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戏里戏外人,缪斯女神郝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戏里戏外人,缪斯女神郝蕾

郝蕾年少出道,一出世即塑造经典,而她彻底惊艳观众的却是话剧舞台。

前几天看到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要改编成中国版同名电影,其中一位特别出演的“寄信人”勾起了好多人的回忆,她就是郝蕾。

郝蕾对80后来说最熟悉,90后可能还有些印象,00后应该就完全不知了,看到这条消息我很欣慰,原来还有人跟我一样一直记得她。

1997年,还在上海戏剧学院上学的郝蕾出演了那个年代的“青春偶像剧”《十七岁不哭》,饰演女主角杨宇凌,剧中郝蕾“本色出演”,把那个伶俐能干,敢怒敢言的女孩演得生动逼真。时隔多年,《十七岁不哭》仍旧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纯真代表作,郝蕾也永远是那个杨宇凌。

在博客时代,当年《十七岁不哭》的男主角、演员李晨还专门写过一篇博客追忆自己心目中的杨宇凌,而郝蕾就是那种经典的承载者。19年后,两人再度聚首,四目相对,勾起了无数人年少的感动回忆。

郝蕾年少出道,一出世即塑造经典,而她彻底惊艳观众的却是话剧舞台。

郝蕾的话剧生涯离不开两个人,廖一梅和孟京辉,廖一梅编剧、孟京辉导演的“悲观主义三部曲”,郝蕾一人独自主演两部——《恋爱的犀牛》和《柔软》。毫不夸张地说,在话剧表演艺术上,郝蕾是孟京辉的缪斯女神。

2003年,非典过后,在全国演出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郝蕾和段奕宏主演的《恋爱的犀牛》,成为京沪两地戏剧舞台的救市之作,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郝蕾饰演的明明清纯活泼又肆意洒脱、敢爱敢恨且无怨无悔,她的野性与激情震撼了每一位观众,舞台上一袭红裙仿佛天上的太阳,明媚了那个乌黑色的低迷年份。

就像剧中马路的独白一样,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犀牛”中的笑与泪,爱与坚持给人们留下了能够载入史册的经典力量。还记得那时候人们对“犀牛”的评价是:“亮丽的明明让人们忘记了非典的伤痛,她给我们带来力量。”

《恋爱的犀牛》问世9年,2012年的千场纪念版郝蕾再演明明。廖一梅说她之前从不相信这出戏能演满1000场,然而看过郝蕾表演的观众却始终深信不疑并等到了这一天,只因,上天会厚待那些勇敢的坚强的多情的人们。9年之后的郝蕾其实已胖了,外表上一眼看去似乎不复当年的灵动,可当她动起来时,她仍是那个倔强的最好的无可替代的明明。

郝蕾身上具有的那种一望而知的坦诚与勇气,严肃而性感,使孟京辉对郝蕾的表演功底很有信心,经过此前“犀牛”的大获成功,2010年《柔软》开演,郝蕾成为当仁不让的女主角。公演前《柔软》的票一时间洛阳纸贵,盛况空前,人们都迫不及待想一睹外表坚硬,内心如水的女人如何演绎柔软。

郝蕾演技精湛,在现在充斥各种浮夸和虚假的大环境下,评价一个人演技精湛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但是这个词语用在郝蕾身上,却是名副其实。也是在2010年,郝蕾凭电影《第四张画》被提名为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金马奖开奖当晚,恰逢话剧《柔软》上演,但郝蕾放弃了机会而忠实于话剧舞台,尽职尽责地演了3个小时的戏给观众。结果郝蕾最终拿到金马女配,孟京辉在保利剧院为她铺了红地毯。一个演员爱舞台甚于名利,上天没理由不厚待她。

除话剧舞台外,郝蕾也没有停止在影视荧幕的步伐。因其在“犀牛”舞台上的惊艳表现,被娄烨导演相中,郝蕾也因在片中扮演女主角余虹一角而在文艺电影圈内迅速走红。

片中余虹敏感、脆弱,爱哭爱笑又爱做梦,有浑身的理想,但也面临着现实的荒唐,郝蕾准确传神地演绎出了上世纪末年轻人身上特有的激愤和迷茫,看着让人觉得残忍,又觉得心疼。这是一个几十年难遇的好演员,是属于她的黄金时代。

2006年,郝蕾与导演姚树华合作出演电影《白银帝国》,该片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评审团大奖。2012年郝蕾再次出演娄烨导演的电影《浮城谜事》中的女一号陆洁,同年11月,郝蕾以《浮城谜事》中的大老婆角色入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和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女演员奖。在专业领域,郝蕾早就得到了市场和艺术的双认可。

而后她开始“放飞自我”,把一身的才华拿出来尽情尝试,她有抗衡王菲的天生好嗓音,就出了《郎中》和《关于TA 的伤心事》两张唱片。当年由她演唱的“犀牛主题曲”《氧气》,被孟京辉认为至今无人可以取代;她还对审美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展现,就举办了《如是》摄影展;她爱表达爱说,就写了一本名叫《我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的书;她还喜欢玩儿,就又导演了几部短片……

近些年来郝蕾很少高调出现在人们面前,不再愿意去迎合别人。更多时候她只做自己喜欢的、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作为一个从始至终的圈内“异类”,从电视到话剧,再到唱片和摄影展,她一直充满了坚持和骄傲,从不轻易妥协,她一直做随性随心的事,直到最后自己活成了一段令人羡慕的传奇。

- THE END-

本期作者:陆浮华

空间戏剧责编:丸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戏里戏外人,缪斯女神郝蕾

郝蕾年少出道,一出世即塑造经典,而她彻底惊艳观众的却是话剧舞台。

前几天看到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要改编成中国版同名电影,其中一位特别出演的“寄信人”勾起了好多人的回忆,她就是郝蕾。

郝蕾对80后来说最熟悉,90后可能还有些印象,00后应该就完全不知了,看到这条消息我很欣慰,原来还有人跟我一样一直记得她。

1997年,还在上海戏剧学院上学的郝蕾出演了那个年代的“青春偶像剧”《十七岁不哭》,饰演女主角杨宇凌,剧中郝蕾“本色出演”,把那个伶俐能干,敢怒敢言的女孩演得生动逼真。时隔多年,《十七岁不哭》仍旧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纯真代表作,郝蕾也永远是那个杨宇凌。

在博客时代,当年《十七岁不哭》的男主角、演员李晨还专门写过一篇博客追忆自己心目中的杨宇凌,而郝蕾就是那种经典的承载者。19年后,两人再度聚首,四目相对,勾起了无数人年少的感动回忆。

郝蕾年少出道,一出世即塑造经典,而她彻底惊艳观众的却是话剧舞台。

郝蕾的话剧生涯离不开两个人,廖一梅和孟京辉,廖一梅编剧、孟京辉导演的“悲观主义三部曲”,郝蕾一人独自主演两部——《恋爱的犀牛》和《柔软》。毫不夸张地说,在话剧表演艺术上,郝蕾是孟京辉的缪斯女神。

2003年,非典过后,在全国演出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郝蕾和段奕宏主演的《恋爱的犀牛》,成为京沪两地戏剧舞台的救市之作,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郝蕾饰演的明明清纯活泼又肆意洒脱、敢爱敢恨且无怨无悔,她的野性与激情震撼了每一位观众,舞台上一袭红裙仿佛天上的太阳,明媚了那个乌黑色的低迷年份。

就像剧中马路的独白一样,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犀牛”中的笑与泪,爱与坚持给人们留下了能够载入史册的经典力量。还记得那时候人们对“犀牛”的评价是:“亮丽的明明让人们忘记了非典的伤痛,她给我们带来力量。”

《恋爱的犀牛》问世9年,2012年的千场纪念版郝蕾再演明明。廖一梅说她之前从不相信这出戏能演满1000场,然而看过郝蕾表演的观众却始终深信不疑并等到了这一天,只因,上天会厚待那些勇敢的坚强的多情的人们。9年之后的郝蕾其实已胖了,外表上一眼看去似乎不复当年的灵动,可当她动起来时,她仍是那个倔强的最好的无可替代的明明。

郝蕾身上具有的那种一望而知的坦诚与勇气,严肃而性感,使孟京辉对郝蕾的表演功底很有信心,经过此前“犀牛”的大获成功,2010年《柔软》开演,郝蕾成为当仁不让的女主角。公演前《柔软》的票一时间洛阳纸贵,盛况空前,人们都迫不及待想一睹外表坚硬,内心如水的女人如何演绎柔软。

郝蕾演技精湛,在现在充斥各种浮夸和虚假的大环境下,评价一个人演技精湛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但是这个词语用在郝蕾身上,却是名副其实。也是在2010年,郝蕾凭电影《第四张画》被提名为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金马奖开奖当晚,恰逢话剧《柔软》上演,但郝蕾放弃了机会而忠实于话剧舞台,尽职尽责地演了3个小时的戏给观众。结果郝蕾最终拿到金马女配,孟京辉在保利剧院为她铺了红地毯。一个演员爱舞台甚于名利,上天没理由不厚待她。

除话剧舞台外,郝蕾也没有停止在影视荧幕的步伐。因其在“犀牛”舞台上的惊艳表现,被娄烨导演相中,郝蕾也因在片中扮演女主角余虹一角而在文艺电影圈内迅速走红。

片中余虹敏感、脆弱,爱哭爱笑又爱做梦,有浑身的理想,但也面临着现实的荒唐,郝蕾准确传神地演绎出了上世纪末年轻人身上特有的激愤和迷茫,看着让人觉得残忍,又觉得心疼。这是一个几十年难遇的好演员,是属于她的黄金时代。

2006年,郝蕾与导演姚树华合作出演电影《白银帝国》,该片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获得评审团大奖。2012年郝蕾再次出演娄烨导演的电影《浮城谜事》中的女一号陆洁,同年11月,郝蕾以《浮城谜事》中的大老婆角色入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和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女演员奖。在专业领域,郝蕾早就得到了市场和艺术的双认可。

而后她开始“放飞自我”,把一身的才华拿出来尽情尝试,她有抗衡王菲的天生好嗓音,就出了《郎中》和《关于TA 的伤心事》两张唱片。当年由她演唱的“犀牛主题曲”《氧气》,被孟京辉认为至今无人可以取代;她还对审美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展现,就举办了《如是》摄影展;她爱表达爱说,就写了一本名叫《我喜欢当年喜欢你的我》的书;她还喜欢玩儿,就又导演了几部短片……

近些年来郝蕾很少高调出现在人们面前,不再愿意去迎合别人。更多时候她只做自己喜欢的、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作为一个从始至终的圈内“异类”,从电视到话剧,再到唱片和摄影展,她一直充满了坚持和骄傲,从不轻易妥协,她一直做随性随心的事,直到最后自己活成了一段令人羡慕的传奇。

- THE END-

本期作者:陆浮华

空间戏剧责编:丸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