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女排朋友圈走进排超赛场,这家自媒体还想为排球市场化出一把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女排朋友圈走进排超赛场,这家自媒体还想为排球市场化出一把力

内容之外,未来我爱女排还将与排超在衍生品开发、球迷观赛、主题论坛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作者:陈曾义

人人都说如今是自媒体时代,但对数量庞大的体育自媒体群体而言,每逢体育大赛总是“矮人一头”,中超迄今都不给自媒体发记者证,获得奥运会报道资格的某知名田径自媒体被全运会拒之门外......赛事主办方对自媒体的报道申请要么不予注册,要么也处处限制。

但却有这么一家自媒体,近日被中国最顶级的三大职业联赛之一的排超签为新媒体合作伙伴,这恐怕是中国体育自媒体的第一家。今年11月27日,开赛一个月后排超官方宣布新晋一家合作方,我爱女排(ID:welovevolley)成为2017-2018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含男子联赛、女子联赛)非独家新媒体内容合作伙伴。作为一家今年7月刚刚注册开始公司化运营、规模不过数人的小团队,我爱女排究竟有何能量获得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官方的认可和青睐?

优质原创内容获认可,与排超深度绑定推动联赛发展

对国内的排球迷而言,我爱女排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这个以微信公众号起家的自媒体,经过三年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排球第一媒体平台。2014年创立至今,创始人马寅和团队成员始终坚持在排球第一线,为读者带来最优质的原创内容。从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夺冠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登顶,我爱女排一路见证了中国排球的光辉与荣耀,也记录下令人感动的故事和瞬间,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诠释女排精神最好的注脚。目前,我爱女排微信粉丝数近20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排超在宣布与我爱女排合作时这样写道,“我爱女排自2014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排球原创内容的制作,以优质的资源,生动的文笔以及传播正能量的主旨,在排球界、媒体圈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建立了一定的传播影响力,更聚拢了一大批忠实的排球迷。”正是基于这样的影响力和价值,排超向我爱女排伸出了橄榄枝。

我爱女排在排超现场的广告位

在双方达成合作之后,我爱女排将开设《排超联赛女子俱乐部巡礼——为排超打CALL》、《联赛队报》、《联赛星报》、《排超综述》、《大咖谈排超联赛》、《朋友圈里的排超》及《男排专区》等多个特色专题栏目,发掘更多俱乐部、球员故事,积极传递女排精神以及排球超级联赛带给公众的正能量。

这些栏目中,《联赛队报》创立于两年前,由各支俱乐部队明星球员撰写,主要记录联赛期间各俱乐部队的训练比赛和生活,由于这一栏目十分贴近球员,实现了球员与粉丝的直接交流,深受广大球迷喜爱,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谈到最初创立这一栏目的想法,马寅告诉记者:“女排名将周苏红曾跟我聊联赛的报道,她感觉每年的联赛,就是开始和结束有人关注,中间的过程被忽略了很多,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排球联赛的过程中也有亮点。那时我爱女排已经有了深受球迷欢迎的女排队报,我们想到把这种报道形式拿到联赛中来。”得到各俱乐部队的支持,我爱女排组织起了国手领衔的写手阵容,以运动员第一视角来记录联赛。

此外,我爱女排今年还推出了《联赛星报》,“联赛的看点还是在球星身上,所以我爱女排为排超定制了《联赛星报》,关注排超赛场表现优秀的运动员,给联赛明星更多曝光机会。”马寅表示。另一档栏目《排超联赛女子俱乐部巡礼——为排超打CALL》则会通过明星导游带动排球地理的开发,通过对排球主场城市的曝光,带动更多人现场观赛。

手握顶级排球资源,我爱女排为康师傅策划经典营销案例

内容之外,未来我爱女排还将与排超在衍生品开发、球迷观赛、主题论坛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从自己最擅长的媒体报道领域切入,进而通过自己的优势参与到排超的推广和发展。”马寅告诉记者,“优质原创内容让我们汇聚了一大批读者,通过三年的积累我爱女排成为很好的排球交流互动平台,我们也希望除了媒体内容之外还能做更多的事情。”

事实上,在去年接手排球联赛之后,联赛运营方排球之窗一直与我爱女排保持良好的沟通,希望共同推动排超的发展,“排球之窗非常认可我们的报道工作,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上赛季排球联赛的场地广告牌就有我爱女排的logo。今年的排球全明星赛,我们承办了三场球星见面会,也是希望用我们的擅长为排球联赛的推广做些事。”

从线上到线下,我爱女排希望更好的起到连接运动员、球队和粉丝的桥梁作用。今年7月,我爱女排正式通过公司化运营让团队发展走上正轨,目前我爱女排已经有三位专职工作人员和数位兼职记者。“一开始做我爱女排,只当是一个专业记者换了个阵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慢慢地发现为了不断满足读者需求,我们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成本,包括精力和人手,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应该转变心态,把自己当做一个创业者。”

三年的原创报道让我爱女排拥有了不俗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高度垂直、精准的市场覆盖也吸引了不少品牌的注意力。“一些品牌主动找上门探讨合作的可能性。”马寅表示,在不影响报道质量和粉丝阅读体验前提下,我爱女排进行了一些尝试。当然,这些品牌基本在排球营销领域早有所布局,其中中国女排和排超的赞助商光明乳业在去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冠名了队报栏目,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代言的万事达卡则在2017年世界女排大冠军杯赛期间冠名了队报。

康师傅为郎平两次髋关节手术后提供营养康复支持

对我爱女排而言,长期深耕排球让其对整个行业拥有极为深厚的了解,更令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人脉资源。据了解,近期我爱女排深度参与了央视一档女排纪录片的拍摄,因为在长期跟踪报道女排的过程中有很丰厚的积累,我爱女排为这档纪录片提供了大量的人物故事和鲜活的细节。

同理,这样的能力对品牌商同样重要。

“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长期深耕对排球有足够了解,相较于普通公关公司一些程式化的东西,我们能将商业内容自然地融入到排球运动员的生活细节当中,这样既不会让读者感到过于商业化,同时还能挖掘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马寅表示。我爱女排能够为品牌商提供丰富多样的排球营销策略,“我们能做到的,或许比品牌想到的要多。”

康师傅为海外征战的朱婷聘请专职厨师提供饮食服务,朱婷也通过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在分享生活细节的过程中给予品牌充分曝光

其中,我爱女排为康师傅提供了诸多经典的营销案例,无论是康师傅为在海外征战的朱婷聘请专任厨师,还是为郎平两次髋关节手术后提供营养康复支持,这些营销案例既让粉丝了解了女排赛场外的生活,又从故事中感受到温馨和暖意,自然成为热议话题,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排球消费需要优质产品服务,衍生品和观赛游市场有待挖掘

在中国的“三大球”中,排球的世界大赛成绩最好,从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五连冠”开始,每逢奥运会、世界杯等大赛,中国女排就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女排精神”也激励一代代国人,但与足球、篮球相比,中国排球市场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

2016年体育之窗成为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推广合作伙伴之后,加强了联赛的市场化运作并对排球联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本赛季开始更名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联赛也展露新气象,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新赛季联赛版权总收入达3000万,光明乳业、匹克体育、玲珑轮胎、可口可乐等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和品牌与联赛牵手。

长期在排球一线,我爱女排对中国排球市场特别是广大的球迷群体有着敏锐的感知。从2015年开始,我爱女排累计组织十余次线下助威团,其中2015年在日本举办的女排世界杯更是有60人现场观赛,“很多人愿意到现场为女排加油助威,就像过排球的节日,一起享受排球的乐趣。”马寅说,“今年在南京举行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我们组织的助威团有两百多人,其中还有一家三代人一起来的。”

每次比赛郎平和女排队员都会尽可能抽出时间与远道前来助威的粉丝合影

来自马寅的观察,中国排球粉丝年龄层跨度较大,经常参与排球线下赛事活动的则主要包括两类人:一类是40岁以上的中年球迷,还有不少老年人,其中女性占到七成,他们心中有很深的女排情结;另一类是年轻的学生群体。“前者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也更乐于参加活动,互动交友,后者对排球的热情很高,但是因为学业的压力,时间、精力和消费能力相对有限。”

“球迷有消费需求,但是他们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容易满足,因为排球迷大都很执着,满心是对排球的真爱,他们有眼光,必须用心做出扎实的东西和有新意的产品,这就需要懂排球的人花心思精耕细作。”

今年,马寅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公司化运营的那一刻起,她就必须以领导者的角色带领团队向前,但不变的是初心,马寅始终将我爱女排定位为球星、球队和球迷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在用优质内容宣传排球的过程中推动中国排球发展,同时也成就我爱女排自己。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女排朋友圈走进排超赛场,这家自媒体还想为排球市场化出一把力

内容之外,未来我爱女排还将与排超在衍生品开发、球迷观赛、主题论坛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作者:陈曾义

人人都说如今是自媒体时代,但对数量庞大的体育自媒体群体而言,每逢体育大赛总是“矮人一头”,中超迄今都不给自媒体发记者证,获得奥运会报道资格的某知名田径自媒体被全运会拒之门外......赛事主办方对自媒体的报道申请要么不予注册,要么也处处限制。

但却有这么一家自媒体,近日被中国最顶级的三大职业联赛之一的排超签为新媒体合作伙伴,这恐怕是中国体育自媒体的第一家。今年11月27日,开赛一个月后排超官方宣布新晋一家合作方,我爱女排(ID:welovevolley)成为2017-2018赛季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含男子联赛、女子联赛)非独家新媒体内容合作伙伴。作为一家今年7月刚刚注册开始公司化运营、规模不过数人的小团队,我爱女排究竟有何能量获得了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官方的认可和青睐?

优质原创内容获认可,与排超深度绑定推动联赛发展

对国内的排球迷而言,我爱女排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这个以微信公众号起家的自媒体,经过三年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排球第一媒体平台。2014年创立至今,创始人马寅和团队成员始终坚持在排球第一线,为读者带来最优质的原创内容。从2015年女排世界杯中国队夺冠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登顶,我爱女排一路见证了中国排球的光辉与荣耀,也记录下令人感动的故事和瞬间,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诠释女排精神最好的注脚。目前,我爱女排微信粉丝数近20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排超在宣布与我爱女排合作时这样写道,“我爱女排自2014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排球原创内容的制作,以优质的资源,生动的文笔以及传播正能量的主旨,在排球界、媒体圈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建立了一定的传播影响力,更聚拢了一大批忠实的排球迷。”正是基于这样的影响力和价值,排超向我爱女排伸出了橄榄枝。

我爱女排在排超现场的广告位

在双方达成合作之后,我爱女排将开设《排超联赛女子俱乐部巡礼——为排超打CALL》、《联赛队报》、《联赛星报》、《排超综述》、《大咖谈排超联赛》、《朋友圈里的排超》及《男排专区》等多个特色专题栏目,发掘更多俱乐部、球员故事,积极传递女排精神以及排球超级联赛带给公众的正能量。

这些栏目中,《联赛队报》创立于两年前,由各支俱乐部队明星球员撰写,主要记录联赛期间各俱乐部队的训练比赛和生活,由于这一栏目十分贴近球员,实现了球员与粉丝的直接交流,深受广大球迷喜爱,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谈到最初创立这一栏目的想法,马寅告诉记者:“女排名将周苏红曾跟我聊联赛的报道,她感觉每年的联赛,就是开始和结束有人关注,中间的过程被忽略了很多,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在排球联赛的过程中也有亮点。那时我爱女排已经有了深受球迷欢迎的女排队报,我们想到把这种报道形式拿到联赛中来。”得到各俱乐部队的支持,我爱女排组织起了国手领衔的写手阵容,以运动员第一视角来记录联赛。

此外,我爱女排今年还推出了《联赛星报》,“联赛的看点还是在球星身上,所以我爱女排为排超定制了《联赛星报》,关注排超赛场表现优秀的运动员,给联赛明星更多曝光机会。”马寅表示。另一档栏目《排超联赛女子俱乐部巡礼——为排超打CALL》则会通过明星导游带动排球地理的开发,通过对排球主场城市的曝光,带动更多人现场观赛。

手握顶级排球资源,我爱女排为康师傅策划经典营销案例

内容之外,未来我爱女排还将与排超在衍生品开发、球迷观赛、主题论坛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从自己最擅长的媒体报道领域切入,进而通过自己的优势参与到排超的推广和发展。”马寅告诉记者,“优质原创内容让我们汇聚了一大批读者,通过三年的积累我爱女排成为很好的排球交流互动平台,我们也希望除了媒体内容之外还能做更多的事情。”

事实上,在去年接手排球联赛之后,联赛运营方排球之窗一直与我爱女排保持良好的沟通,希望共同推动排超的发展,“排球之窗非常认可我们的报道工作,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上赛季排球联赛的场地广告牌就有我爱女排的logo。今年的排球全明星赛,我们承办了三场球星见面会,也是希望用我们的擅长为排球联赛的推广做些事。”

从线上到线下,我爱女排希望更好的起到连接运动员、球队和粉丝的桥梁作用。今年7月,我爱女排正式通过公司化运营让团队发展走上正轨,目前我爱女排已经有三位专职工作人员和数位兼职记者。“一开始做我爱女排,只当是一个专业记者换了个阵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慢慢地发现为了不断满足读者需求,我们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成本,包括精力和人手,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应该转变心态,把自己当做一个创业者。”

三年的原创报道让我爱女排拥有了不俗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口碑,高度垂直、精准的市场覆盖也吸引了不少品牌的注意力。“一些品牌主动找上门探讨合作的可能性。”马寅表示,在不影响报道质量和粉丝阅读体验前提下,我爱女排进行了一些尝试。当然,这些品牌基本在排球营销领域早有所布局,其中中国女排和排超的赞助商光明乳业在去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冠名了队报栏目,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代言的万事达卡则在2017年世界女排大冠军杯赛期间冠名了队报。

康师傅为郎平两次髋关节手术后提供营养康复支持

对我爱女排而言,长期深耕排球让其对整个行业拥有极为深厚的了解,更令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人脉资源。据了解,近期我爱女排深度参与了央视一档女排纪录片的拍摄,因为在长期跟踪报道女排的过程中有很丰厚的积累,我爱女排为这档纪录片提供了大量的人物故事和鲜活的细节。

同理,这样的能力对品牌商同样重要。

“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长期深耕对排球有足够了解,相较于普通公关公司一些程式化的东西,我们能将商业内容自然地融入到排球运动员的生活细节当中,这样既不会让读者感到过于商业化,同时还能挖掘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马寅表示。我爱女排能够为品牌商提供丰富多样的排球营销策略,“我们能做到的,或许比品牌想到的要多。”

康师傅为海外征战的朱婷聘请专职厨师提供饮食服务,朱婷也通过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在分享生活细节的过程中给予品牌充分曝光

其中,我爱女排为康师傅提供了诸多经典的营销案例,无论是康师傅为在海外征战的朱婷聘请专任厨师,还是为郎平两次髋关节手术后提供营养康复支持,这些营销案例既让粉丝了解了女排赛场外的生活,又从故事中感受到温馨和暖意,自然成为热议话题,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排球消费需要优质产品服务,衍生品和观赛游市场有待挖掘

在中国的“三大球”中,排球的世界大赛成绩最好,从上世纪80年代的“女排五连冠”开始,每逢奥运会、世界杯等大赛,中国女排就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女排精神”也激励一代代国人,但与足球、篮球相比,中国排球市场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

2016年体育之窗成为中国排球联赛商务运营推广合作伙伴之后,加强了联赛的市场化运作并对排球联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本赛季开始更名为中国排球超级联赛。联赛也展露新气象,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新赛季联赛版权总收入达3000万,光明乳业、匹克体育、玲珑轮胎、可口可乐等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和品牌与联赛牵手。

长期在排球一线,我爱女排对中国排球市场特别是广大的球迷群体有着敏锐的感知。从2015年开始,我爱女排累计组织十余次线下助威团,其中2015年在日本举办的女排世界杯更是有60人现场观赛,“很多人愿意到现场为女排加油助威,就像过排球的节日,一起享受排球的乐趣。”马寅说,“今年在南京举行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我们组织的助威团有两百多人,其中还有一家三代人一起来的。”

每次比赛郎平和女排队员都会尽可能抽出时间与远道前来助威的粉丝合影

来自马寅的观察,中国排球粉丝年龄层跨度较大,经常参与排球线下赛事活动的则主要包括两类人:一类是40岁以上的中年球迷,还有不少老年人,其中女性占到七成,他们心中有很深的女排情结;另一类是年轻的学生群体。“前者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也更乐于参加活动,互动交友,后者对排球的热情很高,但是因为学业的压力,时间、精力和消费能力相对有限。”

“球迷有消费需求,但是他们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容易满足,因为排球迷大都很执着,满心是对排球的真爱,他们有眼光,必须用心做出扎实的东西和有新意的产品,这就需要懂排球的人花心思精耕细作。”

今年,马寅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公司化运营的那一刻起,她就必须以领导者的角色带领团队向前,但不变的是初心,马寅始终将我爱女排定位为球星、球队和球迷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在用优质内容宣传排球的过程中推动中国排球发展,同时也成就我爱女排自己。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