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轮胎小厂引发美国企业恐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轮胎小厂引发美国企业恐慌

一些主攻低端零售市场的中国轮胎,竟然能与美国国产轮胎产生竞争,并造成了美国工人大批失业?

图片来源:网络

两间厂房、五条生产线、数十名员工……在中国江苏宿迁,这是一家典型的小轮胎厂的全部家当。可就是这些看上去规模较小的中国本土民营轮胎企业,竟引起了欧美同行乃至政府的恐慌。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从业务承包商那里听到来自外国同行的警告。”当地一家主要为大型企业负责分包代工任务的轮胎厂负责人张伟东表示。

他们最初感受到这种情绪,源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WSU)2014年6月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篇新闻稿,题为《钢铁工人联合会已就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的不公平竞争行为提起新一轮贸易诉讼》。文中称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倾销幅度为60.15%,政府超额补贴幅度为25.73%,并就上述两项指控提出了“双反”调查要求。

2014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对此做出回应,初步认定自中国进口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存在获得政府超额补贴的现象,补贴幅度为12.5%-81.29%。

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公开裁定书中,将中国轮胎企业福建佳通和另一家未公开名字的山东企业选为“强制应诉企业”,分别提出了17.69%和12.5%的反补贴税率。

美国轮胎行业网站TireBusiness.com对此的言辞很激烈:“中国正刻意模糊某些轮胎企业的‘国有’概念,他们能像进入免费酒吧那样方便地获取资金支持,几乎不用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争议开始逐渐把焦点聚集于中国政府是否向轮胎制造企业提供了“有违常规的不当补贴”上。

“各地政府确实对轮胎企业有补贴。但从我向同行了解的情况来看,均未超过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所规定的2%。更何况世界各国政府都会对企业出口制定鼓励性政策,美国的这种指控显然是在分散当地人对轮胎行业就业率偏低的注意力。”张伟东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主攻低端零售市场的中国轮胎竟然能与美国国产轮胎产生竞争,并到了造成美国工人大批失业的地步,你会相信吗?”

根据中国海关的公开数据,在中美轮胎贸易最为平稳的201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轮胎数量为8809万条,而这些轮胎多为中低档产品,平均价格仅为37.9美元每条。

其实在历史上,中国轮胎企业与美国人交手已经不止一次。2009年,中美双方就曾在轮胎贸易领域爆出惊动世界的“特保案”。当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对中国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限制。

此外在2010年,中国河北兴茂公司以及天津联合轮胎橡胶就“美国对中国轮胎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不合法”问题,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获得了胜诉。当时中方代表律师丹尼尔·波特表示,美国商务部的最大破绽在于,它把中国同时当作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来对待。

“美国商务部历来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反补贴税是针对市场经济国家的税种,在这问题上他们采用了双重标准。”丹尼尔·波特解释道,“而在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时,他们甚至无法厘清是否存在重复征税以及重复征税的程度。”

然而2014年美国商务部的最新行动表明,中方在上述案件中的胜诉并未在此后的同类案件中起到示范作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美国商务部本次调查期间,俄白哈关税同盟对此进行了效仿。去年9月,该机构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货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拖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

“这是中国轮胎企业最不愿看到的局面,在目前的形势下,包括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排除后续跟风美国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特保案’期间也得到过印证。”一位曾参与轮胎企业上市调研的分析师表示,“由于上述地区都是中国轮胎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因此一旦形成连锁反应,国内不少中小型轮胎企业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

正如中国轮胎行业所担心的那样,作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海外市场,欧盟的态度也表现得相当强硬。

法国财政部国库司司长布鲁诺·贝扎尔(Bruno Bezard)甚至还在推进巴黎人民币清算服务期间,在该国权威经济类刊物《回声报》上以《轮胎黄祸》为题刊发文章,对中国轮胎行业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我们曾分别承接过针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任务,相比美国,欧洲人的饭更难吃。”张伟东坦言。

尽管业界预计,欧洲轮胎市场将在2019年之前保持5%的年复合增长率,且轮胎消费能力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但随着“标签法”在当地逐步推进,轮胎成了汽车相关产业中管控最严格的产品之一。从“环保”和“安全”这两项指标来看,欧洲都是全球贸易壁垒最高的轮胎市场。

截至目前,美国商务部仅针对“反补贴”做出了初裁,4月将进行最终裁定,而“反倾销”的调查结果将在本月底之前公布。至于“反补贴税”的正式征收,则要等到今年5月两项调查结果公布且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此做出最终裁决方可实施。

处于等待期的中国轮胎业从业者,心中越来越焦虑。目前中国80%以上的轮胎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并且以出口业务为主要盈利点,其中对美出口量占轮胎出口总量的30%。近年来中国轮胎出口竞争激烈,这些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受限,在美国的“双反”行动面前,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

“我们能接受的最高税率是10%,再高真的难以为继了。”张伟东说。他表示如果今年税率超过15%,美国轮胎价格的上升空间又有限,那或许只有规模较大的轮胎企业还能扛得住。

至于这次被顶上风口浪尖的福建佳通则拒绝了界面新闻记者关于“双反”风波的采访,不过从佳通近期在美国市场上全线提价9.5%的举措来看,“双反”之剑也已在此类大型轮胎企业身上留下了印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轮胎小厂引发美国企业恐慌

一些主攻低端零售市场的中国轮胎,竟然能与美国国产轮胎产生竞争,并造成了美国工人大批失业?

图片来源:网络

两间厂房、五条生产线、数十名员工……在中国江苏宿迁,这是一家典型的小轮胎厂的全部家当。可就是这些看上去规模较小的中国本土民营轮胎企业,竟引起了欧美同行乃至政府的恐慌。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从业务承包商那里听到来自外国同行的警告。”当地一家主要为大型企业负责分包代工任务的轮胎厂负责人张伟东表示。

他们最初感受到这种情绪,源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WSU)2014年6月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篇新闻稿,题为《钢铁工人联合会已就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的不公平竞争行为提起新一轮贸易诉讼》。文中称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倾销幅度为60.15%,政府超额补贴幅度为25.73%,并就上述两项指控提出了“双反”调查要求。

2014年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对此做出回应,初步认定自中国进口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存在获得政府超额补贴的现象,补贴幅度为12.5%-81.29%。

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公开裁定书中,将中国轮胎企业福建佳通和另一家未公开名字的山东企业选为“强制应诉企业”,分别提出了17.69%和12.5%的反补贴税率。

美国轮胎行业网站TireBusiness.com对此的言辞很激烈:“中国正刻意模糊某些轮胎企业的‘国有’概念,他们能像进入免费酒吧那样方便地获取资金支持,几乎不用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争议开始逐渐把焦点聚集于中国政府是否向轮胎制造企业提供了“有违常规的不当补贴”上。

“各地政府确实对轮胎企业有补贴。但从我向同行了解的情况来看,均未超过美国对发展中国家所规定的2%。更何况世界各国政府都会对企业出口制定鼓励性政策,美国的这种指控显然是在分散当地人对轮胎行业就业率偏低的注意力。”张伟东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主攻低端零售市场的中国轮胎竟然能与美国国产轮胎产生竞争,并到了造成美国工人大批失业的地步,你会相信吗?”

根据中国海关的公开数据,在中美轮胎贸易最为平稳的201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轮胎数量为8809万条,而这些轮胎多为中低档产品,平均价格仅为37.9美元每条。

其实在历史上,中国轮胎企业与美国人交手已经不止一次。2009年,中美双方就曾在轮胎贸易领域爆出惊动世界的“特保案”。当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对中国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限制。

此外在2010年,中国河北兴茂公司以及天津联合轮胎橡胶就“美国对中国轮胎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不合法”问题,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获得了胜诉。当时中方代表律师丹尼尔·波特表示,美国商务部的最大破绽在于,它把中国同时当作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来对待。

“美国商务部历来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反补贴税是针对市场经济国家的税种,在这问题上他们采用了双重标准。”丹尼尔·波特解释道,“而在同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时,他们甚至无法厘清是否存在重复征税以及重复征税的程度。”

然而2014年美国商务部的最新行动表明,中方在上述案件中的胜诉并未在此后的同类案件中起到示范作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美国商务部本次调查期间,俄白哈关税同盟对此进行了效仿。去年9月,该机构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货车、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拖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

“这是中国轮胎企业最不愿看到的局面,在目前的形势下,包括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排除后续跟风美国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特保案’期间也得到过印证。”一位曾参与轮胎企业上市调研的分析师表示,“由于上述地区都是中国轮胎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因此一旦形成连锁反应,国内不少中小型轮胎企业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压力。”

正如中国轮胎行业所担心的那样,作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海外市场,欧盟的态度也表现得相当强硬。

法国财政部国库司司长布鲁诺·贝扎尔(Bruno Bezard)甚至还在推进巴黎人民币清算服务期间,在该国权威经济类刊物《回声报》上以《轮胎黄祸》为题刊发文章,对中国轮胎行业进行了激烈的抨击。

“我们曾分别承接过针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任务,相比美国,欧洲人的饭更难吃。”张伟东坦言。

尽管业界预计,欧洲轮胎市场将在2019年之前保持5%的年复合增长率,且轮胎消费能力达到了世界第二的水平。但随着“标签法”在当地逐步推进,轮胎成了汽车相关产业中管控最严格的产品之一。从“环保”和“安全”这两项指标来看,欧洲都是全球贸易壁垒最高的轮胎市场。

截至目前,美国商务部仅针对“反补贴”做出了初裁,4月将进行最终裁定,而“反倾销”的调查结果将在本月底之前公布。至于“反补贴税”的正式征收,则要等到今年5月两项调查结果公布且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此做出最终裁决方可实施。

处于等待期的中国轮胎业从业者,心中越来越焦虑。目前中国80%以上的轮胎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并且以出口业务为主要盈利点,其中对美出口量占轮胎出口总量的30%。近年来中国轮胎出口竞争激烈,这些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受限,在美国的“双反”行动面前,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

“我们能接受的最高税率是10%,再高真的难以为继了。”张伟东说。他表示如果今年税率超过15%,美国轮胎价格的上升空间又有限,那或许只有规模较大的轮胎企业还能扛得住。

至于这次被顶上风口浪尖的福建佳通则拒绝了界面新闻记者关于“双反”风波的采访,不过从佳通近期在美国市场上全线提价9.5%的举措来看,“双反”之剑也已在此类大型轮胎企业身上留下了印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