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第42街》:来看吧,舞蹈的脚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42街》:来看吧,舞蹈的脚步

音乐剧版《第42街》其实是根据1933年的同名电影改编,原著是小说《第42街》。

作者:张瞳

关于百老汇追梦的故事有很多,《第42街》是其中一个。

女主角佩吉·索亚是个错过《漂亮女人》剧组面试的女演员,因为群舞演员们可怜她就邀请她一起午餐。他们给了佩吉很多建议,还鼓励她跳一段舞。这时导演朱利安刚好路过,觉得她是个不差的舞者,就补录了她。

剧组在费城巡演时,原定女主角多乐茜不小心摔断了脚踝,佩吉就阴差阳错的当上了女一号。

虽然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佩吉也是一名没有演出经验的新人,但是导演朱利安非常看好佩吉。为了让她相信自己是最耀眼的女孩,朱利安在上台前对她说了一句话,也是本剧最有名的一句台词:“你出去的时候只是个年轻人,但回来的时候你就是明星了。”

导演这句话不仅仅给了佩吉信心与力量,还鼓舞了所有能看到这部戏的追梦中人。

音乐剧版《第42街》其实是根据1933年的同名电影改编,原著是小说《第42街》。

《第42街》电影(1933)

据说这部小说的作者布拉福德·若普斯(Bradford Ropes)曾经是百老汇一名不得志的演员,《第42街》中的故事也大都是他的自身经历。

虽然故事情节通俗,影片基调也被当时人认为是粉饰太平,但是由于1933年正处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这部作品的出现给了观众一剂强心剂,帮助大家暂时逃避了痛苦,所以能在票房上取得成功也是水到渠成。

《第42街》电影(1933)

70年代末期,百老汇著名制作人大卫·梅里克(David Merrick)决定制作音乐剧版《第42街》。为了还原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气派,他邀请了导演高尔·钱平(Gower Champion)做总指挥。导演既胆大又创新的在戏剧舞台上运用了两倍于普通百老汇舞台剧的群舞,配合巨大的圆形舞台和复古的服饰,将美国30年代的魅力完全展现在舞台上。遗憾的是导演高尔·钱平在制作过程中过世,没能亲眼目睹《第42街》。而制作人大卫·梅里克将导演逝世的消息隐瞒,在首演当日宣布,并声称导演死于首演同天。这一举动达到了大肆炒作和提高票房的目的,也被认为是当时最轰动的舞台事件,最著名的舞台营销。

1981年,《第42街》荣获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1984年远销伦敦西区。2001年于百老汇复排,获得托尼奖“最佳复排音乐剧”。

最激动人的新的消息出现在今年(2017)三月,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再一次回到了伦敦,导演是马克·布拉布(Mark Bramble),他曾经是1980版的编剧之一和2001版的导演。演出地点还是32年前首映时的剧场,伦敦西区最大的皇家德鲁里街剧院(Royal Drury Lane),首演期间凯特王妃也来捧场。

皇家德鲁里街剧院

这部作品一经回归就得到了几十家媒体的五星级好评,其中包括“泰晤士报”、“Timeout”、“伦敦西区报”等多家业内权威媒体。此时伦敦西区的剧场中再次想起了那首著名的《百老汇摇篮曲》:

“ Keep Young and Beautiful, I only Have Eyes For You and the spectacular title number; 42nd Stree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第42街》:来看吧,舞蹈的脚步

音乐剧版《第42街》其实是根据1933年的同名电影改编,原著是小说《第42街》。

作者:张瞳

关于百老汇追梦的故事有很多,《第42街》是其中一个。

女主角佩吉·索亚是个错过《漂亮女人》剧组面试的女演员,因为群舞演员们可怜她就邀请她一起午餐。他们给了佩吉很多建议,还鼓励她跳一段舞。这时导演朱利安刚好路过,觉得她是个不差的舞者,就补录了她。

剧组在费城巡演时,原定女主角多乐茜不小心摔断了脚踝,佩吉就阴差阳错的当上了女一号。

虽然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佩吉也是一名没有演出经验的新人,但是导演朱利安非常看好佩吉。为了让她相信自己是最耀眼的女孩,朱利安在上台前对她说了一句话,也是本剧最有名的一句台词:“你出去的时候只是个年轻人,但回来的时候你就是明星了。”

导演这句话不仅仅给了佩吉信心与力量,还鼓舞了所有能看到这部戏的追梦中人。

音乐剧版《第42街》其实是根据1933年的同名电影改编,原著是小说《第42街》。

《第42街》电影(1933)

据说这部小说的作者布拉福德·若普斯(Bradford Ropes)曾经是百老汇一名不得志的演员,《第42街》中的故事也大都是他的自身经历。

虽然故事情节通俗,影片基调也被当时人认为是粉饰太平,但是由于1933年正处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这部作品的出现给了观众一剂强心剂,帮助大家暂时逃避了痛苦,所以能在票房上取得成功也是水到渠成。

《第42街》电影(1933)

70年代末期,百老汇著名制作人大卫·梅里克(David Merrick)决定制作音乐剧版《第42街》。为了还原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气派,他邀请了导演高尔·钱平(Gower Champion)做总指挥。导演既胆大又创新的在戏剧舞台上运用了两倍于普通百老汇舞台剧的群舞,配合巨大的圆形舞台和复古的服饰,将美国30年代的魅力完全展现在舞台上。遗憾的是导演高尔·钱平在制作过程中过世,没能亲眼目睹《第42街》。而制作人大卫·梅里克将导演逝世的消息隐瞒,在首演当日宣布,并声称导演死于首演同天。这一举动达到了大肆炒作和提高票房的目的,也被认为是当时最轰动的舞台事件,最著名的舞台营销。

1981年,《第42街》荣获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1984年远销伦敦西区。2001年于百老汇复排,获得托尼奖“最佳复排音乐剧”。

最激动人的新的消息出现在今年(2017)三月,这部备受瞩目的作品再一次回到了伦敦,导演是马克·布拉布(Mark Bramble),他曾经是1980版的编剧之一和2001版的导演。演出地点还是32年前首映时的剧场,伦敦西区最大的皇家德鲁里街剧院(Royal Drury Lane),首演期间凯特王妃也来捧场。

皇家德鲁里街剧院

这部作品一经回归就得到了几十家媒体的五星级好评,其中包括“泰晤士报”、“Timeout”、“伦敦西区报”等多家业内权威媒体。此时伦敦西区的剧场中再次想起了那首著名的《百老汇摇篮曲》:

“ Keep Young and Beautiful, I only Have Eyes For You and the spectacular title number; 42nd Street.”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