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寻》飘向你的雪花,飘向我,我们如此之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寻》飘向你的雪花,飘向我,我们如此之近

一个好的故事会给人一种也想要讲一个故事的冲动。而《寻》又是一个精致的好故事。

《寻》是一出关于爱的话剧,男女主人公都对童年回忆念念不忘,长大之后来到同一个地方。他们明明就在彼此身边,一次次寻找,又一次次错过。女主角是一个无法发声的“聋哑人”,周围充斥着很多近似于废话的声音,他们也都在寻找着一些她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一群小人物的故事穿插着女主角的内心独白,交织成百感交集的人生。

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另一种语言

话剧是在一场飘雪中落幕的,雪花飘到了演员们的身上也飘到了观众席,忍不住伸手去抓,除了温度,一切都那么像真的。

因为剧中人的生活那么像我们平常的生活,里面有每天讲着重复而单调的管理公交车的大妈;有从来不敢讲真实感受只讲客人想要听到的话的酒吧老板;有搔首弄姿的不关心工作本质每天想着如何处理办公室关系的同事;还有夹在中间要奉承上级又管不住下级的墙头草两边倒的七品芝麻官老板……而主人公是一个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的人,就算是这样,重要的声音她都会和别人一起“听见”,比如雪落的声音,比如心跳的声音。

也许是因为活得太久,我们就渐渐忘记了最初爱上一个人,一件事情的感觉了,在硕大的城市里面漂泊无依,每天追寻好多事情,非常努力而刻苦。当每天精疲力尽,茫然失措,做着有一天自己可以被看见和肯定的梦。第二天依然紧绷着神经满怀激情地度过新的一天,非常充实,仿佛人生充满希望和意义,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后来我们甚至忘了在寻找什么东西,在获得新的能力的同时,有些能力也在慢慢丧失了。比如像是话剧中所讲的——语言。

语言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表达,把自己看到的最美好的事情分享给别人。直到有一天,语言开始转化成造成伤害的武器,变得污浊而不纯粹。我们是否已经失去爱和表达的能力了?

话剧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思考,女主角的独白中有一句是说“只是我们来了同样一个世界”,因为没有某种大家具备的能力被定义成“有缺陷”的人,他们的语言何不是一种宇宙语言?如果天生没有听和讲的能力,那么就没有办法理解“声音”。而他们会用另外一种办法感受这个世界,那种敏锐的洞察力和能力也是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的。所以这是否不是“缺陷”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呢?

爱是想伸出碰触又缩回的手

话剧中还有一段洁白的一尘不染的爱情,男女主人公都有着对青梅竹马的执念。主角在戏中没有和任何人产生对话,只诉说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事情。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一句独白都像告白。那种感受是有穿透力的,没有隔着任何物质,反而比交流过后体会到的更深刻更透彻,并且铭心刻骨。

我们喜欢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但我们并不希望它是真的,不然一切目标和努力突然都变得没有意义了。谢谢剧本安排了很多相遇的时候想要感慨一句“好巧啊”,可事实上经过千辛万苦的争取。

同一个家乡,同一个公司,一直错过的两个人。就像两个人坐的同一路车永远只差一刻钟。女主角离职之后接到男主角的信息犹豫不决,因为爱的进化是这样的,小时候因为一个人能让自己快乐所以爱,后来因为担心一个人在自己身边不快乐所以选择克制。

关于原创话剧

一个好的故事会给人一种也想要讲一个故事的冲动。而《寻》又是一个精致的好故事。

《寻》的台词是巧妙的,其中有一场戏,是每个忙碌的人都在一边讲手机一边行色匆匆。每个人都在讲着自己人生当中重要的事情,大家都低着头,多少人就是多少个小世界。而所有人讲一句话左右穿过舞台的时候,他们的话可以接到自己讲的上一句话,也完全可以对上身边打电话的人此时此刻讲的话。如果闭着眼睛听以为两个人在聊天,其实两个人素不相识。

《寻》的舞台背景是巧妙的,每次到酒吧的戏,人物在背景里面形成的光影都非常美。

我们唯一可以接受并深陷其中的就是故事,话剧也在讲似真似假的故事,是骗人的,偏偏坐在台下的是宁愿被骗的人。最后戏散了,我们也要回到各自的生活里面去了,人生本该充满意外,如果好好观察和创造。戏散了,飘向女孩子的雪花,飘向男孩子;飘向演员的雪花,飘向观众;飘向你的雪花,飘向我。我们如此之近。

- THE END -

本期作者:岳冰

空间戏剧责编:丸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寻》飘向你的雪花,飘向我,我们如此之近

一个好的故事会给人一种也想要讲一个故事的冲动。而《寻》又是一个精致的好故事。

《寻》是一出关于爱的话剧,男女主人公都对童年回忆念念不忘,长大之后来到同一个地方。他们明明就在彼此身边,一次次寻找,又一次次错过。女主角是一个无法发声的“聋哑人”,周围充斥着很多近似于废话的声音,他们也都在寻找着一些她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一群小人物的故事穿插着女主角的内心独白,交织成百感交集的人生。

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另一种语言

话剧是在一场飘雪中落幕的,雪花飘到了演员们的身上也飘到了观众席,忍不住伸手去抓,除了温度,一切都那么像真的。

因为剧中人的生活那么像我们平常的生活,里面有每天讲着重复而单调的管理公交车的大妈;有从来不敢讲真实感受只讲客人想要听到的话的酒吧老板;有搔首弄姿的不关心工作本质每天想着如何处理办公室关系的同事;还有夹在中间要奉承上级又管不住下级的墙头草两边倒的七品芝麻官老板……而主人公是一个世界被按下了静音键的人,就算是这样,重要的声音她都会和别人一起“听见”,比如雪落的声音,比如心跳的声音。

也许是因为活得太久,我们就渐渐忘记了最初爱上一个人,一件事情的感觉了,在硕大的城市里面漂泊无依,每天追寻好多事情,非常努力而刻苦。当每天精疲力尽,茫然失措,做着有一天自己可以被看见和肯定的梦。第二天依然紧绷着神经满怀激情地度过新的一天,非常充实,仿佛人生充满希望和意义,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后来我们甚至忘了在寻找什么东西,在获得新的能力的同时,有些能力也在慢慢丧失了。比如像是话剧中所讲的——语言。

语言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表达,把自己看到的最美好的事情分享给别人。直到有一天,语言开始转化成造成伤害的武器,变得污浊而不纯粹。我们是否已经失去爱和表达的能力了?

话剧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思考,女主角的独白中有一句是说“只是我们来了同样一个世界”,因为没有某种大家具备的能力被定义成“有缺陷”的人,他们的语言何不是一种宇宙语言?如果天生没有听和讲的能力,那么就没有办法理解“声音”。而他们会用另外一种办法感受这个世界,那种敏锐的洞察力和能力也是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的。所以这是否不是“缺陷”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呢?

爱是想伸出碰触又缩回的手

话剧中还有一段洁白的一尘不染的爱情,男女主人公都有着对青梅竹马的执念。主角在戏中没有和任何人产生对话,只诉说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事情。夜深人静的时候,每一句独白都像告白。那种感受是有穿透力的,没有隔着任何物质,反而比交流过后体会到的更深刻更透彻,并且铭心刻骨。

我们喜欢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但我们并不希望它是真的,不然一切目标和努力突然都变得没有意义了。谢谢剧本安排了很多相遇的时候想要感慨一句“好巧啊”,可事实上经过千辛万苦的争取。

同一个家乡,同一个公司,一直错过的两个人。就像两个人坐的同一路车永远只差一刻钟。女主角离职之后接到男主角的信息犹豫不决,因为爱的进化是这样的,小时候因为一个人能让自己快乐所以爱,后来因为担心一个人在自己身边不快乐所以选择克制。

关于原创话剧

一个好的故事会给人一种也想要讲一个故事的冲动。而《寻》又是一个精致的好故事。

《寻》的台词是巧妙的,其中有一场戏,是每个忙碌的人都在一边讲手机一边行色匆匆。每个人都在讲着自己人生当中重要的事情,大家都低着头,多少人就是多少个小世界。而所有人讲一句话左右穿过舞台的时候,他们的话可以接到自己讲的上一句话,也完全可以对上身边打电话的人此时此刻讲的话。如果闭着眼睛听以为两个人在聊天,其实两个人素不相识。

《寻》的舞台背景是巧妙的,每次到酒吧的戏,人物在背景里面形成的光影都非常美。

我们唯一可以接受并深陷其中的就是故事,话剧也在讲似真似假的故事,是骗人的,偏偏坐在台下的是宁愿被骗的人。最后戏散了,我们也要回到各自的生活里面去了,人生本该充满意外,如果好好观察和创造。戏散了,飘向女孩子的雪花,飘向男孩子;飘向演员的雪花,飘向观众;飘向你的雪花,飘向我。我们如此之近。

- THE END -

本期作者:岳冰

空间戏剧责编:丸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