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创造101》火了,播放量超43亿,刷新历史记录。随着6月23日晚节目收官,孟美岐、吴宣仪、杨超越、段奥娟、Yamy、赖美云、紫宁、Sunnee、李紫婷、傅菁、徐梦洁组成“火箭少女”,宣告11人正式成团。
一时之间,女团火了、选秀造星等成为热门话题,巨大的流量带了空前的关注,万人空巷的场景似乎又回到了《超女》时代。但对于女团背后的经纪公司而言,看好者有之,悲观者亦有之。《创造101》之后的热度续航、女团成员的内部之争,女团与女团之间的竞争、下一个风口的不确定性……种种因素,都将成为经纪公司的大考。
《创造101》背后上演“群雄逐鹿”
《创造101》到底有多火?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没刷到过“C位出道”“全村人的希望”,那么你可能是个“菊外人”。简而言之,作为一档选秀类节目,《创造101》成功了,流量爆表,话题性十足。“没有不开撕的女团”魔咒依旧上演,各家小姐姐粉丝为了自家爱豆也都是拼了,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
对于资本而言,似乎看到了新的传播载体,对于各大卫视而言,那就只能说是“眼馋”了,缺乏头部资源被网综抛得越来越远了。
但今天咱不讲这些,换个角度看《创造101》,其实更加耐人寻味。选秀如同“武林大会”,各大门派派出得意门生,只为在榜单上争得一席之地,这不仅是个人之争,更是门派之争。
457家公司,13778名练习生最终只有40家公司,101名女孩进入节目。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战几乎囊括了市场所有“门派”,能够进入观众视线的,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这40家公司还能继续分门别类:
名门望族派:乐华娱乐、华谊兄弟、欢瑞世纪等,旗下艺人众多,行业资源最为丰厚。如华研国际旗下曾出过国内第一女团“SHE”,光是这个头衔,就足够在业界扬名了。之后也推出过Garden Sister和Popu Lady等女子组合,前者演唱了不少热门电视剧主题曲,后者打着“SHE师妹团”的名号,斥资都达千万级。
略有资源试水派:心喜文化、三美娱乐国际等。资源要弱上不少,但在娱乐圈也有一定的积累。
网红派:欢聚时代、龙舞天文化等。是明星,还是网红,全在这一举,借助直播势头,谁说网红就不能成为明星?
潜力股预备役:姊妹淘、绒翼文化、香蕉娱乐等。真正在女团培养上进行过系统化的布局,经历了SNH48的时代,依旧坚挺。
新生派力量:齐鼓文化、热手文化、极创引力等,均有做女团,但“女团难红”,都想借着《创造101》,带着“全村人致富”。
心血来潮派:纳竹娱乐、锣宁文化等,互联网造星时代,缺乏网络化痕迹的公司,比如锣宁文化原本应该是做模特经纪,COSPLAY服装道具定制,演出舞台灯光音响租赁等业务。
六大派的集结,甭管谁有资源谁有钱,反正女团市场还没被人完全垄断过,谁能保证乱拳不能打死老师傅呢?事实证明,这些公司赌对了,中樱桃的杨超越、齐鼓文化的赖美云等均站到了最后,成为11位火箭少女团中的一员。
女团市场巨大 即将迎来井喷?
今年以来,前有养成系男团出道的《偶像练习生》,后有养成系女团的《创造101》,这两档团体偶像养成节目无疑是今年最爆款的网综。而且女团比男团还要火爆,甚至引领一众经纪公司追赶造星潮流。数据显示,截止至6月21日晚,《创造101》的总播放量超过43亿,比《偶像练习生》多出10亿播放量。
节目火了,话题量自然少不了,王思聪、咪蒙都公开diss第三名出道的杨超越。王思聪在微博上吐槽杨超越。王思聪在自己的微博下评论道:ycy的出道是侮辱了其他十个人。侮辱了她们的努力,她们的汗水,她们的业务能力。 还表示:坐等ycy哭戏。咪蒙则表示,这是比惨101吗?卖惨可以掩饰你所有的错误,所有的不专业,所有的没实力吗?
对此,杨超越也发微博“自黑”,晒出“拖船”照。沙滩上,另外10名火箭少女拖着她这艘船前行,并表示“等我到了海上的那一刻我来载着大家”。
杨超越能否乘风破浪尚未可知,但一来一去,又是好几条微博热搜,曝光量再次提升。把杨超越比作“招黑体质”、“话题流量黑洞”似乎毫不夸张。
而这一切,也被资本所乐见。因为,在女团出道后,曝光量也意味着生存。“出道不一定是开始,也有可能是死亡。” 出道前,女团几乎没有收入,进行了漫长的准备,巨大的资金投入,出道后的女团急需“曝光挣钱”。而国内大部分的女团都倒在了出道后。女团在国内没有市场吗?恰恰相反,韩国偶像团队行业上市公司就七家,日本是第一大实体音乐销售市场,第二大总音乐销售市场,代表性女团AKB48唱片的总销售量突破5000万张。
中国市场几倍于日韩,女团自然不应该是“看起来美好”的蛋糕,随着《创造101》的落幕,各方资本涌动。新一轮的女团井喷已经到来。
营利模式单一缺乏曝光量
大部分女团黯然离场
“中国市场缺乏女偶像,更缺少女子团体偶像,市场有空缺比市场饱和更有机会。”《创造101》制片人邱越说,近三年,中国已涌现出200多个女团,但鲜有人叫得出她们的名字,正真成功的很少。如今女团发展又迎来井喷,优胜劣汰成为必然趋势,女团这个风口或重新洗牌。
为了抢占资源,自家但凡有女团成员热门出道,都开始倾斜头部资源,忙着官宣,大力促成偶像养成。但是有钱、有资源就能赢吗?或许还真不一定。
回顾近几年女团的发展,先有SNH48组合首当其冲打开国内女团市场,后来如雨后春笋般跟风,出现了蜜蜂少女队、萌萌哒天团等众多女团。2016年是女团的生死年,上半年还有200多只女团,在下半年就被洗牌到只剩下几十只。
从目前的女团来看,最赚钱的当属SNH48,她们每年举办票选活动都创造了新的流水记录。但是,市场上大多数女团营利模式单一,极度依靠粉丝经济,除了剧场+直播模式,并没与其他多余的收入。打造女团前期需要不断烧钱,如果没有资本的不断注入,势必会入不敷出。
2016年浙江卫视的《蜜蜂少女队》虽然打造出一个同名女团,但是后期发展上走日韩结合路线,和当红的女团SNH48路线基本相似,没有建立自己的特色,所以斥资千万打造的专属剧场如今上座率也不到百分之十,后期成员发展都不太理想。
2017年底,号称5亿打造的“1931女子偶像组合”也宣布解散,寿命只有3年。背后的欢聚传媒也没有对外公布解散原因,但业内人士猜测很可能是入不敷出。一直以来,1931与大多女团相似,很多人都是直到解散后,才知道有这么个组合。曝光率低下和女团开支不成比例,家底再殷实也经不起“养个女团”。
无论是蜜蜂少女队还是1931组合等,都离不开二次元和粉丝经济,缺乏个性化的特点,只能通过经纪公司自制的网络节目和观众有限的剧场演出获得少有的曝光。特别是团成员多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很容易出现分歧和矛盾,导致后期团体解散,变成了个人单飞。
“女团”背后经纪公司的乐与悲
相比之下,日韩的女团发展日益成熟,但仍避免不了的是恶性竞争。如何保持持续的曝光量,是女团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火的时候爆火,离场的时候暗淡。生命周期短暂,投入巨大,没有作品支撑,互联网+女团依旧没有插上飞翔的翅膀。
“女团死得比直播公司还快”,有业内人士略为悲愤地表示,“去年我司花了5千万做女团,还去韩国出道培训,不到半年就死。”国内女团基因单一,赚钱的方式大多依靠剧场+直播,入不敷出大有存在。
对于国内女团的未来发展,也有不同的声音,认定女团2018年即将迎来新一轮市场红利。“《创造101》选出来的女团已经迎来开门红,通过节目已经积累了不少曝光量。”某经纪公司小文表示,选出来的都是众多经纪公司提供的好苗子,再通过专业综艺制作人包装、专业艺人运营企业管理,未来一定能吸引一大批自己的粉丝。
《创造101》是一把火,燃烧了女团的市场,观众们是给这把火添柴的人,等激情退却,还有多少人留下,至关重要。真正的战场并不在于舞台,而在于舞台外。“爱哭的杨超越,在土创的王菊,她们以身上的特质开始吸引粉丝,而不是传统意义的女团。”网友称,谈及女团,大家第一印象总是肤白貌美大长腿,能唱会跳才艺精。而杨超越胜在了经历上,作为“全村人的希望”,她心酸的过往和向上努力的精神引起了某一部分人群的共鸣。同理,王菊虽然黝黑、壮实,但她“情商高”、“有野心”、“三观正”也同样令她圈粉无数。
在SHE、超女时代,作品永远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当下,不仅有天赋的歌手难求,就连整体市场体量,音乐行业也远不如影视行业。女团或能另辟蹊径,通过新的方式,吸引粉丝。“如果将‘火了’定义为女团的成功,那么,很多女团成员已经在路上了,只不过不再是用以前的方式。”
2018年,国内养成系偶像女团能否迎来爆发年,还需要看资本市场的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