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龄海归成常见面孔 背后光环还没有淡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龄海归成常见面孔 背后光环还没有淡去

根据数据,30-40岁这个年龄段回国的海归正在逐步上升。从薪资和职业发展来看,八成海归回国后薪资增长,普遍获得了更快的职业晋升机会,经理级及以上的占比从28%提高到了42%。他们关注新一线城市,主要投身于金融和科技行业。

国内人才大战持续升级,战火已经蔓延到世界范围,当下的中国企业正在与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争夺人才。

“回国值不值?”仍然是一个时时困扰海归们的核心问题。而企业管理者的目标更为明确,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企业和海归人才的高效对接和互动。对双方而言,这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兼备。

为了实现双方的精准对接,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于今年6月14日发布了《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发现从2011年至2017年海归总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受国内外政策和行业发展势头的影响,短时间内热潮不会消退。报告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维度出发,描绘出了近年海归人才的画像和人才诉求,以及企业方可以提供的国内机会并探讨了最终如何实现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归国大潮里的中年人面孔越来越常见,这些资深的职场人才将沉淀多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和人脉带回来。20-29岁的年轻人仍然是归国主力军,但是所占比重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79.7%下降到2017年的52.2%。而30-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被大多数企业定义为真正的人才,在五年间整体占比上升了14%。

人至中年,拼搏半生,却不得不局限于职业发展空间。这种明明白白的事实让海归们倍感心酸。比较海外华人和海归的职级分布,我们发现海外华人上升通道狭窄,多数集中在初级员工岗位上,能够上升到管理层的不到三成。回国后,海归职级有了明显提升。

薪资,也是他们做出回国选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看起来他们的光环并未淡化,将近80%的海归人才回国后薪资增长,一半以上的人薪资增长超过了20%,至少从这种薪资水平来看,回国确实是一件很值的事情。

至于去哪里这个问题,与大多数国内毕业生相同,60万回国海归口中的高频词汇也是“北上”、“新一线城市”和“金融、科技行业”。从数据来看,近五年的城市排名没有变化,北京、上海是当之无愧的人才聚集地,两个城市总占比70%左右。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涌入以杭州和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海归人才更青睐金融和高科技行业。后者主要是受到时代助力,在2017年才以微弱的优势赶超制造行业,成为第三名。尤其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领域,企业对此类人才需求量只会有增无减。

根据数据,去年拥有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学历的归国人才就增长了两倍多。

中国职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海归们的预期,除了已经提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上升通道以外,行业、政策和沟通都是重要优势。有点欠佳的工作环境,却足以让他们望而止步。他们认为,中国职场办公室政治复杂是最大烦恼,其次是同事素质层次不齐,容易出现工作配合不协调。

大数据传递了人才诉求,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实现对接呢?中国企业正在从海外招聘1.0跨入2.0时代,过往粗放式的、短期的、基于项目的招聘方式将被取代,以寻求精准的人才匹配为目标。Linkedin中国智库负责人王希娜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海外招聘2.0的解决方案颠覆以前的中国企业去海外招聘的方法。领英作为一个人才大数据的平台,为企业打造海外招聘2.0的时候,要求企业管理者做一个智慧型的人才管理者。所谓智慧型人才管理者就是,你要更多地利用数据和洞察,来指导你所有的人才管理工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龄海归成常见面孔 背后光环还没有淡去

根据数据,30-40岁这个年龄段回国的海归正在逐步上升。从薪资和职业发展来看,八成海归回国后薪资增长,普遍获得了更快的职业晋升机会,经理级及以上的占比从28%提高到了42%。他们关注新一线城市,主要投身于金融和科技行业。

国内人才大战持续升级,战火已经蔓延到世界范围,当下的中国企业正在与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争夺人才。

“回国值不值?”仍然是一个时时困扰海归们的核心问题。而企业管理者的目标更为明确,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企业和海归人才的高效对接和互动。对双方而言,这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兼备。

为了实现双方的精准对接,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于今年6月14日发布了《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发现从2011年至2017年海归总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受国内外政策和行业发展势头的影响,短时间内热潮不会消退。报告从供给端和需求端的维度出发,描绘出了近年海归人才的画像和人才诉求,以及企业方可以提供的国内机会并探讨了最终如何实现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归国大潮里的中年人面孔越来越常见,这些资深的职场人才将沉淀多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和人脉带回来。20-29岁的年轻人仍然是归国主力军,但是所占比重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79.7%下降到2017年的52.2%。而30-4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被大多数企业定义为真正的人才,在五年间整体占比上升了14%。

人至中年,拼搏半生,却不得不局限于职业发展空间。这种明明白白的事实让海归们倍感心酸。比较海外华人和海归的职级分布,我们发现海外华人上升通道狭窄,多数集中在初级员工岗位上,能够上升到管理层的不到三成。回国后,海归职级有了明显提升。

薪资,也是他们做出回国选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看起来他们的光环并未淡化,将近80%的海归人才回国后薪资增长,一半以上的人薪资增长超过了20%,至少从这种薪资水平来看,回国确实是一件很值的事情。

至于去哪里这个问题,与大多数国内毕业生相同,60万回国海归口中的高频词汇也是“北上”、“新一线城市”和“金融、科技行业”。从数据来看,近五年的城市排名没有变化,北京、上海是当之无愧的人才聚集地,两个城市总占比70%左右。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涌入以杭州和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海归人才更青睐金融和高科技行业。后者主要是受到时代助力,在2017年才以微弱的优势赶超制造行业,成为第三名。尤其是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领域,企业对此类人才需求量只会有增无减。

根据数据,去年拥有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学历的归国人才就增长了两倍多。

中国职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海归们的预期,除了已经提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上升通道以外,行业、政策和沟通都是重要优势。有点欠佳的工作环境,却足以让他们望而止步。他们认为,中国职场办公室政治复杂是最大烦恼,其次是同事素质层次不齐,容易出现工作配合不协调。

大数据传递了人才诉求,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实现对接呢?中国企业正在从海外招聘1.0跨入2.0时代,过往粗放式的、短期的、基于项目的招聘方式将被取代,以寻求精准的人才匹配为目标。Linkedin中国智库负责人王希娜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海外招聘2.0的解决方案颠覆以前的中国企业去海外招聘的方法。领英作为一个人才大数据的平台,为企业打造海外招聘2.0的时候,要求企业管理者做一个智慧型的人才管理者。所谓智慧型人才管理者就是,你要更多地利用数据和洞察,来指导你所有的人才管理工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