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永不沉没的神话:泰坦尼克号的灾难如何成为“假新闻”之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永不沉没的神话:泰坦尼克号的灾难如何成为“假新闻”之源

一场灾难,在媒体和商业的推波助澜下,演变成了一场关于价值观的鼓吹和对抗。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在《泰坦尼克号》。图片来源:Twentieth Century Fox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沉没,最终造成1517人命丧大海。八天之后,首批失事船只纪念明信片正式发售。二十九天之后,首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登上大银幕。电影的主演是22岁的女演员多萝西·吉布森(Dorothy Gibson)。她是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事发时正好就在船上。她穿着船只沉没当晚所穿的衣服在片中扮演自己,算是本色出演。三十七天之后,首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书籍出版,作者是爱尔兰记者菲尔森·杨(Filson Young)。六周之后,记者采访泰坦尼克号乘客劳伦斯·比斯利(Lawrence Beesley)后发表首篇幸存者的口述。

比斯利说,他在救生艇上远远看着泰坦尼克号沉入水中。船只沉没的一瞬间,他感到浑身血液翻腾。泰坦尼克号渐渐倾斜过程中,他一直“安安静静地看着,没有发出一丝声响”。然后船体发生旋转,“呈现与水面垂直的直立状态”。泰坦尼克号保持这样的姿势一动不动,随后开始摇摆。在此过程中,船上的灯光瞬间熄灭,然后突然亮了一下,接着又重陷黑暗之中。

这起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r)巨轮沉没事故成了人们反复追溯的海上故事。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电影重现——比如1958年的《冰海沉船》(A Night to Remember)和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在1997年推出的史诗级催泪巨作《泰坦尼克号》——公众对泰坦尼克号非常熟悉。最近,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National Maritime Museum)推出新的展览,讲述了很多那个重要夜晚的真实故事。不过,此次展览真正的焦点却是经久不衰的泰坦尼克号之谜,以及媒体对这起灾难的开发利用方式。

泰坦尼克号仅配备有18艘救生艇。事故发生后,所有乘客都想要挤上救生艇逃命。新闻剪报显示,英国媒体将甲板上的恐慌情绪和残害行为粉饰成了秩序井然的英雄故事。报纸的报道称,泰坦尼克号展现了英国价值观最光辉的一面:妇女和儿童首先登艇,各个船舱的男士选择肩并肩坦然赴死。

整个过程甚至以英国国教(Church of England)的圣歌作为背景音乐:船只沉没时,一个弦乐乐团在甲板上淡定地演奏《更近我主》(Nearer My God to Thee)。与此同时,报道还说人们最后一次看到因恪尽职守而与泰坦尼克号一同沉入大海的史密斯船长(Captain Smith)时,站在寒风中的他手里还抱着一名婴儿。后来,人们在纪念明信片上刻画了这样的场景:史密斯船长将一名婴儿交给坐在救生艇里的孩子母亲。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新闻。

假新闻:明信片上,史密斯船长在失事轮船时拯救婴儿。
图片来源:CLAES-GÖRAN WETTERHOLM COLLECTION

实际上,船上演奏的音乐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华尔兹舞曲《Songe d’Automne》。没人知道史密斯船长究竟经历了什么,因为他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不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困惑不解的船员不得不在没有船长指挥的情况下开始安排乘客登上救生艇。他们此前没有接受过这种训练,因为一位船员曾经表示:“即便是上帝也无法让这艘巨轮沉没。”

船上的109名儿童中有52人死亡,死者全部来自三等舱。

相比男性而言,救生艇中的女性显得不那么勇敢和有风度。埃莉诺·卡斯比尔(Eleanor Cassebeer)是五号救生艇上的幸存者。事发当夜一直不停挥动头巾的她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令人寒心的故事:五号救生艇可以乘载70人,但最终只坐了35人。负责的船员想要驶回泰坦尼克号残骸附近拯救更多落水乘客,但艇上的乘客坚决阻止了他的行为。

丝织画开始批量生产之后,人们将泰坦尼克号的灾难描绘成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歌颂:为了妇女和儿童的安危,男人们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妇女参政运动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这种价值观遭到了社会的质疑和反对。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女权运动正发展到关键时期。一份报纸的头版头条写道:“选票还是救生艇?”在沉没的轮船上,妇女享有优先逃生的权利。而在陆地上,她们却在为追求平等而奋斗。

展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明信片  图片来源:CLAES-GÖRAN WETTERHOLM COLLECTION 

如果说泰坦尼克号沉没是一场因为船只速度过快而引发的灾难,那么此后的余波便也是一场与速度有关的故事。转瞬之间,原本的悲剧事件就变成神话,接着又演化成一场大规模商业行为。泰坦尼克号沉没前,人们为其拍摄的照片很少。如今,大部分展现泰坦尼克号英姿的照片其实都是别的船只:奥林匹克号、毛里塔尼亚号、威廉大帝号和王太子妃茜茜莉号。

泰坦尼克号就是一个小的世界,一艘诺亚方舟。船上的乘客来自中国、叙利亚、俄罗斯、澳大利亚、葡萄牙、瑞典、土耳其、英国、爱尔兰和美国等国家。每个国家都流传着关于泰坦尼克号的虚假故事。英国人说每一个只顾着救自己的男人都来自意大利,匈牙利人在他们发行的纪念明信片中描绘了喝醉之后堕落放荡的英国船员。

如今,第一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劫后余生记》(Saved from the Titanic)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展出了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在卡梅隆电影中穿过的两条裙子和一顶帽子。同时展出的还有德国电影《Nacht und Eis》(1912年8月上映)的片段。最令人兴奋的是,我们终于能看到约瑟夫·戈培尔(The Nazi Titanic)在1943年拍摄的《纳粹泰坦尼克号》(The Nazi Titanic)。在这一版电影里,白星航运公司主席为了让船长快速驶过冰山区域而对他进行贿赂,一位犹太乘客在事故发生后发起暴乱,而唯一表现出克制和淡定的只有德国乘客和船员。

展览中,一位演员朗读了比斯利的目击报告。根据比斯利的描述,灯熄灭后,船体“缓慢向前倾斜”,接着开始以“歪斜”的姿态沉入水中。即便是船只沉没过程,人们的说法也存在差异。比斯利表示泰坦尼克号并没有断为两截,但其他幸存者并不同意他的说法。

但是,泰坦尼克号留下的回忆却让人不想重温。比斯利说:“我愿意永远忘记那一幕——成百上千的乘客在冰水中一边痛哭大叫,一边拼命挣扎。”

(翻译:Nashville Predators)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The Telegraph

原标题:An unsinkable myth: how the Titanic gave birth to fake new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永不沉没的神话:泰坦尼克号的灾难如何成为“假新闻”之源

一场灾难,在媒体和商业的推波助澜下,演变成了一场关于价值观的鼓吹和对抗。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斯莱特在《泰坦尼克号》。图片来源:Twentieth Century Fox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沉没,最终造成1517人命丧大海。八天之后,首批失事船只纪念明信片正式发售。二十九天之后,首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登上大银幕。电影的主演是22岁的女演员多萝西·吉布森(Dorothy Gibson)。她是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事发时正好就在船上。她穿着船只沉没当晚所穿的衣服在片中扮演自己,算是本色出演。三十七天之后,首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书籍出版,作者是爱尔兰记者菲尔森·杨(Filson Young)。六周之后,记者采访泰坦尼克号乘客劳伦斯·比斯利(Lawrence Beesley)后发表首篇幸存者的口述。

比斯利说,他在救生艇上远远看着泰坦尼克号沉入水中。船只沉没的一瞬间,他感到浑身血液翻腾。泰坦尼克号渐渐倾斜过程中,他一直“安安静静地看着,没有发出一丝声响”。然后船体发生旋转,“呈现与水面垂直的直立状态”。泰坦尼克号保持这样的姿势一动不动,随后开始摇摆。在此过程中,船上的灯光瞬间熄灭,然后突然亮了一下,接着又重陷黑暗之中。

这起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r)巨轮沉没事故成了人们反复追溯的海上故事。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电影重现——比如1958年的《冰海沉船》(A Night to Remember)和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在1997年推出的史诗级催泪巨作《泰坦尼克号》——公众对泰坦尼克号非常熟悉。最近,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National Maritime Museum)推出新的展览,讲述了很多那个重要夜晚的真实故事。不过,此次展览真正的焦点却是经久不衰的泰坦尼克号之谜,以及媒体对这起灾难的开发利用方式。

泰坦尼克号仅配备有18艘救生艇。事故发生后,所有乘客都想要挤上救生艇逃命。新闻剪报显示,英国媒体将甲板上的恐慌情绪和残害行为粉饰成了秩序井然的英雄故事。报纸的报道称,泰坦尼克号展现了英国价值观最光辉的一面:妇女和儿童首先登艇,各个船舱的男士选择肩并肩坦然赴死。

整个过程甚至以英国国教(Church of England)的圣歌作为背景音乐:船只沉没时,一个弦乐乐团在甲板上淡定地演奏《更近我主》(Nearer My God to Thee)。与此同时,报道还说人们最后一次看到因恪尽职守而与泰坦尼克号一同沉入大海的史密斯船长(Captain Smith)时,站在寒风中的他手里还抱着一名婴儿。后来,人们在纪念明信片上刻画了这样的场景:史密斯船长将一名婴儿交给坐在救生艇里的孩子母亲。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新闻。

假新闻:明信片上,史密斯船长在失事轮船时拯救婴儿。
图片来源:CLAES-GÖRAN WETTERHOLM COLLECTION

实际上,船上演奏的音乐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华尔兹舞曲《Songe d’Automne》。没人知道史密斯船长究竟经历了什么,因为他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不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困惑不解的船员不得不在没有船长指挥的情况下开始安排乘客登上救生艇。他们此前没有接受过这种训练,因为一位船员曾经表示:“即便是上帝也无法让这艘巨轮沉没。”

船上的109名儿童中有52人死亡,死者全部来自三等舱。

相比男性而言,救生艇中的女性显得不那么勇敢和有风度。埃莉诺·卡斯比尔(Eleanor Cassebeer)是五号救生艇上的幸存者。事发当夜一直不停挥动头巾的她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令人寒心的故事:五号救生艇可以乘载70人,但最终只坐了35人。负责的船员想要驶回泰坦尼克号残骸附近拯救更多落水乘客,但艇上的乘客坚决阻止了他的行为。

丝织画开始批量生产之后,人们将泰坦尼克号的灾难描绘成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歌颂:为了妇女和儿童的安危,男人们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妇女参政运动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这种价值观遭到了社会的质疑和反对。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女权运动正发展到关键时期。一份报纸的头版头条写道:“选票还是救生艇?”在沉没的轮船上,妇女享有优先逃生的权利。而在陆地上,她们却在为追求平等而奋斗。

展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明信片  图片来源:CLAES-GÖRAN WETTERHOLM COLLECTION 

如果说泰坦尼克号沉没是一场因为船只速度过快而引发的灾难,那么此后的余波便也是一场与速度有关的故事。转瞬之间,原本的悲剧事件就变成神话,接着又演化成一场大规模商业行为。泰坦尼克号沉没前,人们为其拍摄的照片很少。如今,大部分展现泰坦尼克号英姿的照片其实都是别的船只:奥林匹克号、毛里塔尼亚号、威廉大帝号和王太子妃茜茜莉号。

泰坦尼克号就是一个小的世界,一艘诺亚方舟。船上的乘客来自中国、叙利亚、俄罗斯、澳大利亚、葡萄牙、瑞典、土耳其、英国、爱尔兰和美国等国家。每个国家都流传着关于泰坦尼克号的虚假故事。英国人说每一个只顾着救自己的男人都来自意大利,匈牙利人在他们发行的纪念明信片中描绘了喝醉之后堕落放荡的英国船员。

如今,第一部关于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劫后余生记》(Saved from the Titanic)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展出了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在卡梅隆电影中穿过的两条裙子和一顶帽子。同时展出的还有德国电影《Nacht und Eis》(1912年8月上映)的片段。最令人兴奋的是,我们终于能看到约瑟夫·戈培尔(The Nazi Titanic)在1943年拍摄的《纳粹泰坦尼克号》(The Nazi Titanic)。在这一版电影里,白星航运公司主席为了让船长快速驶过冰山区域而对他进行贿赂,一位犹太乘客在事故发生后发起暴乱,而唯一表现出克制和淡定的只有德国乘客和船员。

展览中,一位演员朗读了比斯利的目击报告。根据比斯利的描述,灯熄灭后,船体“缓慢向前倾斜”,接着开始以“歪斜”的姿态沉入水中。即便是船只沉没过程,人们的说法也存在差异。比斯利表示泰坦尼克号并没有断为两截,但其他幸存者并不同意他的说法。

但是,泰坦尼克号留下的回忆却让人不想重温。比斯利说:“我愿意永远忘记那一幕——成百上千的乘客在冰水中一边痛哭大叫,一边拼命挣扎。”

(翻译:Nashville Predators)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The Telegraph

原标题:An unsinkable myth: how the Titanic gave birth to fake new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