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7万每平米的香港微型公寓还是很抢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7万每平米的香港微型公寓还是很抢手

香港房价飙升,总价相对而言更便宜的微型公寓越来越受欢迎。它们装修豪华,但其中最小可能只有15平方米出头。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香港新建的远晴(Le Riviera)楼盘23楼的一套公寓最近以72.2万美元(约442万元)的价格成交。这套公寓视野很好,可以看到壮丽的维多利亚港。公寓里的德国高端设施和大理石台面也都处处彰显着欧式奢华。而在大楼的入口,西班牙艺术家的彩色丝网雕塑从天花板上垂挂而下。

只有一个地方美中不足。这套公寓只有275平方英尺(约25.5平方米),卧室只够挤下一张双人床。

“如果我们现在不买,以后可能就买不起了。”60岁的弗兰克•吴(Frank Wu)说。他是这套位于筲箕湾的所谓“微型公寓”的新主人。筲箕湾过去是个小渔村,位于香港岛东北端。

这座城市是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昂的地方之一,近年来已经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纪录。随着房价的不断飙升,一些一度显得匪夷所思的居住空间,尽管价格到了天文数字,依然遭到人们的哄抢。

远晴已经卖出去的公寓中,四分之三都是吴先生所买的那种微型公寓。香港的房地产开发商正在向市场推出越来越小的房型——其中有一家最近建设的公寓只有165平方英尺(约15.3平方米)。

30多平方米的微型公寓是香港中西区一个新楼盘的特色户型。 供图:Fion

对于仍然挤在父母家里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变得越来越难以想象。租金也在一路飞涨。现在,有些人担心,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会崩盘,尤其是如果美联储明年开始加息的话。因为香港的贷款与美国的利率是绑在一起的。

杜佩蕾(To Pui-lui,音译)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办公室和远晴就在同一条街上,她已经卖出了这个楼盘里两套类似规格的公寓。她在她办公室里暗示,麻烦已经快来了。她最近建议当医生的女儿现在不要买房。

杜佩蕾说:“如果房价从这样的高点跌下来,那简直是灾难。”

根据房地产中介中原地产(Centaline)和香港城市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共同编制的中原城市指数(Centa-City Index),自从2003年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低点开始,房屋均价已经上涨了3倍多。

中国开始高速增长后,香港的经济在过去10年中也在显著扩张,经济的繁荣助推了香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内地有钱人的强劲需求和香港有限的土地供应同样也帮助抬高了房价,尽管政府实行一系列降温措施(比如,购房需要额外交税)之后这种效应已经开始缓和。

因为受到超低利率的刺激,首次购房者现在成了市场的主力。

巴黎百富勤(BNP Paribas)房地产分析师帕特里克·黄(Patrick Wong)说:“抵押率现在还不到2%,对购房者非常有吸引力。”远晴项目开发商协成行(Hip Shing Hong)称,截至目前,远晴只有一位购房者不需要抵押贷款。

吴先生是一位退休的结构工程师,住在香港地价更贵的半山,他买微型公寓的目的是为了投资。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潜在的租户。那是一个加拿大女人,家人就住在附近的小区。他说,他打算每个月收16000港币。

许多中等收入家庭现在都住在远离香港中心的地区,比如九龙东等地,那里的通勤距离较长,但价格也更便宜。在位于新界东北部的将军澳地区,新楼盘的售价最近已经低到了一万港币每平方英尺,其中大约有一半的房子在远晴。即便是在这些居住区,价格也已经被整个市场拉高了。

但是香港房屋市场的狂热可能很快就会消退。港币与美元挂钩,所以利率政策也相互关联。一旦利率上升,贷款买房的人房贷就会上涨,感受到这种影响。这种担心在香港尤其明显,因为那里的按揭并不是按固定利率设置的。

很多香港人仍然对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房地产泡沫破裂记忆犹新。随着香港的经济受到打击,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物价也开始降温。2002年爆发的SARS疫情也加速了物价的下降。到2003年年中,房价已经跌到了谷底。

里昂证券(CLSA)房地产分析师妮可·王(Nicole Wong)记得,2003年走访一个没收的抵债公寓时,那家人连家当都没有带走。孩子的背包还放在桌上,家庭作业只做了一半。而在另一个屋子里,她还看到了赌博的票据。

“那是一种非常、非常吓人的经历。”她说。“可以完整地看到一家人被带走之前的那种挣扎。”

但开发商目前似乎不为所动。他们继续修建新的楼盘,而且因为最高可以高达10%的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而愈演愈烈。微型公寓只是他们推向市场的一小部分产品,但它们的数量却在增加,而且多家房地产开放商正在跳进这个市场。部分原因在于,微型公寓的总价看起来比大户型要便宜,尤其是在远离香港本岛的地区,使得更大范围的购房者有能力负担。

即使按照香港的标准,亚洲首富李嘉诚最近推出的公寓也小得惊人。李嘉诚的公司长江实业(Cheung Kong Properties)开发的岚山(Mont Vert)楼盘里,一些公寓的面积只有165平方英尺(约15.3平方米)到196平方英尺(约18.2平方米)。

打算购买最近一批微型公寓的人甚至不能提前亲眼看看房子,除非他们同意购买,而这种情况在香港屡见不鲜。

吴先生虽然承认在房价这么高的时候购买远晴的公寓存在风险,但看上去却并不是太担心。他说,他和他的妻子随时可以搬进去。

环顾空荡荡的卧室,他补充说:“它挺适合我。”

(译者:王修竹)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HONG KONG, APARTMENTS THAT ONLY A PIGEON COULD LOVE

最新更新时间:11/24 00:3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7万每平米的香港微型公寓还是很抢手

香港房价飙升,总价相对而言更便宜的微型公寓越来越受欢迎。它们装修豪华,但其中最小可能只有15平方米出头。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香港新建的远晴(Le Riviera)楼盘23楼的一套公寓最近以72.2万美元(约442万元)的价格成交。这套公寓视野很好,可以看到壮丽的维多利亚港。公寓里的德国高端设施和大理石台面也都处处彰显着欧式奢华。而在大楼的入口,西班牙艺术家的彩色丝网雕塑从天花板上垂挂而下。

只有一个地方美中不足。这套公寓只有275平方英尺(约25.5平方米),卧室只够挤下一张双人床。

“如果我们现在不买,以后可能就买不起了。”60岁的弗兰克•吴(Frank Wu)说。他是这套位于筲箕湾的所谓“微型公寓”的新主人。筲箕湾过去是个小渔村,位于香港岛东北端。

这座城市是全世界生活成本最高昂的地方之一,近年来已经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房地产纪录。随着房价的不断飙升,一些一度显得匪夷所思的居住空间,尽管价格到了天文数字,依然遭到人们的哄抢。

远晴已经卖出去的公寓中,四分之三都是吴先生所买的那种微型公寓。香港的房地产开发商正在向市场推出越来越小的房型——其中有一家最近建设的公寓只有165平方英尺(约15.3平方米)。

30多平方米的微型公寓是香港中西区一个新楼盘的特色户型。 供图:Fion

对于仍然挤在父母家里的很多年轻人来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变得越来越难以想象。租金也在一路飞涨。现在,有些人担心,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会崩盘,尤其是如果美联储明年开始加息的话。因为香港的贷款与美国的利率是绑在一起的。

杜佩蕾(To Pui-lui,音译)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办公室和远晴就在同一条街上,她已经卖出了这个楼盘里两套类似规格的公寓。她在她办公室里暗示,麻烦已经快来了。她最近建议当医生的女儿现在不要买房。

杜佩蕾说:“如果房价从这样的高点跌下来,那简直是灾难。”

根据房地产中介中原地产(Centaline)和香港城市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共同编制的中原城市指数(Centa-City Index),自从2003年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低点开始,房屋均价已经上涨了3倍多。

中国开始高速增长后,香港的经济在过去10年中也在显著扩张,经济的繁荣助推了香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内地有钱人的强劲需求和香港有限的土地供应同样也帮助抬高了房价,尽管政府实行一系列降温措施(比如,购房需要额外交税)之后这种效应已经开始缓和。

因为受到超低利率的刺激,首次购房者现在成了市场的主力。

巴黎百富勤(BNP Paribas)房地产分析师帕特里克·黄(Patrick Wong)说:“抵押率现在还不到2%,对购房者非常有吸引力。”远晴项目开发商协成行(Hip Shing Hong)称,截至目前,远晴只有一位购房者不需要抵押贷款。

吴先生是一位退休的结构工程师,住在香港地价更贵的半山,他买微型公寓的目的是为了投资。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潜在的租户。那是一个加拿大女人,家人就住在附近的小区。他说,他打算每个月收16000港币。

许多中等收入家庭现在都住在远离香港中心的地区,比如九龙东等地,那里的通勤距离较长,但价格也更便宜。在位于新界东北部的将军澳地区,新楼盘的售价最近已经低到了一万港币每平方英尺,其中大约有一半的房子在远晴。即便是在这些居住区,价格也已经被整个市场拉高了。

但是香港房屋市场的狂热可能很快就会消退。港币与美元挂钩,所以利率政策也相互关联。一旦利率上升,贷款买房的人房贷就会上涨,感受到这种影响。这种担心在香港尤其明显,因为那里的按揭并不是按固定利率设置的。

很多香港人仍然对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房地产泡沫破裂记忆犹新。随着香港的经济受到打击,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物价也开始降温。2002年爆发的SARS疫情也加速了物价的下降。到2003年年中,房价已经跌到了谷底。

里昂证券(CLSA)房地产分析师妮可·王(Nicole Wong)记得,2003年走访一个没收的抵债公寓时,那家人连家当都没有带走。孩子的背包还放在桌上,家庭作业只做了一半。而在另一个屋子里,她还看到了赌博的票据。

“那是一种非常、非常吓人的经历。”她说。“可以完整地看到一家人被带走之前的那种挣扎。”

但开发商目前似乎不为所动。他们继续修建新的楼盘,而且因为最高可以高达10%的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而愈演愈烈。微型公寓只是他们推向市场的一小部分产品,但它们的数量却在增加,而且多家房地产开放商正在跳进这个市场。部分原因在于,微型公寓的总价看起来比大户型要便宜,尤其是在远离香港本岛的地区,使得更大范围的购房者有能力负担。

即使按照香港的标准,亚洲首富李嘉诚最近推出的公寓也小得惊人。李嘉诚的公司长江实业(Cheung Kong Properties)开发的岚山(Mont Vert)楼盘里,一些公寓的面积只有165平方英尺(约15.3平方米)到196平方英尺(约18.2平方米)。

打算购买最近一批微型公寓的人甚至不能提前亲眼看看房子,除非他们同意购买,而这种情况在香港屡见不鲜。

吴先生虽然承认在房价这么高的时候购买远晴的公寓存在风险,但看上去却并不是太担心。他说,他和他的妻子随时可以搬进去。

环顾空荡荡的卧室,他补充说:“它挺适合我。”

(译者:王修竹)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HONG KONG, APARTMENTS THAT ONLY A PIGEON COULD LOVE

最新更新时间:11/24 00:3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