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观众有话说,我眼中的《鹅笼先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观众有话说,我眼中的《鹅笼先生》

“一部戏,5个演员,6个乐师。这是《鹅笼书生》声音总监小河的坚持。敬畏传统,尊重当下。这是《鹅笼书生》主创团队的核心理念。

最近北京鼓楼西在演一部颇具争议的话剧《鹅笼先生》。

宣传简介里是:

“一部戏,5个演员,6个乐师。这是《鹅笼书生》声音总监小河的坚持。敬畏传统,尊重当下。这是《鹅笼书生》主创团队的核心理念。这部戏里,三段情事、五位角色、七种身份。故事在跌宕中穿梭于历史长河,走向中国古代爱情智慧的究极。”

观众眼里是:

戏剧学院小可爱说

《鹅笼书生》是由杭程编剧导演的一部传奇戏剧,改编自南朝梁吴钧的《续齐谐记》中的《鹅笼书生》,一个书生名叫守尘,他在一次落难之际,遇到一位名叫许彦的村夫,许彦与老婆不能生育,于是挑着两只鹅去卖钱看郎中。书生守尘以脚伤不能行走为由,钻进鹅笼,让许彦担他前行,许彦感到十分惊讶。二人途中休息,饮酒作乐,书生守尘为报许彦相助之恩,施展法术,唤来娘子思红,守尘醉卧后,思红又唤来一个小沙弥名叫优青,二人分别后,优青唤来玉姑与许彦相见,共叙往事。几个人不断穿越时空,细述几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两个时空并行,一个时空中,村夫许彦畅饮美酒,观赏另一时空中的奇妙趣事,并在偶然之中发现自己可以影响另一时空,自己独玩,不亦乐乎。在另一时空中,四个人,四件事,三段情,纵观时空,从“有义”“有情”和“有欲”三个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念。从夫妇二人在危难关头的长厮守到烟波楼里清倌人和天童寺小沙弥在独木桥上的偶遇再到还俗后成为琴师的他与清溪庙的小仙的缠绵幽会,用一条爱情之线贯穿三千年的爱情纠葛。台词中穿插了8个唱段,古风意味十足,渲染一丝悠远绵长氛围,具有韵律美,将观众迅速带入到故事发生的所处时空,与台上演员共同体验不同人生。并且所有音响都是由现场配乐,使整个剧场笼罩在一种诗意的状态下,超然脱俗。台词很有深意,值得反复研究。演员肢体动作丰富,表演精湛。

在观看过程中,我认为有几点不足,仅本人观点。一是,第一段夫妻二人的故事中有些台词和剧情设计过于搞笑,虽然有时幽默的剧情能够缓解气氛,但我认为与整部作品不符,破坏整体氛围。二是,在另一时空的许彦,人物行动有些不足,无所事事,偶尔几处行动安排过于生硬。但总体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观剧体验,艺术与戏剧的融合,给观众以新奇之感,并在观剧中,有所思考,结束后,有所收获。

出版业欧巴说

舞台布景很简单,只有几个屏风,偶尔有个穿古装的大哥在走着神奇的“舞步”(开场后才知道他也是演员之一)。之前看剧情简介说,这个剧有三个故事,我一直在困惑是怎么把这三个故事串联起来的。

许彦是一个普通的村夫,家里养了两个大白鹅,而因为要治病,他要挑着担子把鹅卖掉,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在山谷遇见了一个落难的书生——民国时期逃难受伤的守尘,就是这么一场偶遇,引出了三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就像在梦里一样,给了我们三场爱情的遇见。可以说,他遇见的鹅笼书生——守尘,也许正是我们灵魂的另一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过太多的情感过往。

书生为了感谢许彦的搭救,给许彦变幻出了一场大餐,在聊天的间隙,他又谈及了自己的往事。因为自己书生的柔弱本质,在明朝时期,将南京城拱手让给了清军,而石榴树下的故事,也成了绝唱。而守尘的妻子思红,又穿越到了唐朝,谈及了烟波楼的往事,因为厌倦俗世,在抛却凡尘的途中,与一名小沙弥擦出的爱情火花。而小沙弥优青,穿越回周朝,又与清溪庙的小仙玉姑产生了一段爱情绝唱。看似三段互不相关的故事,在许彦这个旁观者眼中,也许能领悟出什么。

是喜欢泼墨,还是喜欢花前月下饮酒?是喜欢青灯古佛,还是喜欢凡间音乐?是喜欢山珍海味,还是喜欢粗茶淡饭?三段故事留下了三段疑问。什么才是爱情的真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诠释,因为,每个人的立场是不同的,也存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话剧的魅力就在于用一个小的舞台阐释一个大大的问号,看过之后,有一句话能留在心里生根发芽,这也是足够了。

记得诗仙李白的诗句里有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的,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梦里,也正是在梦境与现实的错乱中,感悟着什么是爱,什么是悲欢,什么是尘世,什么是仙。

这部剧的一个亮点是,演员的唱功超级棒,古今的穿越,加上不落俗套的唱词,讲古今完美结合,幕后的现场演奏的音乐也值得上称赞,堪称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幸存了,那么这个国家也一样”,这是对我触动非常大的一句话。这段话刻在布拉格查理大桥下一座剧场门口。特别感谢欣赏到这么精彩的剧,从剧本到演员再到幕后,我感受到了对戏剧深深的热爱,是一份热忱,更是一份执着与感动。

编辑说

北小京又来怼《鹅笼先生》了,不好意思,这次我要站队了。抱着极大的期待感跨过大半个北京城来看《鹅笼先生》,然而看到半小时时,有七八名观众离开,我心想再等等吧,没准之后就好看了。但又过了半小时,我实在无法忍受无聊的念白,没有故事情节随意穿插的对话,人物关系在开演一小时后还不明晰,几个演员在场上尬演的无奈。对不起,我做了一名戏剧人很不该的事,起立离场。

戏剧最动人的是什么?是观演关系。台下的人能感受到台上人传递的情感,台上人能通过台下的呼吸,情绪反应再对饰演的人物进行再创造的时刻,是剧场最动情的时刻。而在这部戏中,台下感受不到台上所表达的故事,感情。观众们一脸懵逼等待着听故事,看得懂的故事。台上的演员们也是很无奈啊,只好继续卖力尬演,从他们的夸张中,仿佛也觉出了他们的不知所措,他们也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吧?!北小京有言:“他们自己的角色相当模糊,只能说在全台演员卖演技,卖萌,卖妩媚,卖乖巧,卖娘气的各类演技中。”真是好尴尬啊!

诚然,古今杂糅,故事新编是很有难度的。它的时代环境,文化语境,现实意义都发生了变化,敢于去尝试,首先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用心地讲好新时期的古代故事,中国故事,东方故事这是我们文化交流走出去,增加民族自信重要的一步。在当今的戏剧市场,情感,爱情,现实,喜剧题材最受大众欢迎,主动肩负起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职责,把目光投在了历史题材上,在历史纵深里去检验,去解构的方式尝试做寓言化的颠覆。为这份勇敢,我们应点赞尊重。但古今杂糅,故事新编的路任重而道远,是万万不可随意拆解,亵渎的啊!

北小京说到:“《鹅笼书生》故事本身并无更多意义,导演要从其中阐释出‘旧时中国人的爱情观’,表达‘有情有义厮守红尘’的美好,实在是无中生无!我只看到一个沉迷在古今传奇中不可自拔的当代青年,不懂古,不论今,空有一身古装腔调,为观众灌输他的对联才能。”

是的,我站队。

- THE END -

空间戏剧主编:丸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观众有话说,我眼中的《鹅笼先生》

“一部戏,5个演员,6个乐师。这是《鹅笼书生》声音总监小河的坚持。敬畏传统,尊重当下。这是《鹅笼书生》主创团队的核心理念。

最近北京鼓楼西在演一部颇具争议的话剧《鹅笼先生》。

宣传简介里是:

“一部戏,5个演员,6个乐师。这是《鹅笼书生》声音总监小河的坚持。敬畏传统,尊重当下。这是《鹅笼书生》主创团队的核心理念。这部戏里,三段情事、五位角色、七种身份。故事在跌宕中穿梭于历史长河,走向中国古代爱情智慧的究极。”

观众眼里是:

戏剧学院小可爱说

《鹅笼书生》是由杭程编剧导演的一部传奇戏剧,改编自南朝梁吴钧的《续齐谐记》中的《鹅笼书生》,一个书生名叫守尘,他在一次落难之际,遇到一位名叫许彦的村夫,许彦与老婆不能生育,于是挑着两只鹅去卖钱看郎中。书生守尘以脚伤不能行走为由,钻进鹅笼,让许彦担他前行,许彦感到十分惊讶。二人途中休息,饮酒作乐,书生守尘为报许彦相助之恩,施展法术,唤来娘子思红,守尘醉卧后,思红又唤来一个小沙弥名叫优青,二人分别后,优青唤来玉姑与许彦相见,共叙往事。几个人不断穿越时空,细述几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两个时空并行,一个时空中,村夫许彦畅饮美酒,观赏另一时空中的奇妙趣事,并在偶然之中发现自己可以影响另一时空,自己独玩,不亦乐乎。在另一时空中,四个人,四件事,三段情,纵观时空,从“有义”“有情”和“有欲”三个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念。从夫妇二人在危难关头的长厮守到烟波楼里清倌人和天童寺小沙弥在独木桥上的偶遇再到还俗后成为琴师的他与清溪庙的小仙的缠绵幽会,用一条爱情之线贯穿三千年的爱情纠葛。台词中穿插了8个唱段,古风意味十足,渲染一丝悠远绵长氛围,具有韵律美,将观众迅速带入到故事发生的所处时空,与台上演员共同体验不同人生。并且所有音响都是由现场配乐,使整个剧场笼罩在一种诗意的状态下,超然脱俗。台词很有深意,值得反复研究。演员肢体动作丰富,表演精湛。

在观看过程中,我认为有几点不足,仅本人观点。一是,第一段夫妻二人的故事中有些台词和剧情设计过于搞笑,虽然有时幽默的剧情能够缓解气氛,但我认为与整部作品不符,破坏整体氛围。二是,在另一时空的许彦,人物行动有些不足,无所事事,偶尔几处行动安排过于生硬。但总体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观剧体验,艺术与戏剧的融合,给观众以新奇之感,并在观剧中,有所思考,结束后,有所收获。

出版业欧巴说

舞台布景很简单,只有几个屏风,偶尔有个穿古装的大哥在走着神奇的“舞步”(开场后才知道他也是演员之一)。之前看剧情简介说,这个剧有三个故事,我一直在困惑是怎么把这三个故事串联起来的。

许彦是一个普通的村夫,家里养了两个大白鹅,而因为要治病,他要挑着担子把鹅卖掉,恰恰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在山谷遇见了一个落难的书生——民国时期逃难受伤的守尘,就是这么一场偶遇,引出了三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就像在梦里一样,给了我们三场爱情的遇见。可以说,他遇见的鹅笼书生——守尘,也许正是我们灵魂的另一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过太多的情感过往。

书生为了感谢许彦的搭救,给许彦变幻出了一场大餐,在聊天的间隙,他又谈及了自己的往事。因为自己书生的柔弱本质,在明朝时期,将南京城拱手让给了清军,而石榴树下的故事,也成了绝唱。而守尘的妻子思红,又穿越到了唐朝,谈及了烟波楼的往事,因为厌倦俗世,在抛却凡尘的途中,与一名小沙弥擦出的爱情火花。而小沙弥优青,穿越回周朝,又与清溪庙的小仙玉姑产生了一段爱情绝唱。看似三段互不相关的故事,在许彦这个旁观者眼中,也许能领悟出什么。

是喜欢泼墨,还是喜欢花前月下饮酒?是喜欢青灯古佛,还是喜欢凡间音乐?是喜欢山珍海味,还是喜欢粗茶淡饭?三段故事留下了三段疑问。什么才是爱情的真谛?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诠释,因为,每个人的立场是不同的,也存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话剧的魅力就在于用一个小的舞台阐释一个大大的问号,看过之后,有一句话能留在心里生根发芽,这也是足够了。

记得诗仙李白的诗句里有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的,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梦里,也正是在梦境与现实的错乱中,感悟着什么是爱,什么是悲欢,什么是尘世,什么是仙。

这部剧的一个亮点是,演员的唱功超级棒,古今的穿越,加上不落俗套的唱词,讲古今完美结合,幕后的现场演奏的音乐也值得上称赞,堪称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幸存了,那么这个国家也一样”,这是对我触动非常大的一句话。这段话刻在布拉格查理大桥下一座剧场门口。特别感谢欣赏到这么精彩的剧,从剧本到演员再到幕后,我感受到了对戏剧深深的热爱,是一份热忱,更是一份执着与感动。

编辑说

北小京又来怼《鹅笼先生》了,不好意思,这次我要站队了。抱着极大的期待感跨过大半个北京城来看《鹅笼先生》,然而看到半小时时,有七八名观众离开,我心想再等等吧,没准之后就好看了。但又过了半小时,我实在无法忍受无聊的念白,没有故事情节随意穿插的对话,人物关系在开演一小时后还不明晰,几个演员在场上尬演的无奈。对不起,我做了一名戏剧人很不该的事,起立离场。

戏剧最动人的是什么?是观演关系。台下的人能感受到台上人传递的情感,台上人能通过台下的呼吸,情绪反应再对饰演的人物进行再创造的时刻,是剧场最动情的时刻。而在这部戏中,台下感受不到台上所表达的故事,感情。观众们一脸懵逼等待着听故事,看得懂的故事。台上的演员们也是很无奈啊,只好继续卖力尬演,从他们的夸张中,仿佛也觉出了他们的不知所措,他们也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吧?!北小京有言:“他们自己的角色相当模糊,只能说在全台演员卖演技,卖萌,卖妩媚,卖乖巧,卖娘气的各类演技中。”真是好尴尬啊!

诚然,古今杂糅,故事新编是很有难度的。它的时代环境,文化语境,现实意义都发生了变化,敢于去尝试,首先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用心地讲好新时期的古代故事,中国故事,东方故事这是我们文化交流走出去,增加民族自信重要的一步。在当今的戏剧市场,情感,爱情,现实,喜剧题材最受大众欢迎,主动肩负起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职责,把目光投在了历史题材上,在历史纵深里去检验,去解构的方式尝试做寓言化的颠覆。为这份勇敢,我们应点赞尊重。但古今杂糅,故事新编的路任重而道远,是万万不可随意拆解,亵渎的啊!

北小京说到:“《鹅笼书生》故事本身并无更多意义,导演要从其中阐释出‘旧时中国人的爱情观’,表达‘有情有义厮守红尘’的美好,实在是无中生无!我只看到一个沉迷在古今传奇中不可自拔的当代青年,不懂古,不论今,空有一身古装腔调,为观众灌输他的对联才能。”

是的,我站队。

- THE END -

空间戏剧主编:丸子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