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捉妖记2》编剧苏亮手记:最远的那只妖,和最近的那个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捉妖记2》编剧苏亮手记:最远的那只妖,和最近的那个你

回望《捉妖记2》的创作,我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家庭,有爸爸,妈妈,叔叔,哥哥,姐姐……大家群力群策,去培养一个名叫胡巴的小孩。

文丨苏亮

每一个小朋友从出生到长大,身后都有家人在为其奔波劳碌,小朋友每长大一岁,长高一点,都很不容易。说起胡巴,从2015年到2018年,它应该已经三岁了,比其他小朋友幸福的是,别人只有几个家人,而胡巴有几百个家人。

回望《捉妖记2》的创作,我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家庭,有爸爸,妈妈,叔叔,哥哥,姐姐……大家群力群策,去培养一个名叫胡巴的小孩。大家教会它勇敢无畏,给予它喜怒哀乐,看上去每个人都在塑造胡巴,其实是胡巴在塑造着我们每个人。

胡巴的两个爸爸

《捉妖记2》的第一次剧本创作会,是在霄云路的一个咖啡厅里,那时候我已经认识江老板(江志强)很久,但跟许诚毅导演却是第一次见面。导演和老板个子都不高,都喜欢背着小书包,当两人并行走进咖啡厅时,有种莫名的喜感,我瞬间理解为什么胡巴会那么萌,因为它根本就是导演和老板的化身。

老板和导演坐在我面前,谈起胡巴的种种,我当时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他们就像是胡巴的两个爸爸,而我是一个家教,我们在讨论胡巴这孩子是学钢琴好还是学古筝好。你能深切感受到他们都想用尽全力给予胡巴最好的成长。

《捉妖记2》的创作十分顺畅,归功于大家理念上的统一和清晰。老板和导演心里很清楚胡巴应该长成什么样子,特别是许诚毅导演,他心里的标准十分明确,你未达到,或是超过了,他都会提醒你。导演的普通话不太好,声音又很可爱,有时听着微信语音我会产生幻觉,感觉真的是动画世界里的胡巴爸爸在跟我讲话。其实导演是个挺厉害的爸爸,因为在胡巴还只是存于纸上时,只有他能在脑中真正看到那个世界。

许诚毅

胡巴和熊猫大侠

剧本创作时有一件有趣的小事。剧本中有一个“马戏团”的段落,我写到马戏团被关着很多妖,人类依靠那些被驯服的妖赚钱取乐,而胡巴误闯马戏团救了妖。导演看完告诉我,马戏团都是妖,拍出来有点贵呀,胡巴可不可以有些动物的好朋友呢?我说动物朋友好呀好呀,于是写到马戏团关着很多狮子老虎,导演看完告诉我,马戏团都是狮虎,胡巴看到会不敢救呀,可不可有些其他可爱的动物,比如猪狗驴呢?

我深知导演在预算和艺术上的平衡,可马戏团里也不会有猪吧?!于是我恶作剧心态回复导演,可爱的动物好呀好呀,马戏团里有一只长颈鹿。导演此时略崩溃,开始跟我认真讨论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长颈鹿的问题,最终我写下,胡巴救下了马戏团的一只熊猫。

聪明的导演这时已经明白我在故意,于是他也回复,熊猫好呀好呀,到时候剧本交上来,我会删掉“熊”这个字的。最终我还是败下阵来,一阵失望,在剧本中写下了猪狗驴,胡巴救熊猫的愿望变成了泡影。

这件小事已经淡忘,直到有天看到了预告片,我竟真的在马戏团里看到了一只“熊猫”,当时心里一暖,导演还是实现了我的这个小小心愿,虽然这只“熊猫”,竟然是由一只妖扮演的……

这只“熊猫”叫笨笨

写捉妖,就像过家家

其实第一次看到胡巴时,我就觉得胡巴的发型像郭德纲。

都说看谁久了像谁,当初为了发际线我戒掉了陈奕迅的歌,可如今脑子里却不得不每天装着这只妖。果不其然,写捉妖记的过程中,除了肤色还是黑,我的身材和脑袋真的圆润了……但我依然很开心,因为这个剧本让你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能让一个世界变可爱。我跟导演说,写完这个戏感觉整个人可爱了,导演表示,其实我之前只是装深沉而已。

是啊,你我一直都为了了解或是装作了解这世界而拼命努力着,可就算看得通透,又能怎样?童心,不仅是指儿童般的心灵,更是要有儿童般的心情。小时候玩过家家,你相信了你的身份,然后就会有无穷想象,看上去扮演他人,其实都是你不曾发现的本我。写捉妖记对我来说,就像做游戏,它要求你必须找到那个快乐的自己。

但释放童真不等于肆意妄为,其实写捉妖所收获的经验,反而是“收”。因为时长成本,动画特效,拍摄无法即兴,调整余地有限,当一切动作和台词必须精确时,剧本便不断要求凝练。我一直觉得,做开发,想故事,写剧本,会收比会放更重要。

熬夜写《捉妖记2》饿得不行时,找出了这张图。

然后我把照片发给了导演,说请他去吃。

导演说这是追胡巴的小女孩。

我有点担忧,胡巴才三岁,就要开始恋爱了吗?

导演把话说全,这是追着胡巴打的小女孩。

但导演许诺,第三部捉妖记,应该会让胡巴谈恋爱!

曾把这张图发给永远保持微笑的导演,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心声?

最远的胡巴,最近的自己

第一次听到老板要我来写捉妖记时,心里没底,不知道这种古装妖怪的戏要怎么写,后来终于想通,其实写胡巴,就是写小时候的自己。

我小时候住在亲戚家,每晚都听着楼道里高跟鞋声音,在众多脚步声中,我总能清晰的听出哪一双是属于妈妈的频率。那种等待高跟鞋声,等待妈妈来接自己的心情,我把它放到了胡巴身上。一个不懂当年为何会被爸爸妈妈放逐抛弃的小朋友,一路历尽沧桑寻找父母,不知不觉中,它长大了。

这部戏里的胡巴,也许依然不会说话,但它由第一部的懵懂无知只会哭鼻子,已经开始拥有了勇气和无畏,在某一时刻,它甚至敢站出来保护爸爸妈妈。我曾疑问,胡巴究竟拥有什么样的法力能颠覆人妖两界?后来我理解,胡巴没有盖世神功和独门绝技,它依然只是一个需要父母照料的小朋友,但它让人妖两界学会了爱和包容,它让电影院的我们想到了家人,它的法力,就是在默默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的看法和心灵。

在写天荫小岚终于与胡巴相见的这场戏时,导演发给我一段视频,是一只狗突然看到多年未见前去当兵的主人回到家里,它激动不已,然后呜呜哭泣。我那一刻感到,当你见到那个你太过思念的人时,你可能会先笑,笑着笑着,就哭了。无论是胡巴还是小狗,那一刻,都是家人团聚的感觉。所以说,最远的那只妖,和最近的那个你,都是相通的。

《捉妖记1》讲了一句话,对你所爱的人最好保护,是放手。

《捉妖记2》也讲了一句话,其实最好的保护,就是家人永远在一起。

剧本创作时导演发我的一张图片,我很喜欢这句话。

E N D

苏亮,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编剧作品《港囧》《父子雄兵》《捉妖记2》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捉妖记2》编剧苏亮手记:最远的那只妖,和最近的那个你

回望《捉妖记2》的创作,我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家庭,有爸爸,妈妈,叔叔,哥哥,姐姐……大家群力群策,去培养一个名叫胡巴的小孩。

文丨苏亮

每一个小朋友从出生到长大,身后都有家人在为其奔波劳碌,小朋友每长大一岁,长高一点,都很不容易。说起胡巴,从2015年到2018年,它应该已经三岁了,比其他小朋友幸福的是,别人只有几个家人,而胡巴有几百个家人。

回望《捉妖记2》的创作,我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大家庭,有爸爸,妈妈,叔叔,哥哥,姐姐……大家群力群策,去培养一个名叫胡巴的小孩。大家教会它勇敢无畏,给予它喜怒哀乐,看上去每个人都在塑造胡巴,其实是胡巴在塑造着我们每个人。

胡巴的两个爸爸

《捉妖记2》的第一次剧本创作会,是在霄云路的一个咖啡厅里,那时候我已经认识江老板(江志强)很久,但跟许诚毅导演却是第一次见面。导演和老板个子都不高,都喜欢背着小书包,当两人并行走进咖啡厅时,有种莫名的喜感,我瞬间理解为什么胡巴会那么萌,因为它根本就是导演和老板的化身。

老板和导演坐在我面前,谈起胡巴的种种,我当时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他们就像是胡巴的两个爸爸,而我是一个家教,我们在讨论胡巴这孩子是学钢琴好还是学古筝好。你能深切感受到他们都想用尽全力给予胡巴最好的成长。

《捉妖记2》的创作十分顺畅,归功于大家理念上的统一和清晰。老板和导演心里很清楚胡巴应该长成什么样子,特别是许诚毅导演,他心里的标准十分明确,你未达到,或是超过了,他都会提醒你。导演的普通话不太好,声音又很可爱,有时听着微信语音我会产生幻觉,感觉真的是动画世界里的胡巴爸爸在跟我讲话。其实导演是个挺厉害的爸爸,因为在胡巴还只是存于纸上时,只有他能在脑中真正看到那个世界。

许诚毅

胡巴和熊猫大侠

剧本创作时有一件有趣的小事。剧本中有一个“马戏团”的段落,我写到马戏团被关着很多妖,人类依靠那些被驯服的妖赚钱取乐,而胡巴误闯马戏团救了妖。导演看完告诉我,马戏团都是妖,拍出来有点贵呀,胡巴可不可以有些动物的好朋友呢?我说动物朋友好呀好呀,于是写到马戏团关着很多狮子老虎,导演看完告诉我,马戏团都是狮虎,胡巴看到会不敢救呀,可不可有些其他可爱的动物,比如猪狗驴呢?

我深知导演在预算和艺术上的平衡,可马戏团里也不会有猪吧?!于是我恶作剧心态回复导演,可爱的动物好呀好呀,马戏团里有一只长颈鹿。导演此时略崩溃,开始跟我认真讨论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长颈鹿的问题,最终我写下,胡巴救下了马戏团的一只熊猫。

聪明的导演这时已经明白我在故意,于是他也回复,熊猫好呀好呀,到时候剧本交上来,我会删掉“熊”这个字的。最终我还是败下阵来,一阵失望,在剧本中写下了猪狗驴,胡巴救熊猫的愿望变成了泡影。

这件小事已经淡忘,直到有天看到了预告片,我竟真的在马戏团里看到了一只“熊猫”,当时心里一暖,导演还是实现了我的这个小小心愿,虽然这只“熊猫”,竟然是由一只妖扮演的……

这只“熊猫”叫笨笨

写捉妖,就像过家家

其实第一次看到胡巴时,我就觉得胡巴的发型像郭德纲。

都说看谁久了像谁,当初为了发际线我戒掉了陈奕迅的歌,可如今脑子里却不得不每天装着这只妖。果不其然,写捉妖记的过程中,除了肤色还是黑,我的身材和脑袋真的圆润了……但我依然很开心,因为这个剧本让你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能让一个世界变可爱。我跟导演说,写完这个戏感觉整个人可爱了,导演表示,其实我之前只是装深沉而已。

是啊,你我一直都为了了解或是装作了解这世界而拼命努力着,可就算看得通透,又能怎样?童心,不仅是指儿童般的心灵,更是要有儿童般的心情。小时候玩过家家,你相信了你的身份,然后就会有无穷想象,看上去扮演他人,其实都是你不曾发现的本我。写捉妖记对我来说,就像做游戏,它要求你必须找到那个快乐的自己。

但释放童真不等于肆意妄为,其实写捉妖所收获的经验,反而是“收”。因为时长成本,动画特效,拍摄无法即兴,调整余地有限,当一切动作和台词必须精确时,剧本便不断要求凝练。我一直觉得,做开发,想故事,写剧本,会收比会放更重要。

熬夜写《捉妖记2》饿得不行时,找出了这张图。

然后我把照片发给了导演,说请他去吃。

导演说这是追胡巴的小女孩。

我有点担忧,胡巴才三岁,就要开始恋爱了吗?

导演把话说全,这是追着胡巴打的小女孩。

但导演许诺,第三部捉妖记,应该会让胡巴谈恋爱!

曾把这张图发给永远保持微笑的导演,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心声?

最远的胡巴,最近的自己

第一次听到老板要我来写捉妖记时,心里没底,不知道这种古装妖怪的戏要怎么写,后来终于想通,其实写胡巴,就是写小时候的自己。

我小时候住在亲戚家,每晚都听着楼道里高跟鞋声音,在众多脚步声中,我总能清晰的听出哪一双是属于妈妈的频率。那种等待高跟鞋声,等待妈妈来接自己的心情,我把它放到了胡巴身上。一个不懂当年为何会被爸爸妈妈放逐抛弃的小朋友,一路历尽沧桑寻找父母,不知不觉中,它长大了。

这部戏里的胡巴,也许依然不会说话,但它由第一部的懵懂无知只会哭鼻子,已经开始拥有了勇气和无畏,在某一时刻,它甚至敢站出来保护爸爸妈妈。我曾疑问,胡巴究竟拥有什么样的法力能颠覆人妖两界?后来我理解,胡巴没有盖世神功和独门绝技,它依然只是一个需要父母照料的小朋友,但它让人妖两界学会了爱和包容,它让电影院的我们想到了家人,它的法力,就是在默默影响和改变着每个人的看法和心灵。

在写天荫小岚终于与胡巴相见的这场戏时,导演发给我一段视频,是一只狗突然看到多年未见前去当兵的主人回到家里,它激动不已,然后呜呜哭泣。我那一刻感到,当你见到那个你太过思念的人时,你可能会先笑,笑着笑着,就哭了。无论是胡巴还是小狗,那一刻,都是家人团聚的感觉。所以说,最远的那只妖,和最近的那个你,都是相通的。

《捉妖记1》讲了一句话,对你所爱的人最好保护,是放手。

《捉妖记2》也讲了一句话,其实最好的保护,就是家人永远在一起。

剧本创作时导演发我的一张图片,我很喜欢这句话。

E N D

苏亮,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编剧作品《港囧》《父子雄兵》《捉妖记2》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