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霍启刚出任AESF亚洲电子竞技协会主席,电竞距离入奥有多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霍启刚出任AESF亚洲电子竞技协会主席,电竞距离入奥有多远?

观众年龄老去、年轻人兴趣转移,当然我们依旧能乐观地说传统体育运动还是永远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一席之地,奥运会也永远不可能被彻底灭亡。但是,从全民盛会到可能会沦为鸡肋的窘境,这背后就真的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就当电子竞技作为表演项目,进入正在土库曼斯坦举办的亚室会时,亚奥理事会宣布:时任香港奥委会副主席的霍启刚被任命为AESF亚洲电子竞技协会主席。

“电竞协会”、“电竞联盟”……如今这些词已经在各类新闻稿中被说滥了。相比民间组织野蛮生长的现状,亚洲电竞协会作为一个有着亚奥理事会强力官方背书的官方组织,霍启刚的想法则显得非常明确,他认为AESF存在的目的就是努力让电竞达到国际奥委会的评估标准,并最终推动其入奥。

然而,上个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多款电竞游戏项目充满了暴力和杀戮,和奥林匹克精神相悖,在此之前他也多次质疑目前电竞比赛存在不平等、不正规的情况。该说法一出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目前和奥运走的最近的官方机构,霍启刚表态AESF必须紧贴奥林匹克价值观和道德观,倡导和平、平等、禁毒、反兴奋剂、公平竞争、无歧视参与、友谊第一、教育为本等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发展电竞。

对于电竞与游戏,谈奥林匹克精神是否过时了?

巴赫认为具有暴力、爆炸和杀戮的游戏无法入奥,这是建立于目前主流体育运动不包含这“三罪”的基础上来的。然而纵观主流的电竞项目,生态圈截取了由Esportsearnings发布的奖金榜排名前三的游戏《DotA 2》、《英雄联盟》和《CS:GO》,其中都不乏这“三罪”,在《CS:GO》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如果刨去了“三罪”,游戏还能吸引人吗?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这三款游戏去掉了杀人的设定,那么它的机制就会和现在的模样大相径庭。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开发者将现实中不能进行的东西(比如杀人)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展现,会让玩家获得快感,并最终转化成游戏用户并产生消费。这是为什么如今用户数量多的成功游戏往往离不开暴力和杀戮的根本原因。

同时,关注度高的电竞项目一定都是用户数量多、观赏程度高的游戏。延续上一个逻辑,用户数量多的游戏往往带有暴力和杀戮元素,用户也喜欢看这类游戏来获取快感,那么如《英雄联盟》、《CS:GO》等大部分关注度高的电竞项目都没法进入奥运了。

事实上,电竞中杀戮的本质是分出胜负存亡。竞技体育的本质也是分出胜负,只不过用了一种更人道、更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初也是用于避免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电竞是人和人之间通过机器来进行的竞技体育,所谓的“杀戮”其实只是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分出胜负的一种方式,就像足球进球一样,而不是真实世界的流血事件。那么,用所谓的奥运精神去限制电竞项目的游戏题材,甚至设置这一游戏题材的初心都是为了赚钱和吸引用户,并不是诱导用户在真实世界中效仿,这套说法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了呢?

再退一步说,如果最终入奥的项目依旧按照巴赫所言的标准来裁定,那么极有可能错过当前的大部分主流电竞项目,被迫引进小众项目,导致奥运会真正想要导入的绝大多数电竞用户被奥委会自己的规定限制在门外,这显然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电竞入奥,到底是谁需要谁?

“电竞入奥”这四个字读起来,似乎是电竞需要奥运会,但事实可能是相反的。根据Newzoo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世界约有3亿2000万人观看了电竞相关的比赛;其中单就一个分项目来说,2015年《英雄联盟》S5全球总决赛获得了超过20种语言的转播,当天共计有3600万观众收看比赛,这一数据超过了当年的NBA总决赛3100万和里约奥运会平均收视人数的2750万。

除了电竞已经形成的强大关注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了代表年轻人的选择。去年9月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兴趣报告》显示在90后和00后中,游戏在兴趣排行中排到第二位,而运动则从60后到80后的前两位降到了第四位。国外内容分发平台Limelight的数据也显示,18-25岁年轻人看电竞的时间无论男女都会高于传统体育。体育商业媒体SBJ的分析给出了一个更确切的数据,去年美国收看奥运会的观众平均年龄高达53岁,而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9.8岁。

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奥运会再过30年就会被宣判死刑,但即便就24年28年两届奥运会申办城市出现“买一送一”的窘境来看,如何继续保持社会关注度并吸引年轻人成为了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来分析,似乎电子竞技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一旦优质项目的最高水平对抗被引入奥运,将会带来铺天盖地的年轻用户重燃对奥运的关注,所以真正的需求方向其实应该是奥运需要电竞。

合作是互相的,即便我们抛开此前奥运精神论,奥运能给电竞带来什么呢?作为目前名义上的世界最高参与和关注度的传统体育盛会,恐怕第一个能想到的是导量。然而就刚刚分析的用户群体差异来看,似乎53岁的大叔大妈可能距离电竞有些过于遥远,也很难刺激他们消费,或许并不是最佳的导量选择。

其实,比导量更现实的,是给电竞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以国内情况为例,电竞的载体游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负面社会舆论所压制,导致产业初期被“打游戏就是不务正业”这句话笼罩。后来随着电竞产业的日趋完善,社会观念正在被逐渐扭转,但这无疑还需时日,不过一旦电竞登上了奥运的“大雅之堂”,无疑可以给这种观念的改变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没有良好的舆论环境,产业发展终归会受限,这或许是在奥运力所能及之内,可以给到深谙此理的电竞的一个最有价值的回报。

“电竞是个商业游戏,他们只认钱”

之前我们提到,如果奥运想要通过电竞来自救,那么必须建立在引进最火热的项目、最高水平的比赛的基础上,同时他们能给到电竞的回报是提供更好的舆论环境。这个逻辑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各个环节漏洞百出。

首先,目前最高水准的电竞赛事有着自己的商业体系,而且活得很好。以《英雄联盟》为例,现阶段已经形成了各地区联赛选拔+MSI季中/S年终总决赛的架构,其中每个环节都是厂商独立办的官方赛事,即一次比赛只有《英雄联盟》一个项目,故它的转播质量、商业收益都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和自主性。如果奥运会准备引入《英雄联盟》的最高水准赛事,那么要知道奥运会是个多项目的比赛,《英雄联盟》只是其中之一,同时商业收益和关注度还要和奥运分成,这无疑像极了“开官方赛事退回第三方赛事的倒车”。当然现实中也有成功让厂商“开倒车”的例子,但无疑这么做的代价是奥委会需要向厂商支付一大笔的游戏版权费,而且吸引顶级队伍参与还要再来一笔不菲的邀请费,总的来看会显得开支巨大。

第二,所谓的提升舆论环境也只是催化作用,不是也不可能是决定性改变。在过去,电竞和游戏行业已经“抗压”许久,不过依然交出了可观的收益答卷。由于奥运的关注度每况愈下,故两者结合后,奥运能够给电竞带来的舆论改观的催化作用其实非常有限。随着抱有偏见的人逐渐老去、电竞和游戏自身的用户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宰者,奥运的这个优势会越来越小,很难起到真正吸引厂商放弃自己的收益、选择让给奥运的作用。

结语:国际奥委会的锅,需要亚洲电竞协会来补

在巴赫表示拒绝带有暴力和杀戮的游戏入奥的那天,一位电竞老兵在社媒上发表了这样一句言简意赅的话“电竞需要奥委会认可吗?”。站在游戏和体育之间的电竞产业,如今有着足以撼动传统体育的能力,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没有奥运会和传统体育对它的扶持,它也一样可以奠定未来。

观众年龄老去、年轻人兴趣转移,当然我们依旧能乐观地说传统体育运动还是永远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一席之地,奥运会也永远不可能被彻底灭亡。但是,从全民盛会到可能会沦为鸡肋的窘境,这背后就真的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或许奥委会在明知电竞代表未来这点时,不该傲慢地死抠“奥林匹克精神”把主流电竞项目排除在外,导致在最有谈判主动权的时候反而丢失了机会。不过反过来看,此次亚洲电竞协会这一官方组织的成立,也等于又给了奥委会一次重新审视电竞的机会,当然最终能否完成补锅,还要看看霍启刚和他身边那些智囊团的能耐。

(编辑:郭阳)

体育产业生态圈 www.ecosports.cn 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霍启刚出任AESF亚洲电子竞技协会主席,电竞距离入奥有多远?

观众年龄老去、年轻人兴趣转移,当然我们依旧能乐观地说传统体育运动还是永远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一席之地,奥运会也永远不可能被彻底灭亡。但是,从全民盛会到可能会沦为鸡肋的窘境,这背后就真的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就当电子竞技作为表演项目,进入正在土库曼斯坦举办的亚室会时,亚奥理事会宣布:时任香港奥委会副主席的霍启刚被任命为AESF亚洲电子竞技协会主席。

“电竞协会”、“电竞联盟”……如今这些词已经在各类新闻稿中被说滥了。相比民间组织野蛮生长的现状,亚洲电竞协会作为一个有着亚奥理事会强力官方背书的官方组织,霍启刚的想法则显得非常明确,他认为AESF存在的目的就是努力让电竞达到国际奥委会的评估标准,并最终推动其入奥。

然而,上个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多款电竞游戏项目充满了暴力和杀戮,和奥林匹克精神相悖,在此之前他也多次质疑目前电竞比赛存在不平等、不正规的情况。该说法一出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目前和奥运走的最近的官方机构,霍启刚表态AESF必须紧贴奥林匹克价值观和道德观,倡导和平、平等、禁毒、反兴奋剂、公平竞争、无歧视参与、友谊第一、教育为本等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亚太地区所有国家发展电竞。

对于电竞与游戏,谈奥林匹克精神是否过时了?

巴赫认为具有暴力、爆炸和杀戮的游戏无法入奥,这是建立于目前主流体育运动不包含这“三罪”的基础上来的。然而纵观主流的电竞项目,生态圈截取了由Esportsearnings发布的奖金榜排名前三的游戏《DotA 2》、《英雄联盟》和《CS:GO》,其中都不乏这“三罪”,在《CS:GO》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如果刨去了“三罪”,游戏还能吸引人吗?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这三款游戏去掉了杀人的设定,那么它的机制就会和现在的模样大相径庭。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开发者将现实中不能进行的东西(比如杀人)在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展现,会让玩家获得快感,并最终转化成游戏用户并产生消费。这是为什么如今用户数量多的成功游戏往往离不开暴力和杀戮的根本原因。

同时,关注度高的电竞项目一定都是用户数量多、观赏程度高的游戏。延续上一个逻辑,用户数量多的游戏往往带有暴力和杀戮元素,用户也喜欢看这类游戏来获取快感,那么如《英雄联盟》、《CS:GO》等大部分关注度高的电竞项目都没法进入奥运了。

事实上,电竞中杀戮的本质是分出胜负存亡。竞技体育的本质也是分出胜负,只不过用了一种更人道、更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最初也是用于避免战争带来的人员伤亡。电竞是人和人之间通过机器来进行的竞技体育,所谓的“杀戮”其实只是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分出胜负的一种方式,就像足球进球一样,而不是真实世界的流血事件。那么,用所谓的奥运精神去限制电竞项目的游戏题材,甚至设置这一游戏题材的初心都是为了赚钱和吸引用户,并不是诱导用户在真实世界中效仿,这套说法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了呢?

再退一步说,如果最终入奥的项目依旧按照巴赫所言的标准来裁定,那么极有可能错过当前的大部分主流电竞项目,被迫引进小众项目,导致奥运会真正想要导入的绝大多数电竞用户被奥委会自己的规定限制在门外,这显然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电竞入奥,到底是谁需要谁?

“电竞入奥”这四个字读起来,似乎是电竞需要奥运会,但事实可能是相反的。根据Newzoo的数据统计,2016年全世界约有3亿2000万人观看了电竞相关的比赛;其中单就一个分项目来说,2015年《英雄联盟》S5全球总决赛获得了超过20种语言的转播,当天共计有3600万观众收看比赛,这一数据超过了当年的NBA总决赛3100万和里约奥运会平均收视人数的2750万。

除了电竞已经形成的强大关注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了代表年轻人的选择。去年9月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兴趣报告》显示在90后和00后中,游戏在兴趣排行中排到第二位,而运动则从60后到80后的前两位降到了第四位。国外内容分发平台Limelight的数据也显示,18-25岁年轻人看电竞的时间无论男女都会高于传统体育。体育商业媒体SBJ的分析给出了一个更确切的数据,去年美国收看奥运会的观众平均年龄高达53岁,而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9.8岁。

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奥运会再过30年就会被宣判死刑,但即便就24年28年两届奥运会申办城市出现“买一送一”的窘境来看,如何继续保持社会关注度并吸引年轻人成为了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来分析,似乎电子竞技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一旦优质项目的最高水平对抗被引入奥运,将会带来铺天盖地的年轻用户重燃对奥运的关注,所以真正的需求方向其实应该是奥运需要电竞。

合作是互相的,即便我们抛开此前奥运精神论,奥运能给电竞带来什么呢?作为目前名义上的世界最高参与和关注度的传统体育盛会,恐怕第一个能想到的是导量。然而就刚刚分析的用户群体差异来看,似乎53岁的大叔大妈可能距离电竞有些过于遥远,也很难刺激他们消费,或许并不是最佳的导量选择。

其实,比导量更现实的,是给电竞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以国内情况为例,电竞的载体游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负面社会舆论所压制,导致产业初期被“打游戏就是不务正业”这句话笼罩。后来随着电竞产业的日趋完善,社会观念正在被逐渐扭转,但这无疑还需时日,不过一旦电竞登上了奥运的“大雅之堂”,无疑可以给这种观念的改变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没有良好的舆论环境,产业发展终归会受限,这或许是在奥运力所能及之内,可以给到深谙此理的电竞的一个最有价值的回报。

“电竞是个商业游戏,他们只认钱”

之前我们提到,如果奥运想要通过电竞来自救,那么必须建立在引进最火热的项目、最高水平的比赛的基础上,同时他们能给到电竞的回报是提供更好的舆论环境。这个逻辑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各个环节漏洞百出。

首先,目前最高水准的电竞赛事有着自己的商业体系,而且活得很好。以《英雄联盟》为例,现阶段已经形成了各地区联赛选拔+MSI季中/S年终总决赛的架构,其中每个环节都是厂商独立办的官方赛事,即一次比赛只有《英雄联盟》一个项目,故它的转播质量、商业收益都得到了很大的保障和自主性。如果奥运会准备引入《英雄联盟》的最高水准赛事,那么要知道奥运会是个多项目的比赛,《英雄联盟》只是其中之一,同时商业收益和关注度还要和奥运分成,这无疑像极了“开官方赛事退回第三方赛事的倒车”。当然现实中也有成功让厂商“开倒车”的例子,但无疑这么做的代价是奥委会需要向厂商支付一大笔的游戏版权费,而且吸引顶级队伍参与还要再来一笔不菲的邀请费,总的来看会显得开支巨大。

第二,所谓的提升舆论环境也只是催化作用,不是也不可能是决定性改变。在过去,电竞和游戏行业已经“抗压”许久,不过依然交出了可观的收益答卷。由于奥运的关注度每况愈下,故两者结合后,奥运能够给电竞带来的舆论改观的催化作用其实非常有限。随着抱有偏见的人逐渐老去、电竞和游戏自身的用户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宰者,奥运的这个优势会越来越小,很难起到真正吸引厂商放弃自己的收益、选择让给奥运的作用。

结语:国际奥委会的锅,需要亚洲电竞协会来补

在巴赫表示拒绝带有暴力和杀戮的游戏入奥的那天,一位电竞老兵在社媒上发表了这样一句言简意赅的话“电竞需要奥委会认可吗?”。站在游戏和体育之间的电竞产业,如今有着足以撼动传统体育的能力,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没有奥运会和传统体育对它的扶持,它也一样可以奠定未来。

观众年龄老去、年轻人兴趣转移,当然我们依旧能乐观地说传统体育运动还是永远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一席之地,奥运会也永远不可能被彻底灭亡。但是,从全民盛会到可能会沦为鸡肋的窘境,这背后就真的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或许奥委会在明知电竞代表未来这点时,不该傲慢地死抠“奥林匹克精神”把主流电竞项目排除在外,导致在最有谈判主动权的时候反而丢失了机会。不过反过来看,此次亚洲电竞协会这一官方组织的成立,也等于又给了奥委会一次重新审视电竞的机会,当然最终能否完成补锅,还要看看霍启刚和他身边那些智囊团的能耐。

(编辑:郭阳)

体育产业生态圈 www.ecosports.cn 原创稿件,欢迎转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寻求转载请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