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音乐产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音乐产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目前,中国互联网音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产品上都有了不少创新,互联网音乐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根据国际唱片音乐协会对中国音乐市场的排名的统计,中国音乐市场排名从2014年的第19名增长到2016年的第12名。中国音乐市场排名上升,离不开平台的整合形成的驱动力。近几年,阿里大文娱整合阿里音乐;太合音乐与百度音乐、海蝶音乐等进行合并;腾讯QQ音乐与海洋音乐集团合并,平台越大,意味着资源越多,平台和行业发展的想象空间也越大,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数字音乐的发展和整个中国音乐行业的快速增长。

目前,中国互联网音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产品上都有了不少创新,互联网音乐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同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法律顾问杨奇虎在2017第四界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上发表的看法:“对于互联网音乐平台商业模式的局限性,未来我们还是有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去克服。”

互联网音乐产业的春天

国内音乐市场正版化成效显著。过去,由于音乐行业法律法不健全,在线音乐市场盗版横行,没人愿意付费听音乐,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的权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不到保护。2015年下半年,以国家版权局下发“史上最严版权令” 为起点,不到2年时间,国内的数字音乐市场基本已是正版的天下,中国音乐版权环境被明显净化,互联网音乐产业发展迎来春天。

音乐类综艺节目为音乐产业输送优质“内容”推动付费用户上升。近两年,音乐综艺占据了综艺节目的半壁江山,而在音乐综艺的影响下, 节目中产出的优质音乐和歌手很快俘获大批粉丝,由节目引流带来的用户无疑使音乐APP平台产生巨大的流量,流量的背后,是粉丝对流行音乐的追捧和付费热情,付费用户不断上升使音乐APP进入红利期,互联网音乐的用户付费和商业变现迎来生机。

平台价值更大化:为独立音乐人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目前,已有很多互联网平台推出自己的音乐人计划,推动整个本土音乐人的创作。

2014年,虾米音乐启动了针对原创独立音乐人的全面扶持计划——“寻光计划”的第一季,2015年豆瓣音乐人启动“金羊毛“计划,在豆瓣上注册的音乐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以非独家的方式授权给豆瓣申请加入。

2016年,网易云音乐启动“石头计划”,支持独立音乐人的音乐制作以及演出等环节,号称投入资金规模达2亿元;

2017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推出“腾讯音乐人”,将构筑一个完善的原创音乐生态,三年让音乐人收入五亿元。

近日,唱吧推出“Mix+”音乐人计划,希望成为音乐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让音乐人获得更好的发展,用跨界整合带动音乐产业革新,认真服务原创音乐人及音乐产业。

互联网音乐平台推出的音乐计划丰富自身实力的同时,也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平台,也会刺激独立音乐人对作品的创作热情。随着互联网音乐平台商业模式的慢慢建立,再运用资源和后续的培养计划对他们进行扶持,将来,他们一定会对互联网音乐平台的内容的创新做出极大的贡献。

互联网音乐产业面临的挑战

用户音乐付费意识低下。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有74%的人没有对音乐花过一分钱,而且半数以上的被试认为音乐APP无需付费。在不付费原因中,54.26%的用户表示免费音乐能满足流媒体音乐使用需求,仅4.59%的用户表示因为音乐质量不高而没有付费。2016年,中国人均音乐消费只有0.15美元,虽然与2015年相比,整体付费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整体用户流媒体音乐付费意识仍很低下,付费意愿仍需加强。

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尽管互联网音乐拥有巨大的流量和良好的口碑,但却没有好的盈利模式,高额的版权费和运营费也给互联网音乐平台造成巨大压力,且广告转化率的转化率很低,通过广告去产生盈利难上加难。中国的互联网音乐行业需要克服互联网音乐平台商业模式的局限性,找到更多的盈利突破口,建立一个健康完善的商业模式才能够使互联网音乐产业健康发展。

体量差距巨大。日前,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法律顾问杨奇虎在2017第四界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上表示, 虽然中国的互联网音乐行业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外互联网音乐平台还是存在差距。以最大的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为例,去年整个收入大概为33亿美金,约人民币210亿元,而去年中国整个互联网音乐行业的产值是150亿。这相当于一个音乐平台的收入比中国整个互联网音乐行业的产值高出50亿。从这个体量上讲, 我们与国外的音乐平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音乐作品创新意识差。各大互联网平台推出音乐计划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独立音乐人,为互联网音乐产业的内容产出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也促使各平台都在通过音乐计划寻找下一个“赵雷”。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加入音乐平台后,不免有很多同质化的作品出现,整体音乐人创新意识降低,量多而质差又成为音乐产业面临新的问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互联网音乐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看到自身的长处,同时也要认清存在的问题,以全球化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为中国互联网音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国互联网音乐市场的潜力,静待发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音乐产业: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目前,中国互联网音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产品上都有了不少创新,互联网音乐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根据国际唱片音乐协会对中国音乐市场的排名的统计,中国音乐市场排名从2014年的第19名增长到2016年的第12名。中国音乐市场排名上升,离不开平台的整合形成的驱动力。近几年,阿里大文娱整合阿里音乐;太合音乐与百度音乐、海蝶音乐等进行合并;腾讯QQ音乐与海洋音乐集团合并,平台越大,意味着资源越多,平台和行业发展的想象空间也越大,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数字音乐的发展和整个中国音乐行业的快速增长。

目前,中国互联网音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产品上都有了不少创新,互联网音乐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同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法律顾问杨奇虎在2017第四界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上发表的看法:“对于互联网音乐平台商业模式的局限性,未来我们还是有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去克服。”

互联网音乐产业的春天

国内音乐市场正版化成效显著。过去,由于音乐行业法律法不健全,在线音乐市场盗版横行,没人愿意付费听音乐,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的权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不到保护。2015年下半年,以国家版权局下发“史上最严版权令” 为起点,不到2年时间,国内的数字音乐市场基本已是正版的天下,中国音乐版权环境被明显净化,互联网音乐产业发展迎来春天。

音乐类综艺节目为音乐产业输送优质“内容”推动付费用户上升。近两年,音乐综艺占据了综艺节目的半壁江山,而在音乐综艺的影响下, 节目中产出的优质音乐和歌手很快俘获大批粉丝,由节目引流带来的用户无疑使音乐APP平台产生巨大的流量,流量的背后,是粉丝对流行音乐的追捧和付费热情,付费用户不断上升使音乐APP进入红利期,互联网音乐的用户付费和商业变现迎来生机。

平台价值更大化:为独立音乐人提供更大发展空间。目前,已有很多互联网平台推出自己的音乐人计划,推动整个本土音乐人的创作。

2014年,虾米音乐启动了针对原创独立音乐人的全面扶持计划——“寻光计划”的第一季,2015年豆瓣音乐人启动“金羊毛“计划,在豆瓣上注册的音乐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以非独家的方式授权给豆瓣申请加入。

2016年,网易云音乐启动“石头计划”,支持独立音乐人的音乐制作以及演出等环节,号称投入资金规模达2亿元;

2017年,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推出“腾讯音乐人”,将构筑一个完善的原创音乐生态,三年让音乐人收入五亿元。

近日,唱吧推出“Mix+”音乐人计划,希望成为音乐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让音乐人获得更好的发展,用跨界整合带动音乐产业革新,认真服务原创音乐人及音乐产业。

互联网音乐平台推出的音乐计划丰富自身实力的同时,也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传播平台,也会刺激独立音乐人对作品的创作热情。随着互联网音乐平台商业模式的慢慢建立,再运用资源和后续的培养计划对他们进行扶持,将来,他们一定会对互联网音乐平台的内容的创新做出极大的贡献。

互联网音乐产业面临的挑战

用户音乐付费意识低下。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有74%的人没有对音乐花过一分钱,而且半数以上的被试认为音乐APP无需付费。在不付费原因中,54.26%的用户表示免费音乐能满足流媒体音乐使用需求,仅4.59%的用户表示因为音乐质量不高而没有付费。2016年,中国人均音乐消费只有0.15美元,虽然与2015年相比,整体付费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整体用户流媒体音乐付费意识仍很低下,付费意愿仍需加强。

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尽管互联网音乐拥有巨大的流量和良好的口碑,但却没有好的盈利模式,高额的版权费和运营费也给互联网音乐平台造成巨大压力,且广告转化率的转化率很低,通过广告去产生盈利难上加难。中国的互联网音乐行业需要克服互联网音乐平台商业模式的局限性,找到更多的盈利突破口,建立一个健康完善的商业模式才能够使互联网音乐产业健康发展。

体量差距巨大。日前,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法律顾问杨奇虎在2017第四界音乐产业高端论坛上表示, 虽然中国的互联网音乐行业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外互联网音乐平台还是存在差距。以最大的流媒体音乐平台Spotify为例,去年整个收入大概为33亿美金,约人民币210亿元,而去年中国整个互联网音乐行业的产值是150亿。这相当于一个音乐平台的收入比中国整个互联网音乐行业的产值高出50亿。从这个体量上讲, 我们与国外的音乐平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音乐作品创新意识差。各大互联网平台推出音乐计划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独立音乐人,为互联网音乐产业的内容产出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也促使各平台都在通过音乐计划寻找下一个“赵雷”。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加入音乐平台后,不免有很多同质化的作品出现,整体音乐人创新意识降低,量多而质差又成为音乐产业面临新的问题。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互联网音乐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看到自身的长处,同时也要认清存在的问题,以全球化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为中国互联网音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国互联网音乐市场的潜力,静待发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