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发现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五色炫曜的“海昏侯”珍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发现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五色炫曜的“海昏侯”珍宝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省博物馆成立近60年,成长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各类藏品10万余件,珍贵历史文物上万,门类众多,精品荟萃。

文 | 立佳

编辑 | 子木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省博物馆成立近60年,成长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各类藏品10万余件,珍贵历史文物上万,门类众多,精品荟萃。在这里,青铜之光神秘闪烁,瓷器釉彩绚丽迷人,玉器雕刻鬼斧神工,金银宝器富丽堂皇,丝绸工艺纤巧精美,书画笔墨飘逸奇幻。

江西省博物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馆舍主体建筑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镇御窑出土白瓷三管器,历史馆、革命馆、自然馆三馆合一,将古代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巧妙地融于一体;庄重典雅,别具一格。

历史馆中一件件精美的珍贵文物再现了江西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领略到推开历史之门的沉重与喜悦,印证了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辉煌;革命馆里一座座热血铸就的丰碑展示了无数革命志士和先烈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自然馆里探寻生命起源的奥秘,一个个生命的故事凸显了江西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动植物资源。

馆内中心广场矗立大型青铜雕塑《时空》,由3根仿商代青铜器上的扉棱提梁、仿国宝级文物商代立鹿四足青铜甗和伏鸟双尾虎以及火炬4个部分组成,寓意灿烂文明,源远流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江西省博物馆常设四大基本陈列:“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成果展”“生态鄱湖”“红色摇篮”“赣风鄱韵——江西古代文明”;专题展览五个:“物竞天择—生命史话展”“恐龙世界”“江西客家风情展”“地球宝藏——江西地矿展”“江西名窑名瓷展”,可以说江西省博物馆就是一部江西的实物大辞典,一部立体的地方百科全书。读史使人明智,博物亦可致知,任何特色地域文化都能在博物馆找到他们的根。

博物馆最为海内外观众关注的,当然是2016年10月才正式对外开放的“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成果展”,展览共展出922件文物,类型涵盖了青铜器、陶瓷器、金器、玉石角器等多个品类。

其中首次与观众见面的精品文物包括刘贺墓最重要的身份证明——刘贺玉印,此前仅见于媒体报道的“南昌”铭青铜灯座、琥珀饰件、四神玉带钩等。备受人们关注热议的金器和五铢钱在展览中采用规模化、精品化呈现,372件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和上万枚五铢钱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这些文物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功能多样、内涵丰富。

这一展览从宏观到微观、从遗址到遗物,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的考古成果,既有对大量出土文物和遗址遗存的展示解读,同时也对考古发掘和科技保护的理念、过程、方法和成果进行介绍。

“江西名窑名瓷展”也是博物馆的精品展览。江西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独放异彩。商代成功烧造了原始青瓷,成为瓷器之祖;东汉时期洪州窑已能烧造成熟的青瓷。两宋时期,名窑迭出,诸如七里镇窑、吉州窑、湖田窑等。江西发现商代至清代瓷窑数百处,窑烟枭枭,千年不绝。博物馆陈列的洪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三大瓷窑产品展现了色彩斑斓的赣瓷艺术。

原始瓷质,胎骨灰白,内外壁施黄褐色釉。折沿,浅盘,喇叭形高圈足。纹饰简略,足上部仅有凸弦纹;足中段纹饰密集,共分5层,上下凸弦纹,中间圈点纹,凸弦纹和圈点纹间饰习称的“燕尾纹”。器物制作工整,造型雅致,釉层细润,纹饰独特。

甗体形制巨大,弃常见三足样式而采用四足,稳定性好,气势雄浑,奇美诡异,有“甗王”之誉。除耳上立鹿外,整器一次浑铸成形,表现了青铜范铸工艺。

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此虎体量大,形象生动,将虎的神性和人对虎的崇尚之情表现到极至。虎的外表透露出了威武、勇猛的神情,内中则藏匿着一种诡谲、仙逸的神气。

羽人采用圆雕成形,镂雕与浮雕工艺相结合。制作工艺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凭借专用的掏雕工具将羽人后面多余的玉料掏出了形状、大小、粗细几乎同一,又灵活自如,没有丝毫缝隙的三个环环相扣的活链。

此砚圆形,砚面平出,周环圈槽,可以贮水。周围下塑20只蹄形足,边塑一对敛口的管状小盂,备插笔之用。器表面施褐色薄釉,设计别致,制作考究,是一件品味极高的文房用具。

带板采用宋代流行的锤碟高凸花工艺,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边框用夹层法镶包,增强了其厚重的艺术效果。出土时革带已腐蚀殆尽,现存的十三块大小、形状不同的铊尾、方板、带扣,存世的宋代镀金银带板中,此带板物主身份级别最高,时代确切,且保存较为完整。

器物装饰奇特,经高温焙烧后黄釉变化莫测,呈现出多谱色像,圈点映衬得格外艳丽。其装饰手法新颖,表现效果奇特,存世数量极少。

随葬冥器,分为上下二段塑制。背面仓板上青花书写159字墓志铭一篇,物主凌氏为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山之孙女。整座谷仓雕塑精微,栩栩如生,集釉里红、红釉、青白釉、青花四种高温釉于一身,可谓世之孤品,国之瑰宝。

器面纹饰共三层,中间腹部主题纹绘四个连续的三勾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有龙、鹤、凤、凰,并衬有各式云纹。底中心青花双行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款。构图饱满,釉色白润,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当属官窑典型产品。

香薰上为球体,面施绿釉,下有乌金釉底座。造型小巧,胎体极薄,采用镂空与贴塑结合,制作颇难,不可多得。

声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发现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五色炫曜的“海昏侯”珍宝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省博物馆成立近60年,成长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各类藏品10万余件,珍贵历史文物上万,门类众多,精品荟萃。

文 | 立佳

编辑 | 子木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省博物馆成立近60年,成长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各类藏品10万余件,珍贵历史文物上万,门类众多,精品荟萃。在这里,青铜之光神秘闪烁,瓷器釉彩绚丽迷人,玉器雕刻鬼斧神工,金银宝器富丽堂皇,丝绸工艺纤巧精美,书画笔墨飘逸奇幻。

江西省博物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馆舍主体建筑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镇御窑出土白瓷三管器,历史馆、革命馆、自然馆三馆合一,将古代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巧妙地融于一体;庄重典雅,别具一格。

历史馆中一件件精美的珍贵文物再现了江西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领略到推开历史之门的沉重与喜悦,印证了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辉煌;革命馆里一座座热血铸就的丰碑展示了无数革命志士和先烈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自然馆里探寻生命起源的奥秘,一个个生命的故事凸显了江西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动植物资源。

馆内中心广场矗立大型青铜雕塑《时空》,由3根仿商代青铜器上的扉棱提梁、仿国宝级文物商代立鹿四足青铜甗和伏鸟双尾虎以及火炬4个部分组成,寓意灿烂文明,源远流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江西省博物馆常设四大基本陈列:“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成果展”“生态鄱湖”“红色摇篮”“赣风鄱韵——江西古代文明”;专题展览五个:“物竞天择—生命史话展”“恐龙世界”“江西客家风情展”“地球宝藏——江西地矿展”“江西名窑名瓷展”,可以说江西省博物馆就是一部江西的实物大辞典,一部立体的地方百科全书。读史使人明智,博物亦可致知,任何特色地域文化都能在博物馆找到他们的根。

博物馆最为海内外观众关注的,当然是2016年10月才正式对外开放的“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出土成果展”,展览共展出922件文物,类型涵盖了青铜器、陶瓷器、金器、玉石角器等多个品类。

其中首次与观众见面的精品文物包括刘贺墓最重要的身份证明——刘贺玉印,此前仅见于媒体报道的“南昌”铭青铜灯座、琥珀饰件、四神玉带钩等。备受人们关注热议的金器和五铢钱在展览中采用规模化、精品化呈现,372件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和上万枚五铢钱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这些文物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功能多样、内涵丰富。

这一展览从宏观到微观、从遗址到遗物,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的考古成果,既有对大量出土文物和遗址遗存的展示解读,同时也对考古发掘和科技保护的理念、过程、方法和成果进行介绍。

“江西名窑名瓷展”也是博物馆的精品展览。江西陶瓷文化源远流长,独放异彩。商代成功烧造了原始青瓷,成为瓷器之祖;东汉时期洪州窑已能烧造成熟的青瓷。两宋时期,名窑迭出,诸如七里镇窑、吉州窑、湖田窑等。江西发现商代至清代瓷窑数百处,窑烟枭枭,千年不绝。博物馆陈列的洪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三大瓷窑产品展现了色彩斑斓的赣瓷艺术。

原始瓷质,胎骨灰白,内外壁施黄褐色釉。折沿,浅盘,喇叭形高圈足。纹饰简略,足上部仅有凸弦纹;足中段纹饰密集,共分5层,上下凸弦纹,中间圈点纹,凸弦纹和圈点纹间饰习称的“燕尾纹”。器物制作工整,造型雅致,釉层细润,纹饰独特。

甗体形制巨大,弃常见三足样式而采用四足,稳定性好,气势雄浑,奇美诡异,有“甗王”之誉。除耳上立鹿外,整器一次浑铸成形,表现了青铜范铸工艺。

立体圆雕,内空无腹底。此虎体量大,形象生动,将虎的神性和人对虎的崇尚之情表现到极至。虎的外表透露出了威武、勇猛的神情,内中则藏匿着一种诡谲、仙逸的神气。

羽人采用圆雕成形,镂雕与浮雕工艺相结合。制作工艺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凭借专用的掏雕工具将羽人后面多余的玉料掏出了形状、大小、粗细几乎同一,又灵活自如,没有丝毫缝隙的三个环环相扣的活链。

此砚圆形,砚面平出,周环圈槽,可以贮水。周围下塑20只蹄形足,边塑一对敛口的管状小盂,备插笔之用。器表面施褐色薄釉,设计别致,制作考究,是一件品味极高的文房用具。

带板采用宋代流行的锤碟高凸花工艺,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边框用夹层法镶包,增强了其厚重的艺术效果。出土时革带已腐蚀殆尽,现存的十三块大小、形状不同的铊尾、方板、带扣,存世的宋代镀金银带板中,此带板物主身份级别最高,时代确切,且保存较为完整。

器物装饰奇特,经高温焙烧后黄釉变化莫测,呈现出多谱色像,圈点映衬得格外艳丽。其装饰手法新颖,表现效果奇特,存世数量极少。

随葬冥器,分为上下二段塑制。背面仓板上青花书写159字墓志铭一篇,物主凌氏为景德镇长芗书院山长凌颖山之孙女。整座谷仓雕塑精微,栩栩如生,集釉里红、红釉、青白釉、青花四种高温釉于一身,可谓世之孤品,国之瑰宝。

器面纹饰共三层,中间腹部主题纹绘四个连续的三勾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分别绘有龙、鹤、凤、凰,并衬有各式云纹。底中心青花双行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款。构图饱满,釉色白润,青花呈色蓝中泛紫,当属官窑典型产品。

香薰上为球体,面施绿釉,下有乌金釉底座。造型小巧,胎体极薄,采用镂空与贴塑结合,制作颇难,不可多得。

声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