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第七感与中国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七感与中国禅

在西方,东方佛教禅修中的“正念”在30年间已经完成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从一种相对神秘的宗教修行方法,转化为一种有着相应科学基础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的技术手段,但国内的情况却不如人意。

12月9号,湛庐文化的“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创新之旅,离开旧金山,前往洛杉矶。这一站要拜访的就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丹尼尔·西格尔。从机场前往第七感研究所的路上,大家就开始讨论了。

什么是第七感

西格尔的解释是,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是人类五官感知,对于自身情绪比如兴奋或者沮丧的感知是第六感,第七感是“一种专注的注意力,使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动。你也可以把第七感想象成一种非常特殊的镜头,透过它,我们能够比以前更清楚地感知自己的心理。这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镜头,一旦拥有,我们便能深深地潜入内心的那片海,探索自己的以及他人的内心世界。”

西格尔的描述充满诗意,我的感觉是这个概念跟佛教和禅宗的修行中的“观心”和“觉察”这样的说法很接近。佛教讲“眼耳鼻舌身意”,恰恰可以算的上是六感,而“觉”似乎也可以算的上是第七感了。

本次“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的随团导师之一,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先生倒是赞同我的这个想法,他自己有多年的禅修经验,他的看法是:“第七感强调的是每个人的本能,但禅修是要把这种能力发挥到更好,相当于一个是普通人的运动机能研究者,一个是运动员。佛教、道教、瑜伽等东方修行专注于此两千多年,积累了大量经验,可以丰富和深化相关的研究。”

西格尔毕业于哈佛大学,早年的行医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满足感,他更关心人的心理和感受,最终他转向心理学研究。由于当时没有一个概念可以概括他一直研究的“对于人类心理活动的感知”,他干脆自己创了一个词“Mindsight”,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研究,逐渐发展出人际神经生物学(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这样一门学说。

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大脑10年”,人类对大脑的研究取得很多新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西格尔借助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给出了一个三角关系图,将心智(Mind)、大脑(Brain)和人际关系(Relationship)三个维度连接起来,将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整合称为一个有效的阐释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第七感(Mindsight)是核心。如何修炼第七感呢?西格尔给出三个步骤:洞察、同情和整合。

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人在观察自我和内省的过程中,可以激活产生复原力与幸福感的神经回路,这些神经回路也是共情与同情的基础。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结构,刺激大脑生长出更重要的新连接,形象的说法是获得了能将个人心理看得更清楚的镜头。

当自我关照的方式发生变化之后,如果再能与生活中的多样性产生连接,形成有效而又灵活的整合心态,幸福感自然就会产生。

西格尔更多地从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角度来阐释他的思想,不过作为中国人,似乎禅宗中所讲的顿悟之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反而来的更方便顺当。

在对话过程中,我们的随团导师之一,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也在追问,佛教的观心与第七感的关系到底如何?西格尔特别强调自己的理论基础依旧是神经学和心理学,而不是东方佛教中的禅修。

这也许跟美国文化中的科学传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大学中,宗教的方法不可以影响到教学和科学研究。

其实只要看看西格尔的Twitter账户,就可以知道他个人关注了很多跟“正念”、禅修和佛教相关人士和机构,应该说他的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禅宗修行方面的影响。其实在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来自东方佛教禅修中的“正念”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并且其基本的静坐冥想的方法和技巧也逐渐被很多人所接受。

 

谁能更快地创造性转化

一群中国人,与美国的有着世界声望的心理学专家对话,在其理论中发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禅修的痕迹,但是对方对此却并不认同。这似乎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为自己老祖宗的文化遗产而骄傲?“在别人的文化中,看到一个更美丽的自我”?其实我更愿意关注佛教尤其是禅修的方法是如何在美国的精英文化中被“创造性转化”的过程。

“创造性转化”这个概念是中国台湾学者林毓生在研究中国现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强调的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才能将传统文化转化成积极正面的精神资源,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和打倒。

丹尼尔·西格尔有“Mindsight”,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与此相似的还有哈佛大学教授埃伦·兰格所提出的专念(Mindfulness)。而正念(Mindful)则因为乔·卡巴金的推广,如今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卡巴金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博士,为了将宗教的影响降到最低,他推动的是“正念减压”,强调这套方法对人类注意力的集中和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最近这些年来有关大脑神经适应性的研究在很多方面也在印证“正念”修行的有效性。

正因为这些,正念如今在美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按照《时代》杂志的报道,如今“正念”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有40亿美元规模的产业,这其中包括正念的治疗、药物、课程甚至教材。从硅谷高科技公司的企业家到国会议员再到大学教授等等,“正念”修行正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由此看来,来自东方佛教禅修中的“正念”,在30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完成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从一种相对神秘的宗教修行方法,转化为一种有着相应科学基础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的技术手段。

回头看看国内的情况,似乎有些差强人意。禅宗的修行手段,一方面其效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科学研究的印证,另一方面因为相关利益方将佛教寺院过度产业化,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毫无疑问,这也是“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收获:你不仅仅在另一个文化中看到我们传统中的智慧,更看到了这种传统智慧是如何创造性转化的,如何成为另一个文化中可以被公众所接受的积极的推动力量。

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是西格尔最早提出“人际神经生物学”这个概念的地方,现在这里像一个教学中心,将科学、临床实践、教育、艺术和沉思联系在一起。西格尔在这里继续他的研究,《全脑教养法》和《由内而外的教养》是他在儿童教养领域实践“第七感”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

看到没有?这个创造性转化的过程还在继续,而且越来越深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第七感与中国禅

在西方,东方佛教禅修中的“正念”在30年间已经完成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从一种相对神秘的宗教修行方法,转化为一种有着相应科学基础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的技术手段,但国内的情况却不如人意。

12月9号,湛庐文化的“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创新之旅,离开旧金山,前往洛杉矶。这一站要拜访的就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临床教授丹尼尔·西格尔。从机场前往第七感研究所的路上,大家就开始讨论了。

什么是第七感

西格尔的解释是,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是人类五官感知,对于自身情绪比如兴奋或者沮丧的感知是第六感,第七感是“一种专注的注意力,使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心理活动。你也可以把第七感想象成一种非常特殊的镜头,透过它,我们能够比以前更清楚地感知自己的心理。这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镜头,一旦拥有,我们便能深深地潜入内心的那片海,探索自己的以及他人的内心世界。”

西格尔的描述充满诗意,我的感觉是这个概念跟佛教和禅宗的修行中的“观心”和“觉察”这样的说法很接近。佛教讲“眼耳鼻舌身意”,恰恰可以算的上是六感,而“觉”似乎也可以算的上是第七感了。

本次“对话最伟大的头脑”的随团导师之一,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先生倒是赞同我的这个想法,他自己有多年的禅修经验,他的看法是:“第七感强调的是每个人的本能,但禅修是要把这种能力发挥到更好,相当于一个是普通人的运动机能研究者,一个是运动员。佛教、道教、瑜伽等东方修行专注于此两千多年,积累了大量经验,可以丰富和深化相关的研究。”

西格尔毕业于哈佛大学,早年的行医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满足感,他更关心人的心理和感受,最终他转向心理学研究。由于当时没有一个概念可以概括他一直研究的“对于人类心理活动的感知”,他干脆自己创了一个词“Mindsight”,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关的研究,逐渐发展出人际神经生物学(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这样一门学说。

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大脑10年”,人类对大脑的研究取得很多新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西格尔借助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给出了一个三角关系图,将心智(Mind)、大脑(Brain)和人际关系(Relationship)三个维度连接起来,将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整合称为一个有效的阐释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第七感(Mindsight)是核心。如何修炼第七感呢?西格尔给出三个步骤:洞察、同情和整合。

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人在观察自我和内省的过程中,可以激活产生复原力与幸福感的神经回路,这些神经回路也是共情与同情的基础。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以改变大脑的物质结构,刺激大脑生长出更重要的新连接,形象的说法是获得了能将个人心理看得更清楚的镜头。

当自我关照的方式发生变化之后,如果再能与生活中的多样性产生连接,形成有效而又灵活的整合心态,幸福感自然就会产生。

西格尔更多地从心理学和神经学的角度来阐释他的思想,不过作为中国人,似乎禅宗中所讲的顿悟之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反而来的更方便顺当。

在对话过程中,我们的随团导师之一,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也在追问,佛教的观心与第七感的关系到底如何?西格尔特别强调自己的理论基础依旧是神经学和心理学,而不是东方佛教中的禅修。

这也许跟美国文化中的科学传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在大学中,宗教的方法不可以影响到教学和科学研究。

其实只要看看西格尔的Twitter账户,就可以知道他个人关注了很多跟“正念”、禅修和佛教相关人士和机构,应该说他的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禅宗修行方面的影响。其实在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来自东方佛教禅修中的“正念”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并且其基本的静坐冥想的方法和技巧也逐渐被很多人所接受。

 

谁能更快地创造性转化

一群中国人,与美国的有着世界声望的心理学专家对话,在其理论中发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禅修的痕迹,但是对方对此却并不认同。这似乎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该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为自己老祖宗的文化遗产而骄傲?“在别人的文化中,看到一个更美丽的自我”?其实我更愿意关注佛教尤其是禅修的方法是如何在美国的精英文化中被“创造性转化”的过程。

“创造性转化”这个概念是中国台湾学者林毓生在研究中国现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强调的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才能将传统文化转化成积极正面的精神资源,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和打倒。

丹尼尔·西格尔有“Mindsight”,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与此相似的还有哈佛大学教授埃伦·兰格所提出的专念(Mindfulness)。而正念(Mindful)则因为乔·卡巴金的推广,如今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卡巴金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分子生物学博士,为了将宗教的影响降到最低,他推动的是“正念减压”,强调这套方法对人类注意力的集中和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最近这些年来有关大脑神经适应性的研究在很多方面也在印证“正念”修行的有效性。

正因为这些,正念如今在美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按照《时代》杂志的报道,如今“正念”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有40亿美元规模的产业,这其中包括正念的治疗、药物、课程甚至教材。从硅谷高科技公司的企业家到国会议员再到大学教授等等,“正念”修行正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由此看来,来自东方佛教禅修中的“正念”,在30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完成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从一种相对神秘的宗教修行方法,转化为一种有着相应科学基础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的技术手段。

回头看看国内的情况,似乎有些差强人意。禅宗的修行手段,一方面其效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科学研究的印证,另一方面因为相关利益方将佛教寺院过度产业化,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毫无疑问,这也是“对话最伟大的头脑”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收获:你不仅仅在另一个文化中看到我们传统中的智慧,更看到了这种传统智慧是如何创造性转化的,如何成为另一个文化中可以被公众所接受的积极的推动力量。

第七感研究所(Mindsight Institute)是西格尔最早提出“人际神经生物学”这个概念的地方,现在这里像一个教学中心,将科学、临床实践、教育、艺术和沉思联系在一起。西格尔在这里继续他的研究,《全脑教养法》和《由内而外的教养》是他在儿童教养领域实践“第七感”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

看到没有?这个创造性转化的过程还在继续,而且越来越深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