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婚姻之外:这5本书谈论了单身女性的生活、性爱和晚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婚姻之外:这5本书谈论了单身女性的生活、性爱和晚景

单身女性与城市的关系是什么?除了婚姻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维持亲密关系或者生儿育女的可能出路?当我们孤身老去,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晚年图景?

《上海女子图鉴》剧照

昨晚,网剧《上海女子图鉴》画上句号。虽然在剧中,女主角罗海燕最终步入了婚姻殿堂,但剧中涉及的对于女性在大城市的单身、独居、恋爱又或者是协议婚姻的剧情,纷纷引发观众热议。类似的,前不久播出的网剧《北京女子图鉴》也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结局:戚薇饰演的女主角在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关系——同居、独居、结婚、离婚——之后,与一位来自家乡的离异带着孩子的医生展开新的生活。这两部网剧各自聚焦一位在大城市打拼的女性的野心、欲望,以及她与不同男性的情感经历和选择。它们也共同探讨到一个重要问题:单身女性与大都市之间的关系。

在《每日人物》一篇名为《大数据中的北京女性,令<北京女子图鉴>被狠狠打脸》的文章中,提到如下数据:在北京,20岁至44岁的单身群体中,女性占45%,且这一数据正在逐年增加。同时,女性的初婚和初育年龄也在逐步增长,离婚比例也在逐年攀升。调查显示,北京列居全国离婚率最高城市的榜首,北京离婚率曾一度高达39%,在北京所有的离婚决定中,有70%是由女性做出的。而在2016年年底,印度《德干先驱报》的一项调查称,中国正在快速成为单身大国。2015年,单身人口达到2亿,有超过36%的单身女性选择不婚。

数据的攀升似乎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异性恋专偶制婚姻虽然仍占据主流地位,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离这一轨道,寻求婚姻之外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单身女性依然承受着来自社会、朋友或者家人的污名化和种种压力——大龄剩女、灭绝师太等言论在大众媒体中层出不穷。即便如此,单身女性这个群体正在逐渐变得可见,她们的野心、欲望以及抱负开始逐步引发关注、讨论甚至争议。

单身女性与城市的关系是什么?大城市如何促进了单身的生活方式?在越来越多人选择单身之际,我们该如何看待婚姻这种选择?除了婚姻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维持亲密关系或者生儿育女的可能出路?而一旦选择单身生活,当我们垂垂老去,独自一人,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晚年图景?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选取以下五本书,为读者呈现独居、单身人士的生活图景,也力图展现主流异性恋专偶制婚姻之外的其他生活可能。

《单身社会》

《单身社会》
[美]克里南伯格 著 沈开喜 译  
99读书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2月

并非所有单身者都独自生活,他们有些和情侣、室友或者孩子一起生活。因此,并非所有单身者都是独居者。而在《单身社会》一书中,作者克里南伯格探讨的实则是独自居住的生活形式。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是何种原因让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不同政治信仰的人越来越多地选择独居生活呢?以美国为例,1950年,仅有22%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同时,有400万美国人选择独居。那时,独居者常见于美国西部各州,那里外来劳动力偏多,独居不过是人们通向家庭生活的过渡阶段;在作者成书的2012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其中3100万人过着独居生活,其中女性独居人口高达1700万。而独居人口的分布也开始从西部各州转向现代化大城市。仅仅在纽约,就有100万独居人口,曼哈顿岛上,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居住人口选择独居。

这种撼动社会根深蒂固的基本单位——核心家庭——的全新现象挑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并迅速被评论家“社会问题化”。在美国,评论家往往将独居现象视为一种反映了个人自恋、社会道德崩坏以及公众生活锐减的现象。评论家首先站在独居生活的对立面,站在婚姻生活是唯一正确的道德制高点,俯瞰独居,幻想一种孤独的寂寞的无人照料的难以自理的在午夜梦回时刻辗转反侧被欲望吞噬折磨的凄凉剪影。

《单身社会》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对于独居现象的偏见幻想和污名化处理。作者通过大量对于独居人士的走访,对于独居现象的观察以及资料收集,为读者揭示了越来越多人选择独居生活的原因。当然,作者也并没有回避独居生活潜在的弊端。但是,正如婚姻生活偶尔可能带给我们的烦躁、厌倦和争吵一样,这些弊端也是享受一种生活方式必须付出的代价。两者本身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在作者看来,独居生活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对人类亲密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以及,人们老去或者死亡的方式。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
[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著 贺梦菲/薛轲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如果说《单身社会》更多是从独居生活作为新兴社会现象入手进行讨论,那么《我的孤单,我的自我》一书则将镜头拉得更近,聚焦单身时代的女性群体。2011年,根据美国Pew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单身女性的数量(包括无婚史、丧夫、离异和分居)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已婚女性。其中,34岁以下无婚史的成年人数量高达46%,在不到十年间上升了12%。30岁以下女性结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今只有20%左右的美国女性在29岁之前结婚。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个比例高达60%。美国人口资料局的一份报告将这种未婚青年比例高于已婚青年的现象称为“大反转”。如今,对于美国的女性而言,婚姻已经并非成年之后的唯一出路了。

作者丽贝卡·特雷斯特从近百名对于美国女性的访谈中,选取三十个女性的故事,写成这一部反映美国女性最新状况的纪实报告,记录单身女性在21世纪晚婚或者终身不嫁的生活状况。作者首先回溯了单身女性现象的兴起在美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土壤,这与美国的第二波女权运动息息相关,在作者看来,这一现象深刻而广泛地建立在前人取得的政治成果之上。与《单身社会》论点类似,本书作者也认为单身女性在21世纪的状况正在重塑美国的政治和家庭生活方式。

在书中,作者指出,单身女性群体的兴起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城市发展、非农业工作机会增加,造成了人口流动的加剧。此时,大量女性开始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寻找制作饰品或者纺纱之类的工作。与此同时,从乡村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短暂逃离也能够让她们在陌生人社会享受独居生活,结交其他女性,邂逅潜在的异性伴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流动的愈发频繁,女性的迁移让她们的结婚年龄不断推迟,不婚人数比例上升,生育率持续下降。女性在城市的聚集让她们获得了短暂的自由——推迟被设定好的好妻子和好母亲的未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落脚,过上有经济保障的独立生活。

如今的女性,除了为了金钱和更好的工作机会来到城市,也会为了“寻欢作乐”来到城市。丽贝卡在书中指出,在爱情和性方面,大都市中的女性会有更加深刻和多样的体验,同时,她们也可以不再受制于几个世纪以来社会施加在女性身上的行为规范。“从文化想象的角度来说,城市已经成为性、激情和权力的代言人了。它们吸引着女性,推动女性自由解放的进程,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对女性来讲,到底什么才是充实的人生。”

《性/爱未来式:一个单身女子的网路情欲探索》

《性/爱未来式:一个单身女子的网路情欲探索》
[美]艾蜜莉·维特 著 陈国祯 译
时报出版 2017年7月

“我并非自愿选择单身,但爱情是稀有的,并且常常是没有回报的。若非因为爱情,我找不到任何和某个地方形成永久联结的理由。”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30岁记者艾蜜莉·维特在《性/爱未来式》一书的开篇这样写道。艾蜜莉·维特对于爱情的态度可以看做是21世纪接受过良好教育并且生活在大都市的单身女性的一种缩影。对这群经济独立、不再为了摆脱贫困或者实现阶级跃升而组建家庭,也不再为了因为婚前性爱的禁忌而被迫走进婚姻的女性来说,婚姻不再是唯一的出路。随着性与婚姻的逐步松绑,在婚姻之外,女性可以享受更纯粹的爱情、激情与更愉悦的性。

在性爱自由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元的性爱体验次第展开,本书作者艾米丽·维特则亲身参与这些新奇的、流行的性爱体验——互联网约会、高潮冥想、网络直播、多重伴侣关系等等。她怀抱着一种田野观察式的好奇心和感受力,用开放的心态坦率而直接地向读者展示数字时代的约会文化,以及女性在拥有更多情欲自主权的当下,所经历的自由与风险。

在最后一章《未来的性》中,作者写到:“有些人会继续将自己交付婚姻这种制度,但我希望婚姻这种合作关系不再被视为一种绝对终点,相反的,而是一种更加适度的、或许是一种对于抚养孩子而言共享努力的制度性基础。”如今,这种并未围绕异性恋核心家庭建构起来的性爱文化对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在各种约会软件、约炮文化盛行的当下,性爱可以像快餐文化一样随意,而各类情趣软件和情趣用品也可以轻易让性爱变得有趣起来。当我们不再面临一个进化论式的终极目标——结婚并且拥有稳定的性伴侣——后,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恐怕是,如何不在繁杂而多样的性爱关系中迷失自我。

《独自入眠的艺术:为什么一位法国女性突然放弃性爱》

《独自入眠的艺术:为什么一位法国女性突然放弃性爱》
[法]苏菲·芳塔内 著 
SIMON & SCHUSTER出版社 2013年8月

除了走入或稳定或多样的性爱关系之外,单身人士还有另外一选择,法国畅销书作家苏菲·芳塔内为我们做了一个绝佳示范。在27岁时,这位此前享受了多年活跃性生活的女性做出了与艾蜜莉·维特全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她决定休息一下,从那之后她放弃性生活,开始了12年的独居生活。

这本书聚集了各类热门元素,是一本“精炼、时髦、严肃、像一首制作精良的轻快小曲,充满对于异域——撒哈拉、印度的果阿以及希腊群岛的探求”的轻快读物,连续数周荣登法国畅销书榜单。它之所以引起关注,可能是由于在一个人们一味渴望追求新鲜性爱的时代,这本书告诉我们,性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性爱也不像大众媒体或者影视文学中包装的那般浪漫化。相反,性往往伴随着挫败、不愉快和不满足。苏菲·芳塔内在书中写到性爱常常是男性统治的场域,而这样的性经验让她感到被侮辱。正如文学家阿兰·德·波顿在《如何深入思考性》一文中所指出的:“性从来不是如我们设想的那般简单或美好。它从根本上并非民主的或者友善的。它和残酷、侵犯以及对于征服和羞辱的欲望紧紧捆绑。它拒绝规规矩矩地坐在爱之上,如它理所应当那般。”

放弃的当然不仅仅是性,还有与他人共处、同居、深入彼此生活的经验以及社会身份上的一种非单身属性,在一个崇尚结伴、崇尚婚姻而非单身、独居的社会中,这种放弃常常挑战了社会的既有规范。苏菲·芳塔内通过自己12年的独身经历告诉我们,不好的性爱和不好的婚姻一样,都应该果断放弃,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目光和社会的期待一味将就。同时她也告诉我们,在这个愈发多元的时代,我们既有选择性爱或陪伴或婚姻的权利,同时也有对上述种种说不的权利。单身或独居者,既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性爱,也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独自生活。

《无缘社会》

《无缘社会》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 高培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3月1日

“如果你一直单身,那么当你老了怎么办?”对于单身或者独居的人来说,最常被问的就是这个问题,仿佛走入婚姻的人这辈子永远不会经历离异或者丧偶,能够手拉着手幸福美满地和自己的另一半一同走向死亡。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伴随着二十世纪人类寿命延长这一重大突破的,是更为艰巨的挑战——孤独终老。从个人层面来说,寿命延长意味着一对配偶或者伴侣中常常有一人要比另一人长寿几年甚至几十年。由于女性通常比男性寿命长,因此在老年需要陪伴和支持时面临孤身一人情形的往往是女性。有数据显示,1950年,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只有1/10独居,而如今,这个比例高达1/3。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2010年欧洲大陆约1/3的老人独自生活。而在日本,虽然2010年65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中独居的人口分别是1/10和1/5,但日本政府估计,未来二十年独居老年人口将形成一股“浪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独居老人的增多成为了许多国家和社会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日本NHK制作的电视节目《无缘社会》,讲述的就是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没有关联的、各不相干的社会”,独居老人尸体无人认领的孤独终老,这被称为“无缘死”。调查发现,这样的“无缘死”,在日本一年高达三万二千例。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不婚、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造就了这批孤独老者。他们没有工作,没有社会关系,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没有家乡。他们仿佛社会网络上隐蔽的、看不见的一粒粒尘埃,无人察觉和清理。《无缘社会》节目组通过“无缘死”和独身生活者人生轨迹留下的笔录,记录了众多孤独老者的侧影:在公司勤勤恳恳20年,一夜变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独自旅行独自死亡的旅人,一生未婚的女性,儿女远离的空巢老人等等。

《无缘社会》以客观冷峻的视角,聚焦在现代化和老龄化夹击之下的社会中老年人的凄凉晚景,也告诉我们,不管单身与否,孤独终老可能都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但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无缘社会》的最后一章谈到从无缘社会走向结缘社会,谈到日本社会中涌现的非营利救援组织为了让无缘人士重新结缘,重新回到社会,重新享受与他人的社会联结带来的支持、照料和人生希望做出的努力。除了非营利机构的介入,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孤独终老这一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国家或者城市在宏观政策上的扶持也值得提倡。在《单身社会》中,作者指出在美国纽约,从2005年开始,美国邻里中心开始关注缺乏陪伴和社会支持的老人,并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也向有关政府机构的官员求助,依靠政府力量来帮助和支持孤独老人。

同样是针对孤独老人,《单身社会》更为乐观。作者认为,如果人们终将独自生活并老去,那么我们不妨改变思路,与其一味地将孤独终老视作一种社会问题,不如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重新设计城区,更好地满足生活并工作与其中的独身人士的需求。与其让孤独老人因为养老院较差的服务和设施而对其退避三舍,不如政府加大对于养老院的投入力度(毕竟如果将养老院开放给市场,则必将出现养老的阶级化——富人依旧安享晚年,穷人依旧赤贫而死),加强监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度晚年。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婚姻之外:这5本书谈论了单身女性的生活、性爱和晚景

单身女性与城市的关系是什么?除了婚姻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维持亲密关系或者生儿育女的可能出路?当我们孤身老去,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晚年图景?

《上海女子图鉴》剧照

昨晚,网剧《上海女子图鉴》画上句号。虽然在剧中,女主角罗海燕最终步入了婚姻殿堂,但剧中涉及的对于女性在大城市的单身、独居、恋爱又或者是协议婚姻的剧情,纷纷引发观众热议。类似的,前不久播出的网剧《北京女子图鉴》也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结局:戚薇饰演的女主角在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情感关系——同居、独居、结婚、离婚——之后,与一位来自家乡的离异带着孩子的医生展开新的生活。这两部网剧各自聚焦一位在大城市打拼的女性的野心、欲望,以及她与不同男性的情感经历和选择。它们也共同探讨到一个重要问题:单身女性与大都市之间的关系。

在《每日人物》一篇名为《大数据中的北京女性,令<北京女子图鉴>被狠狠打脸》的文章中,提到如下数据:在北京,20岁至44岁的单身群体中,女性占45%,且这一数据正在逐年增加。同时,女性的初婚和初育年龄也在逐步增长,离婚比例也在逐年攀升。调查显示,北京列居全国离婚率最高城市的榜首,北京离婚率曾一度高达39%,在北京所有的离婚决定中,有70%是由女性做出的。而在2016年年底,印度《德干先驱报》的一项调查称,中国正在快速成为单身大国。2015年,单身人口达到2亿,有超过36%的单身女性选择不婚。

数据的攀升似乎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异性恋专偶制婚姻虽然仍占据主流地位,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偏离这一轨道,寻求婚姻之外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单身女性依然承受着来自社会、朋友或者家人的污名化和种种压力——大龄剩女、灭绝师太等言论在大众媒体中层出不穷。即便如此,单身女性这个群体正在逐渐变得可见,她们的野心、欲望以及抱负开始逐步引发关注、讨论甚至争议。

单身女性与城市的关系是什么?大城市如何促进了单身的生活方式?在越来越多人选择单身之际,我们该如何看待婚姻这种选择?除了婚姻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维持亲密关系或者生儿育女的可能出路?而一旦选择单身生活,当我们垂垂老去,独自一人,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晚年图景?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选取以下五本书,为读者呈现独居、单身人士的生活图景,也力图展现主流异性恋专偶制婚姻之外的其他生活可能。

《单身社会》

《单身社会》
[美]克里南伯格 著 沈开喜 译  
99读书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年2月

并非所有单身者都独自生活,他们有些和情侣、室友或者孩子一起生活。因此,并非所有单身者都是独居者。而在《单身社会》一书中,作者克里南伯格探讨的实则是独自居住的生活形式。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是何种原因让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不同政治信仰的人越来越多地选择独居生活呢?以美国为例,1950年,仅有22%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同时,有400万美国人选择独居。那时,独居者常见于美国西部各州,那里外来劳动力偏多,独居不过是人们通向家庭生活的过渡阶段;在作者成书的2012年,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其中3100万人过着独居生活,其中女性独居人口高达1700万。而独居人口的分布也开始从西部各州转向现代化大城市。仅仅在纽约,就有100万独居人口,曼哈顿岛上,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居住人口选择独居。

这种撼动社会根深蒂固的基本单位——核心家庭——的全新现象挑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并迅速被评论家“社会问题化”。在美国,评论家往往将独居现象视为一种反映了个人自恋、社会道德崩坏以及公众生活锐减的现象。评论家首先站在独居生活的对立面,站在婚姻生活是唯一正确的道德制高点,俯瞰独居,幻想一种孤独的寂寞的无人照料的难以自理的在午夜梦回时刻辗转反侧被欲望吞噬折磨的凄凉剪影。

《单身社会》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对于独居现象的偏见幻想和污名化处理。作者通过大量对于独居人士的走访,对于独居现象的观察以及资料收集,为读者揭示了越来越多人选择独居生活的原因。当然,作者也并没有回避独居生活潜在的弊端。但是,正如婚姻生活偶尔可能带给我们的烦躁、厌倦和争吵一样,这些弊端也是享受一种生活方式必须付出的代价。两者本身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在作者看来,独居生活改变了人们对自身、对人类亲密关系的理解,它影响着城市发展和经济变革,甚至改变了人们成长与成年的方式,以及,人们老去或者死亡的方式。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

《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
[美]丽贝卡·特雷斯特 著 贺梦菲/薛轲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如果说《单身社会》更多是从独居生活作为新兴社会现象入手进行讨论,那么《我的孤单,我的自我》一书则将镜头拉得更近,聚焦单身时代的女性群体。2011年,根据美国Pew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单身女性的数量(包括无婚史、丧夫、离异和分居)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已婚女性。其中,34岁以下无婚史的成年人数量高达46%,在不到十年间上升了12%。30岁以下女性结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今只有20%左右的美国女性在29岁之前结婚。而在半个世纪前,这个比例高达60%。美国人口资料局的一份报告将这种未婚青年比例高于已婚青年的现象称为“大反转”。如今,对于美国的女性而言,婚姻已经并非成年之后的唯一出路了。

作者丽贝卡·特雷斯特从近百名对于美国女性的访谈中,选取三十个女性的故事,写成这一部反映美国女性最新状况的纪实报告,记录单身女性在21世纪晚婚或者终身不嫁的生活状况。作者首先回溯了单身女性现象的兴起在美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土壤,这与美国的第二波女权运动息息相关,在作者看来,这一现象深刻而广泛地建立在前人取得的政治成果之上。与《单身社会》论点类似,本书作者也认为单身女性在21世纪的状况正在重塑美国的政治和家庭生活方式。

在书中,作者指出,单身女性群体的兴起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城市发展、非农业工作机会增加,造成了人口流动的加剧。此时,大量女性开始离开乡村,前往城市,寻找制作饰品或者纺纱之类的工作。与此同时,从乡村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短暂逃离也能够让她们在陌生人社会享受独居生活,结交其他女性,邂逅潜在的异性伴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流动的愈发频繁,女性的迁移让她们的结婚年龄不断推迟,不婚人数比例上升,生育率持续下降。女性在城市的聚集让她们获得了短暂的自由——推迟被设定好的好妻子和好母亲的未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落脚,过上有经济保障的独立生活。

如今的女性,除了为了金钱和更好的工作机会来到城市,也会为了“寻欢作乐”来到城市。丽贝卡在书中指出,在爱情和性方面,大都市中的女性会有更加深刻和多样的体验,同时,她们也可以不再受制于几个世纪以来社会施加在女性身上的行为规范。“从文化想象的角度来说,城市已经成为性、激情和权力的代言人了。它们吸引着女性,推动女性自由解放的进程,也让人们重新思考,对女性来讲,到底什么才是充实的人生。”

《性/爱未来式:一个单身女子的网路情欲探索》

《性/爱未来式:一个单身女子的网路情欲探索》
[美]艾蜜莉·维特 著 陈国祯 译
时报出版 2017年7月

“我并非自愿选择单身,但爱情是稀有的,并且常常是没有回报的。若非因为爱情,我找不到任何和某个地方形成永久联结的理由。”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30岁记者艾蜜莉·维特在《性/爱未来式》一书的开篇这样写道。艾蜜莉·维特对于爱情的态度可以看做是21世纪接受过良好教育并且生活在大都市的单身女性的一种缩影。对这群经济独立、不再为了摆脱贫困或者实现阶级跃升而组建家庭,也不再为了因为婚前性爱的禁忌而被迫走进婚姻的女性来说,婚姻不再是唯一的出路。随着性与婚姻的逐步松绑,在婚姻之外,女性可以享受更纯粹的爱情、激情与更愉悦的性。

在性爱自由的社会中,越来越多元的性爱体验次第展开,本书作者艾米丽·维特则亲身参与这些新奇的、流行的性爱体验——互联网约会、高潮冥想、网络直播、多重伴侣关系等等。她怀抱着一种田野观察式的好奇心和感受力,用开放的心态坦率而直接地向读者展示数字时代的约会文化,以及女性在拥有更多情欲自主权的当下,所经历的自由与风险。

在最后一章《未来的性》中,作者写到:“有些人会继续将自己交付婚姻这种制度,但我希望婚姻这种合作关系不再被视为一种绝对终点,相反的,而是一种更加适度的、或许是一种对于抚养孩子而言共享努力的制度性基础。”如今,这种并未围绕异性恋核心家庭建构起来的性爱文化对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在各种约会软件、约炮文化盛行的当下,性爱可以像快餐文化一样随意,而各类情趣软件和情趣用品也可以轻易让性爱变得有趣起来。当我们不再面临一个进化论式的终极目标——结婚并且拥有稳定的性伴侣——后,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恐怕是,如何不在繁杂而多样的性爱关系中迷失自我。

《独自入眠的艺术:为什么一位法国女性突然放弃性爱》

《独自入眠的艺术:为什么一位法国女性突然放弃性爱》
[法]苏菲·芳塔内 著 
SIMON & SCHUSTER出版社 2013年8月

除了走入或稳定或多样的性爱关系之外,单身人士还有另外一选择,法国畅销书作家苏菲·芳塔内为我们做了一个绝佳示范。在27岁时,这位此前享受了多年活跃性生活的女性做出了与艾蜜莉·维特全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她决定休息一下,从那之后她放弃性生活,开始了12年的独居生活。

这本书聚集了各类热门元素,是一本“精炼、时髦、严肃、像一首制作精良的轻快小曲,充满对于异域——撒哈拉、印度的果阿以及希腊群岛的探求”的轻快读物,连续数周荣登法国畅销书榜单。它之所以引起关注,可能是由于在一个人们一味渴望追求新鲜性爱的时代,这本书告诉我们,性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性爱也不像大众媒体或者影视文学中包装的那般浪漫化。相反,性往往伴随着挫败、不愉快和不满足。苏菲·芳塔内在书中写到性爱常常是男性统治的场域,而这样的性经验让她感到被侮辱。正如文学家阿兰·德·波顿在《如何深入思考性》一文中所指出的:“性从来不是如我们设想的那般简单或美好。它从根本上并非民主的或者友善的。它和残酷、侵犯以及对于征服和羞辱的欲望紧紧捆绑。它拒绝规规矩矩地坐在爱之上,如它理所应当那般。”

放弃的当然不仅仅是性,还有与他人共处、同居、深入彼此生活的经验以及社会身份上的一种非单身属性,在一个崇尚结伴、崇尚婚姻而非单身、独居的社会中,这种放弃常常挑战了社会的既有规范。苏菲·芳塔内通过自己12年的独身经历告诉我们,不好的性爱和不好的婚姻一样,都应该果断放弃,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目光和社会的期待一味将就。同时她也告诉我们,在这个愈发多元的时代,我们既有选择性爱或陪伴或婚姻的权利,同时也有对上述种种说不的权利。单身或独居者,既可以享受高质量的性爱,也可以享受高质量的独自生活。

《无缘社会》

《无缘社会》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 高培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3月1日

“如果你一直单身,那么当你老了怎么办?”对于单身或者独居的人来说,最常被问的就是这个问题,仿佛走入婚姻的人这辈子永远不会经历离异或者丧偶,能够手拉着手幸福美满地和自己的另一半一同走向死亡。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伴随着二十世纪人类寿命延长这一重大突破的,是更为艰巨的挑战——孤独终老。从个人层面来说,寿命延长意味着一对配偶或者伴侣中常常有一人要比另一人长寿几年甚至几十年。由于女性通常比男性寿命长,因此在老年需要陪伴和支持时面临孤身一人情形的往往是女性。有数据显示,1950年,65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只有1/10独居,而如今,这个比例高达1/3。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2010年欧洲大陆约1/3的老人独自生活。而在日本,虽然2010年65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中独居的人口分别是1/10和1/5,但日本政府估计,未来二十年独居老年人口将形成一股“浪潮”。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独居老人的增多成为了许多国家和社会当下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日本NHK制作的电视节目《无缘社会》,讲述的就是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没有关联的、各不相干的社会”,独居老人尸体无人认领的孤独终老,这被称为“无缘死”。调查发现,这样的“无缘死”,在日本一年高达三万二千例。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不婚、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造就了这批孤独老者。他们没有工作,没有社会关系,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没有家乡。他们仿佛社会网络上隐蔽的、看不见的一粒粒尘埃,无人察觉和清理。《无缘社会》节目组通过“无缘死”和独身生活者人生轨迹留下的笔录,记录了众多孤独老者的侧影:在公司勤勤恳恳20年,一夜变街头流浪汉的工薪阶层;独自旅行独自死亡的旅人,一生未婚的女性,儿女远离的空巢老人等等。

《无缘社会》以客观冷峻的视角,聚焦在现代化和老龄化夹击之下的社会中老年人的凄凉晚景,也告诉我们,不管单身与否,孤独终老可能都将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但我们也不必过分悲观,《无缘社会》的最后一章谈到从无缘社会走向结缘社会,谈到日本社会中涌现的非营利救援组织为了让无缘人士重新结缘,重新回到社会,重新享受与他人的社会联结带来的支持、照料和人生希望做出的努力。除了非营利机构的介入,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孤独终老这一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国家或者城市在宏观政策上的扶持也值得提倡。在《单身社会》中,作者指出在美国纽约,从2005年开始,美国邻里中心开始关注缺乏陪伴和社会支持的老人,并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也向有关政府机构的官员求助,依靠政府力量来帮助和支持孤独老人。

同样是针对孤独老人,《单身社会》更为乐观。作者认为,如果人们终将独自生活并老去,那么我们不妨改变思路,与其一味地将孤独终老视作一种社会问题,不如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重新设计城区,更好地满足生活并工作与其中的独身人士的需求。与其让孤独老人因为养老院较差的服务和设施而对其退避三舍,不如政府加大对于养老院的投入力度(毕竟如果将养老院开放给市场,则必将出现养老的阶级化——富人依旧安享晚年,穷人依旧赤贫而死),加强监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度晚年。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