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除了浓油赤酱,上海宁的年夜饭里还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除了浓油赤酱,上海宁的年夜饭里还有……

清爽的水晶虾仁也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虾肉鲜明透亮软中带脆。上海人熟知的静安宾馆每年就要吃掉十几吨虾仁,可见上海人对这道硬菜的偏爱。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否愿意趁早安排一顿丰盛且地道的“年夜饭”?

过年的这餐年夜饭上海人总是有口福的,从腊月起开始着手准备的上桌菜有一大半都是上海地道冷盘,过硬的热菜基本在除夕前购入就好。

而和冷盘不同,上海人过年的热菜更讲究的是火候和浓油赤酱味!下面来和我们一起盘一盘,上海人最偏爱的“十大”年夜饭桌上的热菜吧!

招财进宝

八宝鸭

这道属于上海人的“硬菜”历史久远(早在清代就已经被记载),鸭肉酥软、糯米入味不说,鸭身中藏着的八种食材则更是无与伦比的美好。

换句话说,不到过年时都不好意思开口讨吃“八宝鸭”!

往年在外点餐时,吃到的八宝鸭总要被吐槽,挂着“八宝鸭”的名号端上的却是“鸭子裹糯米”,让人好不生气,正宗的八宝鸭还是得靠自己在家动手烹饪,那才能吃出个地道的老上海口味。

八宝鸭选用带骨鸭开背,在鸭身中填入八种辅料,辅料的选择可以按自己口味来。

上海人最喜欢加栗子、火腿、冬笋、鸡肫、鸡肉、香菇干、干贝、莲子、糯米这些,既能蒸出鸭肉的原汁与香气,也能尝到这鸭身中的“一股正气”——实在是扎实,10个人都吃不完!

团团圆圆

红烧狮子头

过年胖3斤吃得天昏地暗才能对得起咱爸咱妈!这些能登上上海年夜饭热菜Top10的大菜,不是味道“过硬”就是我们怀有点小小私情。

就拿这道尤物“红烧狮子头”来说,比起山珍海味,食肉小伙伴们更喜欢选择狮子头来下饭。无论是红烧还是下汤,极能饱腹让人满足。

而每当过年的餐桌上端来的狮子头,也始终是挚爱!和平日里“快餐”肉圆不同,年味的“肉圆”吃起来更有“仪式感”。

一只又一只肉圆在油锅中翻滚,肥瘦各半的肉圆像披上一层华丽的金色晚装,肉末与荸荠相伴在“舞池”中慢慢蜕变,散发阵阵肉香。趁热咬上一口,炸至金黄的肉圆外酥里嫩、口感松软,哇!

红红火火

红烧肉

小时候最怕吃肥肉,一来觉得红烧肉口感油腻,二来觉得吃了就会长胖!而现在无肉不欢的我们早已对肉痴情不已。过年吃猪肉,一定要“红烧”,来年才会红红火火。所以过年吃肉不会嫌多,一边敲打着肉圆一边还能炖红烧肉。

上海人烧的红烧肉全靠火候,浓油赤酱更不用多说,吃红烧肉时,那香甜松软的肉质入口即化更是让人着迷。“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与不瘦,除非天天笋烧肉”,苏东坡的这首”酱油“诗虽然未必可靠,但吃肉这事儿,在过年一定要把好传统保持下去!

吉祥如意

红烧蹄膀

作为食肉界的霸气菜,闷骚的红烧蹄膀一定不能少!如果说红烧肉是过年必点菜的话,红烧蹄膀就是承载小时侯的味蕾记忆,撑起整个年味。那满口的胶原蛋白,大口大口地吃,让人忘记了第一口咬下的那一瞬间的满嘴油腻。

完美的红烧蹄膀,肉皮光滑紧实,肥肉连着瘦肉更是入口即化。再配上一碗白米饭,可以算是最高配置了!

有声有色

响油鳝丝

过年吃鳝丝绝对需要听到端上桌时,鳝丝还在盘中的“嗞啦嗞啦”声,油还在鳝丝中沸腾,“响油”已激发出阵阵鲜香。有声、有色的鳝丝没有豪华的佐料和点缀,几勺酱油几勺糖就能勾勒出原汁原味的响油鳝丝。

想要吃到地道的上海响油鳝丝除了添加独特的蒜香和胡椒香味外,还要掌握两个小诀窍。

做鳝丝时先过热油,佐料事先都准备好以缩短整个烹饪时间,保证出锅时鳝丝的鲜嫩口感;出锅时淋上的一勺热油,爆裂声起,正真的“响油鳝丝”才算制作完成。

顺顺利利

水晶虾仁

上海人对吃讲究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吃什么、怎么吃、上哪吃……综合而论:吃的就是幸福感和满意度。吃虾寓意顺利和活力,讨吉祥和高升的彩头。当满满的一勺虾仁,一口下肚不用去壳挑刺,虾肉在口中Q弹有余时,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吃出来的膨胀感”。

清爽的水晶虾仁也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虾肉鲜明透亮软中带脆。上海人熟知的静安宾馆每年就要吃掉十几吨虾仁,可见上海人对这道硬菜的偏爱。

年年有余

红烧鱼

年夜饭的菜单上,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年年有余”代表着生活的富足,红烧鱼便成为了上海人新年吃鱼的首选。

烹饪红烧鱼对上海人来说也是家常便饭,虽然各式各样的鱼都能烹制出鲜美的红烧,但在过年时一定会选择一条足两斤、肥大的鳜鱼(据说要品尝到鳜鱼的鲜美,也一定要选择红烧)。

上桌时鳜鱼肚子上的“肥肉”一定会先被抢去,蘸着红烧的汤汁一起下肚,鱼皮酥烂鱼肉软滑,吃得超级满足。

纵横天下

毛蟹年糕

过年吃蟹的好口彩很多,富甲天下、八方招财、纵横天下……螃蟹是年夜饭桌上的明星,受众人追捧。地道的上海人更喜欢在过年炒一盘毛蟹年糕来吃,只是浓油赤酱出锅的毛蟹年糕,更入味的往往是年糕,而不是蟹。

毛蟹年糕的做法,有私下开过小灶请教。南方每个地区的都有各自的做法,就连标准的上海人,也每家传承了自家的味道。有的喜欢将年糕先煮软,和蟹一起入锅;而有的则是等蟹出汁后,再下年糕去收汁。

再往细了研究,就是年糕的出产地,如果是宁波年糕的话相对于其他年糕软糯,可以直接翻炒入汁。

节节高升

油焖笋

笋是时令菜,现在的春笋味道最好(立春后的十来天),或者说只有现在这段时间的春笋味道是最好的(错过又要等一年)。所以这样的时节吃油焖春笋最应季不过,清脆可口之余再加上祁门红茶来去除菜腥气,更有春天的鲜美。选用最嫩的部位炒油焖笋,剩下比较老的部分就会用来烧一锅腌多鲜汤了。

锦上添花

西芹白果炒百合

大鱼大肉后总要吃一些素菜来解油腻,讲究荤素搭配。这也许是榜单中最不“上海”菜的一道上海菜了,可谓一道“蔬菜大保健”。白果、百合都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提高免疫力、抗菌消炎;西芹则可以促进食欲降低血压、促进血压循环……总之,这道神奇的保健菜,吃完它一整年都能不生病啦!

厨房是阵阵镬气,于是一直从除夕延续到正月十五!这也许是我们过于奢望的上海年味,但第一批90后都已开始下厨准备年夜饭啦,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行动吗?!

原创出品|转载注明来源

商务合作:alfie.chen@izhiyou.com

文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所有方可与我司联络稿酬事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除了浓油赤酱,上海宁的年夜饭里还有……

清爽的水晶虾仁也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虾肉鲜明透亮软中带脆。上海人熟知的静安宾馆每年就要吃掉十几吨虾仁,可见上海人对这道硬菜的偏爱。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否愿意趁早安排一顿丰盛且地道的“年夜饭”?

过年的这餐年夜饭上海人总是有口福的,从腊月起开始着手准备的上桌菜有一大半都是上海地道冷盘,过硬的热菜基本在除夕前购入就好。

而和冷盘不同,上海人过年的热菜更讲究的是火候和浓油赤酱味!下面来和我们一起盘一盘,上海人最偏爱的“十大”年夜饭桌上的热菜吧!

招财进宝

八宝鸭

这道属于上海人的“硬菜”历史久远(早在清代就已经被记载),鸭肉酥软、糯米入味不说,鸭身中藏着的八种食材则更是无与伦比的美好。

换句话说,不到过年时都不好意思开口讨吃“八宝鸭”!

往年在外点餐时,吃到的八宝鸭总要被吐槽,挂着“八宝鸭”的名号端上的却是“鸭子裹糯米”,让人好不生气,正宗的八宝鸭还是得靠自己在家动手烹饪,那才能吃出个地道的老上海口味。

八宝鸭选用带骨鸭开背,在鸭身中填入八种辅料,辅料的选择可以按自己口味来。

上海人最喜欢加栗子、火腿、冬笋、鸡肫、鸡肉、香菇干、干贝、莲子、糯米这些,既能蒸出鸭肉的原汁与香气,也能尝到这鸭身中的“一股正气”——实在是扎实,10个人都吃不完!

团团圆圆

红烧狮子头

过年胖3斤吃得天昏地暗才能对得起咱爸咱妈!这些能登上上海年夜饭热菜Top10的大菜,不是味道“过硬”就是我们怀有点小小私情。

就拿这道尤物“红烧狮子头”来说,比起山珍海味,食肉小伙伴们更喜欢选择狮子头来下饭。无论是红烧还是下汤,极能饱腹让人满足。

而每当过年的餐桌上端来的狮子头,也始终是挚爱!和平日里“快餐”肉圆不同,年味的“肉圆”吃起来更有“仪式感”。

一只又一只肉圆在油锅中翻滚,肥瘦各半的肉圆像披上一层华丽的金色晚装,肉末与荸荠相伴在“舞池”中慢慢蜕变,散发阵阵肉香。趁热咬上一口,炸至金黄的肉圆外酥里嫩、口感松软,哇!

红红火火

红烧肉

小时候最怕吃肥肉,一来觉得红烧肉口感油腻,二来觉得吃了就会长胖!而现在无肉不欢的我们早已对肉痴情不已。过年吃猪肉,一定要“红烧”,来年才会红红火火。所以过年吃肉不会嫌多,一边敲打着肉圆一边还能炖红烧肉。

上海人烧的红烧肉全靠火候,浓油赤酱更不用多说,吃红烧肉时,那香甜松软的肉质入口即化更是让人着迷。“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与不瘦,除非天天笋烧肉”,苏东坡的这首”酱油“诗虽然未必可靠,但吃肉这事儿,在过年一定要把好传统保持下去!

吉祥如意

红烧蹄膀

作为食肉界的霸气菜,闷骚的红烧蹄膀一定不能少!如果说红烧肉是过年必点菜的话,红烧蹄膀就是承载小时侯的味蕾记忆,撑起整个年味。那满口的胶原蛋白,大口大口地吃,让人忘记了第一口咬下的那一瞬间的满嘴油腻。

完美的红烧蹄膀,肉皮光滑紧实,肥肉连着瘦肉更是入口即化。再配上一碗白米饭,可以算是最高配置了!

有声有色

响油鳝丝

过年吃鳝丝绝对需要听到端上桌时,鳝丝还在盘中的“嗞啦嗞啦”声,油还在鳝丝中沸腾,“响油”已激发出阵阵鲜香。有声、有色的鳝丝没有豪华的佐料和点缀,几勺酱油几勺糖就能勾勒出原汁原味的响油鳝丝。

想要吃到地道的上海响油鳝丝除了添加独特的蒜香和胡椒香味外,还要掌握两个小诀窍。

做鳝丝时先过热油,佐料事先都准备好以缩短整个烹饪时间,保证出锅时鳝丝的鲜嫩口感;出锅时淋上的一勺热油,爆裂声起,正真的“响油鳝丝”才算制作完成。

顺顺利利

水晶虾仁

上海人对吃讲究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吃什么、怎么吃、上哪吃……综合而论:吃的就是幸福感和满意度。吃虾寓意顺利和活力,讨吉祥和高升的彩头。当满满的一勺虾仁,一口下肚不用去壳挑刺,虾肉在口中Q弹有余时,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吃出来的膨胀感”。

清爽的水晶虾仁也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虾肉鲜明透亮软中带脆。上海人熟知的静安宾馆每年就要吃掉十几吨虾仁,可见上海人对这道硬菜的偏爱。

年年有余

红烧鱼

年夜饭的菜单上,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年年有余”代表着生活的富足,红烧鱼便成为了上海人新年吃鱼的首选。

烹饪红烧鱼对上海人来说也是家常便饭,虽然各式各样的鱼都能烹制出鲜美的红烧,但在过年时一定会选择一条足两斤、肥大的鳜鱼(据说要品尝到鳜鱼的鲜美,也一定要选择红烧)。

上桌时鳜鱼肚子上的“肥肉”一定会先被抢去,蘸着红烧的汤汁一起下肚,鱼皮酥烂鱼肉软滑,吃得超级满足。

纵横天下

毛蟹年糕

过年吃蟹的好口彩很多,富甲天下、八方招财、纵横天下……螃蟹是年夜饭桌上的明星,受众人追捧。地道的上海人更喜欢在过年炒一盘毛蟹年糕来吃,只是浓油赤酱出锅的毛蟹年糕,更入味的往往是年糕,而不是蟹。

毛蟹年糕的做法,有私下开过小灶请教。南方每个地区的都有各自的做法,就连标准的上海人,也每家传承了自家的味道。有的喜欢将年糕先煮软,和蟹一起入锅;而有的则是等蟹出汁后,再下年糕去收汁。

再往细了研究,就是年糕的出产地,如果是宁波年糕的话相对于其他年糕软糯,可以直接翻炒入汁。

节节高升

油焖笋

笋是时令菜,现在的春笋味道最好(立春后的十来天),或者说只有现在这段时间的春笋味道是最好的(错过又要等一年)。所以这样的时节吃油焖春笋最应季不过,清脆可口之余再加上祁门红茶来去除菜腥气,更有春天的鲜美。选用最嫩的部位炒油焖笋,剩下比较老的部分就会用来烧一锅腌多鲜汤了。

锦上添花

西芹白果炒百合

大鱼大肉后总要吃一些素菜来解油腻,讲究荤素搭配。这也许是榜单中最不“上海”菜的一道上海菜了,可谓一道“蔬菜大保健”。白果、百合都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提高免疫力、抗菌消炎;西芹则可以促进食欲降低血压、促进血压循环……总之,这道神奇的保健菜,吃完它一整年都能不生病啦!

厨房是阵阵镬气,于是一直从除夕延续到正月十五!这也许是我们过于奢望的上海年味,但第一批90后都已开始下厨准备年夜饭啦,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行动吗?!

原创出品|转载注明来源

商务合作:alfie.chen@izhiyou.com

文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所有方可与我司联络稿酬事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