《6》在内的歌曲在内多个具有独家版权音乐作品的侵权发起诉讼,并同时暂停了与网易云音乐部分内容转授权合作,这导致网易云音乐部分歌曲被下架,从而在用户当中引起强烈反应。

随后,网易云音乐在微博发布《关于版权,我有一些话想跟大家说》一文对此事大打情怀牌,向用户道歉同时,也承认部分歌曲因为版权问题下架,并表示正在与腾讯音乐进行新的版权转授的洽谈。

不过,虽然网易云音乐表示将与腾讯音乐进行版权洽谈,但是两者针对版权问题的纠纷却越来越多。根据媒体报道,腾讯音乐近日再次向深圳法院提起诉讼,涉案公司包括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这次起诉主要涉及200多首华语乐坛知名歌手的畅销歌曲,腾讯音乐希望网易云音乐在PC端、手机客户端以及iPad客户端等平台上停止侵权播放。

音乐正版化已是共识

事实上,无论网易云音乐是否愿意“买单”,网络音乐产业的正版化都是大势所趋,历史也不再可能开倒车。

在国家各大部门近些年的联手整治下,网络音乐正版化已实质性地提升了中国音乐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声誉和地位,因此政府不可能允许盗版“死灰复燃”,毁掉当前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自2015年以来,政府在网络音乐正版化方面可谓铁拳频出。先是,国家版权局会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和公安部联合开展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行动“剑网行动·2015”,将音乐作为重点治理领域,加强对音乐网站的版权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未经许可传播音乐作品的侵权盗版行为。随后,国家版权局又颁布“史上最严版权令”的《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并明确指出: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必须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逾期违规将被依法从严查处。

至此,网络音乐市场版权秩序已经出现明显好转。特别是国家版权局在发布最严令的同时,还在北京召开网络音乐版权保护工作座谈会,腾讯音乐、阿里音乐、酷狗音乐等各大网络音乐服务商当时在会上签署了《网络音乐版权保护自律宣言》,这意味着音乐内容正版化也早已形成行业共识

但与此同时,国内外媒体都担心中国用户“吃惯了免费的蛋糕”,是否能够接受网络音乐正版化和付费购买音乐。

音乐的变现能力相比影视剧稍弱

正版化虽然是音乐从业者们的春天,但此前中国的音乐产业曾因为网络盗版音乐的泛滥而备受冲击,出现不少音乐唱片公司倒闭,音乐人歌曲很红但收入很少的情况。

音乐市场盈利的第一环其实是在创作者身上,只有这批人的收入上升,才能给整个市场源源不断带来优质内容。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变迁,他们的收支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此前知名摇滚乐队黑豹的鼓手赵明义手里端着保温杯的照片在网上传播为例,照片引发网民对于“中年危机”的热议。8月21日,在阿里大文娱授权宝的牵线下,黑豹乐队、虎牌保温杯开始谈合作。8月29日,虎牌冠名了黑豹30周年纪念演唱会,并获得黑豹授权推出了印有黑豹乐队logo的保温杯,同时,授权宝也获得了黑豹乐队接下来2年演唱会衍生品版权的授权。

这在音乐衍生品生意上,堪称范例

但在国内,音乐的变现能力相比影视剧稍弱,音乐衍生品也还处于起步阶段。据了解,目前国内演唱会衍生主要在应援物版权授权上,围绕其他周边的形态没有太大发展。但在国外,比如韩国bingbang演唱会版权就已经开发得非常好。这次授权宝也希望在消费延展上做更多尝试,看能否有更多形式开发。如果做得好,授权宝有可能开启和明星演唱会版权合作业务的新模式。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如果衍生品开发能做好,市场空间将是不可想象的。

BAT巨头早已深度介入音乐产业

作为内容产业的后发力量,在线音乐产业正如当年的视频行业一样,目前独家版权的垄断与相互间的版权竞争只是各大平台与资本密集进入后的初始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起BAT巨头开始深度介入音乐产业,网易云音乐也正式入局。腾讯占据了环球、索尼、华纳的独家版权,阿里、百度和网易也各自手持一些自有的版权资源相互竞争,但谁也不能断言这场战役到底结果如何。

用户争夺战的后半场,在场的玩家都明了:如何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商业模式完成盈利,这是行业面临的下一课题。

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破150亿元

然而,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网络盗版音乐的铁拳打击,市场也已经给出了答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网络音乐付费。根据新音乐产业观察《2016中国音乐消费报告》显示,90%以上的90后都有过为音乐付费的经历。而在网易云音乐针对歌曲下架在微博向用户的微博道歉文留言当中也可以看到众多网易云音乐的粉丝用户在评论中支持正版的声音。比如网友泠小泱就留言:版权意识提升利国利民,而网友道一先生更是留言:我可以等,不听没版权的歌。

事实证明,国家对盗版音乐的打击确实对国内音乐产业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国家版权局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2017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也显示,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突破150亿元,相较于2006年整整增加了10倍。与此同时,根据今年4月世界唱片业协会(IFPI)发布最新的《2017全球音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音乐收入增长排名从全球14名跃升至12名,2016年中国录制音乐收入增长20.3%,数字音乐市场逐渐从盗版向付费转变,流媒体音乐收入上升了30.6%

显然,如今绝大多数用户已经明白,支持正版不仅仅是支持正版化音乐平台能够持续发展壮大,以及自己热爱的音乐人能够进行有尊严的创作,更是保障今后仍然能够持续享受到高品质的音乐作品。

总体来看,尽管目前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版权纷争还在持续,但结局显然已经明朗。网络音乐正版化如今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