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又一慢综艺来了,三对夫妻不带娃的的日常竟然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又一慢综艺来了,三对夫妻不带娃的的日常竟然是……

在无数种设想里,我们阅尽了“爱”的奇观——总以为爱情就是99%的浪漫和1%的日常,后来才发现,构成这个字眼的成分里“烟火气”才占了大多数,有关柴米和油盐、有关相处和习惯。当一档情感入题的节目真正理解了这一底层逻辑,它的情感叙事才有可能让人深信不疑。

文 | 维斯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里有一句:命中注定的伴侣,靠培养。

“怦然心动”自然是理想的爱情图景,可亲密关系最迷人之处是要能抵过时间和生活的打磨。在诸如“情感速配”或“恋爱表演”的情感类节目频频涌现的当下,我们看到了太多节目试图寻得“在一起”的100种浪漫解法,但往往忘记其中至关重要的逻辑起点在于体察为什么要“在一起”。

人和人之间或许有无数种物理意义上的亲密关系,但要完成心灵意义上的共情却只有一条通路——来自日常的沉淀。有数不胜数的节目走过这里解构前者,但今晚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的亲密关系实景观察节目《幸福三重奏》,却想要试着告诉观众究竟该如何架设这条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通道”。面对快节奏的都市生存,拔地而起的是让人有序相连的水泥森林,轰然倒塌的却是人和人之间最“无序”却也最珍贵的情感关联。当爱情和婚姻两个最“幸福”的字眼,成了最常见的“都市病”,变得时常“不幸福”起来,这档娓娓道来的“幸福综艺”,意义就变得举重若轻起来——“最好的时光,就是只和你在一起”。

 亲1下是爱,亲100下是日常

爱情不是奢侈品,是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在越来越芜杂的当代生活里,婚姻留给爱情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大多数人需要面对的婚姻关系里,炽热总会退散,生活始终要回归最本来的面目。

相关数据显示,仅2017上半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登记185.6万对,比去年同期上升10.3%。而到去年年底为止,全国离婚率已飙升至39%,单身人口超过2亿——那些留在“美好”里的亲密关系,开始让人“不相信”了吗?

婚姻中的“关系”缺席不再是个案,也构成了常见“都市病”的一种。据调查显示,全国有超过80%的夫妻渴望有更多的时间过二人世界。这一现象的普遍化出现,意味着我们对这一情感母题的关注,应进一步关注到背后更为结构化的社会动因。《幸福三重奏》基于这一社会学意义上的观察视角,让三对处在婚姻不同阶段的明星夫妻,前往一个特定的空间独处“二人世界”。三对明星夫妇各有代表性,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婚姻价值观,以其各自或相互的情感表达作为议题,不研判、不阐释,仅仅以平视的方式置于观众眼前。

首期节目让三组明星夫妇初到“二人世界”。大S&汪小菲相爱7年、结婚7年,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也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传统家庭秩序。“初来乍到”的汪小菲时常压抑自己的表达,学会互相妥协是他们的婚姻智慧。俨然是“老夫老妻”的陈建斌&蒋勤勤一家,在片中即将再添一丁。有别于其过往的荧屏形象,节目中呈现的二人反差最为显著:结婚13年的他们要如何审视爱情的“保鲜”问题?福原爱&江宏杰因为特别的际遇走到一起,初为父母、与父母同住、跨国、新婚,都让这对年轻的夫妇面对着大多数新生家庭的普遍生活状态。

人物关系的组织自然不是空穴来风。在节目的叙事框架下,三对夫妇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婚姻的“磨合”,置身于不同的社会空间、文化语境、生活习惯、情感认知、年龄结构中。由此,才形成了每个家庭独一无二的面貌——即便只是短短一期内容,一个有意思的视点就得以初步勾勒:幸福的注脚可以有很多种,但最终都要禁得住时间的推敲,陪伴才是爱情唯一的真谛。

在节目提供的“特定空间”中,排除城市空间的诸种变量纷扰,重回“二人世界”成为情感观察的唯一指向。由此,明星夫妻的“样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投射着更大多数普通人的情感状态——如何在最普通、平凡的“烟火气”中找到自己的婚姻智慧?对于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庭本身而言,这也是生活智慧的具体缩影。

面临“七年之痒”的大S&汪小菲夫妇受到了“有没有后悔娶到我”的拷问;跨国相恋的福原爱&江宏杰夫妇只能享受“有时限”的二人世界;“不再浪漫”“婚后只去过一两次KTV”的陈建斌&蒋勤勤夫妇依然面对着细碎生活里的磕磕碰碰……他们都拥有着婚姻中最甜蜜的部分,也偶尔陷入在婚姻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当中。节目提供了一个平视情感的处所,让他们在剥离外部干扰因素的状况下直面或者纾解自身的情感烦恼。

虽然各有烦忧,但这些“不完满”恰恰构成了完美婚姻的大部分,也是每一对亲密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来源。在节目发布会现场,福原爱说江宏杰曾向她写小纸条,“给我亲100下”。亲1下是爱,亲100下是日常。经历过分隔两地的相处,让他们的当下比热恋更日常、比日常更热恋。

无论是怎样的“幸福”诠释,实际上都回应着节目架设的一个基础立意:婚姻之中一定存有爱情,但婚姻中的爱情未必苏醒着,要时常去唤醒、时常去补给。这同样构成了《幸福三重奏》与众不同的情感传达,在极具延展性的社会观察背后,观众能够从中觅得适配于每个个体的婚姻价值观表达,理解每一种“幸福”背后的确幸和烦忧。有别于传统的明星情感类节目,“甜腻的狗粮”不再是节目的主角,真实的情感细节和生活面貌才构成了观众能得以共情的关键所在。

在这场特别的“社会实验”里,身处其中的嘉宾和看似置身事外的观众,都在重新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恋人”,更在重新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家人”。

并不综艺的“幸福综艺”

“这是一档无聊的,并不综艺的,充满烟火气的,需要自己感受的节目。”

首期节目的播出,让观众感受到了这档节目看似寻常的形态背后翻涌着的生活哲思。今天的婚恋关系俨然催生出了更多引人不安的社会性症候,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情感诉求来说,美好爱情、幸福婚姻虽有难点重重,但始终心向往之。

在渐显焦灼的都市生存中,情感类节目的构造不能仅仅囿于“情感速配”和“恋爱表演”的传统模式。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副总经理邱越认为,“《幸福三重奏》定义了一种‘幸福综艺’的形态,所传达的是从细节中渗透出的极具‘烟火气’的幸福感”。即便三对明星夫妇的“归园田居”带着些许并不普遍的状况,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奇观”,让观众看到即便是艺人的亲密情感关系也与普通人无二。

“这个节目不想告诉大家‘什么是幸福’,而是希望大家在观看节目之后能够思考自己希望的幸福是什么,因为幸福的样子有很多种。”邱越说。

日剧《家族的形式》里说,断定别人的生活是否幸福,这本身就很傲慢。这一言或许回应着《幸福三重奏》一种边界掌握力,拿捏不易:把对幸福的定义进行了一次“普遍赋权”,关乎每个个体,关乎每一种“幸福”的内在肌理。没有哪一种“幸福”可以被大众所共享,但对于“幸福”的追求却是人们普遍的情感底色。在邱越看来,《幸福三重奏》要做的只是一次再现,“希望从生活细节中捕捉到两个人的情感交流,引发观众的共鸣,通过节目让大家在繁杂的生活琐事之外也能关注彼此,珍视爱情”。

慢综艺早已不是陌生的节目形态,人们审美它是希望看到在综艺以外的更多生活治愈。这一次,《幸福三重奏》也大胆采纳了无干扰式真实记录手法,去机制化、去任务化、去炒作化地记录三对夫妻的亲密生活,在自然生活状态中找到一种温暖情感体验的节目寻回。节目监制王征宇认为,“与其说《幸福三重奏》是一档综艺,不如说是一场社会实验。现实社会中夫妻没有机会完全‘关’在一起,节目强制将明星夫妻放在一个专属的‘二人世界’,会促进他们相互了解,过去几年的相处中,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档“幸福综艺”的现实价值也大约源于此。如果说大多数情感综艺的目标在于“综艺化”,《幸福三重奏》的追求则是在“生活化”的建制中创造“节目化”的可能性。节目生产逻辑的转换也可以从首期节目的表现中管窥一二,从三对明星夫妻的日常生活状态切入,寓于平行叙事结构中的是令不同观众直面婚姻关系焦虑的具体入口。“参与式观察”的叙事可以帮助观众理解“二人世界”缺席所带来的种种生活遗憾,也因此,在富有戏剧张力的不同情感关系中,《幸福三重奏》建构起了自身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立意输出——幸福的面貌有千百种,或喜或忧,都是不可被替代的重要组成。

总说慢综艺“江郎才尽”了,是这样吗?

作为腾讯视频Q3季度推出的S级项目,《幸福三重奏》似乎有别于其前两个季度对流行文化市场的洞悉。如果说《创造101》《明日之子》带着明显的力度和刻度,这档与众不同的“幸福综艺”则更显身姿柔软——着眼于对家庭生活和婚恋价值观的普遍关注,节目的创意和立意应运而生。

但无论是引领青年文化的偶像培养类节目,亦或者更契合普罗大众审美诉求的情感类节目,对于差异化内容的深耕俨然已经是腾讯视频自制综艺的主要实践空间。节目品类的区隔、对于受众市场的深入考察,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着一个头部网络视听制播主体的深远思量:从“最流行”到“最幸福”,《幸福三重奏》已然拥有了并非同体量创作可以比拟的视野和格局。

但是,作为一档慢综艺品貌的亲密关系实景观察节目,它也有令人好奇的一面:如果说以《创造101》和《明日之子》为代表的“腾讯标签”涌动着一种新锐力量,《幸福三重奏》为什么选择从一个似乎很是“老生常谈”的题材切入?情感婚恋的母题当真值得一再开掘吗?

可以对照着国内综艺市场的趋势来看。自2016年开始,慢综艺的井喷之姿让主流审美市场看到了综艺节目在快速消费以外的更多可能性,但一部分节目的涌现也同时暴露出了对“慢综艺”这一潮流本身的更多商榷——重点究竟应该落在“慢”还是“综艺”之上?一系列节目的浮沉让市场看到了逐渐现身的答案:过于追寻“综艺”的建制而弥散“慢生活”本来的价值,是造成整个市场结构中此类节目数量多、爆款少的重要原因。

《幸福三重奏》的到来,是腾讯视频在节目价值传达方面的又一次新探索。慢综艺的本意在于带领观众逃离“眼前的苟且”,但一档慢综艺的理想品貌也应当拥有更具体的现实意义:它或为人们经历的现实问题带来更多维度的思索,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现实困境的决策。只有如此,一档节目才能跃出单一的娱乐消费属性,获得更宽阔的意义释出。在刚刚播出的《幸福三重奏》里,我们大约能探寻到这样一个结实的落点:无论处于情感关系的何种阶段,人们都能够找到爱情最好的模样;而婚姻本身又是另一段爱情的开启,需要的同样是如初恋般的呵护与维系。

所以,并非是慢综艺“江郎才尽”了,是今天的我们理解和诠释慢综艺的视角/手法需要有更进一步的迭代。《幸福三重奏》的推出,显然建立在对这一误区加以厘清后的新探索之上——三对夫妻、三份情感、三种幸福,他们是节目试图去对准的“关系样本”,在更落地的生活质感里,在更可感的烟火气中,回到现实本身恰恰有着比奔赴“诗和远方”更真切的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又一慢综艺来了,三对夫妻不带娃的的日常竟然是……

在无数种设想里,我们阅尽了“爱”的奇观——总以为爱情就是99%的浪漫和1%的日常,后来才发现,构成这个字眼的成分里“烟火气”才占了大多数,有关柴米和油盐、有关相处和习惯。当一档情感入题的节目真正理解了这一底层逻辑,它的情感叙事才有可能让人深信不疑。

文 | 维斯

日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里有一句:命中注定的伴侣,靠培养。

“怦然心动”自然是理想的爱情图景,可亲密关系最迷人之处是要能抵过时间和生活的打磨。在诸如“情感速配”或“恋爱表演”的情感类节目频频涌现的当下,我们看到了太多节目试图寻得“在一起”的100种浪漫解法,但往往忘记其中至关重要的逻辑起点在于体察为什么要“在一起”。

人和人之间或许有无数种物理意义上的亲密关系,但要完成心灵意义上的共情却只有一条通路——来自日常的沉淀。有数不胜数的节目走过这里解构前者,但今晚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的亲密关系实景观察节目《幸福三重奏》,却想要试着告诉观众究竟该如何架设这条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通道”。面对快节奏的都市生存,拔地而起的是让人有序相连的水泥森林,轰然倒塌的却是人和人之间最“无序”却也最珍贵的情感关联。当爱情和婚姻两个最“幸福”的字眼,成了最常见的“都市病”,变得时常“不幸福”起来,这档娓娓道来的“幸福综艺”,意义就变得举重若轻起来——“最好的时光,就是只和你在一起”。

 亲1下是爱,亲100下是日常

爱情不是奢侈品,是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在越来越芜杂的当代生活里,婚姻留给爱情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大多数人需要面对的婚姻关系里,炽热总会退散,生活始终要回归最本来的面目。

相关数据显示,仅2017上半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登记185.6万对,比去年同期上升10.3%。而到去年年底为止,全国离婚率已飙升至39%,单身人口超过2亿——那些留在“美好”里的亲密关系,开始让人“不相信”了吗?

婚姻中的“关系”缺席不再是个案,也构成了常见“都市病”的一种。据调查显示,全国有超过80%的夫妻渴望有更多的时间过二人世界。这一现象的普遍化出现,意味着我们对这一情感母题的关注,应进一步关注到背后更为结构化的社会动因。《幸福三重奏》基于这一社会学意义上的观察视角,让三对处在婚姻不同阶段的明星夫妻,前往一个特定的空间独处“二人世界”。三对明星夫妇各有代表性,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婚姻价值观,以其各自或相互的情感表达作为议题,不研判、不阐释,仅仅以平视的方式置于观众眼前。

首期节目让三组明星夫妇初到“二人世界”。大S&汪小菲相爱7年、结婚7年,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也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传统家庭秩序。“初来乍到”的汪小菲时常压抑自己的表达,学会互相妥协是他们的婚姻智慧。俨然是“老夫老妻”的陈建斌&蒋勤勤一家,在片中即将再添一丁。有别于其过往的荧屏形象,节目中呈现的二人反差最为显著:结婚13年的他们要如何审视爱情的“保鲜”问题?福原爱&江宏杰因为特别的际遇走到一起,初为父母、与父母同住、跨国、新婚,都让这对年轻的夫妇面对着大多数新生家庭的普遍生活状态。

人物关系的组织自然不是空穴来风。在节目的叙事框架下,三对夫妇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婚姻的“磨合”,置身于不同的社会空间、文化语境、生活习惯、情感认知、年龄结构中。由此,才形成了每个家庭独一无二的面貌——即便只是短短一期内容,一个有意思的视点就得以初步勾勒:幸福的注脚可以有很多种,但最终都要禁得住时间的推敲,陪伴才是爱情唯一的真谛。

在节目提供的“特定空间”中,排除城市空间的诸种变量纷扰,重回“二人世界”成为情感观察的唯一指向。由此,明星夫妻的“样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投射着更大多数普通人的情感状态——如何在最普通、平凡的“烟火气”中找到自己的婚姻智慧?对于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庭本身而言,这也是生活智慧的具体缩影。

面临“七年之痒”的大S&汪小菲夫妇受到了“有没有后悔娶到我”的拷问;跨国相恋的福原爱&江宏杰夫妇只能享受“有时限”的二人世界;“不再浪漫”“婚后只去过一两次KTV”的陈建斌&蒋勤勤夫妇依然面对着细碎生活里的磕磕碰碰……他们都拥有着婚姻中最甜蜜的部分,也偶尔陷入在婚姻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当中。节目提供了一个平视情感的处所,让他们在剥离外部干扰因素的状况下直面或者纾解自身的情感烦恼。

虽然各有烦忧,但这些“不完满”恰恰构成了完美婚姻的大部分,也是每一对亲密关系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来源。在节目发布会现场,福原爱说江宏杰曾向她写小纸条,“给我亲100下”。亲1下是爱,亲100下是日常。经历过分隔两地的相处,让他们的当下比热恋更日常、比日常更热恋。

无论是怎样的“幸福”诠释,实际上都回应着节目架设的一个基础立意:婚姻之中一定存有爱情,但婚姻中的爱情未必苏醒着,要时常去唤醒、时常去补给。这同样构成了《幸福三重奏》与众不同的情感传达,在极具延展性的社会观察背后,观众能够从中觅得适配于每个个体的婚姻价值观表达,理解每一种“幸福”背后的确幸和烦忧。有别于传统的明星情感类节目,“甜腻的狗粮”不再是节目的主角,真实的情感细节和生活面貌才构成了观众能得以共情的关键所在。

在这场特别的“社会实验”里,身处其中的嘉宾和看似置身事外的观众,都在重新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恋人”,更在重新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家人”。

并不综艺的“幸福综艺”

“这是一档无聊的,并不综艺的,充满烟火气的,需要自己感受的节目。”

首期节目的播出,让观众感受到了这档节目看似寻常的形态背后翻涌着的生活哲思。今天的婚恋关系俨然催生出了更多引人不安的社会性症候,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的情感诉求来说,美好爱情、幸福婚姻虽有难点重重,但始终心向往之。

在渐显焦灼的都市生存中,情感类节目的构造不能仅仅囿于“情感速配”和“恋爱表演”的传统模式。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副总经理邱越认为,“《幸福三重奏》定义了一种‘幸福综艺’的形态,所传达的是从细节中渗透出的极具‘烟火气’的幸福感”。即便三对明星夫妇的“归园田居”带着些许并不普遍的状况,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奇观”,让观众看到即便是艺人的亲密情感关系也与普通人无二。

“这个节目不想告诉大家‘什么是幸福’,而是希望大家在观看节目之后能够思考自己希望的幸福是什么,因为幸福的样子有很多种。”邱越说。

日剧《家族的形式》里说,断定别人的生活是否幸福,这本身就很傲慢。这一言或许回应着《幸福三重奏》一种边界掌握力,拿捏不易:把对幸福的定义进行了一次“普遍赋权”,关乎每个个体,关乎每一种“幸福”的内在肌理。没有哪一种“幸福”可以被大众所共享,但对于“幸福”的追求却是人们普遍的情感底色。在邱越看来,《幸福三重奏》要做的只是一次再现,“希望从生活细节中捕捉到两个人的情感交流,引发观众的共鸣,通过节目让大家在繁杂的生活琐事之外也能关注彼此,珍视爱情”。

慢综艺早已不是陌生的节目形态,人们审美它是希望看到在综艺以外的更多生活治愈。这一次,《幸福三重奏》也大胆采纳了无干扰式真实记录手法,去机制化、去任务化、去炒作化地记录三对夫妻的亲密生活,在自然生活状态中找到一种温暖情感体验的节目寻回。节目监制王征宇认为,“与其说《幸福三重奏》是一档综艺,不如说是一场社会实验。现实社会中夫妻没有机会完全‘关’在一起,节目强制将明星夫妻放在一个专属的‘二人世界’,会促进他们相互了解,过去几年的相处中,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档“幸福综艺”的现实价值也大约源于此。如果说大多数情感综艺的目标在于“综艺化”,《幸福三重奏》的追求则是在“生活化”的建制中创造“节目化”的可能性。节目生产逻辑的转换也可以从首期节目的表现中管窥一二,从三对明星夫妻的日常生活状态切入,寓于平行叙事结构中的是令不同观众直面婚姻关系焦虑的具体入口。“参与式观察”的叙事可以帮助观众理解“二人世界”缺席所带来的种种生活遗憾,也因此,在富有戏剧张力的不同情感关系中,《幸福三重奏》建构起了自身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立意输出——幸福的面貌有千百种,或喜或忧,都是不可被替代的重要组成。

总说慢综艺“江郎才尽”了,是这样吗?

作为腾讯视频Q3季度推出的S级项目,《幸福三重奏》似乎有别于其前两个季度对流行文化市场的洞悉。如果说《创造101》《明日之子》带着明显的力度和刻度,这档与众不同的“幸福综艺”则更显身姿柔软——着眼于对家庭生活和婚恋价值观的普遍关注,节目的创意和立意应运而生。

但无论是引领青年文化的偶像培养类节目,亦或者更契合普罗大众审美诉求的情感类节目,对于差异化内容的深耕俨然已经是腾讯视频自制综艺的主要实践空间。节目品类的区隔、对于受众市场的深入考察,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着一个头部网络视听制播主体的深远思量:从“最流行”到“最幸福”,《幸福三重奏》已然拥有了并非同体量创作可以比拟的视野和格局。

但是,作为一档慢综艺品貌的亲密关系实景观察节目,它也有令人好奇的一面:如果说以《创造101》和《明日之子》为代表的“腾讯标签”涌动着一种新锐力量,《幸福三重奏》为什么选择从一个似乎很是“老生常谈”的题材切入?情感婚恋的母题当真值得一再开掘吗?

可以对照着国内综艺市场的趋势来看。自2016年开始,慢综艺的井喷之姿让主流审美市场看到了综艺节目在快速消费以外的更多可能性,但一部分节目的涌现也同时暴露出了对“慢综艺”这一潮流本身的更多商榷——重点究竟应该落在“慢”还是“综艺”之上?一系列节目的浮沉让市场看到了逐渐现身的答案:过于追寻“综艺”的建制而弥散“慢生活”本来的价值,是造成整个市场结构中此类节目数量多、爆款少的重要原因。

《幸福三重奏》的到来,是腾讯视频在节目价值传达方面的又一次新探索。慢综艺的本意在于带领观众逃离“眼前的苟且”,但一档慢综艺的理想品貌也应当拥有更具体的现实意义:它或为人们经历的现实问题带来更多维度的思索,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现实困境的决策。只有如此,一档节目才能跃出单一的娱乐消费属性,获得更宽阔的意义释出。在刚刚播出的《幸福三重奏》里,我们大约能探寻到这样一个结实的落点:无论处于情感关系的何种阶段,人们都能够找到爱情最好的模样;而婚姻本身又是另一段爱情的开启,需要的同样是如初恋般的呵护与维系。

所以,并非是慢综艺“江郎才尽”了,是今天的我们理解和诠释慢综艺的视角/手法需要有更进一步的迭代。《幸福三重奏》的推出,显然建立在对这一误区加以厘清后的新探索之上——三对夫妻、三份情感、三种幸福,他们是节目试图去对准的“关系样本”,在更落地的生活质感里,在更可感的烟火气中,回到现实本身恰恰有着比奔赴“诗和远方”更真切的意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