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8互联网蝶变:新零售、新场景与新营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8互联网蝶变:新零售、新场景与新营销

怎么和用户建立最新潮、最高效、最趋同的连接方式永远都是新营销的本质需求。

微博靠段子、微信抓话题、头条看八卦,抖音颜与艺。

这些年我们追过的“网红”,几乎都在某一方面有着“天赋才情”,因此大众的注意力从来不会应为某一个“网红”的颜艺而舍弃了整座江山。

他们或许有幸成为用户在某一个领域的“启蒙老师”,但用户从来都是喜新厌旧的。

在这一波暗流汹涌的浪潮中,我们应该怎样“中流击水”?

第一:新零售,改变消费底层逻辑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新零售”这个词到底是马云,还是雷军发明的?

毕竟随着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版图一步步扩大,京东小步快跑,腾讯奋力急追,不知不觉,新零售似乎已经“有模有样”。

如果说新零售是阿里巴巴突袭腾讯社交领域不成反倒被腾讯顺手牵羊Copy了金融之路之后“迫于无赖”另辟蹊径走的一条路;庆幸的是,马云又一次赌对了,这便有了刘强东和马化腾“入局”。

为了和阿里巴巴对标,京东表示自己玩的是更“高级”的“无界零售”;不仅要对中小经销商、批发商群体进行“收编”,进一步扩大自身平台的品类渠道拓展能力,还要进一步深入中国社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无界零售的基础设施服务。

我们无从判断新零售和无界零售,谁更“技高一筹”,毕竟作为京东的铁杆盟友腾讯也出招了——“智慧零售”。

“智慧零售”的核心是在一个基于没有强势电商平台的存在的生态系统里,通过流量、体验、数据三种支持模式来扶持零售商在腾讯生态系统中综合提升业绩、品牌影响力、企业人效和来自C端客户的体验,核心仍然还是借助零售合作商借助基础工具,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属于零售商私有的商业用户数据,进而带动自身业务增长。

——引用自品途专栏作者@朱利安《腾讯开启智慧零售,企鹅帝国的“拐点”之战来了么?》

你瞧,新零售、无界零售、智慧零售,一个比一个“厉害”,命名也越来越简单。

我们无法衡量这三者孰强孰弱,它们虽然几乎同时起步,但它们的内核却决然不同:

新零售是阿里巴巴基于自己的电商生态,做出的一套线下增值方案;

智慧零售是腾讯基于自己在社交入口方面的绝对优势,做出的一套流量变现方案;

至于无界零售,只是对标新零售,过渡到智慧零售的一种“战略级方案”,它是一种纯电商的自救备案。

而我们需要看到的,就是这种不管是纯电商、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的到来都预示着电商时代已经进入下半场,底层的消费逻辑已经完全变化。

不再是用户慕名而来,而是商家需要想方设法进行“流量变现”,不管是人流、还是IP流。

第二:新场景,从线上反围剿线下

移动互联网以来,用户一直被“圈养”在微信微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阿里巴巴好歹还分了“新浪微博”一杯羹,最后也终于驯养出了自己的“杀手级”应用——支付宝,足以和微信分庭抗礼。

但是百度就没那么幸运了,2018年年初还需要靠着贴吧的人事变动才能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至于被李彦宏&陆奇押宝的“人工智能”,它们离用户太远了。

于是,这就构成了腾讯在社交游戏界一家独大,还“贪得无厌”踹了阿里巴巴“无现金支付”一脚;而后,就算阿里巴巴准备报复,也只是偷鸡不成只能拿彭蕾出来道歉的局面。

至于百度,它早就跌出BAT的一线梯队了;而它本人也并没有太多不甘,甚至还接二连三闹出血友吧和魏则西之类的大事件,据说最近莆田系似乎又露出了水面。

百度自身风波不断,李彦宏一直焦头烂额。

直到2016年今日头条在资讯分发上面的成功,惊醒了百度这只“几维鸟”。

当然,UC、一点资讯、搜狐甚至网易都反应过来了,眼红的他们怎能能够容忍“后来者居上”;但就算他们十面埋伏狙杀今日头条,张一鸣还是挺了过来,还加入了倒BAT的TMD团队。

这个时候就算李彦宏再次声明自己会把“内容分发”和“人工智能”放在同一梯队,合并了百家号、熊掌号,再加上队友前赴后继的“砸钱”,今日头条却依旧活的十分滋润。

甚至还在整个互联网的半壁江山都在围攻自己的时候,开辟了短视频、微头条战线,赌对了“抖音”这一爆款。

抖音的成功,想必就不用多说了;它成功的避开了微信微博以及今日头条的注意力陷阱打开了全新的注意力“黑洞”。

而且除了线上抖音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交生态”,线下那些互联网品牌也没闲着。

最开始大概是杜蕾斯开了一座线上“爱情博物馆”;接着是Keep在北京东四环,华贸购物中心顶层开了第一家线下健身房;再者就是3月22日-4月15日,知乎“不知道诊所”在上海静安大悦城正式开展三周。

你瞧,这些互联网品牌度开始从线上围剿到线下了。

第三:新营销,永远都要贴合用户

本周,新世相的营销课也算是给我们上了一堂“自杀式营销”。

虽然按照传播成本以及带来的流量和收益来说,新世相却是又做了一次成功的“潮水式营销”。

但是就整个圈内人对新世相的声讨以及用户要求退款的尴尬,“新世相”明显得不偿失。

它极大的消耗了新世相这个IP的品牌价值,也从另一个方面透支了太多新世相CEO张伟的个人魅力。

在传播学上,新世相规避了四级分销的陷阱,也给不少头部大号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但是这种类似于割韭菜的“一次性”营销手段却是没有任何可复制的价值。

对于我个人,对于世相我不怎么关注,第一次关注他的原因还是世相被封杀改成新世相,就莫名多了几丝关注;而中间也是被喜马拉雅上新世相的女声迷的不行,只是后来换成了男声,看到了他们太多“哗众取宠”的营销动作就没那么喜欢了。

抛开个人的感情因素,我们可以判断,抖音很可能取代今日头条跻身成为企业“双微+抖音”的标配:新浪的即时性便捷性、微信的深度广度以及抖音的直观性互动性,或将成为企业在新零售时代对接用户的最大窗口。

在微博上发表话题保持热度、在微信上发表观点引申内涵,在抖音上发布故事开展互动征集活动,想必是很多品牌的“绝配”。

据我所知,目前阿里巴巴、支付宝、西山居以及在抖音上绝地逆袭的答案奶茶,换发第二春的海底捞和沸腾虾都已经下注。

所以,在我看来“新营销”无非是和新零售一样基于现存的所有资源,整合自己的优势迅速抓住流量洼地开展最适合用户的营销手段;它不一定有多新,但一定在场景、渠道、关注点上面“耍小手段”。

↓ ↓ ↓

Ok,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新零售、新场景、新营销其实他们不是割裂的,很多时候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打出组合拳的时候才有更大的威能。

我们需要知道,新零售落地的无人值守货架、无人收银和全新的便利店它们原本就是一个新场景;而诸如这些新场景环境下AR技术、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等,它们又需要新营销这个环节来打通消费者;最后新营销的落地很大程度又是建立在新零售以及新场景环境上;所以,它们很多时候都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新零售是大势所趋,新场景是时代需要,新营销就需要因势利导。

怎么和用户建立最新潮、最高效、最趋同的连接方式永远都是新营销的本质需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8互联网蝶变:新零售、新场景与新营销

怎么和用户建立最新潮、最高效、最趋同的连接方式永远都是新营销的本质需求。

微博靠段子、微信抓话题、头条看八卦,抖音颜与艺。

这些年我们追过的“网红”,几乎都在某一方面有着“天赋才情”,因此大众的注意力从来不会应为某一个“网红”的颜艺而舍弃了整座江山。

他们或许有幸成为用户在某一个领域的“启蒙老师”,但用户从来都是喜新厌旧的。

在这一波暗流汹涌的浪潮中,我们应该怎样“中流击水”?

第一:新零售,改变消费底层逻辑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新零售”这个词到底是马云,还是雷军发明的?

毕竟随着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版图一步步扩大,京东小步快跑,腾讯奋力急追,不知不觉,新零售似乎已经“有模有样”。

如果说新零售是阿里巴巴突袭腾讯社交领域不成反倒被腾讯顺手牵羊Copy了金融之路之后“迫于无赖”另辟蹊径走的一条路;庆幸的是,马云又一次赌对了,这便有了刘强东和马化腾“入局”。

为了和阿里巴巴对标,京东表示自己玩的是更“高级”的“无界零售”;不仅要对中小经销商、批发商群体进行“收编”,进一步扩大自身平台的品类渠道拓展能力,还要进一步深入中国社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无界零售的基础设施服务。

我们无从判断新零售和无界零售,谁更“技高一筹”,毕竟作为京东的铁杆盟友腾讯也出招了——“智慧零售”。

“智慧零售”的核心是在一个基于没有强势电商平台的存在的生态系统里,通过流量、体验、数据三种支持模式来扶持零售商在腾讯生态系统中综合提升业绩、品牌影响力、企业人效和来自C端客户的体验,核心仍然还是借助零售合作商借助基础工具,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属于零售商私有的商业用户数据,进而带动自身业务增长。

——引用自品途专栏作者@朱利安《腾讯开启智慧零售,企鹅帝国的“拐点”之战来了么?》

你瞧,新零售、无界零售、智慧零售,一个比一个“厉害”,命名也越来越简单。

我们无法衡量这三者孰强孰弱,它们虽然几乎同时起步,但它们的内核却决然不同:

新零售是阿里巴巴基于自己的电商生态,做出的一套线下增值方案;

智慧零售是腾讯基于自己在社交入口方面的绝对优势,做出的一套流量变现方案;

至于无界零售,只是对标新零售,过渡到智慧零售的一种“战略级方案”,它是一种纯电商的自救备案。

而我们需要看到的,就是这种不管是纯电商、电商平台、社交电商的到来都预示着电商时代已经进入下半场,底层的消费逻辑已经完全变化。

不再是用户慕名而来,而是商家需要想方设法进行“流量变现”,不管是人流、还是IP流。

第二:新场景,从线上反围剿线下

移动互联网以来,用户一直被“圈养”在微信微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阿里巴巴好歹还分了“新浪微博”一杯羹,最后也终于驯养出了自己的“杀手级”应用——支付宝,足以和微信分庭抗礼。

但是百度就没那么幸运了,2018年年初还需要靠着贴吧的人事变动才能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至于被李彦宏&陆奇押宝的“人工智能”,它们离用户太远了。

于是,这就构成了腾讯在社交游戏界一家独大,还“贪得无厌”踹了阿里巴巴“无现金支付”一脚;而后,就算阿里巴巴准备报复,也只是偷鸡不成只能拿彭蕾出来道歉的局面。

至于百度,它早就跌出BAT的一线梯队了;而它本人也并没有太多不甘,甚至还接二连三闹出血友吧和魏则西之类的大事件,据说最近莆田系似乎又露出了水面。

百度自身风波不断,李彦宏一直焦头烂额。

直到2016年今日头条在资讯分发上面的成功,惊醒了百度这只“几维鸟”。

当然,UC、一点资讯、搜狐甚至网易都反应过来了,眼红的他们怎能能够容忍“后来者居上”;但就算他们十面埋伏狙杀今日头条,张一鸣还是挺了过来,还加入了倒BAT的TMD团队。

这个时候就算李彦宏再次声明自己会把“内容分发”和“人工智能”放在同一梯队,合并了百家号、熊掌号,再加上队友前赴后继的“砸钱”,今日头条却依旧活的十分滋润。

甚至还在整个互联网的半壁江山都在围攻自己的时候,开辟了短视频、微头条战线,赌对了“抖音”这一爆款。

抖音的成功,想必就不用多说了;它成功的避开了微信微博以及今日头条的注意力陷阱打开了全新的注意力“黑洞”。

而且除了线上抖音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交生态”,线下那些互联网品牌也没闲着。

最开始大概是杜蕾斯开了一座线上“爱情博物馆”;接着是Keep在北京东四环,华贸购物中心顶层开了第一家线下健身房;再者就是3月22日-4月15日,知乎“不知道诊所”在上海静安大悦城正式开展三周。

你瞧,这些互联网品牌度开始从线上围剿到线下了。

第三:新营销,永远都要贴合用户

本周,新世相的营销课也算是给我们上了一堂“自杀式营销”。

虽然按照传播成本以及带来的流量和收益来说,新世相却是又做了一次成功的“潮水式营销”。

但是就整个圈内人对新世相的声讨以及用户要求退款的尴尬,“新世相”明显得不偿失。

它极大的消耗了新世相这个IP的品牌价值,也从另一个方面透支了太多新世相CEO张伟的个人魅力。

在传播学上,新世相规避了四级分销的陷阱,也给不少头部大号带来了不菲的收益;但是这种类似于割韭菜的“一次性”营销手段却是没有任何可复制的价值。

对于我个人,对于世相我不怎么关注,第一次关注他的原因还是世相被封杀改成新世相,就莫名多了几丝关注;而中间也是被喜马拉雅上新世相的女声迷的不行,只是后来换成了男声,看到了他们太多“哗众取宠”的营销动作就没那么喜欢了。

抛开个人的感情因素,我们可以判断,抖音很可能取代今日头条跻身成为企业“双微+抖音”的标配:新浪的即时性便捷性、微信的深度广度以及抖音的直观性互动性,或将成为企业在新零售时代对接用户的最大窗口。

在微博上发表话题保持热度、在微信上发表观点引申内涵,在抖音上发布故事开展互动征集活动,想必是很多品牌的“绝配”。

据我所知,目前阿里巴巴、支付宝、西山居以及在抖音上绝地逆袭的答案奶茶,换发第二春的海底捞和沸腾虾都已经下注。

所以,在我看来“新营销”无非是和新零售一样基于现存的所有资源,整合自己的优势迅速抓住流量洼地开展最适合用户的营销手段;它不一定有多新,但一定在场景、渠道、关注点上面“耍小手段”。

↓ ↓ ↓

Ok,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新零售、新场景、新营销其实他们不是割裂的,很多时候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打出组合拳的时候才有更大的威能。

我们需要知道,新零售落地的无人值守货架、无人收银和全新的便利店它们原本就是一个新场景;而诸如这些新场景环境下AR技术、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等,它们又需要新营销这个环节来打通消费者;最后新营销的落地很大程度又是建立在新零售以及新场景环境上;所以,它们很多时候都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新零售是大势所趋,新场景是时代需要,新营销就需要因势利导。

怎么和用户建立最新潮、最高效、最趋同的连接方式永远都是新营销的本质需求。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