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年伊始,汽车界的一则消息让好多人都激动了半天:就在春夏交替之际,一个历史悠长、久负盛名的汽车品牌将会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它就是阿尔法·罗密欧。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莎士比亚名剧中的美少年罗密欧。这个优雅浪漫同时又激情四射的跑车品牌简直就是意大利人复杂的情感和性格的真实写照,堪称汽车品牌中的一个异类。
英国著名汽车节目主持人,以“大嘴”著称的杰瑞米·克拉克森(是车迷都应该知道他)几乎喷过每一个汽车品牌的产品,唯独阿尔法·罗密欧是个例外。杰瑞米对这个品牌的偏爱从来不掩饰,不仅爱她的运动天赋,更迷恋她的性感容颜。在杰瑞米的眼里,驾驶一辆阿尔法·罗密欧,你只需要把自己打扮得帅气无比(make yourself looking good),就足够了。
TopGear节目中的杰瑞米·克拉克森与阿尔法·罗密欧
其实不光是杰瑞米,阿尔法·罗密欧还拥有一大堆趋之若鹜的名人车主:包括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梵蒂冈教皇保罗二世、好莱坞女星索菲亚·罗兰和奥黛丽·赫本,美国脱口秀主持人杰·雷诺、设计师拉尔夫·劳伦,以及那个臭名昭著的、死后被鞭尸示众的墨索里尼,竟然也特别指定阿尔法罗密欧作为他巡视军队的检阅车。
菲德尔·卡斯特罗非常喜爱他的阿尔法·罗密欧1750
教皇保罗二世乘坐阿尔法·罗密欧在蒙扎赛道向观众致意
索菲亚·罗兰和阿尔法·罗密欧1900
奥黛丽·赫本和她的阿尔法·罗密欧1750 Berlina
墨索里尼乘坐的阿尔法·罗密欧6C 2300b检阅车
大概是出生在时尚之都米兰的缘故,这个品牌的汽车总是有着一种“走在时尚尖端”的高贵气质,给人一种既浪漫又优雅的既视感,更何况还有一副如此罗曼蒂克的名字!对于一台冷冰冰的行驶机器来说,能做到如此性感而又感性,恐怕地球上除了阿尔法·罗密欧,也再难找出第二家了。
不过,也有人“不爱红装爱武装”——有拜倒于她貌美容颜的,就有臣服于她强劲性能的,法拉利公司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便是其中之一。
1919年的恩佐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车手,在西西里岛举行的第10届Targa Florio公路挑战赛中,他结识了阿尔法·罗密欧公司赛事部经理乔吉奥·里米尼,表达了加盟这支强队的愿望。第二年,恩佐便如愿成为阿尔法·罗密欧的一名赛车手。在同年的Targa Florio公路挑战赛中,恩佐勇夺亚军,开启了他与阿尔法·罗密欧一段辉煌的赛车时光。
1919年,恩佐·法拉利开启了自己的赛车生涯
加盟阿尔法·罗密欧之后的恩佐·法拉利
加入阿尔法·罗密欧之后,恩佐渐渐显露出他优秀的管理才能和独具智慧的眼光。他开始分管赛车队日常的管理事务,并且在几位商人的资助下,成立了一支独立于汽车制造商之外的赛车队,同时也代表阿尔法·罗密欧参加赛事。虽然离赛车手的最初梦想越来越远,但带领车队获胜更能让恩佐感受到成就和满足。
恩佐·法拉利(右)与公司老板尼古拉·罗密欧(中)
在他恩佐的努力游说之下,阿尔法·罗密欧还从菲亚特挖来了一流的汽车工程师维托里奥·雅诺,以增强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正是这位汽车界的“鬼才”设计出了日后对GP赛车影响深远的P2 Grand Prix赛车,将阿尔法·罗密欧推上了欧洲赛场“常胜将军”的宝座。
维托里奥·雅诺(中间左)和恩佐·法拉利(中间右)
具有历史意义的阿尔法·罗密欧P2 Grand Prix赛车
1925年,P2 Grand Prix赛车包揽了法国里昂大奖赛、意大利大奖赛、比利时大奖赛的冠军,又在第一届世界赛车锦标赛中捧杯(F1世界锦标赛前身)。为了庆祝这次伟大的胜利,阿尔法·罗密欧在徽标四周镶上一圈象征胜利的桂冠。
1924年8月17日的意大利《星期天晚报》头版刊登的P2赛车
1925年的徽标镶上了象征赢得大奖赛总冠军的胜利桂冠
1932年,正式担任阿尔法·罗密欧赛车队队长的恩佐与维托里奥一起,又设计了一台独特的双发动机单座跑车Bimotore。这辆跑车前后各安置一台发动机,左右两侧的底部是两副狭长的油箱,足见Bimotore的“食量”大得惊人。吃得多跑得也快,Bimotore的最高车速可达300公里/小时,只可惜当时的轮胎技术还无法承受如此快的速度。
堪称“怪兽级”性能的Bimotore
1929至1936年间,恩佐·法拉利率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法拉利赛车队(La Scuderia Ferrari)先后在方程式赛车、24小时耐力赛、Mille Miglia一千英里大奖赛、Targa Floria挑战赛等各种赛事中强势出击,以39场参赛、11场夺冠的骄人战绩,一举将“法拉利”和“阿尔法·罗密欧”这两个名字变成欧洲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
恩佐率领的车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前呼后拥
正所谓“功高盖主,祸必降之”,恩佐·法拉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功绩,似乎预示着他在阿尔法·罗密欧的发展空间也不大了。1939年,恩佐卸任了工作7年之久的赛车队队长一职,时值40岁。外界传闻恩佐与总裁乌戈·古巴托积怨已久,但导致他离职的直接原因却是与赛车总工程师、西班牙人韦佛多·利卡特之间的口舌之绊。恩佐总是挖苦韦佛多头顶稀疏而又油性的头发,以及他像刚进大城市的暴发户一样的举止,“与他(韦佛多)握手时,你会感到他的手掌如丧尸般冰冷!”
即将离开阿尔法·罗密欧之前的恩佐
恩佐·法拉利曾经说过:“在一个公司呆时间太长,人会失去灵性。” 看来,寻找新的工作灵感和激情,才是他与阿尔法·罗密欧这位给予他成长、带给他荣耀的“情人”分手的主因。抵不过七年之痒,而立之年的恩佐法拉利开始了自己的赛车事业。
法拉利车队最初的十年是与阿尔法·罗密欧相伴左右的
既然同处赛车行业,难免要面对直接竞争。虽然在恩佐离开之初,阿尔法·罗密欧曾与他约定在4年之内不得进入赛车领域;但限期一过,法拉利车队还是重返赛车场,直接与老东家阿尔法·罗密欧展开竞争。一直到1951年的英国站大奖赛上,法拉利375 F1赛车终于第一次超越了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阿尔法罗密欧Alfetta159赛车,赢得冠军。
不知是复仇的快感,还是对旧时光的伤感,赛后,恩佐·法拉利激动地喊道:“我杀死了自己的母亲(I have killed my ownmother)!”他这无心一喊,竟然应验成真,阿尔法·罗密欧于当年决定退出大奖赛的历史舞台,从此一去不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