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买房西安19年、成都25年、杭州41年……表弟该去哪?在线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买房西安19年、成都25年、杭州41年……表弟该去哪?在线等

综合来看,不管人才政策几何,房价低似乎才是硬道理。

作者:海伦

编辑:春复秋

最近表弟来找圈圈咨询,大学毕业之后,去哪座城市好呢?

明年就要22岁毕业的表弟条件不差,在帝都读的985,学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成绩也靠前。虽然宿舍的哥们还在为留不留北京做着最后的盘算,他却一心想要「逃离北上广」,态度十分坚决,原因简单也实在,落不了户、买不起房。

作为北漂一族的圈圈十分佩服表弟有勇气离开熟悉的城市,独自外出闯荡,但是除了北上广又有哪些城市能够宽容地接纳这些「闯入者」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今吵得火热的新一线城市,将目标城市圈定在这一范围内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送钱、送房、送户口」,「来了就是赚到」,在各级政府你来我往不断出台的各类文件中,新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热闹非凡。

但是,看上去热热闹闹的「抢人」大战,实际含金量有几何?

圈圈在分析了武汉、杭州、长沙、成都、南京、西安多个城市的政策后发现,虽然各地政府都显得诚意十足,但讽刺的是,毕业生想要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似乎最重要的还得依赖当地的低房价。

如果单从「奋斗多少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这个最直观指标来看,武汉、杭州、成都等城市竟然都通通败给了西安及长沙。

不过,在「要让大学生以八折买到房」的感召下,表弟还是最先把目光放在了武汉。

武汉

不得不说,武汉近些年的发展着实算得上风头正劲,这座中部城市不仅成为了众多独角兽企业的聚集区,也成为许多企业设立「第二总部」的首选。在这其中,就包括将小米总部落户光谷,操着一口湖北仙桃口音,为武汉疯狂打call的雷布斯。

放眼望去,在吸引人才这件事上,武汉的动静的确是最大的。

人才确实是武汉的一笔财富,这座号称「大学之城」的城市拥有89所大学130余万的在校大学生,其中还包括武大、华科在内的一批「双一流」大学。

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8月份所言「让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不是一句口号」, 眨眼间,武汉的「引才」文件就重磅出炉了。10月11日,武汉正式发布留汉大学生毕业落户、住房、收入新政。

这份「大礼包」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一是凭毕业证直接落户,二是以低于市场价20%买房、租房,三是确定年薪最低标准,本科生最低5万,硕士生最低6万。

除此之外,武汉的人才公寓也已经投入使用,毕业三年内,本市无房的大学生均可申请,每月房租只需700元。

不过,租房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李毅鑫留在武汉想要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大约要奋斗多久呢?

在享受所有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按照最理想和最平均的算法来算,武汉市的平均工资是6300元,毕业生的房租平均7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2200元,每个月能剩下3400元,加上1万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5万元。

按照武汉平均房价1.5万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150万元,按照政策房价打八折为120万元,那李毅鑫买一套武汉的房子大约需要24年

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弟也十分向往江南烟雨中,那种小桥流水的生活。

在所有城市中,杭州的人才政策应当算是相对吸睛的,「硕士2万博士3万 杭州向新引进人才发放生活补贴」,总让人感觉这钱来得快又来得容易。

不过,表弟细心发现,这个补贴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上是有严格要求的,只限于硕士毕业后到杭州市属或区(县、市)属用人单位工作,毕业时间也控制在一年内。

此外,杭州的余杭区还单独出台了人才政策,提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每月最高720元租房补助,重点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最高4万元的生活安家补贴。但究竟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似乎还大有文章。

当然,如果算上所有的优惠条件,李毅鑫在杭州安家落户需要多长时间呢?

杭州市的平均工资是7200元,毕业生的房租平均14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2400元,每个月能剩下3400元,加上1.2万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5.2万元。

按照杭州平均房价2.2万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220万元,减掉4万补贴为216万,那买一套杭州的房子大约需要41年

长沙

那么,长沙呢?

长沙市近些年的发展与其隔得最近的兄弟城市武汉相比,差距似乎是越来越大了,别的不说,在招商引资领域,在武汉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一江之隔的长沙却鲜有特别重大的项目落地。

不过,潇湘大地的人才确实不少,不说中国的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绘就,近年来的互联网「湘军」也已经成长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选择在家乡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长沙似乎也想扭转这个尴尬的局面,因此,这个中部城市也于今年8月份发布了「人才新政22条」,加入了这场浩浩荡荡的「抢人」大战。

在给予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的百亿资金奖励补贴之外,来看看与李毅鑫最为相关的「青年人才筑梦工程」。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这是最核心的,然而,好像也就仅限于此了。

不过,话说回来,长沙市此番对于人才给予的优惠力度确实空前,不仅在加大吸引高精尖人才的力度,在创新创业方面给到的扶持力度也很大,许多项目的支持经费和奖励金额基本都在20万以上。

实际上,长沙相对廉价的房价,也一直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们来算一算,表弟如果在长沙安家的情况如何吧。长沙市的平均工资是5000元,房租平均8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1800元,每个月能剩下2400元,加上7000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3.6万元。

按照长沙市平均房价7500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75万元,减掉约3万补贴为72万元,表弟买一套长沙市的房子大约需要20年

成都

可能不止是我表弟,许多应届生可能也多是因为赵雷的一首《成都》而注意到天府之国的,其实这些年成都在招商引资方面也颇为出色,在园区界监控的月投资选址报告中,落户在四川以及成都的项目数量,也常排在前几名。

前段时间,成都市政府6亿人民币投资了锤子科技的新闻,也让「老网红」罗永浩及成都市又扎扎实实地上了一回头条。

在「抢人」方面,成都市的声响也是挺热闹的,比如「蓉漂」计划这四个字就让人印象深刻,有点和「北漂」叫板的意思,应该也是所有城市中唯一给自己的人才战略正经取了一个名字,并且显得不那么官方的。

虽然成都市对于毕业生的落户大开绿灯,本科生凭毕业证即可落户,并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服务,但和长沙一样,在在其他方面对于毕业生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

比如在住房方面,成都市虽然也有人才公寓,但申请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比如A类国内外顶尖人才,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C类地方级领军人才,D类其他高级人才,怎么看也离毕业生有些遥远。

此外,成都市对于院士、专家和特殊人才等在政策上都是很照顾的,比如会为他们发放「蓉城人才绿卡」,享有成都提供的包含落户、住房、教育、医疗、出入境等24项具体服务事项。

我们同样来为表弟算一笔账,成都市的平均工资是5600元,房租平均10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2000元,每个月能剩下2600元,加上8000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4万元。

按照成都市平均房价1万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100万元,那么表弟买一套成都的房子大约需要25年

南京

「六朝古都」南京似乎一直以来就给表弟宜居宜业的印象,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又地处长三角,应当是广大有志青年心之所向的去处。

确实如此,既然大家都想来,可能这样的好地方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房价。因此,在众多人才政策中,只有南京市是有如下担心的,「为防范高房价对优秀人才的挤出效应」。

不过,优秀人才大约不能直接等同于大学毕业生,因此,在南京市出台的《人才安居办法》中,对于毕业生言之甚少,只说到对于符合条件的6类人才,可以做到租赁补贴最少每月600,最高7200元,还有共有产权住房、人才公寓等,但在这其中等级最低的F类人才也得是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为参照的。

所以,你懂的。

为高房价下想要留在的南京李毅鑫算一笔账,南京市的平均工资是7300元,房租平均14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2400元,每个月能剩下3500元,加上1.2万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5.4万元。

按照南京市平均房价2.6万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260万元,表弟买一套南京的房子大约需要48年

西安

再来看看唯一处于大西北的西安。

西安市近期在招商引资领域也是属于「当红炸子鸡」序列的。不仅至今保持着月月都有五百强落地的传说,西安市的一把手王永康更是将招商引资定为西安市2017年的「一号工程」,这位王书记在某次大会上提出的以西安为何落后于其他省会城市为主题的「西安十问」,着实彰显功力。

不过,西安的人才政策显然还没有如招商引资这般用力过猛,仅仅出台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户籍政策,名为「三放四降」,其他的补贴各方面均还没有跟上。

不过,西安有一个如此给力的王书记,估计人才政策也不会太过逊色,李毅鑫们且等一等吧。

即便任何补贴都没有,但西安凭借其低房价,也把这一仗彻彻底底的打赢了。

西安市的平均工资是5500元,房租平均8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1800元,每个月能剩下2900元,加上5000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4万元。

按照西安市平均房价7500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75万元,那李毅鑫买一套西安的房子大约需要19年

所以,综合来看,不管人才政策几何,房价低似乎才是硬道理。

除此之外,在看似轰轰烈烈的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中,主角尚且还不是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应届生,大学毕业只能算是最基础的起点,想让自己变成被各地方都抢破头的「人才」,还是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买房西安19年、成都25年、杭州41年……表弟该去哪?在线等

综合来看,不管人才政策几何,房价低似乎才是硬道理。

作者:海伦

编辑:春复秋

最近表弟来找圈圈咨询,大学毕业之后,去哪座城市好呢?

明年就要22岁毕业的表弟条件不差,在帝都读的985,学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成绩也靠前。虽然宿舍的哥们还在为留不留北京做着最后的盘算,他却一心想要「逃离北上广」,态度十分坚决,原因简单也实在,落不了户、买不起房。

作为北漂一族的圈圈十分佩服表弟有勇气离开熟悉的城市,独自外出闯荡,但是除了北上广又有哪些城市能够宽容地接纳这些「闯入者」呢?

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今吵得火热的新一线城市,将目标城市圈定在这一范围内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送钱、送房、送户口」,「来了就是赚到」,在各级政府你来我往不断出台的各类文件中,新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热闹非凡。

但是,看上去热热闹闹的「抢人」大战,实际含金量有几何?

圈圈在分析了武汉、杭州、长沙、成都、南京、西安多个城市的政策后发现,虽然各地政府都显得诚意十足,但讽刺的是,毕业生想要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似乎最重要的还得依赖当地的低房价。

如果单从「奋斗多少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这个最直观指标来看,武汉、杭州、成都等城市竟然都通通败给了西安及长沙。

不过,在「要让大学生以八折买到房」的感召下,表弟还是最先把目光放在了武汉。

武汉

不得不说,武汉近些年的发展着实算得上风头正劲,这座中部城市不仅成为了众多独角兽企业的聚集区,也成为许多企业设立「第二总部」的首选。在这其中,就包括将小米总部落户光谷,操着一口湖北仙桃口音,为武汉疯狂打call的雷布斯。

放眼望去,在吸引人才这件事上,武汉的动静的确是最大的。

人才确实是武汉的一笔财富,这座号称「大学之城」的城市拥有89所大学130余万的在校大学生,其中还包括武大、华科在内的一批「双一流」大学。

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8月份所言「让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不是一句口号」, 眨眼间,武汉的「引才」文件就重磅出炉了。10月11日,武汉正式发布留汉大学生毕业落户、住房、收入新政。

这份「大礼包」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一是凭毕业证直接落户,二是以低于市场价20%买房、租房,三是确定年薪最低标准,本科生最低5万,硕士生最低6万。

除此之外,武汉的人才公寓也已经投入使用,毕业三年内,本市无房的大学生均可申请,每月房租只需700元。

不过,租房总归不是长久之计,所以,李毅鑫留在武汉想要实现安居乐业的梦想大约要奋斗多久呢?

在享受所有优惠政策的情况下,按照最理想和最平均的算法来算,武汉市的平均工资是6300元,毕业生的房租平均7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2200元,每个月能剩下3400元,加上1万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5万元。

按照武汉平均房价1.5万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150万元,按照政策房价打八折为120万元,那李毅鑫买一套武汉的房子大约需要24年

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弟也十分向往江南烟雨中,那种小桥流水的生活。

在所有城市中,杭州的人才政策应当算是相对吸睛的,「硕士2万博士3万 杭州向新引进人才发放生活补贴」,总让人感觉这钱来得快又来得容易。

不过,表弟细心发现,这个补贴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上是有严格要求的,只限于硕士毕业后到杭州市属或区(县、市)属用人单位工作,毕业时间也控制在一年内。

此外,杭州的余杭区还单独出台了人才政策,提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每月最高720元租房补助,重点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最高4万元的生活安家补贴。但究竟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似乎还大有文章。

当然,如果算上所有的优惠条件,李毅鑫在杭州安家落户需要多长时间呢?

杭州市的平均工资是7200元,毕业生的房租平均14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2400元,每个月能剩下3400元,加上1.2万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5.2万元。

按照杭州平均房价2.2万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220万元,减掉4万补贴为216万,那买一套杭州的房子大约需要41年

长沙

那么,长沙呢?

长沙市近些年的发展与其隔得最近的兄弟城市武汉相比,差距似乎是越来越大了,别的不说,在招商引资领域,在武汉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一江之隔的长沙却鲜有特别重大的项目落地。

不过,潇湘大地的人才确实不少,不说中国的近代史半部由湖南人绘就,近年来的互联网「湘军」也已经成长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惜的是,他们都没有选择在家乡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长沙似乎也想扭转这个尴尬的局面,因此,这个中部城市也于今年8月份发布了「人才新政22条」,加入了这场浩浩荡荡的「抢人」大战。

在给予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的百亿资金奖励补贴之外,来看看与李毅鑫最为相关的「青年人才筑梦工程」。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这是最核心的,然而,好像也就仅限于此了。

不过,话说回来,长沙市此番对于人才给予的优惠力度确实空前,不仅在加大吸引高精尖人才的力度,在创新创业方面给到的扶持力度也很大,许多项目的支持经费和奖励金额基本都在20万以上。

实际上,长沙相对廉价的房价,也一直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们来算一算,表弟如果在长沙安家的情况如何吧。长沙市的平均工资是5000元,房租平均8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1800元,每个月能剩下2400元,加上7000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3.6万元。

按照长沙市平均房价7500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75万元,减掉约3万补贴为72万元,表弟买一套长沙市的房子大约需要20年

成都

可能不止是我表弟,许多应届生可能也多是因为赵雷的一首《成都》而注意到天府之国的,其实这些年成都在招商引资方面也颇为出色,在园区界监控的月投资选址报告中,落户在四川以及成都的项目数量,也常排在前几名。

前段时间,成都市政府6亿人民币投资了锤子科技的新闻,也让「老网红」罗永浩及成都市又扎扎实实地上了一回头条。

在「抢人」方面,成都市的声响也是挺热闹的,比如「蓉漂」计划这四个字就让人印象深刻,有点和「北漂」叫板的意思,应该也是所有城市中唯一给自己的人才战略正经取了一个名字,并且显得不那么官方的。

虽然成都市对于毕业生的落户大开绿灯,本科生凭毕业证即可落户,并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服务,但和长沙一样,在在其他方面对于毕业生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

比如在住房方面,成都市虽然也有人才公寓,但申请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比如A类国内外顶尖人才,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C类地方级领军人才,D类其他高级人才,怎么看也离毕业生有些遥远。

此外,成都市对于院士、专家和特殊人才等在政策上都是很照顾的,比如会为他们发放「蓉城人才绿卡」,享有成都提供的包含落户、住房、教育、医疗、出入境等24项具体服务事项。

我们同样来为表弟算一笔账,成都市的平均工资是5600元,房租平均10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2000元,每个月能剩下2600元,加上8000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4万元。

按照成都市平均房价1万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100万元,那么表弟买一套成都的房子大约需要25年

南京

「六朝古都」南京似乎一直以来就给表弟宜居宜业的印象,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又地处长三角,应当是广大有志青年心之所向的去处。

确实如此,既然大家都想来,可能这样的好地方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房价。因此,在众多人才政策中,只有南京市是有如下担心的,「为防范高房价对优秀人才的挤出效应」。

不过,优秀人才大约不能直接等同于大学毕业生,因此,在南京市出台的《人才安居办法》中,对于毕业生言之甚少,只说到对于符合条件的6类人才,可以做到租赁补贴最少每月600,最高7200元,还有共有产权住房、人才公寓等,但在这其中等级最低的F类人才也得是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为参照的。

所以,你懂的。

为高房价下想要留在的南京李毅鑫算一笔账,南京市的平均工资是7300元,房租平均14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2400元,每个月能剩下3500元,加上1.2万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5.4万元。

按照南京市平均房价2.6万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260万元,表弟买一套南京的房子大约需要48年

西安

再来看看唯一处于大西北的西安。

西安市近期在招商引资领域也是属于「当红炸子鸡」序列的。不仅至今保持着月月都有五百强落地的传说,西安市的一把手王永康更是将招商引资定为西安市2017年的「一号工程」,这位王书记在某次大会上提出的以西安为何落后于其他省会城市为主题的「西安十问」,着实彰显功力。

不过,西安的人才政策显然还没有如招商引资这般用力过猛,仅仅出台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户籍政策,名为「三放四降」,其他的补贴各方面均还没有跟上。

不过,西安有一个如此给力的王书记,估计人才政策也不会太过逊色,李毅鑫们且等一等吧。

即便任何补贴都没有,但西安凭借其低房价,也把这一仗彻彻底底的打赢了。

西安市的平均工资是5500元,房租平均800元,吃饭、交通和各种花销平均1800元,每个月能剩下2900元,加上5000的年终奖,一年大约能攒下4万元。

按照西安市平均房价7500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共75万元,那李毅鑫买一套西安的房子大约需要19年

所以,综合来看,不管人才政策几何,房价低似乎才是硬道理。

除此之外,在看似轰轰烈烈的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中,主角尚且还不是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应届生,大学毕业只能算是最基础的起点,想让自己变成被各地方都抢破头的「人才」,还是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