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金辉
看到今年沃德十佳发动机的获奖名单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若干年后,当人们提起这一年的评选结果时,记住的或许并不是德系发动机的全军覆没,而是众多新能源的纷纷上位。
原因很简单,如果我问你法系引擎入选过几次?我会告诉你结果:答案是0。截止目前,获奖次数最多的是那一家车厂?我不会告诉你是获奖整整40次的宝马!至于买车送发动机的本田呢,前三名就别想了,排在他前面的是宝马,通用,大众,福特···
“Wards 十佳发动机”的主办方是《Ward's AutoWorld》,该奖项在发动机领域的权威性,可以比肩《法国足球》评选出的欧洲金球奖。熟悉足球的朋友都知道,欧洲金球奖的含金量比国际足联评出的世界足球先生还要醇厚的多!
必须要强调的是雪佛兰Bolt搭载的150千瓦纯电动动力系统,续航里程超过了380公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纯电动动力系统入选沃德十佳!虽然宝马i3也曾经获得十佳称号,但i3搭载的是增程式混合动力引擎,并不是纯粹的电动车。如果对去年的结果还有印象的话,去年也有一款雪佛兰入选,是雪佛兰Volt搭载的混动系统。但需要指出的是,雪佛兰Bolt今年能够入选,绝对是一次意外,因为按照去年的标准,Bolt是不够格的。那为何今年光荣上榜了呢?
因为沃德改变了评选标准,这才是今年这份榜单最大变化!这将会给更多的纯电动汽车入选的机会,副作用是德系全军覆没了!沃德标准的变化也是顺应了潮流而已。
另外,我们不得不感叹,通用在引擎领域深厚的技术储备,不论是传统的汽油引擎,还是混动,电动,都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唯一的例外是燃料电池。
此次十佳评选居然真有一款燃料电池,即本田CLARITY搭载的130千瓦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现代途胜的燃料电池版本在前几年也曾经入选过该奖项。但你说起来燃料电池并不是什么新科技,1839年,来自威尔士的律师兼物理学家威廉·格罗夫就已经发现了燃料电池的原理,氢气和氧气组合起来可以产生电流。美国宇航局的双子座系列飞船就采用了燃料电池为宇宙飞船提供动力,这项技术是通用电气研发的,注意,不是通用汽车!
但本田的燃料电池技术,最初的来源可能是位于温哥华的巴拉德实验室,几个加拿大人让燃料电池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前文说过,通用在燃料电池领域并没有取得领先的地位,因为他们错过了巴拉德的燃料电池技术,其实他们有过碰面,但是据说通用汽车的代表过于傲慢,激怒了巴拉德的团队,而戴姆勒的代表则诚心可鉴,于是巴拉德将自己的电池卖给了奔驰,并且和奔驰开展了合作。随后丰田、本田等很多厂家都向巴拉德投出了橄榄枝,通用也厚着脸皮去了。
可以说,燃料电池技术一直在进化,从理论上来说,氢燃料电池是最理想的动力电池,零污染,能效高,像加油一样方便。但现在困然氢燃料电池的主要因素是,通过电解水来制取氢气的方式成本太高了。在有高效制取氢气的方法诞生之前,氢燃料电池依然困难重重。但是另外一个值得推广的优点是,可以让各大石油公司转而提供加气服务,这能够避免的问题是,一旦充电电池汽车大规模推广,石油公司将面临大面积的裁员····
另外入选的新能源动力是丰田的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混合动力和克莱斯勒3.6L V6发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丰田2.5L自然吸气发动机
克莱斯勒3.6L V6发动机
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弱混,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燃料电池,目前存在的主要电池技术都入围了此次沃德十佳,这也是本次奖单的另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相比过去的最大变化!
其实这也揭示了当前的现实问题和日后的发展方向,以丰田凯美瑞为代表的弱混动注定是暂时性的,为降低油耗做一点贡献罢了,这项技术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而插电式混动在国内有没有前途,主要取决于地方的新能源政策,比如插电版的荣威RX5,在上海可以享受新能源补贴,在北京则是没有的。在没有限购的区域,插电式混动较高的价格也不会有太大的前途。但优点是技术门槛低,自主厂商们可以绕过技术壁垒,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插电式混动依然有其存在价值,特别是对于自主品牌而言。但从长远来看,插电式混动也属于过渡性产品,最终的冠军,依然是在燃料电池和纯电动之间产生。但从目前的技术来看,纯电动的电池技术并没有突破性进展,现在虽然已经有了续航里程较长的电动汽车,但本质上还是电池的累积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更新,在单一的电池技术上,进步是比较缓慢的。所以对于欧洲很多国家提出的2025计划,我是不太相信的,充电技术和电池容量两大技术没有飞跃之前,电动汽车依然不会是主流产品。
在传统引擎上,福特入围了两款,5.0 V8自吸和2.7T的6缸引擎,英菲尼迪的3.0T也在此入围,其实我们更期待的是,日产可变压缩比的2.0T引擎未来的实际表现。捷豹的2.0T也入选了此次名单,用惯了福特的产品,捷豹路虎终于有了自己的2.0T发动机,值得庆贺一番,动力出色,就是噪声大了点,动力输出也不太顺滑,不过没关系,亲儿子总是好的。起亚3.3V6涡轮增压引擎的入围,让人黯然深伤,即便在美国打的火热,也解救不了起亚在中国的一落千丈。而本田2.0T则让本田粉们欢欣雀跃,不过我依然要说,排在本田前面的有,宝马,通用,大众,福特··好像日产的入围次数也多于本田,看来日系最多的称号也不太容易获得,有异议的请自行去数。
大浪淘沙,往昔多次入围的2.0以下小排量引擎,此次无一入选,这就是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区别。国内市场需要小排量来降低油耗和销售成本,而美国市场则无此任务,因此2.0以下小排量引擎注定在美国是小众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小排量汽车很有可能在美国绝迹。而大排量自吸的逐渐消失也无需感慨,在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前,任何情怀都将被碾的粉碎。
-END-
本文版权由买车问问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
版权联系:maicheww@qq.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