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绞死五名日本战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绞死五名日本战犯

提篮桥监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所在地,先后有数百名日本战犯关押在狱中,其中还包括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主犯,1947年4月26日枪决在南京雨花台的谷寿夫中将。

徐家俊 监狱史学者

美军军事法庭按照被执行人军衔的高低,把少将军衔的镝木正隆首先押进绞刑房。随着监刑官的口令,手闸推动,活动地板向两侧分开,镝木就双脚悬空,瞬间窒息而亡。随后,其尸体通过2楼的方孔,用绳索吊入下面的停尸房

1946年年初,美国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驻华美军总司令官魏德迈将军奉命在中国上海组建美军军事法庭,审判日本军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盟国菲律宾杀害美国空军被俘人员的有关案件。

美军军事法庭就设在提篮桥监狱内“十字楼”的2楼,法庭正面设5个法官席座,两侧坐记录员和翻译,记录员后面为记者席,翻译席后面3排座位坐日本战犯,每排6人,共18人。法官对面,一面为检察官席,一面为辩护士(律师)席。

1946年1月24日,美军军事法庭在此开庭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的法官、检察官、辩护士、翻译、记录员等全部由美军军官担任。主审法官以美军米都顿将军为首,检察官由韦斯中校等2人担任,辩护士为赫金斯中校、蓝文少校。

上午10点整,法庭宣布开庭。法官先命记录员宣誓,又命翻译咸俊龙上尉等3人宣誓,宣誓毕。首席检察官韦斯中校起立宣读美军各项命令及起诉目录,由法官承认收到,准予备案。法官、检察官、辩护士等先后起立宣誓,然后由检察官宣读起诉书,指控日本战犯镝木正隆等18人的罪行。

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境内第一次对日本战犯的审判。18名被告均是日本战犯,他们分别是侵华日军第34军参谋长镝木正隆少将、日本汉口宪兵队司令福本龟治大佐、少佐酒井定次、大尉小阪庆助、准尉藤井勉、曹长增井庄造等。

首犯镝木正隆,1897年生于日本石川,先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1944年11月,一架美国飞机在汉口上空被击毁,时任日本武汉驻军的第34军参谋长镝木正隆,指挥部下对捕获的3名美国飞行员进行百般磨折,日军将他们游街示众,后在火葬场用麻绳将他们绞死,其中两人当场死亡,另一人逃走后,又被日军抓到并勒紧麻绳绞死,最后将这3人的尸体焚化。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镝木作为战犯从日本被引渡到中国,关押在提篮桥监狱。美军军事法庭于1946年1月24日首次开庭审理,以后又多次开庭。

2月11日上午,军事法庭又一次在提篮桥监狱公开审讯镝木正隆等18名日本战犯。法庭上除了原来到庭旁听的60名新闻记者外,又增设了100个旁听席,并于当日早晨在监狱外发旁听证,任何人均可领取,发完为止。除原定摄影记者外,其他人员不得拍摄照片。12月18日的庭审,原美国空军飞虎队司令陈纳德也到庭旁听,军事法庭特地为陈纳德设立了首席旁听席。

2月28日,美军军事法庭对18名日本战犯进行宣判,判处镝木正隆、藤井勉、增井庄造、松井耕一、白井舆三郎5人死刑。分别判处福本龟治等11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20年、12年、3年、2年、1年半,1人无罪释放。

由于1944年12月3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由日本人执行绞刑而死亡,这次美军军事法庭也采用绞刑的方式来执行这5名日本战犯的死刑。这座绞刑房在此之前曾经执行过两个印度人,平时一直关闭不用。现在一次要对5名日本战犯处以绞刑,这在提篮桥监狱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1946年4月22日上午8时,镝木正隆等5名日本战犯被美军宪兵用绳索反绑双手,解押到该大楼3楼一个与绞刑房相连的房间内,由美军军官汉姆上尉用日语简要地宣读了他们的主要罪状,并严肃宣布今天将对他们执行绞刑。

汉姆上尉询问他们,还有什么话要交代。镝木等4人脸色苍白,神情甚为镇静,均摇头不语。只有军曹增井庄造苦笑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我早知有今日下场,事先已把遗书写好,日期签署的是4月20日。今天是4月22日,请求你们把遗书上的日期改为4月22日。”汉姆上尉点了点头,回答道:“放心,可以办到。”

在这5名日本战犯中,只有增井庄造过去在教会学校读过书,故而比其他4个人考虑问题更周到些,死到临头,还想到遗书日期的准确性。

8点15分左右,美军军事法庭按照被执行人军衔的高低,根据从大到小的原则,把少将军衔的镝木正隆首先押进绞刑房。随着监刑官的口令,手闸推动,活动地板向两侧分开,镝木就双脚悬空,瞬间窒息而亡。随后,其尸体通过2楼的方孔,用绳索吊入下面的停尸房。接着准尉藤井勉、上等兵白井舆三郎、曹长增井庄造、松井耕一相继入室就刑。

他们的尸体经过法医验尸后,送它处焚化。

曾任美军统帅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私人卫士的巴萨克中尉是该次对5名战犯实施绞刑的执行者。现场监刑者和证人有美军韦斯德上校、美新闻联络组里休凯脱中校、美战犯审判委员会法官威林斯少校、加蓝特上尉以及美国宪兵5人。其他无关人员和新闻记者一律禁止入内,谢绝参观和采访。美军军事法庭在执行绞刑期间,利用电影设备对绞刑的全部过程进行了拍摄,留存影片资料。

镝木正隆等5名日本战犯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处绞刑后,国内许多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中央日报》的标题为“日战犯五名在沪处绞刑”,《新闻报》的标题为“绞刑台上日战犯五名伏法记”,《大公报》的标题为“绞决日战犯,汉口暴行案要犯五人美军昨在沪依法处死”。

提篮桥监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所在地,先后有数百名日本战犯关押在狱中,其中还包括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主犯,1947年4月26日枪决在南京雨花台的谷寿夫中将。1946年1月至9月间,共有47名日本战犯受到美军军事法庭的审判。1946年4月至1948年9月间,先后有19名日本战犯在狱中处决,其中执行绞刑5人,执行枪决14人。

从对日本战犯的关押人数、审判人数和执行死刑人数上来讲,提篮桥监狱则远远多于日本的巢鸭监狱。

责任编辑:马蓉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绞死五名日本战犯

提篮桥监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所在地,先后有数百名日本战犯关押在狱中,其中还包括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主犯,1947年4月26日枪决在南京雨花台的谷寿夫中将。

徐家俊 监狱史学者

美军军事法庭按照被执行人军衔的高低,把少将军衔的镝木正隆首先押进绞刑房。随着监刑官的口令,手闸推动,活动地板向两侧分开,镝木就双脚悬空,瞬间窒息而亡。随后,其尸体通过2楼的方孔,用绳索吊入下面的停尸房

1946年年初,美国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驻华美军总司令官魏德迈将军奉命在中国上海组建美军军事法庭,审判日本军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盟国菲律宾杀害美国空军被俘人员的有关案件。

美军军事法庭就设在提篮桥监狱内“十字楼”的2楼,法庭正面设5个法官席座,两侧坐记录员和翻译,记录员后面为记者席,翻译席后面3排座位坐日本战犯,每排6人,共18人。法官对面,一面为检察官席,一面为辩护士(律师)席。

1946年1月24日,美军军事法庭在此开庭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的法官、检察官、辩护士、翻译、记录员等全部由美军军官担任。主审法官以美军米都顿将军为首,检察官由韦斯中校等2人担任,辩护士为赫金斯中校、蓝文少校。

上午10点整,法庭宣布开庭。法官先命记录员宣誓,又命翻译咸俊龙上尉等3人宣誓,宣誓毕。首席检察官韦斯中校起立宣读美军各项命令及起诉目录,由法官承认收到,准予备案。法官、检察官、辩护士等先后起立宣誓,然后由检察官宣读起诉书,指控日本战犯镝木正隆等18人的罪行。

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境内第一次对日本战犯的审判。18名被告均是日本战犯,他们分别是侵华日军第34军参谋长镝木正隆少将、日本汉口宪兵队司令福本龟治大佐、少佐酒井定次、大尉小阪庆助、准尉藤井勉、曹长增井庄造等。

首犯镝木正隆,1897年生于日本石川,先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1944年11月,一架美国飞机在汉口上空被击毁,时任日本武汉驻军的第34军参谋长镝木正隆,指挥部下对捕获的3名美国飞行员进行百般磨折,日军将他们游街示众,后在火葬场用麻绳将他们绞死,其中两人当场死亡,另一人逃走后,又被日军抓到并勒紧麻绳绞死,最后将这3人的尸体焚化。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镝木作为战犯从日本被引渡到中国,关押在提篮桥监狱。美军军事法庭于1946年1月24日首次开庭审理,以后又多次开庭。

2月11日上午,军事法庭又一次在提篮桥监狱公开审讯镝木正隆等18名日本战犯。法庭上除了原来到庭旁听的60名新闻记者外,又增设了100个旁听席,并于当日早晨在监狱外发旁听证,任何人均可领取,发完为止。除原定摄影记者外,其他人员不得拍摄照片。12月18日的庭审,原美国空军飞虎队司令陈纳德也到庭旁听,军事法庭特地为陈纳德设立了首席旁听席。

2月28日,美军军事法庭对18名日本战犯进行宣判,判处镝木正隆、藤井勉、增井庄造、松井耕一、白井舆三郎5人死刑。分别判处福本龟治等11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20年、12年、3年、2年、1年半,1人无罪释放。

由于1944年12月3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由日本人执行绞刑而死亡,这次美军军事法庭也采用绞刑的方式来执行这5名日本战犯的死刑。这座绞刑房在此之前曾经执行过两个印度人,平时一直关闭不用。现在一次要对5名日本战犯处以绞刑,这在提篮桥监狱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1946年4月22日上午8时,镝木正隆等5名日本战犯被美军宪兵用绳索反绑双手,解押到该大楼3楼一个与绞刑房相连的房间内,由美军军官汉姆上尉用日语简要地宣读了他们的主要罪状,并严肃宣布今天将对他们执行绞刑。

汉姆上尉询问他们,还有什么话要交代。镝木等4人脸色苍白,神情甚为镇静,均摇头不语。只有军曹增井庄造苦笑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我早知有今日下场,事先已把遗书写好,日期签署的是4月20日。今天是4月22日,请求你们把遗书上的日期改为4月22日。”汉姆上尉点了点头,回答道:“放心,可以办到。”

在这5名日本战犯中,只有增井庄造过去在教会学校读过书,故而比其他4个人考虑问题更周到些,死到临头,还想到遗书日期的准确性。

8点15分左右,美军军事法庭按照被执行人军衔的高低,根据从大到小的原则,把少将军衔的镝木正隆首先押进绞刑房。随着监刑官的口令,手闸推动,活动地板向两侧分开,镝木就双脚悬空,瞬间窒息而亡。随后,其尸体通过2楼的方孔,用绳索吊入下面的停尸房。接着准尉藤井勉、上等兵白井舆三郎、曹长增井庄造、松井耕一相继入室就刑。

他们的尸体经过法医验尸后,送它处焚化。

曾任美军统帅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私人卫士的巴萨克中尉是该次对5名战犯实施绞刑的执行者。现场监刑者和证人有美军韦斯德上校、美新闻联络组里休凯脱中校、美战犯审判委员会法官威林斯少校、加蓝特上尉以及美国宪兵5人。其他无关人员和新闻记者一律禁止入内,谢绝参观和采访。美军军事法庭在执行绞刑期间,利用电影设备对绞刑的全部过程进行了拍摄,留存影片资料。

镝木正隆等5名日本战犯在上海提篮桥监狱处绞刑后,国内许多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中央日报》的标题为“日战犯五名在沪处绞刑”,《新闻报》的标题为“绞刑台上日战犯五名伏法记”,《大公报》的标题为“绞决日战犯,汉口暴行案要犯五人美军昨在沪依法处死”。

提篮桥监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所在地,先后有数百名日本战犯关押在狱中,其中还包括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主犯,1947年4月26日枪决在南京雨花台的谷寿夫中将。1946年1月至9月间,共有47名日本战犯受到美军军事法庭的审判。1946年4月至1948年9月间,先后有19名日本战犯在狱中处决,其中执行绞刑5人,执行枪决14人。

从对日本战犯的关押人数、审判人数和执行死刑人数上来讲,提篮桥监狱则远远多于日本的巢鸭监狱。

责任编辑:马蓉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