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未来 北京能变为一个宜居之都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未来 北京能变为一个宜居之都吗?

长期以来,人口、交通以及环境问题都严重困扰着北京,连市长王安顺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北京的确不是宜居之都。但他最近强调说,“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是今年北京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之一。

图片来源:CFP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更美好地生活,而居留于城市。”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对于“宜居城市”的最早论述了。几千年过去了,大城市已经遍布于全球,但是遗憾的是,能让人们更美好地生活的“宜居城市”并不多。

在中国,由于快速的工业化以及扩张式的城市化进程,“宜居城市”更是稀缺。

近日,中国首都北京的市长王安顺承认,目前北京的确不是宜居之都。他是在北京正在召开的“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达上述意思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王安顺提到了人口规模调控难度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大气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

上述问题其实是中国大城市管理者们普遍头疼的问题。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和无节制的工业化中,一个突出的主题是:扩张。这带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很多“城市病”。

人口规模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虽然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速在下降,但是,截至2014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比2013年年末增加了36.8万人,增速为1.7%。与上年相比,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

人口自流流动,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是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最生动的画面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10年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在当年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

201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撰写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这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如此巨大的城市人口数量在人类历史上都是首次,而城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将处于绝对地位。但如此庞大的城市人群势必带来交通、环境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而且,这无疑也给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提出巨大挑战。

王安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现在北京各个产业的就业岗位71.8%集中在城六区,但许多人居住在外面,每天“潮涨潮落”。

“潮涨潮落”指的是每天上班和下班时间,郊区人口往返于市区的巨大的通勤压力以及给北京城市交通造成的巨大拥堵现象,这已经成为北京这个大都市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常态。

城市规划专家们认为,这无疑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产业布局的问题造成的。

过去多年,北京是以城市中心为圆点呈环状向外扩张的,为此人们取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叫“摊大饼”。在交通上,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二、三、四、五和六环路仅仅包围着北京老城区。目前,“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仍在继续,连通河北等一些地区的大七环正在规划建设之中;而在城市产业布局上,包括行政管理、医院高校等公共事业部门以及大公司等主要的优质市场要素都集中在主城区之内,郊区并未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分中心,难以承担就近解决就业的能力。

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质量更令人烦恼。过去几年来,北京每到冬季,严重的雾霾天气成为这个现代化首都最大的困扰。

这当然与城市工业化以及充塞在城市道路上的汽车有关。但是,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北京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来自北京周边的河北地区的输入性污染是雾霾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行政范围内,北京已经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关停退出了392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场36个,淘汰老旧机动车47.6万辆。

但城市人口膨胀可能依然是未来北京城市管理者最大的难题。1月24日,王安顺参加门头沟区代表团会议时说:“全北京人口问题是第一位的,人口问题处理好了,生态、环境、交通拥堵、污染治理等系列资源约束问题就可能得到缓解和解决。”

但是,通过强制性行政手段限制北京人口规模显然不合法且不现实。对此,北京市正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问题。王安顺说,北京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合理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就地淘汰低端、低效、高能耗产业。

未来的郊区化也将更具内涵。王安顺称,今年将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并提高当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承接中心城人口等疏解转移。

北京也希望通过一种新的居住证制度让更多没有户口的外来务工者们享受到医疗、教育等普遍均等的公共服务。北京市长最近也明确,北京市正在制定积分落户制度。

长期以来,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外来务工的底层打工族更加感受不到这个城市“宜居”,除了拥挤的交通和糟糕的空气,他们整日劳作,但他们和他们的孩子却难以享受到城市生活本该拥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医疗以及完善的社保。

人们期望,城市管理者的所有努力和新的制度会改变这一切,让北京变得宜居起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未来 北京能变为一个宜居之都吗?

长期以来,人口、交通以及环境问题都严重困扰着北京,连市长王安顺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北京的确不是宜居之都。但他最近强调说,“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是今年北京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之一。

图片来源:CFP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更美好地生活,而居留于城市。”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对于“宜居城市”的最早论述了。几千年过去了,大城市已经遍布于全球,但是遗憾的是,能让人们更美好地生活的“宜居城市”并不多。

在中国,由于快速的工业化以及扩张式的城市化进程,“宜居城市”更是稀缺。

近日,中国首都北京的市长王安顺承认,目前北京的确不是宜居之都。他是在北京正在召开的“两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达上述意思的。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王安顺提到了人口规模调控难度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大气污染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

上述问题其实是中国大城市管理者们普遍头疼的问题。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和无节制的工业化中,一个突出的主题是:扩张。这带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很多“城市病”。

人口规模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虽然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速在下降,但是,截至2014年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比2013年年末增加了36.8万人,增速为1.7%。与上年相比,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

人口自流流动,尤其是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是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最生动的画面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10年年末,中国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在当年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

201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撰写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这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如此巨大的城市人口数量在人类历史上都是首次,而城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将处于绝对地位。但如此庞大的城市人群势必带来交通、环境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而且,这无疑也给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提出巨大挑战。

王安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现在北京各个产业的就业岗位71.8%集中在城六区,但许多人居住在外面,每天“潮涨潮落”。

“潮涨潮落”指的是每天上班和下班时间,郊区人口往返于市区的巨大的通勤压力以及给北京城市交通造成的巨大拥堵现象,这已经成为北京这个大都市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常态。

城市规划专家们认为,这无疑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产业布局的问题造成的。

过去多年,北京是以城市中心为圆点呈环状向外扩张的,为此人们取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叫“摊大饼”。在交通上,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二、三、四、五和六环路仅仅包围着北京老城区。目前,“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仍在继续,连通河北等一些地区的大七环正在规划建设之中;而在城市产业布局上,包括行政管理、医院高校等公共事业部门以及大公司等主要的优质市场要素都集中在主城区之内,郊区并未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分中心,难以承担就近解决就业的能力。

环境问题,尤其是大气质量更令人烦恼。过去几年来,北京每到冬季,严重的雾霾天气成为这个现代化首都最大的困扰。

这当然与城市工业化以及充塞在城市道路上的汽车有关。但是,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北京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来自北京周边的河北地区的输入性污染是雾霾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行政范围内,北京已经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据统计,2014年,北京市关停退出了392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拆除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场36个,淘汰老旧机动车47.6万辆。

但城市人口膨胀可能依然是未来北京城市管理者最大的难题。1月24日,王安顺参加门头沟区代表团会议时说:“全北京人口问题是第一位的,人口问题处理好了,生态、环境、交通拥堵、污染治理等系列资源约束问题就可能得到缓解和解决。”

但是,通过强制性行政手段限制北京人口规模显然不合法且不现实。对此,北京市正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问题。王安顺说,北京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合理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就地淘汰低端、低效、高能耗产业。

未来的郊区化也将更具内涵。王安顺称,今年将多层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并提高当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承接中心城人口等疏解转移。

北京也希望通过一种新的居住证制度让更多没有户口的外来务工者们享受到医疗、教育等普遍均等的公共服务。北京市长最近也明确,北京市正在制定积分落户制度。

长期以来,生活在这个城市中外来务工的底层打工族更加感受不到这个城市“宜居”,除了拥挤的交通和糟糕的空气,他们整日劳作,但他们和他们的孩子却难以享受到城市生活本该拥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医疗以及完善的社保。

人们期望,城市管理者的所有努力和新的制度会改变这一切,让北京变得宜居起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