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一家企业,专门制造煤炭机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液压支架研发制造企业,也是一家A+H股上市公司。这家企业就是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煤机”),而2017年它进入人们视野是源于对外宣布5.45 亿欧元收购博世电机业务。
2017年5月2日,郑煤机、SMG 卢森堡公司及买方与Robert Bosch GmbH(以下简称“博世公司”)及卖方签署并公证《股权购买协议》及其他与本次交易相关协议、法律文件,由受让方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出售方所持有的 Robert Bosch Starter Motors Generators Holding GmbH(简称“SG Holding”)100% 股权。
郑煤机为何要收购
虽然在2012年,郑煤机的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创造了企业发展的高峰,但从2012年的下半年开始,随着煤炭行业形势急转直下,郑煤机的效益指标虽仍然保持行业第一,但净利润从 2012年的 16亿元,断崖式下滑至2015年和 2016 年的 0.11亿元和 0.36亿元。从2012年到2016年,在煤炭行业整体过剩经营遇冷的背景下,公司业务以每年20%的幅度递减。
作为煤炭机械行业的龙头,下游的煤炭行业去产能,煤机行业产能普遍过剩的背景,让郑煤机不得不想到转型。起初,郑煤机也考虑过转型生产机器人、石油机械、轴承等,但考虑来考虑去,定了几条原则:可以离开专业,不可以离开行业;要进入一个更大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市场不能集中度过高,要有稳定增长的空间;要在细分市场上做到行业前三。根据这些原则,他们决定在做优做强煤机主业的同时,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2015年12月,郑煤机完成了首个进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并购:以22亿元从贝恩资本手中收购了亚新科集团所属6家子公司股权,正式向汽车零部件领域布局发展。至此,郑煤机形成了以煤矿机械和汽车零部件为主的两大主营业务。
博世为何剥离?
博世是德国的知名工业企业之一。1886罗伯特·博世先生在斯图加特创办公司时,就将公司定位为“精密机械及电气工程的工厂”。发展到今天,博世集团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员工人数超过 39 万,业务遍布60多个国家。2016年,博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31.29亿欧元。
博世业务可以分为四块: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和能源及建筑技术。涵盖了汽油系统、柴油系统、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电子驱动、起动机与发电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传动与控制技术、热力技术和安防系统等。其中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主要提供汽油系统,柴油系统,底盘系统控制产品,电力驱动,起动马达和发电机,汽车多媒体产品,汽车电子以及汽车售后和转向产品。
由于起动机和发动机业务的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利润率下降,同时博世选择转型至前景更广的新能源汽车驱动和自动驾驶领域, 2015年博世决定剥离部分业务。
郑煤机此次拟收购的SG Holding,正是为了承接博世下属从事与汽车起动机、发电机、48V BRM能量回收系统等研发、生产、配送、销售相关业务而设立。这部分业务与戴姆勒、宝马、大众等世界知名整车厂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收购的技术
事实上,郑煤机收购博世SG业务,主要应该是看重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全球知名品牌企业的全球覆盖网络,二是SG的核心技术,三是研发团队。
第一点不用细讲,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在全世界的覆盖网络无须赘述。除了与全球知名的整车厂有良好的合作关系,SG Holding还承接了全球生产和销售基地,在德国、西班牙、墨西哥、巴西、印度、中国长沙、中国长春、匈牙利拥有8个制造中心,在多个国家拥有销售中心。
在业务剥离完后SG集团的股权结构
第二,SG的核心技术。此次收购博世SG业务包含两大部分:
一是启停技术。发动机启停技术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例如等红灯)的时候,自动熄火。当需要继续前进的时候,系统自动重启发动机的一套系统,能够有效省油。而这项技术主要是为了迎合全球日益严苛的燃油消耗指标。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都在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和促进汽车节能技术发展、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相继完成新一轮针对2020年甚至更长远的各年度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法规制定,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及对应的CO2排放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而根据我国工信部2015年发布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解读》,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需要达到5L/100km的目标。从减少车辆行驶所需阻力、提高热动能量转换效率、减少能量传输过程损失、减少辅助能量消耗、优化车辆能量管理等5个方面,提出应对2020年节能标准的技术选项。
图:主要国家和地区燃料消耗量状态及标准对比
但是,自动启停功能工作时减少了油耗,节省了一笔燃油方面的开销,这种想法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这种情况是指发动机处于较长时间的停车等待状态。若短时间内走走停停,节油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对机械部件损害加剧。可以看出,启停技术对于郑煤机而言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二项是48伏能量助力回收系统,即BRM(BoostRecuperation Machine)弱混合动力技术。这一块也正是从优化车辆能量管理中制动能量回收的角度来省油。而近些年环境污染加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迫在眉睫,国家四阶段企业平均油耗要求、京六法规草案的出现,将会助推该系统业务的大规模普及。
图 2020年乘用车节能标准技术选项
48V微混技术实际上就是在原有的汽车发动机启动电机的基础上将启动电机和电动机合二为一,将12v电压提升至48v,将原本的启动电机仅用来使发动机工作变为在起步和加速阶段参与车辆的动力输出。博世电机 48V BRM 能量回收系统业务占据全球领先位置。
该技术不管是在欧洲还是中国市场都受到比较大的关注,从欧洲这个角度来看,之所以比较受认可,主要是因为降低了技术难点、降低油耗和成本。相较于高压混合动力系统,48V 微混系统能够以 1/3 的成本 (5000 元左右)提供了全混合动力的 2/3 的好处,燃油经济性提高 15-20%, 有效折中节油率和经济性,有望成为应对燃油限制的极佳方案。
第三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郑煤机保留了SG的研发团队。公司看重SG研发团队的研发能力,认为德国的研发团队有能力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未来需求的新能源电机技术。所以尽管没有拿到最重要的新能源相关的业务,但是也可以看作是新能源汽车业务的过渡产品,博世SG团队的研发能力也是向新能源领域扩展的一个保障。
当然,这也是博世选择郑煤机的原因之一。据业内人士称,博世的最佳方案是将SG出售给中国拥有电机业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2016年年底,博世约谈了包括郑煤机在内的6家重点客户。博世曾对外公开宣称,在选择收购方时,除了谈判价格外,还会考虑该业务部门未来的成长性、员工后续安排等因素。据协议称,郑煤机计划保留SG的近7000名员工以及生产基地。
影响
在煤机业务受煤炭价格波动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切入汽车零部件这个万亿市场,开展双主营业务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同时,随着全球燃油消耗指标的设定,以及我国2020年为了实现燃油消耗强制标准,绝大部分的燃油汽车将必须进行动力系统升级,从而48V微混系统或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而这,对于一个原本市场不断下滑的煤炭机械领域的龙头企业来讲,或许是企业未来的一个重大转折。
甚至在未来,郑煤机可以趁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迎来新的发展。毕竟博世SG研发团队的研发能力和博世的全球网络,可谓是收购中的隐形“核心技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