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共享单车企业谁会打响新年融资第一枪?共享单车的十大未解之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共享单车企业谁会打响新年融资第一枪?共享单车的十大未解之谜

随着资本热度的下降,共享单车企业进入倒闭潮,自然也就留下了诸多问题。

2017什么最火热?当然是共享单车了。可在6月以后,随着资本热度的下降,共享单车企业进入倒闭潮,自然也就留下了诸多问题。IT内参在综合了各方意见后,选取了十个未解之谜。

1. 摩拜什么时候能够免押金?

众所周知,在共享单车企业尚未得到支付宝信用体系支持时,押金是他们维系单车与用户之间信任的唯一途径。少则99元,多则299元,几乎每一位用户都为共享单车出了一笔钱。

可在有芝麻信用分后,哈罗单车、ofo等相继推出信用免押,也算是为不少担忧押金难退的用户免了后顾之忧。然而接入微信的摩拜却仍旧保持着自己的倔强,尚未采取免押金措施。这就让IT内参不禁想问,摩拜什么时候能够免押金呢?

2. 电子围栏真的实施了吗?

自共享单车诞生以来,用户乱停乱放的现象就一直存在,为此在4、5月相继有企业推出电子围栏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时期,电子围栏可以说是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唯恐落后一步就错过了潮流。

然而率先实行电子围栏的小鸣单车,却发现自己的用户量有所下降。同时受技术限制,从去年至今,虽说部分地区偶尔会有电子围栏出现的消息,但与此前的火热相比,还是有些冷清,乱停乱放现象依旧存在。

3. 限投令后,“怪胎”便利蜂顶风作案是为了什么?

便利蜂大抵是少有的横跨便利店、无人货架、共享单车三个烧钱领域的玩家。去年5月,依托于便利蜂便利店的共享单车出现,第一批投放量仅有600。然而在北京出台共享单车新政,并限制新车投放数量后,便利蜂却选择顶风作案,临近入冬时,大批带有便利蜂标识的共享单车出现。

与此同时,融资不过3亿美元的便利蜂开始扩张无人货架点位,并于不久前战略投资了领蛙,进一步扩张自己的点位。

此前有媒体将便利蜂的单车解读为便利店的移动广告牌,但在行业格局将定,政策变严,投放成本提高的情况下,融资仅为A轮的便利蜂,如此烧钱让这一逻辑并不成立。那么它究竟在图什么?

4. 投放到三四线城市的小品牌活的还好吗?

随着共享单车相关政策的出台,一二线城市对单车投放加以限制,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企业投放的新宠。由于三四线城市需求较小,政策也就较为严格,第一个入驻的往往占有优势。于是有些企业,在诞生之时就选择了三四线城市。

比如百拜单车,在去年二月完成自己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时,便表示自己要在6月份投放10个三四线城市,预计投放车辆上百万。如今百拜也少有音量,不知活的如何。

5. 由共享单车到共享出行家族,会是一个好生意吗?

随着共享单车企业政策的落地,企业开始在单车业务外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共享出行家族便是它们的最佳选择。

摩拜、ofo、哈罗相继推出共享电单车,而在共享汽车方面,去年年底摩拜已先行一步,在贵州试运营,ofo、哈罗也有消息称将布局这一领域。如今共享单车企业第一梯队的玩家都在共享出行家族齐聚,至于结果吗,还是让大家自己看吧。

6. 2018年,共享单车谁会是第一个获得融资的人

十亿融资似乎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分水岭,继2017年年底哈罗单车完成10亿元D+轮融资后,哈罗单车又在今年一月被曝将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与此同时,摩拜与ofo也被曝出将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但到目前为止,三家并未就此消息做出正面回应。

在IT桔子上,摩拜最新一轮融资已被更新,为2018年1月25日获得的10亿美元战略投资,未公布或许有其他想法。现在,就看谁是第一个官宣的人了。

7. 酷骑单车真是被友商黑死的吗?

颜色最为瞩目的黄金单车,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不少:资金链断裂,与P2P平台共用财务等。重压之下,不得不退出市场。

可在创始人高唯伟口中,挪用押金只是为了买车,黄金单车的困境是“黑公关”所致。所以酷骑真的是被友商黑死的吗?

8. 小蓝单车能否“重生”?

被誉为用户体验不错的小蓝单车,比起酷骑要幸运的多,它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小伙伴滴滴出行,准备重生。

然而现实永远比理想残酷,自打滴滴出行宣布将托管的形式来帮助小蓝单车重新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上路以来,小蓝单车的“重生之路”走的并不容易。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小蓝想要复活就需要解决遗留的用户押金难退问题。但在两家的公告中,滴滴并没有接手小蓝押金的意向,两难之间,小蓝还能否重生?

9. 拜客出行为何甘当“接盘侠”?

在酷骑、小蓝资金链出现问题后,资本与其他玩家并没有接手的意愿。唯有来自四川的拜客出行,相继代理两家问题公司,堪称当之无愧的勇士。不过这也给众人留下一个问题,在网络上几乎少有声音的拜客出行究竟是何方神圣,敢于接手烫手山芋?

10. 优拜单车为什么能活着?

共享单车之中,还有一个活的较好的品牌优拜单车。去年9月,在共享单车行业趋于冷静之时,优拜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IT内参在查阅它的融资记录时发现,优拜单车也曾被资本青睐过,在2016年下半年,它完成了3亿元左右的融资。目前,优拜单车已在台湾、加拿大、美国等地落户,也算是发展的可以了。然而在众多共享单车企业中,它的声音并不多,它又是如何从巨头中突出重围,这顶风作是一个谜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共享单车企业谁会打响新年融资第一枪?共享单车的十大未解之谜

随着资本热度的下降,共享单车企业进入倒闭潮,自然也就留下了诸多问题。

2017什么最火热?当然是共享单车了。可在6月以后,随着资本热度的下降,共享单车企业进入倒闭潮,自然也就留下了诸多问题。IT内参在综合了各方意见后,选取了十个未解之谜。

1. 摩拜什么时候能够免押金?

众所周知,在共享单车企业尚未得到支付宝信用体系支持时,押金是他们维系单车与用户之间信任的唯一途径。少则99元,多则299元,几乎每一位用户都为共享单车出了一笔钱。

可在有芝麻信用分后,哈罗单车、ofo等相继推出信用免押,也算是为不少担忧押金难退的用户免了后顾之忧。然而接入微信的摩拜却仍旧保持着自己的倔强,尚未采取免押金措施。这就让IT内参不禁想问,摩拜什么时候能够免押金呢?

2. 电子围栏真的实施了吗?

自共享单车诞生以来,用户乱停乱放的现象就一直存在,为此在4、5月相继有企业推出电子围栏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时期,电子围栏可以说是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唯恐落后一步就错过了潮流。

然而率先实行电子围栏的小鸣单车,却发现自己的用户量有所下降。同时受技术限制,从去年至今,虽说部分地区偶尔会有电子围栏出现的消息,但与此前的火热相比,还是有些冷清,乱停乱放现象依旧存在。

3. 限投令后,“怪胎”便利蜂顶风作案是为了什么?

便利蜂大抵是少有的横跨便利店、无人货架、共享单车三个烧钱领域的玩家。去年5月,依托于便利蜂便利店的共享单车出现,第一批投放量仅有600。然而在北京出台共享单车新政,并限制新车投放数量后,便利蜂却选择顶风作案,临近入冬时,大批带有便利蜂标识的共享单车出现。

与此同时,融资不过3亿美元的便利蜂开始扩张无人货架点位,并于不久前战略投资了领蛙,进一步扩张自己的点位。

此前有媒体将便利蜂的单车解读为便利店的移动广告牌,但在行业格局将定,政策变严,投放成本提高的情况下,融资仅为A轮的便利蜂,如此烧钱让这一逻辑并不成立。那么它究竟在图什么?

4. 投放到三四线城市的小品牌活的还好吗?

随着共享单车相关政策的出台,一二线城市对单车投放加以限制,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企业投放的新宠。由于三四线城市需求较小,政策也就较为严格,第一个入驻的往往占有优势。于是有些企业,在诞生之时就选择了三四线城市。

比如百拜单车,在去年二月完成自己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时,便表示自己要在6月份投放10个三四线城市,预计投放车辆上百万。如今百拜也少有音量,不知活的如何。

5. 由共享单车到共享出行家族,会是一个好生意吗?

随着共享单车企业政策的落地,企业开始在单车业务外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共享出行家族便是它们的最佳选择。

摩拜、ofo、哈罗相继推出共享电单车,而在共享汽车方面,去年年底摩拜已先行一步,在贵州试运营,ofo、哈罗也有消息称将布局这一领域。如今共享单车企业第一梯队的玩家都在共享出行家族齐聚,至于结果吗,还是让大家自己看吧。

6. 2018年,共享单车谁会是第一个获得融资的人

十亿融资似乎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分水岭,继2017年年底哈罗单车完成10亿元D+轮融资后,哈罗单车又在今年一月被曝将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与此同时,摩拜与ofo也被曝出将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但到目前为止,三家并未就此消息做出正面回应。

在IT桔子上,摩拜最新一轮融资已被更新,为2018年1月25日获得的10亿美元战略投资,未公布或许有其他想法。现在,就看谁是第一个官宣的人了。

7. 酷骑单车真是被友商黑死的吗?

颜色最为瞩目的黄金单车,暴露出的问题也是不少:资金链断裂,与P2P平台共用财务等。重压之下,不得不退出市场。

可在创始人高唯伟口中,挪用押金只是为了买车,黄金单车的困境是“黑公关”所致。所以酷骑真的是被友商黑死的吗?

8. 小蓝单车能否“重生”?

被誉为用户体验不错的小蓝单车,比起酷骑要幸运的多,它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小伙伴滴滴出行,准备重生。

然而现实永远比理想残酷,自打滴滴出行宣布将托管的形式来帮助小蓝单车重新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上路以来,小蓝单车的“重生之路”走的并不容易。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小蓝想要复活就需要解决遗留的用户押金难退问题。但在两家的公告中,滴滴并没有接手小蓝押金的意向,两难之间,小蓝还能否重生?

9. 拜客出行为何甘当“接盘侠”?

在酷骑、小蓝资金链出现问题后,资本与其他玩家并没有接手的意愿。唯有来自四川的拜客出行,相继代理两家问题公司,堪称当之无愧的勇士。不过这也给众人留下一个问题,在网络上几乎少有声音的拜客出行究竟是何方神圣,敢于接手烫手山芋?

10. 优拜单车为什么能活着?

共享单车之中,还有一个活的较好的品牌优拜单车。去年9月,在共享单车行业趋于冷静之时,优拜完成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

IT内参在查阅它的融资记录时发现,优拜单车也曾被资本青睐过,在2016年下半年,它完成了3亿元左右的融资。目前,优拜单车已在台湾、加拿大、美国等地落户,也算是发展的可以了。然而在众多共享单车企业中,它的声音并不多,它又是如何从巨头中突出重围,这顶风作是一个谜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