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14十大零售和消费新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4十大零售和消费新闻

零售和快消领域的慢进闪退,拆并分合,诉说着这个市场的风云变幻。

图片来源:CFP

牛奶公司收购永辉近20%的股权

8月11日,亚洲零售集团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牛奶国际)宣布,以56.9亿元收购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19.99%的股权,曲线增加中国内地业务板块。

这项牛奶国际有史以来最大一起收购交易的对象是被誉为中国零售行业黑马——永辉,以生鲜为特色的永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大程度上抵御了网络渠道的侵蚀,也因此在中国零售综合排名中攀升至第七位。

手攥大量现金,永辉还开始兑现其之前所定下的“未来计划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的计划,在此前三度举牌湖北零售巨头中百集团并持得对方16.91%的股份后,永辉12月18日再次增持中百集团,目前占中百集团总股本的20%。

除了现金所起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牛奶国际本身的零售经验、现代化物流、自有品牌等都会为永辉所用,而牛奶国际则借此机会将其供应链系统、商品以及旗下零售品牌适时输入中国内地市场。

 

沃尔玛边裁员边调整

在2014年最后一个月,沃尔玛做了三件事:从总部到各大区裁员100多人,将在中国的六大区变五大区,新开近10家门店。

这三件事是沃尔玛在中国一整年大幅变革的缩影。中国的零售市场格局和消费者趋势在变化,沃尔玛中国也随之变革,旧职能消失,新部门诞生,裁员不可避免。但裁员其实是沃尔玛调整的表象之一,更多的调整表现在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同时在适合的位置开新店,沃尔玛在年底之前还将开8家购物广场,使得今年新开门店数达到24家。这一年,沃尔玛还涉足了商业地产,尝试开发购物中心项目。

在战略方面,沃尔玛仍然注重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试图用集权的采购和强大的供应链把控商品品质,并在山姆会员店这个业态上寻找新的增长点。 

 

福喜事件重创快餐业

7月20日,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通过暗访,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将过期肉类原料重新加工、更改保质期。而上海福喜所生产的麦乐鸡、肉饼等产品,被供应给麦当劳、肯德基餐厅等客户。福喜事件令这些快餐连锁巨头们措手不及,一段时间以内,这些餐厅甚至只能提供有限的菜单,而麦当劳汉堡里的蔬菜更是缺货几个月。

福喜事件让在中国市场刚刚恢复元气不久的麦当劳与肯德基因为供应商问题,再次陷入了食品安全与信任的危机。近些年,麦当劳以及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集团在本土市场发展放缓,中国市场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不言而喻。为了消除消费者对供应商的担忧,这两家快餐巨头正在进一步建立监督机制。麦当劳称其将在供应商处安装监控摄像头;为供应商和他们的雇员建立匿名热线,用于举报不道德或者不合规的行为;向中国所有麦当劳门店的所用肉类生产厂派遣质量监控专员。而百胜集团称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将削减规模较小的供应商。不过,要重新赢得消费者信心并不那么容易,肯德基曾表示:“要从这样的事件中恢复过来需要6到9个月的时间。”

 

宝洁大瘦身

2014年8月,宝洁宣布了规模庞大的“瘦身计划”。这家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计划出售或淘汰至多100个品牌。宝洁希望通过此举创建一个增长更快、更有利可图、更易于管理和经营的公司。根据计划,宝洁将专注于包括汰渍洗衣液和帮宝适尿布在内的70-80个最大的品牌,这些品牌合计为公司贡献了90%左右的销售额和95%以上的利润,其中23个品牌的销售额在10亿-100亿美元之间。

业绩持续低迷,是迫使宝洁公司董事长雷富礼“痛下杀手”的原因。宝洁已经连续13个季度营收不及分析师预期,公司预测美元升值将对其四季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并部分下调了全年预期。其实,精简品牌、聚焦核心业务已成为大公司们的共识,宝洁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联合利华也在做同样的动作。

 

顶新“劣质油”事件愈演愈烈

一年时间里顶新集团三次爆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从去年11月卷入台湾大统长基“黑心油”事件,再到今年9月和10月先后爆出“馊水油”和“饲料油”事件,顶新集团遭到了台湾各界全力抵制。整个顶新集团包括支柱品牌康师傅和味全在内的其他业务全被牵连进去,股票价格一度跳水。除了顶新集团自己的业务,统一等竞争对手也受到波及,可以说台湾的食品行业都被卷入其中。而银行持续减少对顶新集团的贷款,也导致集团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为此顶新集团不得不出售包括台北101大楼、三重土地等优质资产。

为了保全康师傅等更重要的主业,顶新集团全面退出台湾油品市场,并承诺捐出30亿元新台币(约合5.87亿元人民币)建立食品安全基金,以挽回声誉。顶新集团创始人魏氏四兄弟从制油业起家,如今重重跌在老本行,负责油品业务的魏家老二魏应充也被彰化地检署根据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刑法诈欺取财及伪造文书罪起诉,不仅可能被判30年徒刑,还面临巨额的罚款,“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真是在哪里都适用。

 

葛兰素史克贿赂门

葛兰素史克中国地区行贿案件的判决结果在2014年尘埃落定,但这起丑闻的影响还远未结束。今年9月19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GSKCI)以及其前中国区总经理马克锐(Mark Reilly)等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进行审理。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被判罚金30亿元,马克锐等被告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驱逐出境。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单家企业开出的最大罚单。葛兰素史克该庆幸这笔罚金远小于公司预期,不过,对整个医药行业,尤其是跨国药企而言,寒冬并未随之结束。在葛兰素史克后,部分跨国药企也被曝出行贿等不合规现象。增强合规性成为今年医药行业的主旋律。大多药企都削减了医药代表队伍,葛兰素史克等部分药企调整了沿用多年的薪酬考核制度,希望通过激励措施的变革杜绝医药代表以行贿手段冲业绩。系列调整策略对企业销售多少都造成了影响。但从长远来说,在中国政府整顿虚高药价的大环境下,跨国药企想要持续发展必然要更注意合规性。

 

中粮集团正在跻身全球最大的粮商行列

10月28日,中粮宣布其参与主导的两项并购交易已通过全球并购审查,并顺利完成交割。这两项并购交易是收购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尼德拉(Nidera)51%的股权,以及收购香港农产品、能源产品、金属矿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来宝集团(SGX:N21)旗下的来宝农业51%的股份。​中粮集团将为此投入约30亿美元,创下中国粮油行业有史以来境外并购之最。

收购将有助于中粮在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地南美、黑海等地区拥有优质粮源,并把它们与拥有最大粮食需求的亚洲新兴市场建立联系。​并购后中粮海外营业收入将超过国内业务,合计633亿美元,与国际四大粮商接近。更重要的是,实现农产品贸易、物流、加工和粮油食品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全球布局,改变四大粮商掌控全球粮油市场的格局。​

 

历经亏损,李宁重掌李宁

2014年对于李宁是关键之年,李宁经历了上半年亏损较2013年底扩大至5.86亿,以及金珍君辞任代理行政总裁职务。接近年底之际,李宁宣布筹集最多约13.5亿元的资金,用于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运营资金,并优化公司资本结构。这是2012年开始变革之后,第三次大规模融资。

既有大股东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TPG、GIC及麦顿策略控股有限公司已承诺按比例足额认购其发售证券。这或许意味着投资方对李宁公司的信心。执行主席李宁则称,管理层在过去两至三年中于一系列方面做出的调整至今已获得一定的运营改善,并清晰地规划出公司下一成长阶段的路线。而李宁先生也正式表示管理层过渡期间将在公司管理团队的协助下参与更多的日常运营。对于业绩持续低迷的李宁公司,扭亏的任务越来越紧迫。

 

恒大砸钱开“杂货铺”

从矿泉水开始冒险进入完全陌生的快消领域,恒大冰泉制定了第一年100亿元的销售目标——几乎等于中国整个高端水市场规模。此后恒大又频频在一系列民生消费品上大手笔高调布局,如宣布投资近70亿元建设和并购22个生产基地,启动恒大粮油、恒大畜牧产业,布局大兴安岭生态圈;9月成立的恒大乳业集团于同月收购新西兰咔哇熊乳业有限公司。

房地产的高速增长时期结束,这家公司应该已经意识到在中国从事房地产业充满风险,过于依赖土地、政府和宏观环境很难支持一家公司的长期增长。恒大的多元化步子迈得很大,但道路却并不平坦。9月底恒大曾宣布将在张家口投资约900亿元建设中国规模最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但仅时隔3个月,恒大便称收购国藏集团触礁,进军光伏业受阻。此前恒大还成立了恒大人参集团,拟在延边投资100亿元建设人参产业园,项目亦迟迟未有进展。尽管如此,恒大依然坚持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在今年的一个内部会议上,许家印提出快消和金融将是恒大未来多元化拓展的两大方向。

 

乐购退出中国

英国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乐购(Tesco)在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后黯然谢幕,与中国零售巨头华润创业旗下华润万家组成多元化零售合资公司,华创持有80%的股份,乐购持有20%,乐购在内地的135家门店统一更名为“华润万家”,乐购品牌在中国市场将不复存在。

错失了中国零售业扩张的黄金时期,加之近年来竞争愈发激烈,大型外国超市享受的租金优惠期结束,以及受到电商的冲击而导致商品利润率下降,商业地产项目因规划不合理而失败等种种原因下,乐购的经营日益困难。2013年乐购中国亏损近10亿元,这也是其委身华创的主要原因。

退出中国的乐购却没有彻底放弃这一市场。一个130多家门店、2.5万名员工的外资在华连锁巨头和一家拥有4600家门店的国有连锁零售企业整合在一起,这让新公司有机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快速消费品零售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TESCO

2.6k
  • 英国最大两家连锁超市出现技术故障
  • 广西启动购车补贴促销活动,购买新能源汽车最高可享五千元补贴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14十大零售和消费新闻

零售和快消领域的慢进闪退,拆并分合,诉说着这个市场的风云变幻。

图片来源:CFP

牛奶公司收购永辉近20%的股权

8月11日,亚洲零售集团牛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牛奶国际)宣布,以56.9亿元收购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19.99%的股权,曲线增加中国内地业务板块。

这项牛奶国际有史以来最大一起收购交易的对象是被誉为中国零售行业黑马——永辉,以生鲜为特色的永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大程度上抵御了网络渠道的侵蚀,也因此在中国零售综合排名中攀升至第七位。

手攥大量现金,永辉还开始兑现其之前所定下的“未来计划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的计划,在此前三度举牌湖北零售巨头中百集团并持得对方16.91%的股份后,永辉12月18日再次增持中百集团,目前占中百集团总股本的20%。

除了现金所起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牛奶国际本身的零售经验、现代化物流、自有品牌等都会为永辉所用,而牛奶国际则借此机会将其供应链系统、商品以及旗下零售品牌适时输入中国内地市场。

 

沃尔玛边裁员边调整

在2014年最后一个月,沃尔玛做了三件事:从总部到各大区裁员100多人,将在中国的六大区变五大区,新开近10家门店。

这三件事是沃尔玛在中国一整年大幅变革的缩影。中国的零售市场格局和消费者趋势在变化,沃尔玛中国也随之变革,旧职能消失,新部门诞生,裁员不可避免。但裁员其实是沃尔玛调整的表象之一,更多的调整表现在关闭业绩不佳的门店,同时在适合的位置开新店,沃尔玛在年底之前还将开8家购物广场,使得今年新开门店数达到24家。这一年,沃尔玛还涉足了商业地产,尝试开发购物中心项目。

在战略方面,沃尔玛仍然注重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试图用集权的采购和强大的供应链把控商品品质,并在山姆会员店这个业态上寻找新的增长点。 

 

福喜事件重创快餐业

7月20日,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通过暗访,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将过期肉类原料重新加工、更改保质期。而上海福喜所生产的麦乐鸡、肉饼等产品,被供应给麦当劳、肯德基餐厅等客户。福喜事件令这些快餐连锁巨头们措手不及,一段时间以内,这些餐厅甚至只能提供有限的菜单,而麦当劳汉堡里的蔬菜更是缺货几个月。

福喜事件让在中国市场刚刚恢复元气不久的麦当劳与肯德基因为供应商问题,再次陷入了食品安全与信任的危机。近些年,麦当劳以及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集团在本土市场发展放缓,中国市场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不言而喻。为了消除消费者对供应商的担忧,这两家快餐巨头正在进一步建立监督机制。麦当劳称其将在供应商处安装监控摄像头;为供应商和他们的雇员建立匿名热线,用于举报不道德或者不合规的行为;向中国所有麦当劳门店的所用肉类生产厂派遣质量监控专员。而百胜集团称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将削减规模较小的供应商。不过,要重新赢得消费者信心并不那么容易,肯德基曾表示:“要从这样的事件中恢复过来需要6到9个月的时间。”

 

宝洁大瘦身

2014年8月,宝洁宣布了规模庞大的“瘦身计划”。这家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计划出售或淘汰至多100个品牌。宝洁希望通过此举创建一个增长更快、更有利可图、更易于管理和经营的公司。根据计划,宝洁将专注于包括汰渍洗衣液和帮宝适尿布在内的70-80个最大的品牌,这些品牌合计为公司贡献了90%左右的销售额和95%以上的利润,其中23个品牌的销售额在10亿-100亿美元之间。

业绩持续低迷,是迫使宝洁公司董事长雷富礼“痛下杀手”的原因。宝洁已经连续13个季度营收不及分析师预期,公司预测美元升值将对其四季度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并部分下调了全年预期。其实,精简品牌、聚焦核心业务已成为大公司们的共识,宝洁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联合利华也在做同样的动作。

 

顶新“劣质油”事件愈演愈烈

一年时间里顶新集团三次爆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从去年11月卷入台湾大统长基“黑心油”事件,再到今年9月和10月先后爆出“馊水油”和“饲料油”事件,顶新集团遭到了台湾各界全力抵制。整个顶新集团包括支柱品牌康师傅和味全在内的其他业务全被牵连进去,股票价格一度跳水。除了顶新集团自己的业务,统一等竞争对手也受到波及,可以说台湾的食品行业都被卷入其中。而银行持续减少对顶新集团的贷款,也导致集团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为此顶新集团不得不出售包括台北101大楼、三重土地等优质资产。

为了保全康师傅等更重要的主业,顶新集团全面退出台湾油品市场,并承诺捐出30亿元新台币(约合5.87亿元人民币)建立食品安全基金,以挽回声誉。顶新集团创始人魏氏四兄弟从制油业起家,如今重重跌在老本行,负责油品业务的魏家老二魏应充也被彰化地检署根据违反食品卫生管理法、刑法诈欺取财及伪造文书罪起诉,不仅可能被判30年徒刑,还面临巨额的罚款,“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真是在哪里都适用。

 

葛兰素史克贿赂门

葛兰素史克中国地区行贿案件的判决结果在2014年尘埃落定,但这起丑闻的影响还远未结束。今年9月19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GSKCI)以及其前中国区总经理马克锐(Mark Reilly)等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进行审理。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被判罚金30亿元,马克锐等被告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驱逐出境。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单家企业开出的最大罚单。葛兰素史克该庆幸这笔罚金远小于公司预期,不过,对整个医药行业,尤其是跨国药企而言,寒冬并未随之结束。在葛兰素史克后,部分跨国药企也被曝出行贿等不合规现象。增强合规性成为今年医药行业的主旋律。大多药企都削减了医药代表队伍,葛兰素史克等部分药企调整了沿用多年的薪酬考核制度,希望通过激励措施的变革杜绝医药代表以行贿手段冲业绩。系列调整策略对企业销售多少都造成了影响。但从长远来说,在中国政府整顿虚高药价的大环境下,跨国药企想要持续发展必然要更注意合规性。

 

中粮集团正在跻身全球最大的粮商行列

10月28日,中粮宣布其参与主导的两项并购交易已通过全球并购审查,并顺利完成交割。这两项并购交易是收购荷兰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尼德拉(Nidera)51%的股权,以及收购香港农产品、能源产品、金属矿产品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来宝集团(SGX:N21)旗下的来宝农业51%的股份。​中粮集团将为此投入约30亿美元,创下中国粮油行业有史以来境外并购之最。

收购将有助于中粮在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地南美、黑海等地区拥有优质粮源,并把它们与拥有最大粮食需求的亚洲新兴市场建立联系。​并购后中粮海外营业收入将超过国内业务,合计633亿美元,与国际四大粮商接近。更重要的是,实现农产品贸易、物流、加工和粮油食品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全球布局,改变四大粮商掌控全球粮油市场的格局。​

 

历经亏损,李宁重掌李宁

2014年对于李宁是关键之年,李宁经历了上半年亏损较2013年底扩大至5.86亿,以及金珍君辞任代理行政总裁职务。接近年底之际,李宁宣布筹集最多约13.5亿元的资金,用于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运营资金,并优化公司资本结构。这是2012年开始变革之后,第三次大规模融资。

既有大股东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TPG、GIC及麦顿策略控股有限公司已承诺按比例足额认购其发售证券。这或许意味着投资方对李宁公司的信心。执行主席李宁则称,管理层在过去两至三年中于一系列方面做出的调整至今已获得一定的运营改善,并清晰地规划出公司下一成长阶段的路线。而李宁先生也正式表示管理层过渡期间将在公司管理团队的协助下参与更多的日常运营。对于业绩持续低迷的李宁公司,扭亏的任务越来越紧迫。

 

恒大砸钱开“杂货铺”

从矿泉水开始冒险进入完全陌生的快消领域,恒大冰泉制定了第一年100亿元的销售目标——几乎等于中国整个高端水市场规模。此后恒大又频频在一系列民生消费品上大手笔高调布局,如宣布投资近70亿元建设和并购22个生产基地,启动恒大粮油、恒大畜牧产业,布局大兴安岭生态圈;9月成立的恒大乳业集团于同月收购新西兰咔哇熊乳业有限公司。

房地产的高速增长时期结束,这家公司应该已经意识到在中国从事房地产业充满风险,过于依赖土地、政府和宏观环境很难支持一家公司的长期增长。恒大的多元化步子迈得很大,但道路却并不平坦。9月底恒大曾宣布将在张家口投资约900亿元建设中国规模最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但仅时隔3个月,恒大便称收购国藏集团触礁,进军光伏业受阻。此前恒大还成立了恒大人参集团,拟在延边投资100亿元建设人参产业园,项目亦迟迟未有进展。尽管如此,恒大依然坚持在多元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在今年的一个内部会议上,许家印提出快消和金融将是恒大未来多元化拓展的两大方向。

 

乐购退出中国

英国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乐购(Tesco)在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后黯然谢幕,与中国零售巨头华润创业旗下华润万家组成多元化零售合资公司,华创持有80%的股份,乐购持有20%,乐购在内地的135家门店统一更名为“华润万家”,乐购品牌在中国市场将不复存在。

错失了中国零售业扩张的黄金时期,加之近年来竞争愈发激烈,大型外国超市享受的租金优惠期结束,以及受到电商的冲击而导致商品利润率下降,商业地产项目因规划不合理而失败等种种原因下,乐购的经营日益困难。2013年乐购中国亏损近10亿元,这也是其委身华创的主要原因。

退出中国的乐购却没有彻底放弃这一市场。一个130多家门店、2.5万名员工的外资在华连锁巨头和一家拥有4600家门店的国有连锁零售企业整合在一起,这让新公司有机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快速消费品零售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