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哈利·波特》如何影响了美国禁枪游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哈利·波特》如何影响了美国禁枪游行

魔幻故事并不只是逃离现实的方式,更是深入了解现实的起点。除你武器!

图片来源:Alamy

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21年,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似乎正在逐渐缩小,但却并不是朝着好的方向。

直到三月末。

“为我们的生命游行”(March For Our Lives,美国佛罗里达枪击案后爆发的禁枪游行)活动中有许多海报和标语吸引了社交媒体的注意,其中一幅格外引人注目,照片拍摄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画面中一位戴着蓝色帽子的女士举着一张海报。也许海报上的口号不是最简洁的,但其传递的信息却非常准确:“我曾经希望现实就像《哈利·波特》一样,我的意思是想要各种各样的魔法,而不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的那套剧情:政府拒绝就死亡威胁采取任何行动,而年轻人不得不团结起来进行反击。”

哈利·波特的世界已经不再只是人们寻找安慰的避难所,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总统后,反对者把他和伏地魔联系起来。而反抗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时代》杂志的夏洛特·阿尔特(Charlotte Alter)周六发推指出,《哈利·波特》不只是安慰粉丝,更是鼓励他们行动起来。例如书中的“除你武器”(Expelliarmus)咒语,阿尔特写道,“‘除你武器’正是‘#为我们的生命游行#’活动的主要策略,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隐含意义。”美国各地的游行中还出现其他相关标语:“邓布利多军招收新鲜血液”、“赫奇帕奇学院支持枪支管控”、“赫敏用知识而非枪支反抗敌人”。阿尔特写道:“这一代年轻人不仅是在学校枪击案频发的环境里长大的,他们也是读着《哈利·波特》长大的。”

关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一幅标语准确地描述了当下的环境。图片来源:Peter H Hansen

尼尔·盖曼(Neil Gaiman)在他2002年的小说《鬼妈妈》(Coraline)中曾化用英国作家G.K.切斯特顿(G.K.Chesterton)的名言:“童话是真实的,不是因为童话中告诉我们龙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因为童话里我们可以打败龙。”游行中还有一名穿着粉色外套的学生举着这样的标语:“如果霍格沃茨的学生可以打败食死徒,那我们也可以打败美国步枪协会(NRA)。”

几位游行者从《哈利·波特》故事情节中得到灵感。图片来源:Sophfronia Scott

如果我们不理解《哈利·波特》所代表的重要意义,那意味着,我们已经老了,没有青少年时期第一次阅读到喜欢的作品时候的那种热情了。需要注意的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包括许多深刻的主题:种族清洗、不平等、奴役制度、政府腐败、折磨、精神控制等等。从本质上来说,《哈利·波特》系列呈现的是善恶之争,而战争确实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当敌方代表着法西斯主义时。更何况,书中的核心情节还包括伏地魔和他的手下企图清理驱逐麻瓜和“泥巴种”。

《哈利·波特》电影中拉尔夫·费因斯扮演了伏地魔一角。图片来源:Alamy

这些主题在系列刚面世时就已令读者感同身受。对于“帕克兰一代”(ParklandGeneration,帕克兰为佛罗里达枪击案事发地)年轻人来说,他们在越来越动荡的世界环境中成长起来,美国和欧洲的边缘群体更加努力强调法西斯主义已经成为当代威胁,《哈利·波特》让这一代年轻人更能深有同感。尽管评论家坚持认为哈利·波特衍生出的各种模因(meme)只是因为人们抱着天真的希望,认为挥一挥魔杖就能解决类似枪支管控这样的难题。当然不是这样,哈利·波特迷会告诉你,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坚持自由价值,解决了不少现实中的问题,并敢于直面“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

有人将反枪游行与“邓布利多军”和“食死徒”联系起来。图片来源:Sadie LaPonsie

比如伏地魔和他的食死徒执着于种族的纯洁性,展现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敏感度,这种执着和尼采的哲学理念很接近。伏地魔的一位追随者就曾说过:“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有权力和那些不敢追求权力的人。”但书中也有提到灰色领域。哈里的教父小天狼星曾对他说过:“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好人和食死徒。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好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关键是我们选择哪一面示人。”

《哈利·波特》中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则有关自满。因为家养小精灵的存在,可以说霍格沃茨的世界是基于奴役制度建立起来的。当赫敏企图通过她的“家养小精灵权益促进会”(S.P.E.W.)来为它们发声时,其他的巫师都嘲笑她。社会不公很容易被正常化,以至于几乎所有家养小精灵都会把夸赞当作冒犯。

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游行中都有引用《哈利·波特》的标语。图片来源:Tracy Tran

关于什么样的人应该得到尊重的问题也很微妙。尽管邓布利多军以邓布利多的名号进行游行抗议,他本人也有不少缺点。而书中不仅有像多洛莉丝·乌姆里奇(Dolores Umbridge)这样纯粹的反派,也有总是出于好意的魔法部部长康奈利·福吉(Cornelius Fudge),那后者到底值不值得尊重呢?书中一次次把权威人物描绘成不值得被尊重的人(有评论指责罗琳描绘了一个保守、传统的世界,作者称这绝不是她的本意)。

当然媒体和游行自由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哪怕是微小的行动有时候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尽管有魔法的帮助,“爱”仍然是哈利·波特的终极秘密武器,换句话说,伏地魔主要是被团结合作的力量打败的。他有他的食死徒,而其他所有人都站在了哈利的身后。记得“除你武器”那个咒语吗?这个词语本意的主语是“我们”,而不是“我”。

“哈利·波特联盟”(Harry Potter Alliance)在2005年就开始采取行动,这是一个旨在发动粉丝与真实世界的“魂器”抗争的非营利组织,而现实中的魂器包括顽固和气候变化等。这个组织在官网上写道:“我们非常清楚,魔幻故事并不只是我们逃离现实的一个方式,而是深入了解现实的起点。”

“哈利·波特圣经”播客称:“阅读小说并不会让我们逃离现实世界,而是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其中。”
图片来源:Alamy

JK·罗琳本人也曾说她的小说中确实含有对任何暴政的抗议。“波特系列是对容忍度的抗议,是对终结顽固的请求,”她在2007年说,“我觉得这是有人不喜欢这个系列的原因,但对我来说,这是应该传递给年轻人的健康信号,让他们知道权威是可以质疑的,任何机构或媒体都不会告诉你全部的真相。”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看法。从希腊神话到莎士比亚、《指环王》、《星球大战》,小说向来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自由。将这样的信息融入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想象世界中,证明了想象力的力量永远胜于庸俗的宣言。

《哈利·波特》系列是史上最畅销的书籍,吸引了一代书迷。图片来源:Alamy

但哈利·波特现象还有另一个维度。它和现实一样,呈现了人们的团结和归属感。这一系列的第一批书迷现在已经步入30岁,他们曾经在书店外排队只为买到最新出版的书,并因此上了新闻。这些人和随之而来的年轻一代读者,第一次体会到了比他们自己更宏大的故事。而在俗世里,这是非常有力的。这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正开始目睹。

(翻译:李思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BBC

原标题:How Harry Potter became a rallying cr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哈利·波特》如何影响了美国禁枪游行

魔幻故事并不只是逃离现实的方式,更是深入了解现实的起点。除你武器!

图片来源:Alamy

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21年,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似乎正在逐渐缩小,但却并不是朝着好的方向。

直到三月末。

“为我们的生命游行”(March For Our Lives,美国佛罗里达枪击案后爆发的禁枪游行)活动中有许多海报和标语吸引了社交媒体的注意,其中一幅格外引人注目,照片拍摄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画面中一位戴着蓝色帽子的女士举着一张海报。也许海报上的口号不是最简洁的,但其传递的信息却非常准确:“我曾经希望现实就像《哈利·波特》一样,我的意思是想要各种各样的魔法,而不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的那套剧情:政府拒绝就死亡威胁采取任何行动,而年轻人不得不团结起来进行反击。”

哈利·波特的世界已经不再只是人们寻找安慰的避难所,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总统后,反对者把他和伏地魔联系起来。而反抗则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时代》杂志的夏洛特·阿尔特(Charlotte Alter)周六发推指出,《哈利·波特》不只是安慰粉丝,更是鼓励他们行动起来。例如书中的“除你武器”(Expelliarmus)咒语,阿尔特写道,“‘除你武器’正是‘#为我们的生命游行#’活动的主要策略,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隐含意义。”美国各地的游行中还出现其他相关标语:“邓布利多军招收新鲜血液”、“赫奇帕奇学院支持枪支管控”、“赫敏用知识而非枪支反抗敌人”。阿尔特写道:“这一代年轻人不仅是在学校枪击案频发的环境里长大的,他们也是读着《哈利·波特》长大的。”

关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一幅标语准确地描述了当下的环境。图片来源:Peter H Hansen

尼尔·盖曼(Neil Gaiman)在他2002年的小说《鬼妈妈》(Coraline)中曾化用英国作家G.K.切斯特顿(G.K.Chesterton)的名言:“童话是真实的,不是因为童话中告诉我们龙是真实存在的,而是因为童话里我们可以打败龙。”游行中还有一名穿着粉色外套的学生举着这样的标语:“如果霍格沃茨的学生可以打败食死徒,那我们也可以打败美国步枪协会(NRA)。”

几位游行者从《哈利·波特》故事情节中得到灵感。图片来源:Sophfronia Scott

如果我们不理解《哈利·波特》所代表的重要意义,那意味着,我们已经老了,没有青少年时期第一次阅读到喜欢的作品时候的那种热情了。需要注意的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包括许多深刻的主题:种族清洗、不平等、奴役制度、政府腐败、折磨、精神控制等等。从本质上来说,《哈利·波特》系列呈现的是善恶之争,而战争确实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当敌方代表着法西斯主义时。更何况,书中的核心情节还包括伏地魔和他的手下企图清理驱逐麻瓜和“泥巴种”。

《哈利·波特》电影中拉尔夫·费因斯扮演了伏地魔一角。图片来源:Alamy

这些主题在系列刚面世时就已令读者感同身受。对于“帕克兰一代”(ParklandGeneration,帕克兰为佛罗里达枪击案事发地)年轻人来说,他们在越来越动荡的世界环境中成长起来,美国和欧洲的边缘群体更加努力强调法西斯主义已经成为当代威胁,《哈利·波特》让这一代年轻人更能深有同感。尽管评论家坚持认为哈利·波特衍生出的各种模因(meme)只是因为人们抱着天真的希望,认为挥一挥魔杖就能解决类似枪支管控这样的难题。当然不是这样,哈利·波特迷会告诉你,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坚持自由价值,解决了不少现实中的问题,并敢于直面“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

有人将反枪游行与“邓布利多军”和“食死徒”联系起来。图片来源:Sadie LaPonsie

比如伏地魔和他的食死徒执着于种族的纯洁性,展现了一种虚无主义的敏感度,这种执着和尼采的哲学理念很接近。伏地魔的一位追随者就曾说过:“没有什么善恶之分,只有权力和那些不敢追求权力的人。”但书中也有提到灰色领域。哈里的教父小天狼星曾对他说过:“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好人和食死徒。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好的一面和黑暗的一面。关键是我们选择哪一面示人。”

《哈利·波特》中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则有关自满。因为家养小精灵的存在,可以说霍格沃茨的世界是基于奴役制度建立起来的。当赫敏企图通过她的“家养小精灵权益促进会”(S.P.E.W.)来为它们发声时,其他的巫师都嘲笑她。社会不公很容易被正常化,以至于几乎所有家养小精灵都会把夸赞当作冒犯。

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游行中都有引用《哈利·波特》的标语。图片来源:Tracy Tran

关于什么样的人应该得到尊重的问题也很微妙。尽管邓布利多军以邓布利多的名号进行游行抗议,他本人也有不少缺点。而书中不仅有像多洛莉丝·乌姆里奇(Dolores Umbridge)这样纯粹的反派,也有总是出于好意的魔法部部长康奈利·福吉(Cornelius Fudge),那后者到底值不值得尊重呢?书中一次次把权威人物描绘成不值得被尊重的人(有评论指责罗琳描绘了一个保守、传统的世界,作者称这绝不是她的本意)。

当然媒体和游行自由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哪怕是微小的行动有时候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尽管有魔法的帮助,“爱”仍然是哈利·波特的终极秘密武器,换句话说,伏地魔主要是被团结合作的力量打败的。他有他的食死徒,而其他所有人都站在了哈利的身后。记得“除你武器”那个咒语吗?这个词语本意的主语是“我们”,而不是“我”。

“哈利·波特联盟”(Harry Potter Alliance)在2005年就开始采取行动,这是一个旨在发动粉丝与真实世界的“魂器”抗争的非营利组织,而现实中的魂器包括顽固和气候变化等。这个组织在官网上写道:“我们非常清楚,魔幻故事并不只是我们逃离现实的一个方式,而是深入了解现实的起点。”

“哈利·波特圣经”播客称:“阅读小说并不会让我们逃离现实世界,而是让我们更好地生活在其中。”
图片来源:Alamy

JK·罗琳本人也曾说她的小说中确实含有对任何暴政的抗议。“波特系列是对容忍度的抗议,是对终结顽固的请求,”她在2007年说,“我觉得这是有人不喜欢这个系列的原因,但对我来说,这是应该传递给年轻人的健康信号,让他们知道权威是可以质疑的,任何机构或媒体都不会告诉你全部的真相。”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看法。从希腊神话到莎士比亚、《指环王》、《星球大战》,小说向来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自由。将这样的信息融入到一个亦真亦幻的想象世界中,证明了想象力的力量永远胜于庸俗的宣言。

《哈利·波特》系列是史上最畅销的书籍,吸引了一代书迷。图片来源:Alamy

但哈利·波特现象还有另一个维度。它和现实一样,呈现了人们的团结和归属感。这一系列的第一批书迷现在已经步入30岁,他们曾经在书店外排队只为买到最新出版的书,并因此上了新闻。这些人和随之而来的年轻一代读者,第一次体会到了比他们自己更宏大的故事。而在俗世里,这是非常有力的。这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正开始目睹。

(翻译:李思璟)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BBC

原标题:How Harry Potter became a rallying cry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