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纽约时报】通讯应用席卷世界 国外同行都想成为下一个微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纽约时报】通讯应用席卷世界 国外同行都想成为下一个微信

全球手机通讯类应用去年的使用量翻了一倍。它们不仅成为日常交流的主流平台,也成为理想的营销平台,而微信的商业模式更是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样板。

图片来源:CFP

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娱乐板块团队偶然发现道恩·强森(Dwayne Johnson)几十年前的一张老照片时,他们很清楚自己挖到金子了。照片中,强森,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那位肌肉硬汉摔角手兼电影演员“巨石强森”穿着一条过时的蓝色牛仔裤,还挎着一个黄牛党们常用的腰包。

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这个团队把这张照片的背景改成了圣诞节主题,还配上了大大的文字:“巨你森诞快乐”。但之后,他们并没有将这张图片发布到BuzzFeed上,而是将它上传到了人气火爆的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

随后,这张照片就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强森欣然接受了这个玩笑,还在自己的Instagram上转发了它。这张照片收获了将近39万个“赞”,一举登顶社交新闻网站Reddit的热门话题榜。

BuzzFeed的YrBFF团队只有10个人,专门负责把图片和视频上传到各种通讯应用中,而这次巨石强森照片的走红便是他们的杰作。“我们没有火上浇油,刻意造势,我们甚至没有将它上传到自己网站的主页上。”YrBFF编辑总监萨莫·安尼·伯顿(Summer Anne Burton)说,“我们只是把它上传到了Instagram,然后它就火遍了整个网络。这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BuzzFeed的策略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窥见人们未来会采用什么方式来使用微信、Instagram、Snapchat这些通讯应用。目前已经有几百万用户在使用它们与朋友们彼此分享文字、图片。

一些出版商、游戏制作公司以及电商公司已经将通讯应用作为自己新的分发平台与盈利平台。开发者们也一直在扩展这类app的用途,让各种新的功能成为可能。同时,投资者们也看到了这些应用的巨大潜力,不断把它们的估值推到新的高度。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占据着热门应用前列的都是通讯类应用,”风投机构合广投资(Union Square Ventures)主理合伙人,同时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通信应用Kik投资人的弗雷德·威尔森(Fred Wilson)说,“这也反映了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手机做什么。”

威尔森还说:“一旦它们成为成熟的移动内容与移动商务‘门户’,我们就会真正发现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

最开始,通讯应用吸引人的原因很简单:它们用起来比email更快,还能让人们向朋友们发送文字、链接、图片以及视频,而且总体而言,价格比威讯(Verizon)、AT&T这类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传统短信服务更低廉。

而通讯类应用的功能也在迅速增加。例如,在KakaoTalk上,人们可以发现其他新奇的智能手机应用并分享给好友;Snapchat的用户可以在应用内给朋友转账;日本流行的通讯应用Line则让人们可以在实体店购物时使用它的支付服务Line Pay完成付款。

知情人士透露,ESPN、CNN和Vice等媒体很快就将直接在Snapchat新开的媒体频道发布他们的原创内容。因为无权公开对外发言,这些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媒体和传播正在逐渐融合,”BuzzFeed首席执行官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说,“未来一两年,我们现在所创造的一部分内容将成为这些通讯应用很大的一块。”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康姆斯科(comScore)的数据,现在美国40%的手机用户每个月至少使用一次通讯应用。而移动分析公司Flurry的调查则显示,2014年,全球手机通讯类应用的使用量增长了103%。

其中最热门的应用包括Viber,它号称每个月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2亿;日本最流行的通讯应用Line的用户量也达到了1.7亿;而用户量排名领先的WhatsApp则拥有超过7亿的日常用户。

然而,目前,并不是所有通讯应用都在产生巨大的营收。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在2013年全年的销售额只有1020万美元。这些营收全部来自一小部分付费用户,他们需要为使用这款应用支付1美元。

尽管如此,通讯应用领域很多初创公司的估值仍然在不断攀升。去年二月,Viber被日本在线零售巨头乐天公司(Rakuten)以9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一个月后,中国电商巨擘阿里巴巴也斥资2.8亿美元入股Tango,对这家诞生近6年的创业公司估值达到了10亿美元。Facebook更是在二月以218亿美元的天价将Whatsapp纳入旗下。

对投资者而言,核心观点就是硅谷的一条格言:只要能先吸引到几百万用户,最终总能找到赚钱的办法。

许多企业家都把微信当成通讯应用商业运营的典范。微信由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Tencent)运营,上线四年间已经成为中国最流行的应用,号称拥有5亿的月活跃用户。这些用户不仅通过微信发送充斥着图片的信息,还在这个平台上玩游戏、租车、订机票。

一些人认为,通讯应用的迅速发展是对Twitter和Facebook等热门社交媒体公开属性的一种回应。人们在这些社交应用上更新的状态、发布的内容面向的都是大部分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

日本电信巨头软银(SoftBank)风投部门软银资本(SoftBank Capital)的合伙人玛丽莎·坎佩茜(Marissa Campise)说:“它是一种更亲密的用户体验。”她说:“相对于公共社交网络,通讯类应用的信息分享范围更小,但参与度和信任度却高得多。它往往更像是电子邮箱的替代品,但操控性更好,而且是即时的。”

Viber首席执行官塔尔蒙·马尔科(Talmon Marco)去年底接受采访时指出,通讯类应用的用户每小时都会忍不住拿起手机看几次。因此,通讯类应用成了推广游戏、虚拟表情甚至是实体商品的理想场所。

亚洲一直是培育、拓展通讯类应用用途的一块沃土。举个例子,2013年,微信联手中国智能手机巨头小米,通过微信发售了限量版的最新款小米手机。用户可以利用腾讯旗下的支付服务财付通,在这款应用中完成从预定到购买的整个流程。小米称,它在短短10分钟内就售出了15万部手机。

同时,微信也是中国消费者下载最新手机游戏的最大平台之一。上个季度,腾讯仅在手游一项上的收入就高达26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

风投公司标杆资本(Benchmark)合伙人、Snapchat董事米奇·拉斯基(Mitch Lasky)说:“通讯类应用正在汇聚人们的注意力,同时把它与其他形式的商业联系起来。”

泰德·利文斯顿(Ted Livingston)是加拿大通讯应用Kik的首席执行官,他认为,如今的年轻人在一个以智能手机为互联网接入口的时代长大,更愿意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发现新事物。

利文斯顿的应用在北美地区年轻人中非常流行,且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场竞赛,要争当西方世界的微信。”他在11月时曾经说,“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译者:程昊)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WHY APPS FOR MESSAGING ARE TREND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微信

4.4k
  • 微信发布针对租售微信账号行为的打击公告
  • 微信:个人账号不得发布、展示、传播各类违禁品售卖信息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纽约时报】通讯应用席卷世界 国外同行都想成为下一个微信

全球手机通讯类应用去年的使用量翻了一倍。它们不仅成为日常交流的主流平台,也成为理想的营销平台,而微信的商业模式更是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样板。

图片来源:CFP

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娱乐板块团队偶然发现道恩·强森(Dwayne Johnson)几十年前的一张老照片时,他们很清楚自己挖到金子了。照片中,强森,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那位肌肉硬汉摔角手兼电影演员“巨石强森”穿着一条过时的蓝色牛仔裤,还挎着一个黄牛党们常用的腰包。

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这个团队把这张照片的背景改成了圣诞节主题,还配上了大大的文字:“巨你森诞快乐”。但之后,他们并没有将这张图片发布到BuzzFeed上,而是将它上传到了人气火爆的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

随后,这张照片就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强森欣然接受了这个玩笑,还在自己的Instagram上转发了它。这张照片收获了将近39万个“赞”,一举登顶社交新闻网站Reddit的热门话题榜。

BuzzFeed的YrBFF团队只有10个人,专门负责把图片和视频上传到各种通讯应用中,而这次巨石强森照片的走红便是他们的杰作。“我们没有火上浇油,刻意造势,我们甚至没有将它上传到自己网站的主页上。”YrBFF编辑总监萨莫·安尼·伯顿(Summer Anne Burton)说,“我们只是把它上传到了Instagram,然后它就火遍了整个网络。这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BuzzFeed的策略同时也可以让我们窥见人们未来会采用什么方式来使用微信、Instagram、Snapchat这些通讯应用。目前已经有几百万用户在使用它们与朋友们彼此分享文字、图片。

一些出版商、游戏制作公司以及电商公司已经将通讯应用作为自己新的分发平台与盈利平台。开发者们也一直在扩展这类app的用途,让各种新的功能成为可能。同时,投资者们也看到了这些应用的巨大潜力,不断把它们的估值推到新的高度。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占据着热门应用前列的都是通讯类应用,”风投机构合广投资(Union Square Ventures)主理合伙人,同时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通信应用Kik投资人的弗雷德·威尔森(Fred Wilson)说,“这也反映了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手机做什么。”

威尔森还说:“一旦它们成为成熟的移动内容与移动商务‘门户’,我们就会真正发现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

最开始,通讯应用吸引人的原因很简单:它们用起来比email更快,还能让人们向朋友们发送文字、链接、图片以及视频,而且总体而言,价格比威讯(Verizon)、AT&T这类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传统短信服务更低廉。

而通讯类应用的功能也在迅速增加。例如,在KakaoTalk上,人们可以发现其他新奇的智能手机应用并分享给好友;Snapchat的用户可以在应用内给朋友转账;日本流行的通讯应用Line则让人们可以在实体店购物时使用它的支付服务Line Pay完成付款。

知情人士透露,ESPN、CNN和Vice等媒体很快就将直接在Snapchat新开的媒体频道发布他们的原创内容。因为无权公开对外发言,这些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媒体和传播正在逐渐融合,”BuzzFeed首席执行官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说,“未来一两年,我们现在所创造的一部分内容将成为这些通讯应用很大的一块。”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康姆斯科(comScore)的数据,现在美国40%的手机用户每个月至少使用一次通讯应用。而移动分析公司Flurry的调查则显示,2014年,全球手机通讯类应用的使用量增长了103%。

其中最热门的应用包括Viber,它号称每个月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2亿;日本最流行的通讯应用Line的用户量也达到了1.7亿;而用户量排名领先的WhatsApp则拥有超过7亿的日常用户。

然而,目前,并不是所有通讯应用都在产生巨大的营收。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在2013年全年的销售额只有1020万美元。这些营收全部来自一小部分付费用户,他们需要为使用这款应用支付1美元。

尽管如此,通讯应用领域很多初创公司的估值仍然在不断攀升。去年二月,Viber被日本在线零售巨头乐天公司(Rakuten)以9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一个月后,中国电商巨擘阿里巴巴也斥资2.8亿美元入股Tango,对这家诞生近6年的创业公司估值达到了10亿美元。Facebook更是在二月以218亿美元的天价将Whatsapp纳入旗下。

对投资者而言,核心观点就是硅谷的一条格言:只要能先吸引到几百万用户,最终总能找到赚钱的办法。

许多企业家都把微信当成通讯应用商业运营的典范。微信由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Tencent)运营,上线四年间已经成为中国最流行的应用,号称拥有5亿的月活跃用户。这些用户不仅通过微信发送充斥着图片的信息,还在这个平台上玩游戏、租车、订机票。

一些人认为,通讯应用的迅速发展是对Twitter和Facebook等热门社交媒体公开属性的一种回应。人们在这些社交应用上更新的状态、发布的内容面向的都是大部分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

日本电信巨头软银(SoftBank)风投部门软银资本(SoftBank Capital)的合伙人玛丽莎·坎佩茜(Marissa Campise)说:“它是一种更亲密的用户体验。”她说:“相对于公共社交网络,通讯类应用的信息分享范围更小,但参与度和信任度却高得多。它往往更像是电子邮箱的替代品,但操控性更好,而且是即时的。”

Viber首席执行官塔尔蒙·马尔科(Talmon Marco)去年底接受采访时指出,通讯类应用的用户每小时都会忍不住拿起手机看几次。因此,通讯类应用成了推广游戏、虚拟表情甚至是实体商品的理想场所。

亚洲一直是培育、拓展通讯类应用用途的一块沃土。举个例子,2013年,微信联手中国智能手机巨头小米,通过微信发售了限量版的最新款小米手机。用户可以利用腾讯旗下的支付服务财付通,在这款应用中完成从预定到购买的整个流程。小米称,它在短短10分钟内就售出了15万部手机。

同时,微信也是中国消费者下载最新手机游戏的最大平台之一。上个季度,腾讯仅在手游一项上的收入就高达26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

风投公司标杆资本(Benchmark)合伙人、Snapchat董事米奇·拉斯基(Mitch Lasky)说:“通讯类应用正在汇聚人们的注意力,同时把它与其他形式的商业联系起来。”

泰德·利文斯顿(Ted Livingston)是加拿大通讯应用Kik的首席执行官,他认为,如今的年轻人在一个以智能手机为互联网接入口的时代长大,更愿意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发现新事物。

利文斯顿的应用在北美地区年轻人中非常流行,且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场竞赛,要争当西方世界的微信。”他在11月时曾经说,“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译者:程昊)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WHY APPS FOR MESSAGING ARE TREND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