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刚刚逝去的春节档,综艺与怀旧之间到底是谁在成全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刚刚逝去的春节档,综艺与怀旧之间到底是谁在成全谁?

春节就是适合怀旧的日子。

作者:梁湘梓

如果说“春节”满足着所有人的怀旧情感,所以才有了气势磅礴的“春运”,那么借势“春节档”的那些怀旧综艺,则在整个电视文化坐标上构筑了又一个“春节档”的壮丽景观。

“且听岁月像旋律永恒,一直陪伴不断聚散的旅程。”1998年,王菲与那英在春晚上唱响那首《相约一九九八》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不料时光早已走过20个年头。狗年春晚上,王菲与那英再次合体所唱的这首《岁月》就像是一个“阀门”,一不小心就打开了不少人共同的怀旧情怀,是的,春节就是适合怀旧的日子,不是吗?

说起来也有趣,虽然春节预示着辞旧迎新,但是人们往往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感受到的更多的一种情感却是怀旧。也许正是因为春节回家过年满足着人们的情感需要,所以才会有“春运”如此磅礴的景象吧。而借势“春节档”的那些怀旧综艺,也在整个电视文化坐标上构筑了又一个“春节档”的壮丽景观。

折射着内心也好,回首着过去也罢,“春节档”与“怀旧情绪”的联系必然使人陷入一种形而上的思索:是否每到春节,怀旧风综艺就有着特别的市场呢?

“春节档”真是“怀旧”的极佳时间点?

虽然狗年春节已经过去好久好久了,但是回首整个春节档不难发现“怀旧”唱着“主旋律”:先有那英王菲十年后春晚的再高歌,再有《还珠格格》再次以高收视率霸占着寒假上午档,还有就是好几档综艺节目都“剑指”怀旧:

《王牌对王牌3》仍然将“怀旧”作为节目核心,上演着一出出类似于《康熙微服私访记》全剧组大集结的好戏;《经典咏流传》则定位于“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让流传了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之中又找回了生命力;而《异口同声》则用音乐唤起时代回忆的方式,邀请了乐坛代表性歌手讲述金曲背后故事的同时,还有模唱歌手们用他们以假乱真的声线向专业猜评团发起着挑战……

从这几档节目获得的收视率与口碑来看,《王牌对王牌3》仍旧占据着CSM52城的收视高点,影响力可见一斑;而《经典咏流传》更是收获了豆瓣评分9.0的高分,彰显出了央视对于文化综艺或者说向经典致敬的强大把控能力。

《王牌对王牌3》大年初四收视率(数据来源:@卫视小露电)

而在对几档节目的评论中,有不少网友都提及到了几个关键词:“情怀”“怀旧”“经典”,由此也可以看到《王牌对王牌3》《经典咏流传》的成功与其巧妙地运用了“春节”这一极具情感凝聚力与爆发力的语境有关,并且可以说它们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怀旧”又真是春节间综艺节目的“利器”?

其实就“怀旧”的本质而言,它并没有古代与现代之分,如果说古代的怀旧大多是靠中国的诗词歌赋来完成,毕竟不少诗词人都在诗词歌赋中描述了不少怀旧情绪,那么发展到现在怀旧情绪的抒发则有了更多的渠道——电影、电视剧、音乐与综艺节目。

尤其是对于综艺节目来说,不少综艺节目以开心见长,但是毕竟开心的情绪是短暂的,那么在开心之余节目还能不能有另一种情感的沉淀和积累?当一部分成熟的观众群体与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的人群加入到综艺节目时,在这种状态下,怀旧的气场确实更容易感染并融进综艺节目。

所以“怀旧”之于综艺而言,其似乎是节目“走心”的“利器”,尤其是在春节档的时候,“走心”的、能够引起观众与节目“共情”的节目也更容易吸引人,这是肯定的。

而就综艺节目进行“怀旧”的具体操作来说,大致上分为了三大种形式:

第一种是通过具有“怀旧”情绪释放力的明星嘉宾引领怀旧,他们或者是唱响过一代人的音乐记忆,或者是创造过一代人记忆中的经典作品,总之他们的功能就是唤醒人们的怀旧与记忆,即通过“人物”怀旧。

比如《王牌对王牌3》中,有《还珠格格》和《康熙微服私访记》两大剧组的聚首;加上前两季中诸如《武林外传》《爱情公寓》《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剧组的相聚等等,可以说,《王牌对王牌》系列就是透过这种怀旧形塑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种则是将节目的主题设置在“怀旧”或者叫“致敬”之上,随后通过邀请不同时代的明星嘉宾加入,他们纷纷致敬着经典,也引起着观众们的集体怀旧。

例如《异口同声》虽然定位于“音乐猜评推理节目”,但是实际上区别于《谁是大歌神》,《异口同声》的特点是放大了“致敬歌手”的比例,而弱化了“模唱”,例如在首期节目中的“致敬歌手”就有光良、王心凌和周笔畅三位,第二期也有方大同和周传雄两位,而这无不让《异口同声》更具“情怀”了。

最后一种则是节目无论从主题上,还是节目的组成元素来说,都是一场怀旧,即节目本身就是在怀旧。

以《经典咏流传》来说,节目的第一核心要素是“诗词”,而诗词本身就带有怀旧情愫;其次是“音乐”,当诗词与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显然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主流价值观也更容易在当下产生共鸣;再次是“明星嘉宾”,无论是王俊凯、毛不易、华晨宇这样的“新声代”,还是王力宏、罗家英、汪明荃等“老一辈”,当他们在节目中唱响那些诗词歌赋的时候,无疑他们会影响不同代际人群,最终都是让那些诗词重新流行起来。

所以,透过对于人物、主题、节目整体定位的不同操作,综艺节目的“怀旧”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只不过无论形式上如何变化,“怀旧”情感力的打造都是综艺节目“吸睛”的法宝,当然换一个角度这些怀旧综艺的出现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符号。

就这样来看,怀旧与综艺间好像是相互帮衬的关系,怀旧让综艺节目更“走心”,而综艺节目掀起的“怀旧潮”也慢慢推动着 “怀旧”成为一种氛围,即综艺也是怀旧的“推手”。

综艺节目是否也该警惕,“过度消费怀旧”而带来的“腻”感?

如果说以前谈论“怀旧”时常常伴随着一些失落、难过、感伤的情愫,那么发展到今天,怀旧显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与潮流。于是,综艺节目与“怀旧”的合作可以看做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综艺节目在怀旧的时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与情感沉淀两种需求,节目也可以制造出更多可以进行“消费”的话题,从而提升节目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但是,既然“怀旧”是一种情绪、情愫、情怀,那么它是否能够被“过度消费”?毕竟,这是一个综艺市场急速变化与发展的时代,观众是否会喜欢一直在怀旧的综艺节目呢?显然,综艺节目应该在怀旧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例如《王牌对王牌》系列节目,如果从纵向比较,第三季的《王牌对王牌》显然已经没有第二季时有新鲜感,因此观众间的“吐槽”也日益增多;而《异口同声》虽然增加了“致敬歌手”的比例,让“怀旧”的主题更为明确,但是因为节目整体还是与《谁是大歌神》《Hidden Singer》大同小异,没让观众看到新意,因此整体的收视与口碑都一般。

所以,“怀旧”的感情牌是好牌,但是打多了也还是会“腻”的,且行且珍惜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刚刚逝去的春节档,综艺与怀旧之间到底是谁在成全谁?

春节就是适合怀旧的日子。

作者:梁湘梓

如果说“春节”满足着所有人的怀旧情感,所以才有了气势磅礴的“春运”,那么借势“春节档”的那些怀旧综艺,则在整个电视文化坐标上构筑了又一个“春节档”的壮丽景观。

“且听岁月像旋律永恒,一直陪伴不断聚散的旅程。”1998年,王菲与那英在春晚上唱响那首《相约一九九八》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不料时光早已走过20个年头。狗年春晚上,王菲与那英再次合体所唱的这首《岁月》就像是一个“阀门”,一不小心就打开了不少人共同的怀旧情怀,是的,春节就是适合怀旧的日子,不是吗?

说起来也有趣,虽然春节预示着辞旧迎新,但是人们往往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感受到的更多的一种情感却是怀旧。也许正是因为春节回家过年满足着人们的情感需要,所以才会有“春运”如此磅礴的景象吧。而借势“春节档”的那些怀旧综艺,也在整个电视文化坐标上构筑了又一个“春节档”的壮丽景观。

折射着内心也好,回首着过去也罢,“春节档”与“怀旧情绪”的联系必然使人陷入一种形而上的思索:是否每到春节,怀旧风综艺就有着特别的市场呢?

“春节档”真是“怀旧”的极佳时间点?

虽然狗年春节已经过去好久好久了,但是回首整个春节档不难发现“怀旧”唱着“主旋律”:先有那英王菲十年后春晚的再高歌,再有《还珠格格》再次以高收视率霸占着寒假上午档,还有就是好几档综艺节目都“剑指”怀旧:

《王牌对王牌3》仍然将“怀旧”作为节目核心,上演着一出出类似于《康熙微服私访记》全剧组大集结的好戏;《经典咏流传》则定位于“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让流传了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之中又找回了生命力;而《异口同声》则用音乐唤起时代回忆的方式,邀请了乐坛代表性歌手讲述金曲背后故事的同时,还有模唱歌手们用他们以假乱真的声线向专业猜评团发起着挑战……

从这几档节目获得的收视率与口碑来看,《王牌对王牌3》仍旧占据着CSM52城的收视高点,影响力可见一斑;而《经典咏流传》更是收获了豆瓣评分9.0的高分,彰显出了央视对于文化综艺或者说向经典致敬的强大把控能力。

《王牌对王牌3》大年初四收视率(数据来源:@卫视小露电)

而在对几档节目的评论中,有不少网友都提及到了几个关键词:“情怀”“怀旧”“经典”,由此也可以看到《王牌对王牌3》《经典咏流传》的成功与其巧妙地运用了“春节”这一极具情感凝聚力与爆发力的语境有关,并且可以说它们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怀旧”又真是春节间综艺节目的“利器”?

其实就“怀旧”的本质而言,它并没有古代与现代之分,如果说古代的怀旧大多是靠中国的诗词歌赋来完成,毕竟不少诗词人都在诗词歌赋中描述了不少怀旧情绪,那么发展到现在怀旧情绪的抒发则有了更多的渠道——电影、电视剧、音乐与综艺节目。

尤其是对于综艺节目来说,不少综艺节目以开心见长,但是毕竟开心的情绪是短暂的,那么在开心之余节目还能不能有另一种情感的沉淀和积累?当一部分成熟的观众群体与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的人群加入到综艺节目时,在这种状态下,怀旧的气场确实更容易感染并融进综艺节目。

所以“怀旧”之于综艺而言,其似乎是节目“走心”的“利器”,尤其是在春节档的时候,“走心”的、能够引起观众与节目“共情”的节目也更容易吸引人,这是肯定的。

而就综艺节目进行“怀旧”的具体操作来说,大致上分为了三大种形式:

第一种是通过具有“怀旧”情绪释放力的明星嘉宾引领怀旧,他们或者是唱响过一代人的音乐记忆,或者是创造过一代人记忆中的经典作品,总之他们的功能就是唤醒人们的怀旧与记忆,即通过“人物”怀旧。

比如《王牌对王牌3》中,有《还珠格格》和《康熙微服私访记》两大剧组的聚首;加上前两季中诸如《武林外传》《爱情公寓》《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剧组的相聚等等,可以说,《王牌对王牌》系列就是透过这种怀旧形塑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种则是将节目的主题设置在“怀旧”或者叫“致敬”之上,随后通过邀请不同时代的明星嘉宾加入,他们纷纷致敬着经典,也引起着观众们的集体怀旧。

例如《异口同声》虽然定位于“音乐猜评推理节目”,但是实际上区别于《谁是大歌神》,《异口同声》的特点是放大了“致敬歌手”的比例,而弱化了“模唱”,例如在首期节目中的“致敬歌手”就有光良、王心凌和周笔畅三位,第二期也有方大同和周传雄两位,而这无不让《异口同声》更具“情怀”了。

最后一种则是节目无论从主题上,还是节目的组成元素来说,都是一场怀旧,即节目本身就是在怀旧。

以《经典咏流传》来说,节目的第一核心要素是“诗词”,而诗词本身就带有怀旧情愫;其次是“音乐”,当诗词与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显然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主流价值观也更容易在当下产生共鸣;再次是“明星嘉宾”,无论是王俊凯、毛不易、华晨宇这样的“新声代”,还是王力宏、罗家英、汪明荃等“老一辈”,当他们在节目中唱响那些诗词歌赋的时候,无疑他们会影响不同代际人群,最终都是让那些诗词重新流行起来。

所以,透过对于人物、主题、节目整体定位的不同操作,综艺节目的“怀旧”也有着不同的方式。只不过无论形式上如何变化,“怀旧”情感力的打造都是综艺节目“吸睛”的法宝,当然换一个角度这些怀旧综艺的出现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符号。

就这样来看,怀旧与综艺间好像是相互帮衬的关系,怀旧让综艺节目更“走心”,而综艺节目掀起的“怀旧潮”也慢慢推动着 “怀旧”成为一种氛围,即综艺也是怀旧的“推手”。

综艺节目是否也该警惕,“过度消费怀旧”而带来的“腻”感?

如果说以前谈论“怀旧”时常常伴随着一些失落、难过、感伤的情愫,那么发展到今天,怀旧显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与潮流。于是,综艺节目与“怀旧”的合作可以看做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综艺节目在怀旧的时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与情感沉淀两种需求,节目也可以制造出更多可以进行“消费”的话题,从而提升节目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但是,既然“怀旧”是一种情绪、情愫、情怀,那么它是否能够被“过度消费”?毕竟,这是一个综艺市场急速变化与发展的时代,观众是否会喜欢一直在怀旧的综艺节目呢?显然,综艺节目应该在怀旧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例如《王牌对王牌》系列节目,如果从纵向比较,第三季的《王牌对王牌》显然已经没有第二季时有新鲜感,因此观众间的“吐槽”也日益增多;而《异口同声》虽然增加了“致敬歌手”的比例,让“怀旧”的主题更为明确,但是因为节目整体还是与《谁是大歌神》《Hidden Singer》大同小异,没让观众看到新意,因此整体的收视与口碑都一般。

所以,“怀旧”的感情牌是好牌,但是打多了也还是会“腻”的,且行且珍惜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