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业绩被康师傅甩开,统一涉足方便火锅,如何避免安全隐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业绩被康师傅甩开,统一涉足方便火锅,如何避免安全隐患

涉足方便火锅,能为统一企业“添砖加瓦”吗?

在方便面以及饮料行业之中,与康师傅控股(00322.HK)“缠斗”多年,统一企业(00220.HK)始终未能占到上风,而现如今,统一企业的业绩还被康师傅越拉越远。

截止2017年9月30日止9个月,康师傅控股实现收益约为48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91%;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9亿元,和去年同期14亿元相比,增幅在38%上下。

当然,截至目前,统一企业并未公布截止2017年9月30日止9个月的收益数据,但表示,实现税后利润约9.35亿元。

同时,截止2017年9月30日止6个月,统一企业收益约为108亿元,下降7.1%;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5.696亿元,降幅在26%以上。

对此,一位长期观察港股的证券分析师向《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表示,从收入和利润来看,统一企业不仅无法弯道超车,而且其版图存在被竞争对手继续蚕食的风险;因此,统一企业一直试图“另辟蹊径”,在其他领域“开疆辟土”,从而维持公司的业绩增长。

“虽然统一企业从来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统一企业已经无法构成康师傅的竞争对手了,两者都不是一个体量级了,所以统一企业与其苦苦追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莫不如把自身业务做起来,保证销售不下滑,最好还能微增,并促进利润增长,这样还起码能让股东们和投资者满意。”

据媒体报道,日前,统一企业在天猫旗舰店中上架预售方便火锅,为370g规格,售价45元。名为“煮时光重庆老火锅”。最快元月18日,开始发货。消息一经公布,便在行业之中引发热议!

方便火锅,顾名思义,很方便的火锅,而且使用过程之中不用“火”,只需倒入冷水稍等片刻,就可享用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方便火锅成了2017年以来的速食新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方便火锅的品牌数量多达数百个。新希望美好、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都向外界表示看好方便火锅的发展前景。

正如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所言,方便火锅是消费需求下细分出来的巨大市场,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火锅是把传统餐饮小吃零食化,不受场景、时空限制,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吃火锅的需求。

方便火锅之所以能火起来,主要得益于一二线城市的单身人群规模迅猛增长,让“一人食”逐渐成为都市饮食的消费主流,因此,跨越了正餐和零食分界线的方便火锅成为新的掘金利器。

目前,涉足方便火锅的企业分为三大类别,一是火锅领域专业企业,或者相关餐饮企业转型而来,如大龙燚、小龙坎、德庄、香天下、海底捞等等。

这一类品牌因产品专业优质、消费基础雄厚,而在方便火锅的消费领域中占据最大份额,影响力也最为明显。

二是由火锅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借助自主生产线延伸而来。新希望美好、筷时尚、盈棚、踏水坊、剑蜀便是其中代表。

三是其他食品公司,比如统一企业、良品铺子和三尺松鼠。

当然了,统一企业以及其他食品公司之所以对方便火锅“垂涎三尺”,除了在于消费需求旺盛,更在于“有利可图”,因为方便火锅的毛利率还是很可观的。

据了解,方便火锅的价格从20多元到50多元不等,但是,方便火锅的主流价格带则集中在30-39元之间。

一般来说,除了品牌溢价之外,内容物则是价格高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纯素的一般都在20多元,加肠的则在30-40元这一区间内。而正宗加肉,荤素搭配的,多数在40元以上。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就指出,一盒定价35元的方便火锅成本不超过10元,方便火锅的毛利率远高于传统火锅企业。

上述长期观察港股的证券分析师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2017年前9个月,康师傅控股的收益和溢利都在增长,溢利增幅快到四成了,这让整个行业都为之欣喜。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社会公众和机构媒体都有意或无意地将统一企业和康师傅控股进行对比,所以看到康师傅控股业绩如此亮眼,想必统一企业管理层的压力应该挺大。”

问题来了,涉足方便火锅,能为统一企业“添砖加瓦”吗?

朱丹蓬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从产业端来说,统一企业推出方便火锅,确实比较匹配原来的行业优势,也可以完善产品结构;但是,火锅存在很强的社交属性,而方便火锅主要就是一个人或两个人食用,从场景消费来说,不具备这个社交属性。“所以说,统一企业推出方便火锅,我不是特别看好。”

除此之外,方便火锅目前处于监管的空白状态,如何更好地降低人身安全隐患,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媒体报道,方便火锅的盒身非常烫,稍不注意就会伤人。一位消费者在网上称,在家里吃方便火锅时,将产品放置在1厘米厚的玻璃桌面上,结果引发桌面碎裂。

专家们还称,如果发热包破损,加上水后再放在塑料器皿里,密闭不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的危险,为使用者埋下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由于门槛较低,市场上的很多方便火锅产品实际上都是组装出品。

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就有买家给出“火锅包里的肉都臭了”“包里发现了一根头发”等不少差评。

更需要指出的是,方便火锅尚未纳入《食品生产许可目录》。这些均显出“方便火锅”市场的乱象。

基于此,业界呼吁,首先要对“方便火锅”制定行业标准;其次,对企业生产要有一定的门槛,不能谁都可以生产,谁都可以冠之“方便火锅”;再次,需要有严密的监管。

在资本市场看来,目前菜品同质化也是方便火锅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方便火锅里面的蔬菜包、荤菜包、调料包雷同严重。

对此,朱丹蓬指出,差异化、解决食品安全等因素都将关系到了方便火锅行业未来能否持续发展。

为了在日趋同质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部分品牌已经开始着手打造差异化优势,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应对行业洗牌。

例如,小龙坎将麻辣口味作为发力重点,大龙燚则是主打足量荤菜,并提出了“肉多多”的概念。

换言之,未来,细分化、个性化将成为方便火锅制胜的关键,此前从未做过火锅产业的统一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吗?

日前,被统一企业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康师傅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说的一段话,也许可以作为行业参考。

“一个新品从研发到推出市场需要进行充分的考量,包括市场前景、企业的生产能力、食安管控标准等,对于方便火锅这一‘风口’,我们会持续关注,至于是否要推出这一品类,会综合多个因素进行审慎地考量。”康师傅相关工作人员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康师傅

3.6k
  • 康师傅:“刀刃向内”撕开方便面新战场
  • 康师傅控股: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37.3亿元,同比增长19.8%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业绩被康师傅甩开,统一涉足方便火锅,如何避免安全隐患

涉足方便火锅,能为统一企业“添砖加瓦”吗?

在方便面以及饮料行业之中,与康师傅控股(00322.HK)“缠斗”多年,统一企业(00220.HK)始终未能占到上风,而现如今,统一企业的业绩还被康师傅越拉越远。

截止2017年9月30日止9个月,康师傅控股实现收益约为48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5.91%;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9亿元,和去年同期14亿元相比,增幅在38%上下。

当然,截至目前,统一企业并未公布截止2017年9月30日止9个月的收益数据,但表示,实现税后利润约9.35亿元。

同时,截止2017年9月30日止6个月,统一企业收益约为108亿元,下降7.1%;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5.696亿元,降幅在26%以上。

对此,一位长期观察港股的证券分析师向《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表示,从收入和利润来看,统一企业不仅无法弯道超车,而且其版图存在被竞争对手继续蚕食的风险;因此,统一企业一直试图“另辟蹊径”,在其他领域“开疆辟土”,从而维持公司的业绩增长。

“虽然统一企业从来没有明确表态,但是,统一企业已经无法构成康师傅的竞争对手了,两者都不是一个体量级了,所以统一企业与其苦苦追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莫不如把自身业务做起来,保证销售不下滑,最好还能微增,并促进利润增长,这样还起码能让股东们和投资者满意。”

据媒体报道,日前,统一企业在天猫旗舰店中上架预售方便火锅,为370g规格,售价45元。名为“煮时光重庆老火锅”。最快元月18日,开始发货。消息一经公布,便在行业之中引发热议!

方便火锅,顾名思义,很方便的火锅,而且使用过程之中不用“火”,只需倒入冷水稍等片刻,就可享用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方便火锅成了2017年以来的速食新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方便火锅的品牌数量多达数百个。新希望美好、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都向外界表示看好方便火锅的发展前景。

正如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所言,方便火锅是消费需求下细分出来的巨大市场,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火锅是把传统餐饮小吃零食化,不受场景、时空限制,满足了消费者随时随地吃火锅的需求。

方便火锅之所以能火起来,主要得益于一二线城市的单身人群规模迅猛增长,让“一人食”逐渐成为都市饮食的消费主流,因此,跨越了正餐和零食分界线的方便火锅成为新的掘金利器。

目前,涉足方便火锅的企业分为三大类别,一是火锅领域专业企业,或者相关餐饮企业转型而来,如大龙燚、小龙坎、德庄、香天下、海底捞等等。

这一类品牌因产品专业优质、消费基础雄厚,而在方便火锅的消费领域中占据最大份额,影响力也最为明显。

二是由火锅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借助自主生产线延伸而来。新希望美好、筷时尚、盈棚、踏水坊、剑蜀便是其中代表。

三是其他食品公司,比如统一企业、良品铺子和三尺松鼠。

当然了,统一企业以及其他食品公司之所以对方便火锅“垂涎三尺”,除了在于消费需求旺盛,更在于“有利可图”,因为方便火锅的毛利率还是很可观的。

据了解,方便火锅的价格从20多元到50多元不等,但是,方便火锅的主流价格带则集中在30-39元之间。

一般来说,除了品牌溢价之外,内容物则是价格高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纯素的一般都在20多元,加肠的则在30-40元这一区间内。而正宗加肉,荤素搭配的,多数在40元以上。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就指出,一盒定价35元的方便火锅成本不超过10元,方便火锅的毛利率远高于传统火锅企业。

上述长期观察港股的证券分析师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2017年前9个月,康师傅控股的收益和溢利都在增长,溢利增幅快到四成了,这让整个行业都为之欣喜。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社会公众和机构媒体都有意或无意地将统一企业和康师傅控股进行对比,所以看到康师傅控股业绩如此亮眼,想必统一企业管理层的压力应该挺大。”

问题来了,涉足方便火锅,能为统一企业“添砖加瓦”吗?

朱丹蓬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从产业端来说,统一企业推出方便火锅,确实比较匹配原来的行业优势,也可以完善产品结构;但是,火锅存在很强的社交属性,而方便火锅主要就是一个人或两个人食用,从场景消费来说,不具备这个社交属性。“所以说,统一企业推出方便火锅,我不是特别看好。”

除此之外,方便火锅目前处于监管的空白状态,如何更好地降低人身安全隐患,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媒体报道,方便火锅的盒身非常烫,稍不注意就会伤人。一位消费者在网上称,在家里吃方便火锅时,将产品放置在1厘米厚的玻璃桌面上,结果引发桌面碎裂。

专家们还称,如果发热包破损,加上水后再放在塑料器皿里,密闭不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的危险,为使用者埋下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由于门槛较低,市场上的很多方便火锅产品实际上都是组装出品。

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就有买家给出“火锅包里的肉都臭了”“包里发现了一根头发”等不少差评。

更需要指出的是,方便火锅尚未纳入《食品生产许可目录》。这些均显出“方便火锅”市场的乱象。

基于此,业界呼吁,首先要对“方便火锅”制定行业标准;其次,对企业生产要有一定的门槛,不能谁都可以生产,谁都可以冠之“方便火锅”;再次,需要有严密的监管。

在资本市场看来,目前菜品同质化也是方便火锅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方便火锅里面的蔬菜包、荤菜包、调料包雷同严重。

对此,朱丹蓬指出,差异化、解决食品安全等因素都将关系到了方便火锅行业未来能否持续发展。

为了在日趋同质化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部分品牌已经开始着手打造差异化优势,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应对行业洗牌。

例如,小龙坎将麻辣口味作为发力重点,大龙燚则是主打足量荤菜,并提出了“肉多多”的概念。

换言之,未来,细分化、个性化将成为方便火锅制胜的关键,此前从未做过火锅产业的统一企业能够脱颖而出吗?

日前,被统一企业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康师傅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说的一段话,也许可以作为行业参考。

“一个新品从研发到推出市场需要进行充分的考量,包括市场前景、企业的生产能力、食安管控标准等,对于方便火锅这一‘风口’,我们会持续关注,至于是否要推出这一品类,会综合多个因素进行审慎地考量。”康师傅相关工作人员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