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扫帚的时代
19世纪早期,人们出行都是靠马或者马车,据统计当时伦敦的马匹数量超过了10万匹。马匹作为需要进食的交通工具,自然会产生许多粪便,加上伦敦经常处于多雨的天气,当时的街道环境十分恶劣。而此时的道路都是由清洁工进行打扫的,他们采用扫帚和铲子来清洁道路上的动物粪便和垃圾等,久而久之清洁工便成了最不受欢迎的工作。
1840年代,英国的曼彻斯特开始发展成第一个大型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拥有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还有当时最大的纺织工业,与不远处的利物浦一起成为了当时的全球生产链的核心。工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机器来代替人工清理街道。
19世纪的曼彻斯特
1843年,约瑟夫·霍特沃斯(Joseph Whitworth)发明了一种机械清扫车,称为“曼彻斯特的专用街道清理机”。它是由马匹作为牵引,后方接着一个大箱子来储存垃圾,最后是一个类似与滑梯的装置,装置的末尾有个刷子。通过自行车的链条旋转原理,将垃圾清扫后输送进大箱子中,这便是最早的扫路车。
后来扫地机的发展便迅速了起来,在20世纪之前,一共出现了300多个扫地机的专利。1849年,美国人C.S.毕晓普获得了第一个扫地机的专利;1868年,第一台以蒸汽机驱动、用于清理铁路轨道自动清扫车诞生;1879年尤里卡·C·鲍恩成为了第一个获得扫地机专利的女性。
19世纪的扫地机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在车轮上利用齿轮和链条来驱动刷子和皮带,将垃圾收集起来,有的扫路车会装一个水箱和喷雾器,来减少灰尘。
1905年纽约道路上的马拉扫路车
机械化扫路车
1911年,埃尔金的约翰·墨菲决定制造一个由汽车驱动的街道扫地机,在查尔斯·怀延和詹姆斯·托德的支持下,成立了埃尔金清洁公司。经过了两年的研发,墨菲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一辆由汽车驱动的扫路车诞生了。这辆扫路车使用扫帚清扫地面上的大块垃圾和污垢后,可以通过传送带送到容器中。1914年有研究表明埃尔金的汽车清扫车比原来的马匹清扫车节省了2716.77美元。
1913年埃尔金扫路车专利图,墨菲于1917年获得此专利
1918年埃尔金扫路车
墨菲不断的改进设计,不久后埃尔金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扫路车。随后制造扫路车的公司也开始渐渐多了起来。
1917年俄亥俄州道路清洁公司的扫路车
1917年洛杉矶的莫兰德卡车扫地机,它具有真空吸附功能
奥斯汀40型扫路车
1950年的韦恩扫地机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发现这种扫路车只能清扫大的垃圾,路面上还会残留这小颗粒。在暴雨的冲击下,这些小颗粒会被带入下水道通往海洋,从而污染水资源。于是扫路车在技术上经行了革新,可以利用压强和真空等方式,将小颗粒吸附进入收集箱中。而现在我们常见的扫路车都已经具备了吸附收集PM10颗粒的功能。
扫路车在中国
20世纪60年代,我国研制并生产出了第一代扫路车,和其他国家一样,最开始它只能清扫地面上的垃圾。虽然第一代扫路车清洁效果差、操作不方便,但它依然揭开了我国扫路车的序幕。
我国早期自行改装的垃圾车
当时的只是很简单的在自行车后面装一个扫帚,将垃圾扫到一块,后来将自行车换成了拖拉机。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台湿式吸扫结合的扫路车——SHZ20型扫路车才正式面世。SHZ20采用的是扫刷清扫和真空输送相结合的方式,并采用湿式除尘的原理减少二次扬尘,这标志着我国第三代扫路车的诞生。
1972年上海的扫路车
到了90年代,国家在环卫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增加,扫路车的市场需求也开始日益增加,扫路车的品种开始多元化了起来,形成了自行开发与引进国外新技术相结合的模式。
如今,大家环保意识普遍增强,环保型的扫路车也成为了最新的发展方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扫路车的功能和技术会越来越先进,为我们带来一个干净绿色的生活环境。
……………………………………………………………………
上海汽车博物馆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