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宗盛叫他大哥,林夕称他爷,李志奉他为男神!他是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宗盛叫他大哥,林夕称他爷,李志奉他为男神!他是谁?

当时光倒退20年,一代年轻人被音乐击中的瞬间,多数则是因为他——罗大佑。

Start here:

多数人生来普通,没有过硬的颜,没有过亿的钱,生来面对普通所带来的残酷,无需挣也躲不过。

即便再不谙世故地活在这世上,再小心翼翼地躲过各种深坑,再普通的我们也会在生命里的某一刻,遭遇一个改变的瞬间。

比如某一次,听到了一首随机播放的歌,然后一瞬间被击中——这歌里唱的,不就是我自己吗?从此,就拥有了一个自愿追随的偶像。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一首歌唱哭了多少孤独的年轻人,也让李志成了他们的音乐偶像。

欲望无限升腾,科技持续进步,但李志和他的音乐却能凶猛异常,从满世界俗套的包围里杀出自己的路数。即便外表有时比我们更普通,日常审美充满着土味,但他的歌总能唱到当代年轻人的心底最深处去。

而当时光倒退20年,那一代年轻人被音乐击中的瞬间,多数则是因为他——

罗大佑。

那时候,物质格外匮乏,世界格局混乱,大街小巷播放着罗大佑的《童年》。他是神一样的人物,音乐教父般的存在。想象在一场万人包围的演唱会上,他只可能是那个高台上远观不及、近触不到的领袖。

当然,就连李志也必须要说,罗大佑,就是自己的偶像。

能和罗大佑同台,算是追星成功

今年年初,罗大佑曾在一次网络节目录制中邀请李志同台。

歌单上的曲目创作年份都在二三十年以前,这甚至比有些观众的年龄还要大出不少。而舞台上的罗大佑已经63岁,90后、00后们,对于他的音乐,还会有共鸣吗?

开场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甚至担心专程赶来看直播的年轻人,都是为了李志而来。

然而,当音乐响起,弹幕开始刷出罗大佑的名字,“90后”、“95后”观众纷纷报道,才意识到所有疑问都是多余的——

他的音乐,从未过时。

罗大佑现场演唱《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

气息没出问题,演唱反而更加澎湃,带着历久弥新的激情。罗大佑只用他的现场就向人们宣告:我还年轻着呢。

整场演出有近两小时,罗大佑依然不改“话唠”,自顾自地在台上说着各种有趣的段子,娓娓道来他经历的故事,手上时而拿起黑色保温杯,咽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告诉观众他讲话只是为了平息情绪、调整呼吸,然后一首首接着唱。

一时间,房间里北京初冬的空气被他唱得燥热起来。罗大佑先后唱了《台北红玫瑰》《爱人同志》《我所不能了解的事》等多首经典曲目,直播那头观众的弹幕开始刷屏。

罗大佑和李志合唱《之乎者也》

演出进行到一半后,罗大佑邀请李志上台:“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当初是这个年轻人(指向自己)罗大佑所写的。现在的年轻人是这个(指向李志)。这首歌叫做:《之乎者也》。”

可人们看到,此刻站在舞台上唱歌的,分明依旧还是两个年轻人啊!

这首罗大佑1982年发行的创作歌曲《之乎者也》,是他首张创作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某种程度上讲,对当年的年轻人罗大佑意义非凡。

也正是这张专辑的出现,告知着华语歌坛罗大佑的横空出世,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此被开启。

在这些“大哥”眼中,只有罗大佑是“大哥”

的确,就算在整个华语乐坛,像罗大佑这般的强大气场在也并不多见。2000年,罗大佑首次在大陆地区举办个人演唱会,门票短时间内售罄,现场最终挤进了八万人,不少内心明星文化名人也在其中,只为一睹崇拜多年的“音乐教父”真人现身。

2008年,中国台湾第19届金曲奖颁奖典礼,经典的“大哥”插曲让罗大佑再度被“封神”。

当时,周华健上台演唱,台下明星起立喊“华健大哥”。周华健摆手说:“别喊我大哥,我上面还有大哥。”

接着李宗盛抱着吉他上台,第一句就说:“我算什么大哥,我上面还有真正的大哥大。”

最后,罗大佑走上台,笑着说:“前几天,我听有人喊写词的那个林夕‘夕爷’,我立马打电话给他——林夕,林夕,居然喊你爷了。”结果,林夕回答的是:“罗公,这已经好久啦!”

林夕为罗大佑颁奖。

词人林夕,因为给王菲、陈奕迅等天后天王写了无数好歌,而被封为“夕爷”,却在罗大佑面前尊称其“罗公”。二人关系到底如何,可能很少人会知道,其实罗大佑的那首经典粤语歌《皇后大道东》,正是林夕的杰作。

后来林夕说,能和大佑成为知己是我的福缘,他让我有机会跟台湾乐坛交流,练就普通话,开展写国语歌生涯,很感谢这位永远的知音:大佑。

关于罗大佑,李宗盛的评价更直接——他是英雄,是时代的标志:

“罗大佑在我内心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音乐创造才能是无与伦比的,他创造了台湾音乐的一个历史阶段。和他相比我会感到惶恐,他对我来说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才是真正的台湾音乐届重量级人物”。

从多位歌者到词人,再到歌坛名宿,多方面的肯定都指向了罗大佑,更让其音乐教父的地位无可撼动。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罗大佑回“家”了

2017年底,罗大佑开启了新一轮的全国个人巡演,要去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内地多个城市,主题叫做“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熟悉他的歌迷会知道,这句话出自《鹿港小镇》。这首歌也是罗大佑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后来被无数歌手都翻唱过。

而现在,我们要问的是:罗大佑所指的“年轻人”,会是谁呢?

是罗大佑自己吗?

如今,63岁的罗大佑依旧不断有新作品产生,最新专辑《家III》刚发,演唱会就马不停地的启程。

宣传照片上,罗大佑领着老婆和女儿,走在乡间小路上。那些年锋利惯了的罗大佑,突然变温柔了。

他说:人的一生会有三个家,父母给的家,外出寻的家,自己成的家。现在,罗大佑的这三个家,终于齐了。

台北是父母给的家,北京和香港是后来寻的家,而几年前女儿诞生,罗大佑带着一家人回到台北定居,自己成的家也就实现了。

终于,那个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罗大佑回家了。

他的新专辑不再有尖锐,他的目光中充满了笑容,当年无数次站在高墙上的反对与批判,已成为载入华语音乐史册的一页,留在岁月的长河里闪烁一缕最璀璨的光。

演唱会上,站在罗大佑面前的无数张面孔,早已换成了2018年的年轻人。他们的内心同样汹涌,他们依然渴望着走出家门,离家远去,去创造,去颠覆,去实现,就像当年的罗大佑一个样。

所以,罗大佑选择和他眼中的年轻人李志同台,唱一首他音乐生涯最开始的主打歌——《之乎者也》。曾被那首歌划开的那个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了。而划开当下这个时代的歌,就握在现在的年轻人手上,需要他们来亲自吟唱。

所以,在那次罗大佑在和李志的合唱后,他紧接着就演唱了一首《未来的主人翁》。这样的选歌安排,仿佛慈父般亲切地叮咛,抑或是来自前辈深刻地唤醒。

无一例外,罗大佑愿意再一次朝着年轻人倾诉:未来的主人翁们,要变成什么样的好人,不要做怎么样的坏人。而答案正如歌词里反复重复的最后一句,就藏在此刻的空气中,“飘来飘去”。

年轻人,我们不仅要“相信未来”,更要做“未来的主人翁”。到头来我们会明白,融进词句里的精髓,不过是一脉相承。

所以,回到偶像的始发点,回到音乐真理的“家”,多听罗大佑吧,趁我们此刻还年轻。

文 | 故事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宗盛叫他大哥,林夕称他爷,李志奉他为男神!他是谁?

当时光倒退20年,一代年轻人被音乐击中的瞬间,多数则是因为他——罗大佑。

Start here:

多数人生来普通,没有过硬的颜,没有过亿的钱,生来面对普通所带来的残酷,无需挣也躲不过。

即便再不谙世故地活在这世上,再小心翼翼地躲过各种深坑,再普通的我们也会在生命里的某一刻,遭遇一个改变的瞬间。

比如某一次,听到了一首随机播放的歌,然后一瞬间被击中——这歌里唱的,不就是我自己吗?从此,就拥有了一个自愿追随的偶像。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一首歌唱哭了多少孤独的年轻人,也让李志成了他们的音乐偶像。

欲望无限升腾,科技持续进步,但李志和他的音乐却能凶猛异常,从满世界俗套的包围里杀出自己的路数。即便外表有时比我们更普通,日常审美充满着土味,但他的歌总能唱到当代年轻人的心底最深处去。

而当时光倒退20年,那一代年轻人被音乐击中的瞬间,多数则是因为他——

罗大佑。

那时候,物质格外匮乏,世界格局混乱,大街小巷播放着罗大佑的《童年》。他是神一样的人物,音乐教父般的存在。想象在一场万人包围的演唱会上,他只可能是那个高台上远观不及、近触不到的领袖。

当然,就连李志也必须要说,罗大佑,就是自己的偶像。

能和罗大佑同台,算是追星成功

今年年初,罗大佑曾在一次网络节目录制中邀请李志同台。

歌单上的曲目创作年份都在二三十年以前,这甚至比有些观众的年龄还要大出不少。而舞台上的罗大佑已经63岁,90后、00后们,对于他的音乐,还会有共鸣吗?

开场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甚至担心专程赶来看直播的年轻人,都是为了李志而来。

然而,当音乐响起,弹幕开始刷出罗大佑的名字,“90后”、“95后”观众纷纷报道,才意识到所有疑问都是多余的——

他的音乐,从未过时。

罗大佑现场演唱《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

气息没出问题,演唱反而更加澎湃,带着历久弥新的激情。罗大佑只用他的现场就向人们宣告:我还年轻着呢。

整场演出有近两小时,罗大佑依然不改“话唠”,自顾自地在台上说着各种有趣的段子,娓娓道来他经历的故事,手上时而拿起黑色保温杯,咽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告诉观众他讲话只是为了平息情绪、调整呼吸,然后一首首接着唱。

一时间,房间里北京初冬的空气被他唱得燥热起来。罗大佑先后唱了《台北红玫瑰》《爱人同志》《我所不能了解的事》等多首经典曲目,直播那头观众的弹幕开始刷屏。

罗大佑和李志合唱《之乎者也》

演出进行到一半后,罗大佑邀请李志上台:“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当初是这个年轻人(指向自己)罗大佑所写的。现在的年轻人是这个(指向李志)。这首歌叫做:《之乎者也》。”

可人们看到,此刻站在舞台上唱歌的,分明依旧还是两个年轻人啊!

这首罗大佑1982年发行的创作歌曲《之乎者也》,是他首张创作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某种程度上讲,对当年的年轻人罗大佑意义非凡。

也正是这张专辑的出现,告知着华语歌坛罗大佑的横空出世,一个全新的时代从此被开启。

在这些“大哥”眼中,只有罗大佑是“大哥”

的确,就算在整个华语乐坛,像罗大佑这般的强大气场在也并不多见。2000年,罗大佑首次在大陆地区举办个人演唱会,门票短时间内售罄,现场最终挤进了八万人,不少内心明星文化名人也在其中,只为一睹崇拜多年的“音乐教父”真人现身。

2008年,中国台湾第19届金曲奖颁奖典礼,经典的“大哥”插曲让罗大佑再度被“封神”。

当时,周华健上台演唱,台下明星起立喊“华健大哥”。周华健摆手说:“别喊我大哥,我上面还有大哥。”

接着李宗盛抱着吉他上台,第一句就说:“我算什么大哥,我上面还有真正的大哥大。”

最后,罗大佑走上台,笑着说:“前几天,我听有人喊写词的那个林夕‘夕爷’,我立马打电话给他——林夕,林夕,居然喊你爷了。”结果,林夕回答的是:“罗公,这已经好久啦!”

林夕为罗大佑颁奖。

词人林夕,因为给王菲、陈奕迅等天后天王写了无数好歌,而被封为“夕爷”,却在罗大佑面前尊称其“罗公”。二人关系到底如何,可能很少人会知道,其实罗大佑的那首经典粤语歌《皇后大道东》,正是林夕的杰作。

后来林夕说,能和大佑成为知己是我的福缘,他让我有机会跟台湾乐坛交流,练就普通话,开展写国语歌生涯,很感谢这位永远的知音:大佑。

关于罗大佑,李宗盛的评价更直接——他是英雄,是时代的标志:

“罗大佑在我内心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他的音乐创造才能是无与伦比的,他创造了台湾音乐的一个历史阶段。和他相比我会感到惶恐,他对我来说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才是真正的台湾音乐届重量级人物”。

从多位歌者到词人,再到歌坛名宿,多方面的肯定都指向了罗大佑,更让其音乐教父的地位无可撼动。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罗大佑回“家”了

2017年底,罗大佑开启了新一轮的全国个人巡演,要去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内地多个城市,主题叫做“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熟悉他的歌迷会知道,这句话出自《鹿港小镇》。这首歌也是罗大佑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后来被无数歌手都翻唱过。

而现在,我们要问的是:罗大佑所指的“年轻人”,会是谁呢?

是罗大佑自己吗?

如今,63岁的罗大佑依旧不断有新作品产生,最新专辑《家III》刚发,演唱会就马不停地的启程。

宣传照片上,罗大佑领着老婆和女儿,走在乡间小路上。那些年锋利惯了的罗大佑,突然变温柔了。

他说:人的一生会有三个家,父母给的家,外出寻的家,自己成的家。现在,罗大佑的这三个家,终于齐了。

台北是父母给的家,北京和香港是后来寻的家,而几年前女儿诞生,罗大佑带着一家人回到台北定居,自己成的家也就实现了。

终于,那个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罗大佑回家了。

他的新专辑不再有尖锐,他的目光中充满了笑容,当年无数次站在高墙上的反对与批判,已成为载入华语音乐史册的一页,留在岁月的长河里闪烁一缕最璀璨的光。

演唱会上,站在罗大佑面前的无数张面孔,早已换成了2018年的年轻人。他们的内心同样汹涌,他们依然渴望着走出家门,离家远去,去创造,去颠覆,去实现,就像当年的罗大佑一个样。

所以,罗大佑选择和他眼中的年轻人李志同台,唱一首他音乐生涯最开始的主打歌——《之乎者也》。曾被那首歌划开的那个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了。而划开当下这个时代的歌,就握在现在的年轻人手上,需要他们来亲自吟唱。

所以,在那次罗大佑在和李志的合唱后,他紧接着就演唱了一首《未来的主人翁》。这样的选歌安排,仿佛慈父般亲切地叮咛,抑或是来自前辈深刻地唤醒。

无一例外,罗大佑愿意再一次朝着年轻人倾诉:未来的主人翁们,要变成什么样的好人,不要做怎么样的坏人。而答案正如歌词里反复重复的最后一句,就藏在此刻的空气中,“飘来飘去”。

年轻人,我们不仅要“相信未来”,更要做“未来的主人翁”。到头来我们会明白,融进词句里的精髓,不过是一脉相承。

所以,回到偶像的始发点,回到音乐真理的“家”,多听罗大佑吧,趁我们此刻还年轻。

文 | 故事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