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朱鸣岐:美国代表团立场不一或限制中美贸易谈判效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朱鸣岐:美国代表团立场不一或限制中美贸易谈判效果

美国代表团中至少有四个立场:莱特希泽和罗斯强硬,姆努钦温和;库德洛纠结而纳瓦罗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朱鸣岐系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员,文中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联系方式vzhu@rhg.com)

美国政府贸易代表团本周四即将到达北京开始贸易谈判。很多人似乎相信,一旦谈判开始,贸易战似乎就要烟消云散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美国谈判代表团的人员构成。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代表团有以下五名主要成员: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Kudlow)、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Peter Navarro)。这五个人当中起码有四种不同的立场。

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是五人中政治经验最丰富、对政策最熟悉、国际谈判资历最深的政策专家。他的政治生涯起源于里根政府时期,早在1983年莱特希泽就担任过美国政府的贸易副代表,并参与了美国当年对日本的钢铁贸易谈判,推动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作为一个经济保守派,莱特希泽绝对不是自由贸易的信徒。与特朗普任命的许多“政治素人”们不同,莱特希泽是一个有实力、有经验、有声誉的保守派。特朗普对他的政治任命在参议院获得了82票支持、14票反对的结果,这在本届美国内阁中属于非常少数的“没有争议”的人事任命(财政部长姆努钦只获得了52票支持,商务部长罗斯也只有72票)。莱特希泽对华经济政策非常强硬,许多主张虽然有争议,但在逻辑上往往是自洽的,也有不错的理论水平,因此莱特希泽在美国朝野政商各界有不小的支持度。

商务部长罗斯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立场和莱特希泽比较接近,都属于贸易鹰派。但是在共同的大方向下,罗斯更为执着货物贸易赤字这样的传统经济问题(他的商业经历有很大一部分与制造业和钢铁业投资有关)。而在莱特希泽看来,中美经济摩擦中的新经济问题(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经济发展模式)才是博弈的主战场。罗斯领导的商务部推动了232调查(钢铁和铝),而莱特希泽领导的贸易代表办公室则主要推动了301调查(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问题)。不要小看这一区别,中美此轮谈判究竟是否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谈判的范畴是否能够达成一致。

财政部长姆努钦则是美国代表团中对华政策弹性最大的。一方面姆努钦能够以政治素人身份进入政府,担任财长这一要职,完全有赖于特朗普对他的信任,因此他不可能完全和总统唱反调;但另一方面,姆努钦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设定,相对务实和灵活。尽管美国政界主张对中国汇率政策施压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歇过,特朗普本人在竞选中也无数次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姆努钦领导下的美国财政部在迄今为止的所有外汇政策报告中(2017年4月、10月以及2018年4月),都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姆努钦此前长期供职的高盛银行一直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姆努钦本人也是贸易口水战爆发之后,第一时间和中国开展沟通的高级官员,因此他在美国代表团中是一个相对温和的角色。

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则面临矛盾的任务,他是自由贸易支持者,但是首要职责是维护总统。作为正式上任还不到一个月的白宫新人,库德洛主要的角色是在舆论中“包装”谈判结果以尽可能维护总统。他的前任科恩(Cohn)是标准的自由贸易主义者,因反对贸易战而辞职,因此库德洛既然接手这一工作,就不会公开和特朗普政府立场唱反调。但是库德洛此前作为美国CNBC电视台的经济话题评论员,其公开态度很明确地支持自由贸易。他受到特朗普青睐并不是因为他的政策立场,而是他能够在电视上积极维护总统(这在当前美国政府人事中并不罕见)。因此库德洛此行的任务很有可能是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不管结果为何,总统都是对的。

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则是这个代表团中的一个“疯狂”角色,能够入选美国代表团实在是给谈判过程投下了巨大的阴影。纳瓦罗作为一个非主流经济学家,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论证中国经济威胁这个主题上。其“代表作”《死于中国》(Death by China)因极端的论点和耸动的言辞,在当下美国政治图景中成为了一个标杆:一方面被严肃经济学家嗤之以鼻,一方面又成为了极端保守派的理论圣经。虽然同为贸易鹰派,但纳瓦罗和莱特希泽或者罗斯有很大的差别,后两位多少算是讲道理的保守派,而纳瓦罗基本上是自由-保守这个两分法之外,自成一体的非主流,很难保证不在关键时刻成为搅局者。

总体来看,五个人中,莱特希泽和罗斯强硬,姆努钦温和;库德洛纠结而纳瓦罗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组合会对中美谈判产生哪些效果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朱鸣岐:美国代表团立场不一或限制中美贸易谈判效果

美国代表团中至少有四个立场:莱特希泽和罗斯强硬,姆努钦温和;库德洛纠结而纳瓦罗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朱鸣岐系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员,文中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联系方式vzhu@rhg.com)

美国政府贸易代表团本周四即将到达北京开始贸易谈判。很多人似乎相信,一旦谈判开始,贸易战似乎就要烟消云散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美国谈判代表团的人员构成。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代表团有以下五名主要成员: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Kudlow)、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Peter Navarro)。这五个人当中起码有四种不同的立场。

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是五人中政治经验最丰富、对政策最熟悉、国际谈判资历最深的政策专家。他的政治生涯起源于里根政府时期,早在1983年莱特希泽就担任过美国政府的贸易副代表,并参与了美国当年对日本的钢铁贸易谈判,推动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作为一个经济保守派,莱特希泽绝对不是自由贸易的信徒。与特朗普任命的许多“政治素人”们不同,莱特希泽是一个有实力、有经验、有声誉的保守派。特朗普对他的政治任命在参议院获得了82票支持、14票反对的结果,这在本届美国内阁中属于非常少数的“没有争议”的人事任命(财政部长姆努钦只获得了52票支持,商务部长罗斯也只有72票)。莱特希泽对华经济政策非常强硬,许多主张虽然有争议,但在逻辑上往往是自洽的,也有不错的理论水平,因此莱特希泽在美国朝野政商各界有不小的支持度。

商务部长罗斯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立场和莱特希泽比较接近,都属于贸易鹰派。但是在共同的大方向下,罗斯更为执着货物贸易赤字这样的传统经济问题(他的商业经历有很大一部分与制造业和钢铁业投资有关)。而在莱特希泽看来,中美经济摩擦中的新经济问题(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经济发展模式)才是博弈的主战场。罗斯领导的商务部推动了232调查(钢铁和铝),而莱特希泽领导的贸易代表办公室则主要推动了301调查(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问题)。不要小看这一区别,中美此轮谈判究竟是否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对谈判的范畴是否能够达成一致。

财政部长姆努钦则是美国代表团中对华政策弹性最大的。一方面姆努钦能够以政治素人身份进入政府,担任财长这一要职,完全有赖于特朗普对他的信任,因此他不可能完全和总统唱反调;但另一方面,姆努钦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设定,相对务实和灵活。尽管美国政界主张对中国汇率政策施压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歇过,特朗普本人在竞选中也无数次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但姆努钦领导下的美国财政部在迄今为止的所有外汇政策报告中(2017年4月、10月以及2018年4月),都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姆努钦此前长期供职的高盛银行一直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姆努钦本人也是贸易口水战爆发之后,第一时间和中国开展沟通的高级官员,因此他在美国代表团中是一个相对温和的角色。

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则面临矛盾的任务,他是自由贸易支持者,但是首要职责是维护总统。作为正式上任还不到一个月的白宫新人,库德洛主要的角色是在舆论中“包装”谈判结果以尽可能维护总统。他的前任科恩(Cohn)是标准的自由贸易主义者,因反对贸易战而辞职,因此库德洛既然接手这一工作,就不会公开和特朗普政府立场唱反调。但是库德洛此前作为美国CNBC电视台的经济话题评论员,其公开态度很明确地支持自由贸易。他受到特朗普青睐并不是因为他的政策立场,而是他能够在电视上积极维护总统(这在当前美国政府人事中并不罕见)。因此库德洛此行的任务很有可能是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不管结果为何,总统都是对的。

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则是这个代表团中的一个“疯狂”角色,能够入选美国代表团实在是给谈判过程投下了巨大的阴影。纳瓦罗作为一个非主流经济学家,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论证中国经济威胁这个主题上。其“代表作”《死于中国》(Death by China)因极端的论点和耸动的言辞,在当下美国政治图景中成为了一个标杆:一方面被严肃经济学家嗤之以鼻,一方面又成为了极端保守派的理论圣经。虽然同为贸易鹰派,但纳瓦罗和莱特希泽或者罗斯有很大的差别,后两位多少算是讲道理的保守派,而纳瓦罗基本上是自由-保守这个两分法之外,自成一体的非主流,很难保证不在关键时刻成为搅局者。

总体来看,五个人中,莱特希泽和罗斯强硬,姆努钦温和;库德洛纠结而纳瓦罗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组合会对中美谈判产生哪些效果呢?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