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动物世界》的故事改编还可以更强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动物世界》的故事改编还可以更强吗?

近年来最好的改编,我个人觉得还当推崇《寻龙诀》。

作者:樊苏华

《动物世界》改编于日本动漫。大体遵循了福本伸行漫画原著的故事基本设定,主要剧情展开于一条神秘赌博船上,主题方向也基本停留和限定于原著里的“赌博劝诫”、人性批判上,类型推动角度偏重于绝境中凭借超级智力、强大信念求生模式。尤其老戏骨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加盟,令人不禁想起大卫芬奇的《心理游戏》,有某种异曲同工、遥相呼应之妙。当然,客观说从主动作线上判断,人物的主动推动力胜于《心理游戏》。可借鉴的电影蓝本,有日版的《赌博默示录》和《赌博默示录2》。结尾钩子显示,还有续集开发。改编落地面临的问题,类似于《嫌疑人X的现身》。

回顾一下这部戏上档之前,国产片《超时空同居》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赶上了非常理想的缺乏竞争对手的超长档期;但由于该片非常强悍的场景形态、非常典型的超时空互通真爱模式的可信性和感染力与第三段结构缺乏舒展、深化、升华空间的交互作用,最终这部片子遗憾地止步于9亿关口。这不得不说是市场加速扩容有利环境下,国产佳片一个小小的遗憾。

《动物世界》这部戏可以说在近期偏弱的国产片市场氛围中,非常符合所谓的“强情节特征”的强势电影,开场戏的气势和密闭空间里的绝境考验,以及“情感门框”的给力设置,都令人眼前一亮。

首先,国内CG制作能力和水平的快速提升把我们震住了,配合导演令人意外的场景控制能力,形成电影基本的硬朗材质感。场景形态的清晰、驱赶特征的明确,足够的43场戏的节奏密度,略显担心、终归有惊无险的戏剧反转控制,都透着一股子很老辣和超稳定的劲道,与《滚蛋吧肿瘤君》的有生气略显青稚场景形态相比,似乎平地上了一个档次。这种“一句话可提炼”的场景形态的创造和把握能力,在我看来是年轻导演最宝贵的优质能力资产。有和没有,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爬。场景形态对电影观众的吸引力,不容忽视。

其次,从改编难点克服角度看,原著里的无关痛痒的代入核心设计点的某种劣势,得到了相对较好的解决和某种程度的加强。原著里的神秘女子代入方式,只有功能性缺少人物的性格特质。而《动物世界》采取“情感门框”方式实现了较强的代入感,虽然周冬雨客观上看更像客串角色,但绝对在纯游戏感的基础上,带进关键的较真实情感体验,在单纯的游戏解困的机械焦虑设置下,加入了“双引擎”设置元素,而且作为男主信念的支撑元素,更好平衡了原著的人物动机局限性。观影过程中不多的动情点,全靠这个基本设置作支撑。如果没有这个优质的改编设置,观影体验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但我个人认为,这部戏的效果和质量,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不妨大胆说出来引发积极探讨。

第一, 戏从人物铺垫到实现切入核心事件的破题过程,速度比较慢。这部戏的核心事件就是男主不得不按照游戏设置者的意图,深入危险的赌博环境求得生机。这个过程耗费了大约8、9场戏,约30分钟时间。大家知道,时间线上比较合适的“破题”位置,应该发生在人物出色的铺垫戏之后的15分钟左右的位置。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结构阵型,比较有利于故事大段落结构的舒展和变化。30分钟左右破题,肯定是慢了。只有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左右的巨制《阿凡达》和《辛德勒名单》发生过半小时破题的情况。实际上,在21分钟左右的第7场戏,破题动作已经发生了,但很遗憾又花费了10分钟,才从发小同学的破口动作,转移到老戏骨迈克尔道格拉斯身上,给破题动作做封口。

第二, 整体看戏剧冲突的压力系统的分段加压控制过程有一定程度弱化,难以区分鲜明的、观众已经习惯的一波三折的价值变化过程演化出来的幕结构挤压效应。一是如前所述,过长的铺垫会挤占第一大段的戏剧舒展空间,期待的位置难以出现幕高潮戏;二是逼厌狭促的密闭赌博空间,也难以给精彩的人物戏剧任务更从容的舒展空间,只能凭借原著的基本设计“猜拳”来延续结构性压力,甚至我们发现像《滚蛋吧肿瘤君》里的情绪飞扬舒展的节点惊奇戏,也会消失不见;三是整体感受上结构只经历了开始不久时候的低点,男主就开始开智,开始一路横扫击败逆境,毫无悬念来到戏剧高潮附近。

第三, 改编阻力的克服上,还未能做到尽善尽美。近年来最好的改编,我个人觉得还当推崇《寻龙诀》。以2015年的票房成绩,即便是两年加权两个30%,也早已远超20亿大关。《寻龙诀》完全克服了原著的“装神弄鬼”局限性,抓住了人物隐含的戏剧成长聚焦点,就是所谓的“胡八一的心结”。《动物世界》虽然试图利用人物的心结来作为核心戏剧元素加以发酵,但看下来发现,第一场戏“我是个有病的人”的小丑气场及故事中的相关场景设计,完全是为了续集所准备的,最终也没有在男主解决戏剧矛盾中发挥哪怕一丁点作用,应验了“大山阵痛”的理论模型。赌博游轮和迈克尔道格拉斯及其背后势力的设置,且不说是多少次相类似的项目策划中的同质设置冲动,在戏剧节点上实际作用并没有那么大,而造成戏剧矛盾的抓手,严重依赖人性弱点和主人公智慧、信念之间的相对单一的、多次重复的简单碰撞。在戏剧转折处理上,应该说有一点勉强过关的感觉,猜拳游戏的应对方式和诱发的相关戏份,可以说还远远比不上《雨人》来得更合理、更富于变化性和打上劲道。最后高潮戏的反转,也略显突然。对“情感门框”的运用,也显得缺少持续线索和升级特征,以至于整个观影过程情绪情感活动难以激活。

以上管见,瑕不掩瑜。在对有代表性的国产电影的总结验证中,寻求能力的加强,这点应该有积极意义。让我们静待,看看会发生些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动物世界》的故事改编还可以更强吗?

近年来最好的改编,我个人觉得还当推崇《寻龙诀》。

作者:樊苏华

《动物世界》改编于日本动漫。大体遵循了福本伸行漫画原著的故事基本设定,主要剧情展开于一条神秘赌博船上,主题方向也基本停留和限定于原著里的“赌博劝诫”、人性批判上,类型推动角度偏重于绝境中凭借超级智力、强大信念求生模式。尤其老戏骨迈克尔道格拉斯的加盟,令人不禁想起大卫芬奇的《心理游戏》,有某种异曲同工、遥相呼应之妙。当然,客观说从主动作线上判断,人物的主动推动力胜于《心理游戏》。可借鉴的电影蓝本,有日版的《赌博默示录》和《赌博默示录2》。结尾钩子显示,还有续集开发。改编落地面临的问题,类似于《嫌疑人X的现身》。

回顾一下这部戏上档之前,国产片《超时空同居》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赶上了非常理想的缺乏竞争对手的超长档期;但由于该片非常强悍的场景形态、非常典型的超时空互通真爱模式的可信性和感染力与第三段结构缺乏舒展、深化、升华空间的交互作用,最终这部片子遗憾地止步于9亿关口。这不得不说是市场加速扩容有利环境下,国产佳片一个小小的遗憾。

《动物世界》这部戏可以说在近期偏弱的国产片市场氛围中,非常符合所谓的“强情节特征”的强势电影,开场戏的气势和密闭空间里的绝境考验,以及“情感门框”的给力设置,都令人眼前一亮。

首先,国内CG制作能力和水平的快速提升把我们震住了,配合导演令人意外的场景控制能力,形成电影基本的硬朗材质感。场景形态的清晰、驱赶特征的明确,足够的43场戏的节奏密度,略显担心、终归有惊无险的戏剧反转控制,都透着一股子很老辣和超稳定的劲道,与《滚蛋吧肿瘤君》的有生气略显青稚场景形态相比,似乎平地上了一个档次。这种“一句话可提炼”的场景形态的创造和把握能力,在我看来是年轻导演最宝贵的优质能力资产。有和没有,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上爬。场景形态对电影观众的吸引力,不容忽视。

其次,从改编难点克服角度看,原著里的无关痛痒的代入核心设计点的某种劣势,得到了相对较好的解决和某种程度的加强。原著里的神秘女子代入方式,只有功能性缺少人物的性格特质。而《动物世界》采取“情感门框”方式实现了较强的代入感,虽然周冬雨客观上看更像客串角色,但绝对在纯游戏感的基础上,带进关键的较真实情感体验,在单纯的游戏解困的机械焦虑设置下,加入了“双引擎”设置元素,而且作为男主信念的支撑元素,更好平衡了原著的人物动机局限性。观影过程中不多的动情点,全靠这个基本设置作支撑。如果没有这个优质的改编设置,观影体验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但我个人认为,这部戏的效果和质量,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不妨大胆说出来引发积极探讨。

第一, 戏从人物铺垫到实现切入核心事件的破题过程,速度比较慢。这部戏的核心事件就是男主不得不按照游戏设置者的意图,深入危险的赌博环境求得生机。这个过程耗费了大约8、9场戏,约30分钟时间。大家知道,时间线上比较合适的“破题”位置,应该发生在人物出色的铺垫戏之后的15分钟左右的位置。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结构阵型,比较有利于故事大段落结构的舒展和变化。30分钟左右破题,肯定是慢了。只有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左右的巨制《阿凡达》和《辛德勒名单》发生过半小时破题的情况。实际上,在21分钟左右的第7场戏,破题动作已经发生了,但很遗憾又花费了10分钟,才从发小同学的破口动作,转移到老戏骨迈克尔道格拉斯身上,给破题动作做封口。

第二, 整体看戏剧冲突的压力系统的分段加压控制过程有一定程度弱化,难以区分鲜明的、观众已经习惯的一波三折的价值变化过程演化出来的幕结构挤压效应。一是如前所述,过长的铺垫会挤占第一大段的戏剧舒展空间,期待的位置难以出现幕高潮戏;二是逼厌狭促的密闭赌博空间,也难以给精彩的人物戏剧任务更从容的舒展空间,只能凭借原著的基本设计“猜拳”来延续结构性压力,甚至我们发现像《滚蛋吧肿瘤君》里的情绪飞扬舒展的节点惊奇戏,也会消失不见;三是整体感受上结构只经历了开始不久时候的低点,男主就开始开智,开始一路横扫击败逆境,毫无悬念来到戏剧高潮附近。

第三, 改编阻力的克服上,还未能做到尽善尽美。近年来最好的改编,我个人觉得还当推崇《寻龙诀》。以2015年的票房成绩,即便是两年加权两个30%,也早已远超20亿大关。《寻龙诀》完全克服了原著的“装神弄鬼”局限性,抓住了人物隐含的戏剧成长聚焦点,就是所谓的“胡八一的心结”。《动物世界》虽然试图利用人物的心结来作为核心戏剧元素加以发酵,但看下来发现,第一场戏“我是个有病的人”的小丑气场及故事中的相关场景设计,完全是为了续集所准备的,最终也没有在男主解决戏剧矛盾中发挥哪怕一丁点作用,应验了“大山阵痛”的理论模型。赌博游轮和迈克尔道格拉斯及其背后势力的设置,且不说是多少次相类似的项目策划中的同质设置冲动,在戏剧节点上实际作用并没有那么大,而造成戏剧矛盾的抓手,严重依赖人性弱点和主人公智慧、信念之间的相对单一的、多次重复的简单碰撞。在戏剧转折处理上,应该说有一点勉强过关的感觉,猜拳游戏的应对方式和诱发的相关戏份,可以说还远远比不上《雨人》来得更合理、更富于变化性和打上劲道。最后高潮戏的反转,也略显突然。对“情感门框”的运用,也显得缺少持续线索和升级特征,以至于整个观影过程情绪情感活动难以激活。

以上管见,瑕不掩瑜。在对有代表性的国产电影的总结验证中,寻求能力的加强,这点应该有积极意义。让我们静待,看看会发生些什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