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独角兽公司今日头条T,美团M和滴滴D一直新闻不断。
自从有人提出和BAT对应的TMD以后,似乎互联网的风头都被这几家新兴企业抢去了。也难怪,互联网的江湖就是“只闻新人笑,哪管旧人哭”。
尽管TMD的业务依然高歌猛进,尤其是估值不断创出新高,导致他们的胃口也不断扩大;但是这些成立仅仅数年的新时代独角兽,似乎在最近的舆论媒体中有点不适应。
虽然这个月的重头新闻都是滴滴,但是前几个月却是今日头条。
成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在资讯信息流的市场取得突破以后,不断扩大自己的版图,从今日头条到微头条,从内涵段子到悟空问答,从西瓜视频到火山小视频再到抖音,字节跳动(今日头条的母公司)算是基本做到了“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而公司估值也从3亿美元到30亿美元,再从150亿美元到600美元,没有人能想到看似文弱的福建人张一鸣能做到今天的地步。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和腾讯的当家人马化腾的隔空骂战,让本来就四面树敌的今日头条再次站在了中国巨无霸腾讯的对立面。
回顾这几个月今日头条遭遇到的监管,先是“内涵段子”被政府永久关停,然后是今日头条的主APP和抖音及火山小视频的多个流量最大的频道进行整改数周,以及抖音不断暴露出来的丑闻事件,并导致人民日报对今日头条进行点名批评,中央电视台对今日头条进行专题批判。
大量媒体和监管部门对今日头条推崇的机器算法开始连篇累牍的批判,从公司价值观到产品的初心,从管理团队到创始人,似乎一下风向都变了。从蒙眼狂奔到小心谨慎,可能这时候张一鸣才能深刻理解到其中滋味。
尽管张一鸣随后紧急开始了一万人的客服审核人员的招聘,依然难以消除这轮逆水的袭击。随着这些事件的爆发,最终导致今日头条的新一轮估值600亿美元的融资直接腰斩为300亿美元,即使如此依然艰难重重。
而最新消息是,阿里系的云锋基金领投了今日头条的这轮融资。
拿到阿里系的投资,是福是祸,谁也不知道,只是以前那个号称不站队的张一鸣这次没有再站出来说话,也许,这才能解释上次朋友圈他和腾讯的马化腾的隔空掐架。
也许再过几年回过头来看,张一鸣会感谢这一次监管。
当然,虽然张一鸣在做今日头条之前做过99房的项目,但是这个项目的体量跟今日头条今天的地位完全不可比,所以他过去有限的创业经历可能还远不足以应对今天这样的复杂局面,这才出现了今天被严格监管而无所适从的局面。
如果说头条的新闻都是监管和负面,美团的的新闻却是扩张和相对的正面。
美团最近已经紧随小米传出了去香港证交所提交IPO的消息了。
“没有边界”的王兴给人永远是好战的姿态,这一点跟他以前的下属和老乡张一鸣很像。
成立于2010年的美团,是王兴的第五个公开的项目,据说他前后折腾了知名不知名的项目高达三十多个。
从多多友到校内网,从海内网到饭否,在创立美团之前,王兴一直是那种叫好不叫座的人设。
为此有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正面,根据中国国情创业,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最后公司上市,成功走上人生巅峰;而另外一个是反面,做什么都是模仿国外,并且不顾中国国情,自然不断失败,而据说那个反面人物的原型就是王兴。
不知道那时候王兴看到这篇文章是怎么想的。
其实文章没写错,尽管凭着把抄袭FACEBOOK的校内网两百万美金卖给陈一舟,后者一转手拿这个项目包装一下去美国上市融资了数亿美元,市值一度高达百亿美元,在2011年的市值高峰期为中国紧随腾讯和百度之后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但是对于王兴而言,这只是在自己的创业之路上多了一个失败的项目而已,尽管这已经是一个能卖出的项目,要知道之前的项目根本没有卖的机会。
校内网卖了以后,基本上王兴的团队也散了。王慧文和张一鸣去做了99房,后面王兴做饭否的时候只能另外组团队。可能那段时间是王兴最失意的一段时间吧。
不过成立美团以后,似乎他开始时来运转了。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不管是多多友还是校内网,不管是海内网还是饭否,都是社交平台,按照基因的说法,王兴没有电商的基因。
这也是尽管作为第一批COPY国外团购模式到中国的领头羊,美团的融资过程并不容易。在拉手网和窝窝团等众多团购巨头拿着不断创造新高的融资的时候,美团并不是最多的。所以导致在别人都在各种屏幕上打广告的时候,美团一直没有跟风,也许是不愿意,但是没钱肯定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从2003年从美国中断博士学业回国创业,COPY各种美国的模式到中国,一直到2010年开始创立美团,王兴把在中国开创互联网公司能踩的坑应该都踩过了一遍。
早期的多多友因为用户定位不精准,没上线多久就终止了,这让王兴学到了社交产品的运营方法;吸取教训了之后,王兴创立了校内网,这次用户实现了快速增长,业务没问题,问题是不会融资讲故事,最终还是得把自己的成果拱手相让给更有融资能力的陈一舟;而卖了校内网之后,创立了饭否,又是踩到了风口,无论是用户的口碑和业务增长,都无可争议,只是最终还是因为监管的原因导致关闭了。
总结王兴的创业失败历史,完全可以写一本“怎么让一家创业公司倒闭的100种方法”的教科书了。
所以,最近美团的新闻除了IPO的消息,就是网约车与滴滴的竞争,或者是收购摩拜的消息让中国最新的风口又消失了一个。没有融资失败,也没有搜到监管,甚至都没有类似滴滴的平台的各种负面信息,连媒体给王兴写的很多特稿都是刷遍朋友圈的网红文,这在一个创业公司的CEO身上并不多见。
这可能跟美团的电商属性有关系,也许跟王兴的个人风格有关系,我想,更多的可能,其实应该是跟他过去创业的次数有关系。
王兴有句名言“即往不恋,纵情向前”,这既是他对自己的鞭策,也充分体现了一个成熟创业者的胸襟。
跟今日头条和美团比起来,滴滴最近在媒体上的日子似乎更不好过。
为了应对滴滴的这些负面消息,滴滴的PR人员也是操碎了心。连“悬赏100万”都出来了,也难怪网友要问了,滴滴是不是开始做公安局的业务了?只听过公安局能悬赏抓人,滴滴这是哪门子做法,能够替代公安局抓人了吗?
程维作为阿里巴巴B2B铁军之一,在B2B销售领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销售能力的领导人,这是他与技术背景的张一鸣和王兴的最大的区别。
作为支付宝的B2C业务部门的副总经理,程维的个人能力和背景是被投资人看好的,这才有同是阿里巴巴中供铁军的王刚的天使投资。毕竟,作为一个第一次创业的人,没有一点过去的背景,是没有人会投资的。
但是,可能正是以前良好的背景,让程维的创业路走得比较顺利,而没有像王兴一样体会到创业的各种艰难,这是一种好事,还是一种坏事,至今还不能确定。
虽然滴滴也有初期推广的不顺利,但跟王兴那种创业者的“正常路径”相比,程维遇到的问题可能只是正常创业过程中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而随着投行人柳青的加盟,让滴滴在融资的道路上所向披靡,从而在业务上很快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所以这导致滴滴的创业之路其实是缺少了一环,那就是很多创业路上的通关打怪的经历他是缺失了。
所谓“飞得越高,摔得越恨”,这句话用在滴滴身上可能不是很合适,因为现在还不能说滴滴摔了。
但是从前几年全国各地对滴滴网约车的监管,到最近滴滴主动关闭顺风车业务一周来整顿的动作来看,这些都是决定滴滴业务生死的事情,不可谓不重要。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滴滴如何让普通用户重拾对滴滴品牌的信任,如何让监管机构相信能够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甚至是如何让即将登陆资本市场之后的投资人能够相信滴滴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业务,每一个问题都不是省油的灯。
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滴滴180亿美元的融资可能也不能让它摆脱泥潭。所谓的800亿美元的估值就更是水中花,镜中月了,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一个业务都不知道能不能够符合政策,随时有被关停的风险,还谈什么可持续性经营呢?
相较于张一鸣和程维的创业一次成功,王兴的成功来得太晚了一些。
但是,可能正是这种迟到的成功—可能现在还不能绝对判断成功,才让王兴能够更有经验来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业务,更重要的是后期的政策监管和舆论监督。
所以,看起来TMD今天遇到的问题是随机发生的,其实也许在他们开创今天事业的第一天就埋下了种子。
就像歌中说的,“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原来,TMD全是宿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