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第一个现代选美比赛在纽约举行。192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迎来第一个国际性的选美大赛。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出现,选美比赛变得更普及。直至今天,各种选美比赛琳琅满目,女孩们为争得一席之位,施展浑身解数抢破头。
然而在女权主义者看来,“将女性当作物件打分”的选美比赛是一种羞辱。1968年,美国小姐选美比赛遭到强烈抗议,女权主义者现场将贬低女性、取悦男性的物品(如高跟鞋、化妆品和文胸),都扔到垃圾桶里。而到现在,这种“身体消费”也仍是备受争议。
要问选美比赛何去何从?

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的奇维尔科伊镇(Chivilcoy),最近决定对选美比赛发出禁令。
据BBC 12月21日报道,奇维尔科伊镇委员会称今后将停办选美比赛。他们认为,选美比赛带有性别歧视倾向,使人痴迷外在美,会助长暴食症、厌食症,甚至是对女性的暴力。
这并不是一时冲动作出的决定。据当地媒体报道,阿根廷国内就选美比赛的争论已多次出现。此前曾发生过多起针对选美比赛选手的暴力行为,阿根廷国家反歧视反排外反种族主义局也因此呼吁学校内停止举办选美比赛。
这样的强硬方式也可能引来争议。因为在拉丁美洲,许多女性将选美比赛当作进入娱乐圈的跳板。似乎只要赢得选美比赛奖项,名气、财富和光鲜亮丽的事业就会随手可得。说禁就禁,可能会引起部分女性的不满。

而自1951年开始举办的世界小姐比赛,选择了更为温和的方式:取消比赛中的泳装环节。
据ABC新闻12月18日报道,世界小姐大赛主席Julia Morley宣布,世界小姐将不再设泳装这一环节。所以12月14日落幕的第64届世界小姐比赛,将是最后一届有参赛者穿泳装的。
这样的消息可能让男士伤心,但世界小姐比赛不希望大家只关注选手的外在美。“这不仅是一个选美比赛,我们追求的是‘有意义之美’。泳装这个环节就没什么意义。”世界小姐美国分赛事的全国总监Chris Wilmer说。
近年来,世界小姐一直强调“有意义之美”,参赛选手积极参与开展慈善工作。在Wilmer看来,世界小姐更应该是一个社区大使,而不是选美皇后,“我们更关注有了世界小姐这个头衔后能做些什么。”

谁能想到,在越来越开放的今天,选美比赛的泳装环节也会有被取消的一天?强硬的禁令和温和的调整,哪种方式又会更有效?即使选择改革,是否真能实现不那么肤浅的选美比赛?
阿根廷小镇停办选美比赛,取而代之的将是面具狂欢节和志愿者表彰等活动,活动主题将侧重对青年成就的肯定及鼓励。而取消泳装环节的世界小姐比赛将以沙滩装环节取代,“这将更像是一个时装环节,而不是泳装秀”。
不管如何,这个病态的选美界,终将迎来改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