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好心请人吃饭 却被评论不会社交 元芳你怎么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好心请人吃饭 却被评论不会社交 元芳你怎么看?

点菜在整个饭局中不仅仅是起着决定吃什么的作用,更是结合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层次人对于吃的喜好,这里面体现的是点菜人考虑问题的全局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对这顿饭的重视程度。

前几天朋友阿信带着父母应朋友之邀两个家庭一块儿聚餐,一行8个人(两位70岁老人、两位8岁孩子、4个大人),落座后,朋友问了下大家喜欢吃什么,三两下点好了菜——两盘蒸蟹、一盘咖喱蟹、一盘烤猪颈肉、一盘烤大虾,一盘纯炒青菜、一盘炸小海鱼。

回来后,两位老人对着阿信诸多吐槽,晚饭没吃好,说点的菜都是海鲜,做法偏干,不适合下饭也不太适合老人小孩食用。说朋友太自私了,只考虑自己的喜好,不会顾全大局,不会社交。

吃个饭点个菜而已,至于上纲上线的评论么?这两位老人家是不是有点矫情?元芳你怎么看?

记得当年看《红楼梦》时,多数人惋惜才情担当林黛玉,却偏爱薛宝钗的做人做事的大体。为什么?那日宝钗在贾府过生日,被问及喜欢看什么节目、爱吃什么菜,她知道贾母等一一众长辈们喜欢看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依照说了一遍,即不留痕迹的拍了贾母的马屁,又显得尊重长辈,当人着实喜爱。

所以很多人说吃一顿饭能看穿一个人,不管是家人聚餐还是朋友聚会乃至商务宴请,点自己喜欢的口味还是考虑到大家的喜好,有没有对相交的人用心的提前做些了解?这都反映了社交关系中很多的细节问题。

记得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就负责公司的市场活动,其中包括活动后与客户的商务聚餐。因为参会的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伟大的上帝(客户),所以对于吃饭这个环节老板尤为重视,有时候甚至会考虑到餐台与椅子的颜色搭配。

首先根据宴请的客户级别进行安排,大致了解对方的喜好。选择通常如下四种,要么金碧辉煌高大上;要么清新雅致有格调;要么出品优选有特色;要么就有情节有故事。而点菜的时候也会根据所选餐厅的特点来选择菜品。按比例大菜餐前小食凉菜若干、汤是必须的,大菜4-5成(按广东的习俗一般是鸡、鸭、鱼、肉、虾、蟹),小炒3成(根据桌上个别口味有所调剂),素食、主食若干(每一种类型可选餐厅的特色或者主厨推荐1-2款)。这样技能有档次,有照顾了一些个别人的口味。

说实话,在中国,聚餐吃的不是饭,而是人情。

而点菜在整个饭局中不仅仅是起着决定吃什么的作用,更是结合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层次人对于吃的喜好,这里面体现的是点菜人考虑问题的全局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对这顿饭的重视程度。

你可能要从饭局中年龄的比例、男女的比例、职位的比例去确定菜肴的搭配。如果是商业宴请,尽量按领导的喜好为主,需要有特色有亮点,一如工作总结,有重点让人一下子记住。

另外,落座点菜前主任一般会问问大家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喜好,如特别喜欢吃辣的,如果这时候有人强烈反馈,那里这个人一定是真的喜欢;如果有人说一般般、也可以或者ok啦,那都是不怎么吃辣的。这时候就要根据在场的人比例点菜。

其次,礼貌性的问问有没有特别禁忌的,或者特别喜欢的,这个问题除非有宗教信仰的,一般大家都说随便啦,那这个就是你表现的机会啦。

最后,所谓无鸡不成宴,一般情况下,鸡、鸭、鱼、虾、排骨等各一,再配小炒及素菜;或者干湿搭配,煲汤、炒菜等等;最后色相要搭配,营养要均衡,要有层次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好心请人吃饭 却被评论不会社交 元芳你怎么看?

点菜在整个饭局中不仅仅是起着决定吃什么的作用,更是结合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层次人对于吃的喜好,这里面体现的是点菜人考虑问题的全局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对这顿饭的重视程度。

前几天朋友阿信带着父母应朋友之邀两个家庭一块儿聚餐,一行8个人(两位70岁老人、两位8岁孩子、4个大人),落座后,朋友问了下大家喜欢吃什么,三两下点好了菜——两盘蒸蟹、一盘咖喱蟹、一盘烤猪颈肉、一盘烤大虾,一盘纯炒青菜、一盘炸小海鱼。

回来后,两位老人对着阿信诸多吐槽,晚饭没吃好,说点的菜都是海鲜,做法偏干,不适合下饭也不太适合老人小孩食用。说朋友太自私了,只考虑自己的喜好,不会顾全大局,不会社交。

吃个饭点个菜而已,至于上纲上线的评论么?这两位老人家是不是有点矫情?元芳你怎么看?

记得当年看《红楼梦》时,多数人惋惜才情担当林黛玉,却偏爱薛宝钗的做人做事的大体。为什么?那日宝钗在贾府过生日,被问及喜欢看什么节目、爱吃什么菜,她知道贾母等一一众长辈们喜欢看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依照说了一遍,即不留痕迹的拍了贾母的马屁,又显得尊重长辈,当人着实喜爱。

所以很多人说吃一顿饭能看穿一个人,不管是家人聚餐还是朋友聚会乃至商务宴请,点自己喜欢的口味还是考虑到大家的喜好,有没有对相交的人用心的提前做些了解?这都反映了社交关系中很多的细节问题。

记得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就负责公司的市场活动,其中包括活动后与客户的商务聚餐。因为参会的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伟大的上帝(客户),所以对于吃饭这个环节老板尤为重视,有时候甚至会考虑到餐台与椅子的颜色搭配。

首先根据宴请的客户级别进行安排,大致了解对方的喜好。选择通常如下四种,要么金碧辉煌高大上;要么清新雅致有格调;要么出品优选有特色;要么就有情节有故事。而点菜的时候也会根据所选餐厅的特点来选择菜品。按比例大菜餐前小食凉菜若干、汤是必须的,大菜4-5成(按广东的习俗一般是鸡、鸭、鱼、肉、虾、蟹),小炒3成(根据桌上个别口味有所调剂),素食、主食若干(每一种类型可选餐厅的特色或者主厨推荐1-2款)。这样技能有档次,有照顾了一些个别人的口味。

说实话,在中国,聚餐吃的不是饭,而是人情。

而点菜在整个饭局中不仅仅是起着决定吃什么的作用,更是结合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层次人对于吃的喜好,这里面体现的是点菜人考虑问题的全局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对这顿饭的重视程度。

你可能要从饭局中年龄的比例、男女的比例、职位的比例去确定菜肴的搭配。如果是商业宴请,尽量按领导的喜好为主,需要有特色有亮点,一如工作总结,有重点让人一下子记住。

另外,落座点菜前主任一般会问问大家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喜好,如特别喜欢吃辣的,如果这时候有人强烈反馈,那里这个人一定是真的喜欢;如果有人说一般般、也可以或者ok啦,那都是不怎么吃辣的。这时候就要根据在场的人比例点菜。

其次,礼貌性的问问有没有特别禁忌的,或者特别喜欢的,这个问题除非有宗教信仰的,一般大家都说随便啦,那这个就是你表现的机会啦。

最后,所谓无鸡不成宴,一般情况下,鸡、鸭、鱼、虾、排骨等各一,再配小炒及素菜;或者干湿搭配,煲汤、炒菜等等;最后色相要搭配,营养要均衡,要有层次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