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纸如何承载人类文明的跃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纸如何承载人类文明的跃进?

纸张、印刷术滋养了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终结了欧洲漫长的中世纪。

所评图书:

书名:《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

作者:(英)亚历山大·门罗

译者:史先涛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公元751年,怛罗斯之战爆发,阿拉伯和中亚部落联盟的军队惨胜中国安西都护府的部队。这次战争4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安西都护府在内的大批唐军被抽调回归中原,以平息战乱。在此之后,唐朝基本上丧失了此前几十年对于西域甚至整个中亚地区的控制地位。

怛罗斯之战的更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的部分工匠沦为战俘,造纸术进而传入西亚地区。这极大的促成了伊斯兰文化的扩散,使得西亚等地区建立了更加强大的哈里发国家。伊斯兰文明在这一阶段使用纸张来抄录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的思想和科学成果。11世纪开始,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开始造纸,并扩散了这项意义重大的制造技术。接下来,当欧洲出现了经过改良的印刷术,再加上造纸术、伊斯兰文明保存的古代文明成果,文艺复兴和基督教宗教革命的潮流便不可阻遏的在欧洲涌动。

质优价廉的纸张和印刷成本,使得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变得轻而易举,这帮助了15世纪以后的欧洲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世俗化阶段。商业文明兴起,人文主义很快繁盛,这使得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可以加速传播,并形成了立足工业都市的大众传媒。纸张和印刷术接下来,还成为欧洲不同国家进行大众教育的工具,并随着大众识字率的提高,推动实现了政治普选。因为纸张的普及,从而搭建起所谓的科学、思想共同体,实现了科学研究的专业化,也诞生出专门的图书评论。尽管19世纪晚期以后,新型传媒技术和工具,如收音机、摄影、电视机、计算机网络陆续兴起,但带有文字的纸张对于人们而言,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记者亚历山大·门罗曾先后供职于《泰晤士报》、路透社等传媒机构,还曾在剑桥大学和北京修习中文。亚历山大·门罗所著的《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一书,近日由三联书店引进出版。这本书讲述了造纸术如何造福人类社会,如何陪伴人们。“纸扮演的最伟大角色是图书的信使,它将信息传递给拥有图书的一个个阅读者……无数次赋予读者以力量。”

《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书作者非常熟悉中国古代历史,从而高度评价了古代中国为整个世界贡献书写和印刷媒介这一贡献。全书详细叙述了造纸术的发明和重大改进,阐述了纸张在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扩散过程,从世界文明进化变迁的视角评价了造纸术、纸张在被流传到西亚、欧洲等地区所带来的持续影响。

全书开篇首先讨论了文字的诞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而后的古埃及人则使用莎草纸来书写,但莎草纸的性能完全不能与古代中国人改进的使用植物纤维为材料的纸张相提并论。书作者还饶有兴致的讨论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指出众多的思想创造使得高品质的记录媒介,变得越来越为迫切。

古代中国在秦朝或汉朝初期,就已经使用竹子、丝织品等材料来制作纸张,但成品质量不佳,就像古埃及人使用的莎草纸一样,无法满足文字记录和流动传播的需要。公元1世纪末期,东汉宫廷任用蔡伦为作坊负责人,这为后者反复实验,探索纸张改进技术创造了条件。而蔡伦在政治上的保护者邓太后(汉和帝时期的皇后),则帮助了“蔡侯纸”推广。

廉价纸张的扩散,非但实现了儒学教义从学术殿堂到大众的扩散,而且也加速了佛教等外来宗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20世纪初被发现的莫高窟,以及山西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还有陕西西安等地的各种外来宗教建立的寺院,都是因为纸张廉价化,使得其经义可以非常精确快速的在中国内地传播。

《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书中也谈到,造纸术以及中国本土改良的佛教,在公元6世纪前后传入了朝鲜半岛,之后传入日本。古代朝鲜(新罗等国)和日本在大量汲取古代中国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各自创建了文字,日本方面还继续致力于改进造纸术。

在回鹘等部族掌握造纸术后,这些发端于蒙古高原或大兴安岭地区的部族(军事集团)开始摆脱了先前游牧部族在接触到更加先进的农业文明、定居国家之后,在文化上被迅速同化、消融的命运。蒙古帝国就成功的将回鹘等部族开创的书写、档案管理等系统,以及来自中原汉民族的文明成果融合为一体,短时间内建立起横跨了欧亚两个大洲的空前辽阔的超级大帝国。

书作者盛赞中国唐代开创的科举制度,指出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得益于纸张的普及,深化了中国的纸文化。书中单辟一章谈到了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大量诗作因纸张普及而流传于世;而后的一章更指出,中国宋代开始出现文人画系统,这同样是因为“纸经受住了考验”。而在此后,纸张的用途甚至扩大到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纸张、印刷术滋养了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终结了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印字的纸,用其纤弱却持久的力量开始推动欧洲文明的快速转型,因阅读革命而引发之后的工业革命。书作者还指出,“纸所释放出的写作自由和批评自由催生了一个新欧洲。纸继续作为承载自由思想的媒介而存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从中国传来的造纸术,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近代历史上的大事件还会否呈现出原有的面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纸如何承载人类文明的跃进?

纸张、印刷术滋养了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终结了欧洲漫长的中世纪。

所评图书:

书名:《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

作者:(英)亚历山大·门罗

译者:史先涛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8年2月

 

公元751年,怛罗斯之战爆发,阿拉伯和中亚部落联盟的军队惨胜中国安西都护府的部队。这次战争4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安西都护府在内的大批唐军被抽调回归中原,以平息战乱。在此之后,唐朝基本上丧失了此前几十年对于西域甚至整个中亚地区的控制地位。

怛罗斯之战的更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的部分工匠沦为战俘,造纸术进而传入西亚地区。这极大的促成了伊斯兰文化的扩散,使得西亚等地区建立了更加强大的哈里发国家。伊斯兰文明在这一阶段使用纸张来抄录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的思想和科学成果。11世纪开始,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开始造纸,并扩散了这项意义重大的制造技术。接下来,当欧洲出现了经过改良的印刷术,再加上造纸术、伊斯兰文明保存的古代文明成果,文艺复兴和基督教宗教革命的潮流便不可阻遏的在欧洲涌动。

质优价廉的纸张和印刷成本,使得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变得轻而易举,这帮助了15世纪以后的欧洲迈向一个前所未有的世俗化阶段。商业文明兴起,人文主义很快繁盛,这使得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可以加速传播,并形成了立足工业都市的大众传媒。纸张和印刷术接下来,还成为欧洲不同国家进行大众教育的工具,并随着大众识字率的提高,推动实现了政治普选。因为纸张的普及,从而搭建起所谓的科学、思想共同体,实现了科学研究的专业化,也诞生出专门的图书评论。尽管19世纪晚期以后,新型传媒技术和工具,如收音机、摄影、电视机、计算机网络陆续兴起,但带有文字的纸张对于人们而言,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记者亚历山大·门罗曾先后供职于《泰晤士报》、路透社等传媒机构,还曾在剑桥大学和北京修习中文。亚历山大·门罗所著的《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一书,近日由三联书店引进出版。这本书讲述了造纸术如何造福人类社会,如何陪伴人们。“纸扮演的最伟大角色是图书的信使,它将信息传递给拥有图书的一个个阅读者……无数次赋予读者以力量。”

《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在于,书作者非常熟悉中国古代历史,从而高度评价了古代中国为整个世界贡献书写和印刷媒介这一贡献。全书详细叙述了造纸术的发明和重大改进,阐述了纸张在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扩散过程,从世界文明进化变迁的视角评价了造纸术、纸张在被流传到西亚、欧洲等地区所带来的持续影响。

全书开篇首先讨论了文字的诞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而后的古埃及人则使用莎草纸来书写,但莎草纸的性能完全不能与古代中国人改进的使用植物纤维为材料的纸张相提并论。书作者还饶有兴致的讨论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指出众多的思想创造使得高品质的记录媒介,变得越来越为迫切。

古代中国在秦朝或汉朝初期,就已经使用竹子、丝织品等材料来制作纸张,但成品质量不佳,就像古埃及人使用的莎草纸一样,无法满足文字记录和流动传播的需要。公元1世纪末期,东汉宫廷任用蔡伦为作坊负责人,这为后者反复实验,探索纸张改进技术创造了条件。而蔡伦在政治上的保护者邓太后(汉和帝时期的皇后),则帮助了“蔡侯纸”推广。

廉价纸张的扩散,非但实现了儒学教义从学术殿堂到大众的扩散,而且也加速了佛教等外来宗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20世纪初被发现的莫高窟,以及山西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还有陕西西安等地的各种外来宗教建立的寺院,都是因为纸张廉价化,使得其经义可以非常精确快速的在中国内地传播。

《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书中也谈到,造纸术以及中国本土改良的佛教,在公元6世纪前后传入了朝鲜半岛,之后传入日本。古代朝鲜(新罗等国)和日本在大量汲取古代中国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各自创建了文字,日本方面还继续致力于改进造纸术。

在回鹘等部族掌握造纸术后,这些发端于蒙古高原或大兴安岭地区的部族(军事集团)开始摆脱了先前游牧部族在接触到更加先进的农业文明、定居国家之后,在文化上被迅速同化、消融的命运。蒙古帝国就成功的将回鹘等部族开创的书写、档案管理等系统,以及来自中原汉民族的文明成果融合为一体,短时间内建立起横跨了欧亚两个大洲的空前辽阔的超级大帝国。

书作者盛赞中国唐代开创的科举制度,指出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得益于纸张的普及,深化了中国的纸文化。书中单辟一章谈到了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的大量诗作因纸张普及而流传于世;而后的一章更指出,中国宋代开始出现文人画系统,这同样是因为“纸经受住了考验”。而在此后,纸张的用途甚至扩大到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纸张、印刷术滋养了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终结了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印字的纸,用其纤弱却持久的力量开始推动欧洲文明的快速转型,因阅读革命而引发之后的工业革命。书作者还指出,“纸所释放出的写作自由和批评自由催生了一个新欧洲。纸继续作为承载自由思想的媒介而存在”。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从中国传来的造纸术,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近代历史上的大事件还会否呈现出原有的面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