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俄罗斯互联网企业家帕维尔·杜罗夫(Pavel Durov)本周在旧金山的移动互联网大会推广他的产品——社交应用软件Telegram。
在从伦敦出发前往旧金山时,杜罗夫接受了逃离俄罗斯后的首次媒体采访。他对《纽约时报》说,“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世界公民,现在虽然在任何国家都没有资产,但过得很好。”
被誉为“俄罗斯扎克伯格”的杜罗夫总是一身《黑客帝国》的装束,他崇拜乔布斯,还熟读《孙子兵法》和《成吉思汗传》等东方谋略经典。今年30岁的他已逐渐褪去光环。
“杜罗夫在很多方面有惊人之举,他绝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企业家。”同样流亡海外的俄罗斯经济学家Sergei Guriev曾这样评价他。
2006年,杜罗夫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毕业后创建了社交网站VKontakte。如今该网站已拥有2.7亿名用户,在俄罗斯和前苏联盟国中,Facebook根本不是它的对手。
2011年,俄罗斯杜马选举爆出丑闻,政府要求他关闭反对派领导人在VKontakte上的页面,被他一口回绝。警察找上门,在他门外等了1小时没人开门后无奈离开。
2012年,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期间,杜罗夫发出了这样的言论:“我们在庆祝67年前斯大林捍卫了他压迫苏联人民的权力吗?”随后,民族主义者纷纷发帖子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事后,他回想起来心有余悸,“真是一场灾难”。
一年之后,当局对他失去了耐心,决定对其进行全力打压。当局控告他在交通事故中撞倒一名警官后逃逸,他始终声称那是诬陷。当时公司48%的股份已归普京的盟友所有。

去年底,乌克兰冲突爆发,克里姆林宫加紧了对情报的收集。今年4月份,杜罗夫拒绝交出与乌克兰领导人有关的数据,随后被迫卖掉了自己所有的股份,换了数百万美元逃离俄罗斯。
目前Vkontakte处于普京盟友、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Igor Sechin和亿万富翁股东Alisher Usmanov的全权掌控之下。
互联网曾被认为是俄罗斯经济多样化的捷径。Vkontakte在2006年推出时,杜罗夫兴奋地认为,俄罗斯将是互联网科技从业者的乌托邦。“当时人们对俄罗斯最乐观之处在于,互联网完全是不受管控的,”杜罗夫说,“起码会比美国自由。”
今年早些时候,普京曾抨击互联网是“中情局的特别项目”,将加紧隔断俄罗斯与国外互联网的联系。自2月以来,俄罗斯当局可以在无任何法院指令的情况下封杀网站。
“很明显,我坚信的是自由市场,”杜罗夫说,“国家目前的方向我完全看不懂。”
自西方国家实施制裁以来,俄罗斯在经济上也越来越被孤立。杜罗夫曾说过,石油是俄罗斯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最后机会”,但如今油价持续暴跌、卢布兑美元大幅贬值,俄罗斯已经丧失了世界八大经济体的地位。
事实上,杜罗夫的出逃只是该国人才流失的一个缩影。跟他一样的还有前国际象棋冠军、普京的政治对手卡斯帕罗夫、原莫斯科新经济学院院长古里埃夫等人。在苏联解体时,典型的移民人口是那些贫穷、没有技能的年轻人。但如今,移民人口都是那些具备专业知识水平的精英。
俄罗斯联邦统计局表示,今年头8个月,俄罗斯迁出人口超过了20万。这是自苏联解体以来的第二次高峰。1990-1992年间,冷战结束,超过200万俄罗斯人放弃了国籍。之后趋于稳定,一直到2003年,每年迁出人口少于10万。到2011年,迁出人口仅为36000人。
然而,在2012年普京第三届任期时,离开该国的人数大幅增加。2013年,俄罗斯移出民人数超过了18.6万人。联合国的报告显示,2013年,有4000名俄罗斯人申请庇护,比2012年增加了逾76%。自2014年4月以来最大的人口流失发生在克里米亚事件后的一个月,有203659名俄罗斯人迁出该国。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之下,预计还会有更多俄罗斯人选择放弃国籍。
最近的一份民意测试显示,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俄罗斯人中,有四分之一正在寻找移民途径;而在自认为“富裕”的一群人里,这种意愿达到三分之一;在着手办理移民计划的人群中,有31%表示是为了后代的将来着想。
“在俄罗斯时,拜访过很多有钱人,”杜罗夫说,“他们有大船、私人飞机和豪宅,但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杜罗夫更关心他去年就着手的Telegram项目,目前该公司没有广告,5000万用户基本来自俄罗斯以外。电子前哨基金会的评估中,注重安全和私密的Telegram在受用户尊敬一栏中评分非常高。这个公司总部位于柏林,但在世界各地都有办事处,今天你在巴黎见到他,明天他很可能带着团队去了新加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