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年中国说”上被称作“80后裸辞金领”的黎海森,在节目上没说完的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年中国说”上被称作“80后裸辞金领”的黎海森,在节目上没说完的话

这篇文章是黎海森在1月10日“青年中国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之后的自述。他在补充现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说完的话,并对过后观众的疑问和误解作出回应的同时,也阐述了对于他自己而言,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1月10日上周六晚,我在大理的临时居所里破天荒地扭开电视,看央视一套的“青年中国说”。圆形的舞台中央,一个年轻人在演讲,无非是些流行的话题,“裸辞”、“流浪”、“非洲公益”等。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像蜻蜓从水面掠过去,浅浅触及表面,便戛然而止。随后,我拔掉电源,拉开窗帘。熄灯后,远处苍山寂寂,涌进来淡冷的雪光,才长长舒了口气。

是的。我就是那个年轻人。

接到央视的通知,是去年8月。那时在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谷一个农家改造的旅舍里。没网,没信号,缺电,我每天迎着天光读书,写作,天黑便点上蜡烛洗漱,睡觉。已经一月有余。

直到嘴里淡出鸟来,下山开个荤,在有Wi-Fi的饭馆,收到电视台心急火燎的召唤:

是你吗?在肯尼亚建了学校那个。

我是中央一套节目的导演。需要你来录节目。

收得到吗??

那时候,我正在吃一盆珍贵的鸡肉炒面,看着手机发怔,想想又放下。直到晚上,睡在峡谷边的木屋,在激流的噪音里辗转反侧,从枕头底摸出来手机,打出来一行字,删掉。再打出来,又删。清晨醒来时,回复框还维持着空白。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踌躇。

8年前,我拿到奖学金去新加坡留学,毕业后进最大的银行,有体面的薪水。甚至在街上走着,都有种冷然的自持和傲气。同时,我还忙着创业,跟伙伴们喊话,要早日融资和上市。

早点发财。

可是后来,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我开始在这种生活状态中体会到不安,甚至荒谬。更具体一点的说法我已经在节目中有所表示,在此不再赘述。想必你也能猜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简而言之,我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开始我的新生活。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每天早上醒来,总在一处新鲜的地方,一间旅馆,一处山洞,一辆铁皮火车敞开的集装箱,一艘在火山脚的湖泊里荡漾的木船……在头脑短暂的空白里,想不起从哪儿来,又要去哪儿。却也无需努力去想。只需要找当地人问:今天有什么车,去哪儿的?好的,就去那里!我一拍大腿。全然没有概念,那里有什么,我又会遭遇什么。

从此,我不再领导生活,而是让生活带领我。从前把自己限定在办公桌和会议厅里的我,竟能如此随性。会在尼罗河的船上跳舞,会住到刚认识的当地人家里,打地铺喝茶聊天。

刚开始,在多数的城市,我刻意维持着孤独。受不了曾经浸染在相同社会的人们,坐在一起唠叨,习惯性地谈起过去,彼此勾起且加深那些规矩,教条,价值观。就像受不了在聚会里,同学总有意无意地提起,在哪里任职,薪水多少,要结婚了,然后被撇在角落凌乱地发抖或渴望。除了保持孤独,我也不看电视,不读新闻。每周打一次电话给母亲报平安,是我和从前社会唯一的联系。

就这样,我漂流到社会的边缘,才开始真正贯彻自己的意志。我不再用iPhone,穿Zara,喝Starbucks,不需要任何名牌出现在消费清单上。我也不需要买房子、考公务员、进外企,求一纸编制或者户口。

在路上,我曾去过很多这种地方:泰姬陵、金字塔、吴哥窟……也照过不少照片。事后却很快忘了,照片导入硬盘,也懒得去碰去整理。现在让我回忆,能马上浮现的,不过是些琐碎而平凡的细节。比如,在缅甸的乡村公路,躺在一辆快速移动的面包车顶看流云。比如,在阿富汗东北的山口,深夜黝黑的雪里,撒出一泡粘稠滚烫的尿液。再比如,睡在印度锡克教大金庙的大通铺里,深夜有美国女人坐起来,抱起吉他弹唱一曲迷惘的Adele的歌曲......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文章开头。那时候,我已经出走一年多,在非洲建完学校回来,在尼泊尔的雪山深处隐居,每天接触的,不过是雪山牦牛,和寥寥几个语言不通的当地人。想起在新加坡,在中国的往事,荒诞得像上个轮回的经历。

那天晚上,我在激流边的木屋里辗转反侧,后来对自己说:去吧,回到世界的中心,去录制一场表演性质的节目,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吧。修行的心本来是空的,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没太大所谓。我只需要梳理生活的脉络,跟着流动的方向走。

于是,我终于遏止了删除的念头,把两个字发出去:好的。

没想到,节目的筹备,远比我想像的漫长。8月便写好初稿,却在之后的每两个星期,反复修订,甚至推翻重来。一直改到12月初,正式录制前的晚上才定稿。录制了1个小时,进入后期制作,直到今年1月在电视上播出,不过短短15分钟。

至于我在台上的表现,我在电视前看过,表示全盘接受。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不完美。那是我第一次公开演讲,克服了别人难以想像的焦虑,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一切的——语速、节奏、手势,都是自发的,不在我的预期和控制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真实。

播出后,我认真地看社交平台上的评价。褒奖的有,负面的也不少。当然不论正面负面,都无法触及到我。他们只是些屏幕上的文字,对象是电视上一个供展示的形象,毕竟与我无关。

但我还是希望能在此做出回应,同时补充一些被剪切的细节,给观众更真实而全面的视角。

首先归纳网上的几点主要的质疑。

很多人说,怎么不回国做公益,而要去千里迢迢的非洲。这点在现场被讨论过,记得是杨石头提出来,我做出回应,最后撒贝宁总结。但这段被剪了。

离开新加坡时,我并没有什么目的,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只是以空的心去迎接未知。从南亚,到中东,最后落脚在肯尼亚。那时候,机缘巧合,接触到一个贫民窟的家庭,得知她家的小孩刚死去,竟是因为放假时吃不到学校的粥饭。我不知道国内的状况如何,但这是我当时能接触到的,身边真实的苦难。

在台上,我回应杨石头说,当时并没觉得这是别人家的孩子,就应撒手不管,然后飞回中国服务。如果真的如此,那我的爱里也必然有自私和残忍的面向。而撒贝宁也总结得好,爱应是纯粹的,不该被贴上家庭、国家等标签。

有人说,做了好事何必标榜自己,你背后是不是有团队。

我只能说,社会需要一个这方面的形象,而电视台挑上我。如果不是我,也会有另一个经历类似的人。而如果是别人,那我还在深山里隐居着,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不需要向社会索取什么,当然无需标榜。自然,团队更是没有的。

《了凡四训》里记录这个故事:子贡用钱赎人,但是不接受政府的奖金。孔子说他错了,说你这么做,鲁国还有谁会去赎人呢。相反,子路救了落水的人,接受了一头牛做奖励。孔子说他对了,长此以往,鲁国会有更多救落水的人。

我深信这故事背后的道理。

有人说,你能做出改变,是因为有条件,随时回来找高薪的工作。

我想澄清的是,回国之后,我并没有找工作,而是去四川雅安做义工。然后到上海,加入橘子树工作室,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能拿到的报酬,估计还不够维持基本生活。流亡的经历并不象某种花瓶,你去拥有它,然后束之高阁。如果流亡有个终点,那你发现抵达终点那个人,跟在起点时截然不同。

在路上频频遇到这种人:刚毕业的,没有积蓄,靠在路上打工来维持旅行。甚至认识一个瑞典的音乐家和诗人,和他的画家妻子,在太平洋边的旅游小镇拉三轮车,凑够钱再去下一个国家。他们40多了,已经将这种生活方式维持了十多年。

所以,总有人说他还在为温饱而挣扎,无法洒脱。那我理解的是,你觉得在与之挣扎的,不过是欲望。富有感和满足感,不是在于你拥有的多,而是在于你需要的少。

还有一些人,在议论“金领”、“30万”、“学霸”这些贴在我身上的标签。

我想说,要是能自主选择,我只希望讲个单纯的故事。但是,这是个信息过量的时代,媒体的宣传不得已需要眼球和舆论,也是我不能控制的。也许,你就是被这些标签吸引,走进来,看到这个视频。那么我希望你能越过那些枝末,体会到我真正表达的主题,关于我做出改变的原因,关于流亡,关于爱。

其次,“容嬷嬷”李明启老师,貌似一直在忍耐我的演讲。等到刚结束,便拿起话筒,控诉般地发言:百善孝为先,你去这么多危险的地方,怎么对得起妈!我愣住,自然地开启防御机制,简单回答,我妈很开明。老师却始终不甘心,在我和其他嘉宾互动时打断,伺机突破我的屏障:说说看,你妈怎么可能同意!

的确,我妈开始是不同意的。从文革和贫穷年代走过来的她,认为体制是最好的归宿,稳定是生活的代名词,理想不过是青春期过剩的荷尔蒙。而孩子,不过是印证这些理论的,即将塞到模具里的原材料。自然的,当我找机会摊牌时,她的期待粉碎了,认为是对她智慧和情感的背叛。我无可奈何,却仍然做出决定,送给她一个同样的“无可奈何”。

之后的事实证明,得到母亲的接受和认同,不过是需要时间和过程。刚开始在印度做义工时,她还是排斥的;当我顺利地穿越亚洲后,她开始不置可否;再到我在肯尼亚筹款建学校时,她已经能够支持和欣赏。而上周,当我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时,已经成为我妈的盛典。

由此可见,儿女的生活轨迹,永远是和父母博弈的结果。

我还想补充一个观点,是在台上总结旅行时说的,后来被很可惜地剪掉。

我当时说,旅行就像吃麻辣火锅,只能刺激你的眼球,深入不到皮肤以下的内心。而这里的旅行,我指的是为完成任务式的旅行、炫耀式的旅行、纯观光式的旅行。在这些旅行方式里,你是目的明确的,跟在公司完成某项业绩没什么区别;你是生活在别人目光中的,并不能启发独立的思考和自由;你只是在取悦感官,那确实像吃了一盆火锅,快感转瞬即逝。

最后,再来简单陈述一下我从肯尼亚回来之后在做什么。正如前面我所交代过的,我先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隐居了一段时间,又在四川雅安做义工,接着为了录制央视的节目去到了上海,随后加入了橘子树工作室。现今我住在大理,也算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未来仍不可知,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旅行、流浪,或者说修行的心。也许你们觉得漂泊、动荡,但我自己的感受是宁静、空灵而自然的,正如此刻窗外皑皑的苍山。

***

以下视频是黎海森参与的那期“青年中国说”。如果你只想观看他的表现,正好他是第一部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年中国说”上被称作“80后裸辞金领”的黎海森,在节目上没说完的话

这篇文章是黎海森在1月10日“青年中国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之后的自述。他在补充现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说完的话,并对过后观众的疑问和误解作出回应的同时,也阐述了对于他自己而言,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1月10日上周六晚,我在大理的临时居所里破天荒地扭开电视,看央视一套的“青年中国说”。圆形的舞台中央,一个年轻人在演讲,无非是些流行的话题,“裸辞”、“流浪”、“非洲公益”等。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像蜻蜓从水面掠过去,浅浅触及表面,便戛然而止。随后,我拔掉电源,拉开窗帘。熄灯后,远处苍山寂寂,涌进来淡冷的雪光,才长长舒了口气。

是的。我就是那个年轻人。

接到央视的通知,是去年8月。那时在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住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谷一个农家改造的旅舍里。没网,没信号,缺电,我每天迎着天光读书,写作,天黑便点上蜡烛洗漱,睡觉。已经一月有余。

直到嘴里淡出鸟来,下山开个荤,在有Wi-Fi的饭馆,收到电视台心急火燎的召唤:

是你吗?在肯尼亚建了学校那个。

我是中央一套节目的导演。需要你来录节目。

收得到吗??

那时候,我正在吃一盆珍贵的鸡肉炒面,看着手机发怔,想想又放下。直到晚上,睡在峡谷边的木屋,在激流的噪音里辗转反侧,从枕头底摸出来手机,打出来一行字,删掉。再打出来,又删。清晨醒来时,回复框还维持着空白。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踌躇。

8年前,我拿到奖学金去新加坡留学,毕业后进最大的银行,有体面的薪水。甚至在街上走着,都有种冷然的自持和傲气。同时,我还忙着创业,跟伙伴们喊话,要早日融资和上市。

早点发财。

可是后来,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我开始在这种生活状态中体会到不安,甚至荒谬。更具体一点的说法我已经在节目中有所表示,在此不再赘述。想必你也能猜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简而言之,我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开始我的新生活。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每天早上醒来,总在一处新鲜的地方,一间旅馆,一处山洞,一辆铁皮火车敞开的集装箱,一艘在火山脚的湖泊里荡漾的木船……在头脑短暂的空白里,想不起从哪儿来,又要去哪儿。却也无需努力去想。只需要找当地人问:今天有什么车,去哪儿的?好的,就去那里!我一拍大腿。全然没有概念,那里有什么,我又会遭遇什么。

从此,我不再领导生活,而是让生活带领我。从前把自己限定在办公桌和会议厅里的我,竟能如此随性。会在尼罗河的船上跳舞,会住到刚认识的当地人家里,打地铺喝茶聊天。

刚开始,在多数的城市,我刻意维持着孤独。受不了曾经浸染在相同社会的人们,坐在一起唠叨,习惯性地谈起过去,彼此勾起且加深那些规矩,教条,价值观。就像受不了在聚会里,同学总有意无意地提起,在哪里任职,薪水多少,要结婚了,然后被撇在角落凌乱地发抖或渴望。除了保持孤独,我也不看电视,不读新闻。每周打一次电话给母亲报平安,是我和从前社会唯一的联系。

就这样,我漂流到社会的边缘,才开始真正贯彻自己的意志。我不再用iPhone,穿Zara,喝Starbucks,不需要任何名牌出现在消费清单上。我也不需要买房子、考公务员、进外企,求一纸编制或者户口。

在路上,我曾去过很多这种地方:泰姬陵、金字塔、吴哥窟……也照过不少照片。事后却很快忘了,照片导入硬盘,也懒得去碰去整理。现在让我回忆,能马上浮现的,不过是些琐碎而平凡的细节。比如,在缅甸的乡村公路,躺在一辆快速移动的面包车顶看流云。比如,在阿富汗东北的山口,深夜黝黑的雪里,撒出一泡粘稠滚烫的尿液。再比如,睡在印度锡克教大金庙的大通铺里,深夜有美国女人坐起来,抱起吉他弹唱一曲迷惘的Adele的歌曲......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文章开头。那时候,我已经出走一年多,在非洲建完学校回来,在尼泊尔的雪山深处隐居,每天接触的,不过是雪山牦牛,和寥寥几个语言不通的当地人。想起在新加坡,在中国的往事,荒诞得像上个轮回的经历。

那天晚上,我在激流边的木屋里辗转反侧,后来对自己说:去吧,回到世界的中心,去录制一场表演性质的节目,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吧。修行的心本来是空的,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没太大所谓。我只需要梳理生活的脉络,跟着流动的方向走。

于是,我终于遏止了删除的念头,把两个字发出去:好的。

没想到,节目的筹备,远比我想像的漫长。8月便写好初稿,却在之后的每两个星期,反复修订,甚至推翻重来。一直改到12月初,正式录制前的晚上才定稿。录制了1个小时,进入后期制作,直到今年1月在电视上播出,不过短短15分钟。

至于我在台上的表现,我在电视前看过,表示全盘接受。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不完美。那是我第一次公开演讲,克服了别人难以想像的焦虑,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一切的——语速、节奏、手势,都是自发的,不在我的预期和控制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真实。

播出后,我认真地看社交平台上的评价。褒奖的有,负面的也不少。当然不论正面负面,都无法触及到我。他们只是些屏幕上的文字,对象是电视上一个供展示的形象,毕竟与我无关。

但我还是希望能在此做出回应,同时补充一些被剪切的细节,给观众更真实而全面的视角。

首先归纳网上的几点主要的质疑。

很多人说,怎么不回国做公益,而要去千里迢迢的非洲。这点在现场被讨论过,记得是杨石头提出来,我做出回应,最后撒贝宁总结。但这段被剪了。

离开新加坡时,我并没有什么目的,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只是以空的心去迎接未知。从南亚,到中东,最后落脚在肯尼亚。那时候,机缘巧合,接触到一个贫民窟的家庭,得知她家的小孩刚死去,竟是因为放假时吃不到学校的粥饭。我不知道国内的状况如何,但这是我当时能接触到的,身边真实的苦难。

在台上,我回应杨石头说,当时并没觉得这是别人家的孩子,就应撒手不管,然后飞回中国服务。如果真的如此,那我的爱里也必然有自私和残忍的面向。而撒贝宁也总结得好,爱应是纯粹的,不该被贴上家庭、国家等标签。

有人说,做了好事何必标榜自己,你背后是不是有团队。

我只能说,社会需要一个这方面的形象,而电视台挑上我。如果不是我,也会有另一个经历类似的人。而如果是别人,那我还在深山里隐居着,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不需要向社会索取什么,当然无需标榜。自然,团队更是没有的。

《了凡四训》里记录这个故事:子贡用钱赎人,但是不接受政府的奖金。孔子说他错了,说你这么做,鲁国还有谁会去赎人呢。相反,子路救了落水的人,接受了一头牛做奖励。孔子说他对了,长此以往,鲁国会有更多救落水的人。

我深信这故事背后的道理。

有人说,你能做出改变,是因为有条件,随时回来找高薪的工作。

我想澄清的是,回国之后,我并没有找工作,而是去四川雅安做义工。然后到上海,加入橘子树工作室,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能拿到的报酬,估计还不够维持基本生活。流亡的经历并不象某种花瓶,你去拥有它,然后束之高阁。如果流亡有个终点,那你发现抵达终点那个人,跟在起点时截然不同。

在路上频频遇到这种人:刚毕业的,没有积蓄,靠在路上打工来维持旅行。甚至认识一个瑞典的音乐家和诗人,和他的画家妻子,在太平洋边的旅游小镇拉三轮车,凑够钱再去下一个国家。他们40多了,已经将这种生活方式维持了十多年。

所以,总有人说他还在为温饱而挣扎,无法洒脱。那我理解的是,你觉得在与之挣扎的,不过是欲望。富有感和满足感,不是在于你拥有的多,而是在于你需要的少。

还有一些人,在议论“金领”、“30万”、“学霸”这些贴在我身上的标签。

我想说,要是能自主选择,我只希望讲个单纯的故事。但是,这是个信息过量的时代,媒体的宣传不得已需要眼球和舆论,也是我不能控制的。也许,你就是被这些标签吸引,走进来,看到这个视频。那么我希望你能越过那些枝末,体会到我真正表达的主题,关于我做出改变的原因,关于流亡,关于爱。

其次,“容嬷嬷”李明启老师,貌似一直在忍耐我的演讲。等到刚结束,便拿起话筒,控诉般地发言:百善孝为先,你去这么多危险的地方,怎么对得起妈!我愣住,自然地开启防御机制,简单回答,我妈很开明。老师却始终不甘心,在我和其他嘉宾互动时打断,伺机突破我的屏障:说说看,你妈怎么可能同意!

的确,我妈开始是不同意的。从文革和贫穷年代走过来的她,认为体制是最好的归宿,稳定是生活的代名词,理想不过是青春期过剩的荷尔蒙。而孩子,不过是印证这些理论的,即将塞到模具里的原材料。自然的,当我找机会摊牌时,她的期待粉碎了,认为是对她智慧和情感的背叛。我无可奈何,却仍然做出决定,送给她一个同样的“无可奈何”。

之后的事实证明,得到母亲的接受和认同,不过是需要时间和过程。刚开始在印度做义工时,她还是排斥的;当我顺利地穿越亚洲后,她开始不置可否;再到我在肯尼亚筹款建学校时,她已经能够支持和欣赏。而上周,当我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时,已经成为我妈的盛典。

由此可见,儿女的生活轨迹,永远是和父母博弈的结果。

我还想补充一个观点,是在台上总结旅行时说的,后来被很可惜地剪掉。

我当时说,旅行就像吃麻辣火锅,只能刺激你的眼球,深入不到皮肤以下的内心。而这里的旅行,我指的是为完成任务式的旅行、炫耀式的旅行、纯观光式的旅行。在这些旅行方式里,你是目的明确的,跟在公司完成某项业绩没什么区别;你是生活在别人目光中的,并不能启发独立的思考和自由;你只是在取悦感官,那确实像吃了一盆火锅,快感转瞬即逝。

最后,再来简单陈述一下我从肯尼亚回来之后在做什么。正如前面我所交代过的,我先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区隐居了一段时间,又在四川雅安做义工,接着为了录制央视的节目去到了上海,随后加入了橘子树工作室。现今我住在大理,也算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未来仍不可知,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旅行、流浪,或者说修行的心。也许你们觉得漂泊、动荡,但我自己的感受是宁静、空灵而自然的,正如此刻窗外皑皑的苍山。

***

以下视频是黎海森参与的那期“青年中国说”。如果你只想观看他的表现,正好他是第一部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