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白夜追凶》到《海上牧云》,编剧到底能分多少功或背多少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白夜追凶》到《海上牧云》,编剧到底能分多少功或背多少锅?

比起流量演员,靠谱编剧或许才是网剧成功的第一条件。

作者:叶春池

编辑:李春晖

今年以来,几部爆款网剧接连上线,让原本处于鄙视链底端的网剧迅速逆袭,并快速扩容。

《白夜追凶》开启了网剧的9分时代。《河神》、《无证之罪》均取得8.3分,正在热播的《你好旧时光》获得8.4分,同期同类型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也获得了7.7的评分……

而在这些不以当红明星为主打的网剧中,编剧的作用就更加凸现出来。本来嘛,电视剧、网剧就更接近于编剧的艺术,电影则能看到更多表演的闪光。

硬糖君梳理了近期播放量、口碑均在线的网剧和编剧们。他们之中,既有钟爱品质喜欢大戏的编剧老炮儿,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众多的改编剧本也伴随着争议,但只要能够戳中年轻人的一两个点,写出来的剧本也就成功一半了。

IP仍旧大势,改编原著心里苦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非常难讨好的观众群体,叫做原著粉。

榜单中15部作品,12部都是由IP改编。小说改编成网剧,往往要“伤筋动骨”。改编的力度过小,有时会不符合影视表现的需要。改编的力度过大,既得罪了原著作者,又得罪了原著粉丝。

这些编剧们也是压力山大,一不小心就赔了夫人又折兵。

《你好,旧时光》的总编剧卓越泡沫和编剧陈潇骁,就曾谈到剧情改编的问题。他们表示,难点在于原著将每个人物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强设定,他们只有尽量把它做平做淡,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这种矛盾冲突的真实性。

并且原著里时间跨度较长、人物关系较为冗杂。而网剧主要讲述高中部分,主创团队就需要尽量保持原著的气质的基础上,对高中时期的内容进行扩充。

《你好,旧时光》剧照

虽然剧情略有改动,但好在整体人设并没有太大变动。从《你好,旧时光》豆瓣8.4的评分看,应该没有伤了原著粉的心。

而另一部当下火爆的网剧《将军在上》,争议就稍大了些。虽然累计了34亿的播放量,但是7400多名网友打出的豆瓣5.4分也是不争的事实,评价两极,争议不断。

在人设上,《将军在上》的编剧奭辰公子做了不少改动,最典型就是把男主的角色丰满起来。小说是大女主结构,男主角色虽然鲜明,具体戏分较少。考虑到看剧的大多是女观众,男主就很关键。对于这样的改动,虽然原著作者橘花散里很满意,但观众似乎就没那么买账了。

在最近的网剧里,《河神》算是一个相对较大的IP,虽然本身不算太红,但作者天下霸唱可是如雷贯耳。

编剧杨宏伟刚知道消息的时候很兴奋,这可是“盗墓祖师爷”天下霸唱啊。但《河神》的原著和霸唱其他作品不一样,非常碎片化。不过,也正是由于每一小段故事的闪光点比较多,给了编剧很大的发挥空间。后来《河神》颇受欢迎,编剧功不可没。

可见,IP是把双刃剑,几家欢喜几家愁,关键还得看怎么把握了。

不打擦边球的“美式”悬疑剧

《河神》、《无证之罪》、《白夜追凶》在一定程度上拉回了看美剧长大的年轻观众,无论从题材、剧情、节奏都玩儿了一把“美式”风。

这些剧里有太多属于看惯了英剧美剧、玩AB站的年轻人的三观和审美习惯。这些剧的编剧,自然也是懂得“通关密码”的同龄人。

犯罪悬疑剧虽然拥有自己的忠实拥趸,但在国内也要面临更重的审查压力。这样看来,编剧们的压力又大了些,也有不少人将国产剧不如美剧归咎为审查问题,但事实证明,还是水平问题。

《白夜追凶》的编剧刘成龙和团队就坚持“不打擦边球”。路很宽,一定有好的办法去展示,总能找到观众接受的解释。

罪案题材剧,核心冲突免不了会出现在“善”与“恶”之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照耀下,怎么在合适的尺度内表达价值观也是个考验。

“恶”的表现有《无证之罪》里黑道混混、迷失的朱慧如,郭羽、残暴的李丰田、悲情的骆闻。而“善”的体现就在于警察群像,有行为乖张、性格暴躁、偏激、攻击性强的警察严良,有和严良风格截然不同的女队长林奇,还有各色其他警察。比如《白夜追凶》里稍显市侩的刑警队长,相比早年间的《重案六组》等经典涉案题材剧,《无证之罪》和《白夜追凶》两部作品在警察形象的塑造上都有所突破。

正是这种突破让剧情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符合当下的设定,也让人物更加饱满和鲜活。《无证之罪》的编剧马伪八在创作前期走访阶段,识了很多各个年龄段、大城小城里的刑警,这些人身上统一带有一种从群众中来,却又截然不同的气质,他没办法形容那种感受,把他们揉成了角色里。

没有绝对的善、绝对的恶,可能这样的情节才更能让大家进行思考,观众的审美高了一个层次,编剧要走到观众前面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更懂年轻观众的网剧编剧

新一代的网剧编剧们更接地气,或者说更懂观众,更愿意去关注他们的感受。

虽然《将军在上》备受争议,但奭辰公子也很关注大家的反馈。她注册了视频网站会员,顶着黑眼圈深夜追剧,不仅全程开弹幕,还去豆瓣翻看网友评论,会给夸奖的点赞,同时也会把一些批评,说的很有道理的评论截图,研究一下。

除了播出后看评论,还有一开始就抓住粉丝的心,写观众们喜欢的剧情。《独步天下》编剧张鸢盎曾是《老九门》和《暗黑者》的编剧,他们整个编剧团队都很年轻,在编织情节的时候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敢”,更敢于去创作一些戏剧冲突极强的故事。

《独步天下》剧照

改编《老九门》时候就在原本的故事基础上进行剧本化,会讨论哪些是书粉最希望看到的剧情,也就是所谓粉丝点。在相关制度的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原著精髓,既满足粉丝要求又减少了争议。

但面对一些争议的时候,编剧还是很无奈。《白夜追凶》的编剧指纹很少上社交网站,但还是会有一些关于剧情的评价传到他这里。比如大家觉得他写的不对,他也想互动,但又没法解释,会涉及到一些剧透的问题。

编剧的互联网思维越来越重要,要极具网感,了解年轻观众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故事,同时也善于在剧情中加入一些自黑、官方吐槽这样的小梗去和观众互动。

实话实说,一部剧在播出前,演员阵容再加上IP价值几乎意味着观众的全部期待值。但在播出后,就是编剧决定能不能留住观众了。甚至只要故事好看,哪怕制作粗陋一点,观众都能凑合,此前的《太子妃升职记》就是明证。比起流量演员,靠谱编剧或许才是网剧成功的第一条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白夜追凶》到《海上牧云》,编剧到底能分多少功或背多少锅?

比起流量演员,靠谱编剧或许才是网剧成功的第一条件。

作者:叶春池

编辑:李春晖

今年以来,几部爆款网剧接连上线,让原本处于鄙视链底端的网剧迅速逆袭,并快速扩容。

《白夜追凶》开启了网剧的9分时代。《河神》、《无证之罪》均取得8.3分,正在热播的《你好旧时光》获得8.4分,同期同类型的《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也获得了7.7的评分……

而在这些不以当红明星为主打的网剧中,编剧的作用就更加凸现出来。本来嘛,电视剧、网剧就更接近于编剧的艺术,电影则能看到更多表演的闪光。

硬糖君梳理了近期播放量、口碑均在线的网剧和编剧们。他们之中,既有钟爱品质喜欢大戏的编剧老炮儿,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众多的改编剧本也伴随着争议,但只要能够戳中年轻人的一两个点,写出来的剧本也就成功一半了。

IP仍旧大势,改编原著心里苦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非常难讨好的观众群体,叫做原著粉。

榜单中15部作品,12部都是由IP改编。小说改编成网剧,往往要“伤筋动骨”。改编的力度过小,有时会不符合影视表现的需要。改编的力度过大,既得罪了原著作者,又得罪了原著粉丝。

这些编剧们也是压力山大,一不小心就赔了夫人又折兵。

《你好,旧时光》的总编剧卓越泡沫和编剧陈潇骁,就曾谈到剧情改编的问题。他们表示,难点在于原著将每个人物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强设定,他们只有尽量把它做平做淡,才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这种矛盾冲突的真实性。

并且原著里时间跨度较长、人物关系较为冗杂。而网剧主要讲述高中部分,主创团队就需要尽量保持原著的气质的基础上,对高中时期的内容进行扩充。

《你好,旧时光》剧照

虽然剧情略有改动,但好在整体人设并没有太大变动。从《你好,旧时光》豆瓣8.4的评分看,应该没有伤了原著粉的心。

而另一部当下火爆的网剧《将军在上》,争议就稍大了些。虽然累计了34亿的播放量,但是7400多名网友打出的豆瓣5.4分也是不争的事实,评价两极,争议不断。

在人设上,《将军在上》的编剧奭辰公子做了不少改动,最典型就是把男主的角色丰满起来。小说是大女主结构,男主角色虽然鲜明,具体戏分较少。考虑到看剧的大多是女观众,男主就很关键。对于这样的改动,虽然原著作者橘花散里很满意,但观众似乎就没那么买账了。

在最近的网剧里,《河神》算是一个相对较大的IP,虽然本身不算太红,但作者天下霸唱可是如雷贯耳。

编剧杨宏伟刚知道消息的时候很兴奋,这可是“盗墓祖师爷”天下霸唱啊。但《河神》的原著和霸唱其他作品不一样,非常碎片化。不过,也正是由于每一小段故事的闪光点比较多,给了编剧很大的发挥空间。后来《河神》颇受欢迎,编剧功不可没。

可见,IP是把双刃剑,几家欢喜几家愁,关键还得看怎么把握了。

不打擦边球的“美式”悬疑剧

《河神》、《无证之罪》、《白夜追凶》在一定程度上拉回了看美剧长大的年轻观众,无论从题材、剧情、节奏都玩儿了一把“美式”风。

这些剧里有太多属于看惯了英剧美剧、玩AB站的年轻人的三观和审美习惯。这些剧的编剧,自然也是懂得“通关密码”的同龄人。

犯罪悬疑剧虽然拥有自己的忠实拥趸,但在国内也要面临更重的审查压力。这样看来,编剧们的压力又大了些,也有不少人将国产剧不如美剧归咎为审查问题,但事实证明,还是水平问题。

《白夜追凶》的编剧刘成龙和团队就坚持“不打擦边球”。路很宽,一定有好的办法去展示,总能找到观众接受的解释。

罪案题材剧,核心冲突免不了会出现在“善”与“恶”之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照耀下,怎么在合适的尺度内表达价值观也是个考验。

“恶”的表现有《无证之罪》里黑道混混、迷失的朱慧如,郭羽、残暴的李丰田、悲情的骆闻。而“善”的体现就在于警察群像,有行为乖张、性格暴躁、偏激、攻击性强的警察严良,有和严良风格截然不同的女队长林奇,还有各色其他警察。比如《白夜追凶》里稍显市侩的刑警队长,相比早年间的《重案六组》等经典涉案题材剧,《无证之罪》和《白夜追凶》两部作品在警察形象的塑造上都有所突破。

正是这种突破让剧情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符合当下的设定,也让人物更加饱满和鲜活。《无证之罪》的编剧马伪八在创作前期走访阶段,识了很多各个年龄段、大城小城里的刑警,这些人身上统一带有一种从群众中来,却又截然不同的气质,他没办法形容那种感受,把他们揉成了角色里。

没有绝对的善、绝对的恶,可能这样的情节才更能让大家进行思考,观众的审美高了一个层次,编剧要走到观众前面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更懂年轻观众的网剧编剧

新一代的网剧编剧们更接地气,或者说更懂观众,更愿意去关注他们的感受。

虽然《将军在上》备受争议,但奭辰公子也很关注大家的反馈。她注册了视频网站会员,顶着黑眼圈深夜追剧,不仅全程开弹幕,还去豆瓣翻看网友评论,会给夸奖的点赞,同时也会把一些批评,说的很有道理的评论截图,研究一下。

除了播出后看评论,还有一开始就抓住粉丝的心,写观众们喜欢的剧情。《独步天下》编剧张鸢盎曾是《老九门》和《暗黑者》的编剧,他们整个编剧团队都很年轻,在编织情节的时候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敢”,更敢于去创作一些戏剧冲突极强的故事。

《独步天下》剧照

改编《老九门》时候就在原本的故事基础上进行剧本化,会讨论哪些是书粉最希望看到的剧情,也就是所谓粉丝点。在相关制度的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原著精髓,既满足粉丝要求又减少了争议。

但面对一些争议的时候,编剧还是很无奈。《白夜追凶》的编剧指纹很少上社交网站,但还是会有一些关于剧情的评价传到他这里。比如大家觉得他写的不对,他也想互动,但又没法解释,会涉及到一些剧透的问题。

编剧的互联网思维越来越重要,要极具网感,了解年轻观众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故事,同时也善于在剧情中加入一些自黑、官方吐槽这样的小梗去和观众互动。

实话实说,一部剧在播出前,演员阵容再加上IP价值几乎意味着观众的全部期待值。但在播出后,就是编剧决定能不能留住观众了。甚至只要故事好看,哪怕制作粗陋一点,观众都能凑合,此前的《太子妃升职记》就是明证。比起流量演员,靠谱编剧或许才是网剧成功的第一条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