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偶像练习生》开播火爆,却很难改变国内“偶像养成”的失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偶像练习生》开播火爆,却很难改变国内“偶像养成”的失败

单从刚刚开播一周的《偶像练习生》来看,节目沿用了《中国有嘻哈》的套路,在第一期便效仿“freestyle”创造出了一个热词“balance”。当晚,与偶像练习生相关的关键词便有四个跻身微博热偶榜。

作者:马陆

1月19日晚8点,由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上线,首播1小时破亿,刷新了网络综艺播放纪录。并且#偶像练习生#迅速登上了新浪微博话题榜TOP1、实时榜-网综榜TOP1,引燃全网讨论热度,阅读量近12亿。不仅如此,爱奇艺更是放下豪言,要以此节目“开启中国偶像元年”。

若要说起国内正统的国民偶像,不外乎是早前的小虎队和现今的TFBOYS、SNH48。很明显,国内现有的偶像市场各方面都无法与已成体系的日韩相比。但从前两年《流行之王》(爱奇艺)、《星动亚洲》(爱奇艺)、《燃烧吧少年》(腾讯)、《蜜蜂少女队》(浙江卫视)、《加油,美少女》(东方卫视)、《夏日甜心》(湖南卫视)、《Hello!女神》(熊猫TV、芒果娱乐、腾讯视频),再到去年的《明日之子》(腾讯)、《2017快乐男声》(芒果TV)等偶像养成节目的接档播出来看,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传统卫视对于国内偶像市场这块“肥肉”都不愿放弃。

然而,虽然此类节目层出不穷,所推出“偶像团体”的知名度和认知度都不理想,资本对于“偶像养成”似乎也渐渐失去热情。

爱奇艺此次推出的《偶像练习生》来源于2016、2017年韩国大火的偶像选秀节目《Produce101》。当时,不仅迅速捧红了两支临时组合的偶像团体,还打破了韩国偶像圈内低迷的气氛。

(《偶像练习生》)

单从刚刚开播一周的《偶像练习生》来看,节目沿用了《中国有嘻哈》的套路,在第一期便效仿“freestyle”创造出了一个热词“balance”。当晚,与偶像练习生相关的关键词便有四个跻身微博热偶榜。

(偶像练习生、张艺兴balance、李荣浩 表情、范丞丞)

第一期虽然吸引到了大部分“101”原有粉丝的关注,但也显现出了很多缺点。无论是节目流程、场景设置还是选手人设都与韩国原版的《Pproduce101》几乎一模一样,不够本土化,这也是近几年来偶像节目的通病。

国内与韩国不同,并没有完善的练习生机制以及严谨的前后辈关系,而节目没有改善这些“水土不服”之处,让观众观看节目时很容易产生违和感。例如,刻意的鞠躬、节目中选手间过度的互相吹捧和综艺反应,都带着浓浓的“泡菜味”让节目看上去更像是一档“照搬”的韩国综艺。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参赛选手整体实力与韩版相差甚远,能拿得出手的寥寥无几。无论是唱歌、舞蹈实力或是个人魅力、颜值都与韩版选手无法抗衡。而剪辑乱和镜头晃也是被网友们吐槽最多的问题之一。

由此可见,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仍然任重而道远,虽说资本始终对偶像市场虎视眈眈,但却一直缺乏成功先例。大多数同类型节目都只是一种“快销消品”,匆匆出现还来不及给人留下印象又草草收场。这与节目方虽有关系,但更大的责任还在于国内缺乏完整的偶像体系。

缺乏偶像标准

日本偶像以“养成”为特色,而韩国偶像则胜在“成熟”。虽然发展形式各不相同,但对于偶像,日韩都有各自的一套衡量标准。演员、搞笑艺人以及偶像之间的界限十分明确,偶像就是偶像,就算拍戏、上综艺也不会改变(结束偶像生涯后可以转型)。

日韩偶像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偶像贩卖的是梦想。如若轻易打破粉丝的这场“美梦”,便是“偶像失格”(大意就是偶像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粉丝自己心中对偶像的定义)。因此,当“偶像”鹿晗在微博大方承认女友是关晓彤时,导致了不少跟了鹿晗几年的死忠粉宣布脱饭。

坊间甚至还流传着“日本偶像十大守则”:

1、不准结婚:结了婚还能当偶像,唯一例外就是娶了工藤静香的日本天王木村拓哉。不过已婚的木村因此被经纪公司严厉处罚,大幅减速低分红比例,使他的年收入排名在日本演艺圈中狂降。

2、不准谈爱:虽然谈恋爱是人的天性很难禁止,不过偶像谈恋爱就像小偷作案一样,只能偷偷摸摸的,打死都不能承认,像泷泽秀明如此大方地承认自己与铃木亚美是一对,只能说他大概是嫌自己太红了。

3、在公开场合严禁与异性朋友走在一起:被公认是极不人道的偶像条款,不过也有演艺圈人士解读为,禁令只限于公开场合,私底下只要没被媒体抓包,卿卿我我又何妨?

4、不准骑摩托车:摩托车是肉包铁,万一跌伤了偶像最卖钱的脸蛋,经纪公司数以千万计的投资可就血本无归了,当然不准骑,

5、不准发福:你看过体重过重的偶像吗?偶像第一要件就是随时保持上镜的完美状态,万一不慎吃多,经纪公司会要偶像没饭吃,好让偶像在最短的时间里瘦回来。

6、不准不听话:胆敢与经纪公司斗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不乖的木村拓哉,经纪公司让他一周休5天,让木村闲得快发疯,不乖的铃木亚美更是被日本演艺圈全面封杀,等同于被迫退出日本演艺圈。

7、不准收礼物:说好听是为了避免Fans互比礼物大小,说实在话则是礼物直接送到偶像手里,经纪公司没得抽成,还不如鼓励Fans购买偶像的各种周边产品,经纪公司才有赚头嘛,

8、不准休息:偶像做得越多经纪公司赚得越多,偶像累坏了身体,经纪公司也不管,所以深田恭子在片场昏倒两次,V6在7天开了11场演唱会,都是在挑战体能极限。

9、不准签名:偶像全身上下都可以卖钱,签名当然也不例外。签名一旦泛滥,就显得偶像本人没什么价值,所以TOKIO到台湾时给某日系媒体留念签名,当媒体打算做为给读者抽奖的赠品时,马上被日方经纪公司要求追回签名。

10、不准抽烟喝酒:偶像是青少年的典范,抽烟喝酒能免就免,小杰尼斯的大阪俊介、滨田一男及尾身和村等人就是因为未成年抽烟喝酒被媒体逮个正着,由小杰尼斯领队泷泽秀明代表公开道歉后被逐出经纪公司。

韩国偶像市场竞争压力更是巨大,每年因此自杀的韩国艺人都不在少数。反观国内偶像市场则太过宽松,只要是长相漂亮、曝光率高的偶像,做什么都可以被原谅。如前所述说的鹿晗那样私自公开恋情的行为,若是放在日韩几乎必遭封杀。

当然,我们并不是肯定日韩对于艺人的“压榨”式培养,只是如果真想要做好偶像这门生意,宽容与不成系统是肯定无法成功的。

正因为这份宽容,国内偶像缺少日韩偶像的职业操守和热情。就拿韩庚来说,回国后便经历了长时间的懈怠和发福。而鹿晗、吴亦凡、黄子韬、张艺兴也是,回国后大都将原本应该作为偶像重心的音乐和舞蹈忽略,沉迷于低分综艺和影视剧的拍摄。

后续战场一片空白

日韩偶像机制除了拥有成熟的练习体系外,在偶像的后续包装和推广上也十分完善。各大公司会为旗下每个偶像团体制定专属的应援色、应援物标志,同时还会出售偶像专属的官方周边产品,从生活用品到电子产品应有尽有。

(YG天猫旗舰店)

不仅如此,各偶像团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会推出团体综艺。几乎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偶像组合,都曾参与过以该团体成员为核心的综艺真人秀节目,这就是所谓“偶像团综”。通过“偶像团综”,“脸盲”的路人可以迅速地分清他们谁是谁,有好感的群众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他们的个性魅力进而被吸引成粉丝;而已经成为粉丝的则会加深好感度对他们爱得更深,成为了“造星流水线”上不可或缺的一步。

(exo团综showtime)

(Arashi团综VS岚)

除了这些自家的综艺外,日韩还会有专门的音乐类节目供偶像宣传。就以韩国打歌节目为例,韩国打歌节目评选标准以音源(主流音乐网站排名)、销量、网络、放送(传统卫视)等几项为评价标准。此类打歌节目与团综一样,是大型圈粉现场。集视觉、听觉、舞台效果、现场氛围为一体,和打歌曲目相辅相成,能迅速吸引一大批“路人转粉”。

如此看来,国内的偶像市场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前人的经验已经摆在面前,但要想真正打造出系统的偶像体系,还是要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改良。究竟《偶像练习生》能否抓住先机,成功吃上“偶像”这块螃蟹肉呢?我们还是静候市场反馈吧。

【转载请联系客服;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偶像练习生》开播火爆,却很难改变国内“偶像养成”的失败

单从刚刚开播一周的《偶像练习生》来看,节目沿用了《中国有嘻哈》的套路,在第一期便效仿“freestyle”创造出了一个热词“balance”。当晚,与偶像练习生相关的关键词便有四个跻身微博热偶榜。

作者:马陆

1月19日晚8点,由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上线,首播1小时破亿,刷新了网络综艺播放纪录。并且#偶像练习生#迅速登上了新浪微博话题榜TOP1、实时榜-网综榜TOP1,引燃全网讨论热度,阅读量近12亿。不仅如此,爱奇艺更是放下豪言,要以此节目“开启中国偶像元年”。

若要说起国内正统的国民偶像,不外乎是早前的小虎队和现今的TFBOYS、SNH48。很明显,国内现有的偶像市场各方面都无法与已成体系的日韩相比。但从前两年《流行之王》(爱奇艺)、《星动亚洲》(爱奇艺)、《燃烧吧少年》(腾讯)、《蜜蜂少女队》(浙江卫视)、《加油,美少女》(东方卫视)、《夏日甜心》(湖南卫视)、《Hello!女神》(熊猫TV、芒果娱乐、腾讯视频),再到去年的《明日之子》(腾讯)、《2017快乐男声》(芒果TV)等偶像养成节目的接档播出来看,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传统卫视对于国内偶像市场这块“肥肉”都不愿放弃。

然而,虽然此类节目层出不穷,所推出“偶像团体”的知名度和认知度都不理想,资本对于“偶像养成”似乎也渐渐失去热情。

爱奇艺此次推出的《偶像练习生》来源于2016、2017年韩国大火的偶像选秀节目《Produce101》。当时,不仅迅速捧红了两支临时组合的偶像团体,还打破了韩国偶像圈内低迷的气氛。

(《偶像练习生》)

单从刚刚开播一周的《偶像练习生》来看,节目沿用了《中国有嘻哈》的套路,在第一期便效仿“freestyle”创造出了一个热词“balance”。当晚,与偶像练习生相关的关键词便有四个跻身微博热偶榜。

(偶像练习生、张艺兴balance、李荣浩 表情、范丞丞)

第一期虽然吸引到了大部分“101”原有粉丝的关注,但也显现出了很多缺点。无论是节目流程、场景设置还是选手人设都与韩国原版的《Pproduce101》几乎一模一样,不够本土化,这也是近几年来偶像节目的通病。

国内与韩国不同,并没有完善的练习生机制以及严谨的前后辈关系,而节目没有改善这些“水土不服”之处,让观众观看节目时很容易产生违和感。例如,刻意的鞠躬、节目中选手间过度的互相吹捧和综艺反应,都带着浓浓的“泡菜味”让节目看上去更像是一档“照搬”的韩国综艺。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参赛选手整体实力与韩版相差甚远,能拿得出手的寥寥无几。无论是唱歌、舞蹈实力或是个人魅力、颜值都与韩版选手无法抗衡。而剪辑乱和镜头晃也是被网友们吐槽最多的问题之一。

由此可见,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仍然任重而道远,虽说资本始终对偶像市场虎视眈眈,但却一直缺乏成功先例。大多数同类型节目都只是一种“快销消品”,匆匆出现还来不及给人留下印象又草草收场。这与节目方虽有关系,但更大的责任还在于国内缺乏完整的偶像体系。

缺乏偶像标准

日本偶像以“养成”为特色,而韩国偶像则胜在“成熟”。虽然发展形式各不相同,但对于偶像,日韩都有各自的一套衡量标准。演员、搞笑艺人以及偶像之间的界限十分明确,偶像就是偶像,就算拍戏、上综艺也不会改变(结束偶像生涯后可以转型)。

日韩偶像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偶像贩卖的是梦想。如若轻易打破粉丝的这场“美梦”,便是“偶像失格”(大意就是偶像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粉丝自己心中对偶像的定义)。因此,当“偶像”鹿晗在微博大方承认女友是关晓彤时,导致了不少跟了鹿晗几年的死忠粉宣布脱饭。

坊间甚至还流传着“日本偶像十大守则”:

1、不准结婚:结了婚还能当偶像,唯一例外就是娶了工藤静香的日本天王木村拓哉。不过已婚的木村因此被经纪公司严厉处罚,大幅减速低分红比例,使他的年收入排名在日本演艺圈中狂降。

2、不准谈爱:虽然谈恋爱是人的天性很难禁止,不过偶像谈恋爱就像小偷作案一样,只能偷偷摸摸的,打死都不能承认,像泷泽秀明如此大方地承认自己与铃木亚美是一对,只能说他大概是嫌自己太红了。

3、在公开场合严禁与异性朋友走在一起:被公认是极不人道的偶像条款,不过也有演艺圈人士解读为,禁令只限于公开场合,私底下只要没被媒体抓包,卿卿我我又何妨?

4、不准骑摩托车:摩托车是肉包铁,万一跌伤了偶像最卖钱的脸蛋,经纪公司数以千万计的投资可就血本无归了,当然不准骑,

5、不准发福:你看过体重过重的偶像吗?偶像第一要件就是随时保持上镜的完美状态,万一不慎吃多,经纪公司会要偶像没饭吃,好让偶像在最短的时间里瘦回来。

6、不准不听话:胆敢与经纪公司斗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不乖的木村拓哉,经纪公司让他一周休5天,让木村闲得快发疯,不乖的铃木亚美更是被日本演艺圈全面封杀,等同于被迫退出日本演艺圈。

7、不准收礼物:说好听是为了避免Fans互比礼物大小,说实在话则是礼物直接送到偶像手里,经纪公司没得抽成,还不如鼓励Fans购买偶像的各种周边产品,经纪公司才有赚头嘛,

8、不准休息:偶像做得越多经纪公司赚得越多,偶像累坏了身体,经纪公司也不管,所以深田恭子在片场昏倒两次,V6在7天开了11场演唱会,都是在挑战体能极限。

9、不准签名:偶像全身上下都可以卖钱,签名当然也不例外。签名一旦泛滥,就显得偶像本人没什么价值,所以TOKIO到台湾时给某日系媒体留念签名,当媒体打算做为给读者抽奖的赠品时,马上被日方经纪公司要求追回签名。

10、不准抽烟喝酒:偶像是青少年的典范,抽烟喝酒能免就免,小杰尼斯的大阪俊介、滨田一男及尾身和村等人就是因为未成年抽烟喝酒被媒体逮个正着,由小杰尼斯领队泷泽秀明代表公开道歉后被逐出经纪公司。

韩国偶像市场竞争压力更是巨大,每年因此自杀的韩国艺人都不在少数。反观国内偶像市场则太过宽松,只要是长相漂亮、曝光率高的偶像,做什么都可以被原谅。如前所述说的鹿晗那样私自公开恋情的行为,若是放在日韩几乎必遭封杀。

当然,我们并不是肯定日韩对于艺人的“压榨”式培养,只是如果真想要做好偶像这门生意,宽容与不成系统是肯定无法成功的。

正因为这份宽容,国内偶像缺少日韩偶像的职业操守和热情。就拿韩庚来说,回国后便经历了长时间的懈怠和发福。而鹿晗、吴亦凡、黄子韬、张艺兴也是,回国后大都将原本应该作为偶像重心的音乐和舞蹈忽略,沉迷于低分综艺和影视剧的拍摄。

后续战场一片空白

日韩偶像机制除了拥有成熟的练习体系外,在偶像的后续包装和推广上也十分完善。各大公司会为旗下每个偶像团体制定专属的应援色、应援物标志,同时还会出售偶像专属的官方周边产品,从生活用品到电子产品应有尽有。

(YG天猫旗舰店)

不仅如此,各偶像团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会推出团体综艺。几乎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偶像组合,都曾参与过以该团体成员为核心的综艺真人秀节目,这就是所谓“偶像团综”。通过“偶像团综”,“脸盲”的路人可以迅速地分清他们谁是谁,有好感的群众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他们的个性魅力进而被吸引成粉丝;而已经成为粉丝的则会加深好感度对他们爱得更深,成为了“造星流水线”上不可或缺的一步。

(exo团综showtime)

(Arashi团综VS岚)

除了这些自家的综艺外,日韩还会有专门的音乐类节目供偶像宣传。就以韩国打歌节目为例,韩国打歌节目评选标准以音源(主流音乐网站排名)、销量、网络、放送(传统卫视)等几项为评价标准。此类打歌节目与团综一样,是大型圈粉现场。集视觉、听觉、舞台效果、现场氛围为一体,和打歌曲目相辅相成,能迅速吸引一大批“路人转粉”。

如此看来,国内的偶像市场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前人的经验已经摆在面前,但要想真正打造出系统的偶像体系,还是要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改良。究竟《偶像练习生》能否抓住先机,成功吃上“偶像”这块螃蟹肉呢?我们还是静候市场反馈吧。

【转载请联系客服;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