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百度地图协办的第七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广东召开。在智能交通专题论坛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交通系列白皮书-智能交通2017》(下称白皮书),百度地图成为白皮书中唯一被收录的互联网地图产品。
白皮书包含智能驾驶、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机器博弈四大工程篇目,其中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和趋势。白皮书中阐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包含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息预处理、交通信息传输、交通发布、地理信息、车路协调技术、驾驶地图等。
在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层面,百度地图已经实现交通数据生产闭环,实时更新地图数据,运用深度学习等AI技术高效处理并在地图端发布;在车路协调技术和驾驶地图层面,百度地图的高精定位和导航能力是车路协调技术的底层关键技术,自动驾驶的道路感知能力则是建立在高精地图之上的。
论坛上,百度地图大数据架构师廖龑在论坛上做了《智能地图唤醒智慧城市》的主题演讲,从路况运行、交通监控研判、城市洞察、公众出行服务等方面,阐述百度地图依托交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方式和优化公众出行的作用。
廖龑介绍,公众出行数据、政府合作数据、行业开放数据共同构成了百度地图路况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可以实现出行场景全局最优化,百度地图近期推出的智慧信号灯就是交通智能化的典型体现。
百度地图近几年集中发力辅助城市管理者进行智能交通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及全方位的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管理系统。
百度地图数据城市道路覆盖达到99.9%,并通过移动终端等UGC生产、政府合作等权威数据交换、行业合作专属数据共享等方式不断拓展地图大数据,从而为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并有效辅助城市管理者进行交通治理。
地图大数据可以让城市交通运转更高效,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直接赋能智能交通建设。在本次论坛上,廖龑谈到,在具有了海量的交通大数据之后,百度地图构建深度学习模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感知城市交通运行,从而对城市路况发展进行预测,实现出行策略最优化。百度地图已经上线的智慧信号灯、AI路况、慧眼平台、出行云平台等功能直接作用于交通安全、出行效率、拥堵治理、交通决策,有效推动城市智能交通建设进程。
百度地图通过智慧信号灯、智能停车、AI路况、慧眼平台、百度鹰眼等产品将科技更好地应用于城市交通,推动了智慧城市生态建设。
数据方面,百度地图月活用户超3亿,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5亿POI。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