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世纪30到50年代一直代表中国面向西方世界的标志性面孔”,宋美龄的魅力和人们对她的好奇丝毫不因其成为历史人物而稍减。这个传奇人物的往事,许多都鲜为人知。
1.宋美龄在美国卫斯理学院读书时,也算引人瞩目,追求她的异国学生很多,也有让她动心的。其中传得最盛的是宋美龄的初恋情人刘纪文。相识后,两人一度商及订婚,但最终在现实面前刘纪文自动选择退出,理由是蒋介石出现,而刘的权势根本无法与蒋比,据说分手让宋美龄难过很多时日。据说,宋美龄写过惟一的爱情小说《往事如烟》,主角便是刘纪文。
2.曾是宋美龄秘书的张紫葛在《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的书中写了他和宋美龄之间的一次对话。宋美龄说:“我年轻的时候有点重感情,多次接触爱情。进入政治生活后,把政治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就再也不曾想到别的了。”当时,不想张紫葛冲口说出了一些民间传说:“与前夫刘纪文明离暗不离、和吴国桢搞婚外恋等”。讲完这些,张紫葛十分害怕,以为她会暴跳如雷。岂知宋美龄若无其事地说:“你对我毫无顾忌,这太好了……我和刘纪文根本没有结过婚,分手后更无私交来往。至于部下兼朋友的吴国桢,我只是信任并喜欢他而已。”
3.1974年,美国人艾贝尔整理、出版的其父皮尔逊日记的上册中记载,威尔基以罗斯福总统特使名义访问重庆时,与蒋夫人有染,蒋委员长盛怒之下,带60名宪兵到南岸官邸去捉奸,并无所获。威尔基临行去向蒋夫人辞行,闭门一小时二十分钟才出来。宋美龄听闻书讯,大为震怒,指令陆以正在美国《纽约时报》等十大报纸刊登全页广告辟谣,其后向纽约州最高法院提出民事诉讼。结果《皮尔逊日记》上册再未重印,中、下两册则胎死腹中。
4.1925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后,首次进入上海。张学良当时在上海是个花花公子,当他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立刻为她出众的气质倾倒,称她为“美若天仙”,还与宋美龄约会了好几次,经常在一起跳舞、游玩。张学良曾对王书君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5.西安事变落幕,张学良为了保全蒋介石的面子,要亲送蒋介石返回南京,蒋对张说:“我不能保障你在南京的生命安全。”宋美龄则坚持,“回到南京,一定要送汉卿(指张学良)回西安”。张奉行“好汉做事好汉当”,坚持送蒋,但此后遭软禁半世纪。宋美龄之后对蒋介石说,“我们对不起汉卿”,未守承诺送少帅回去,但她却设法保住了张学良的活命,并努力在生活上对张学良关怀备至。
6.在《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中,张学良这样叙述这段细节:“我没死,关键是蒋夫人帮我。蒋先生是要把我枪毙了的,这个情形我原先不知道,但是我后来看到一个东西,是美国的公使JOHNSON写的,他写宋(指宋美龄)对蒋先生说,‘你对那个小家伙,你要对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开台湾,我把你的事情都给你公布了’。这句话很厉害。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蒋夫人对我这个人很了解,她说西安事变,他(张学良)不要金钱,他也不要地盘,他要什么,他要的是牺牲。”
7.张学良逝世后,留存信件有四大箱约500多封。其中,张学良与宋美龄的私人通信最多,总数约在百封以上。信函中,宋美龄一直称呼张学良为“汉卿”,张学良则始终称宋美龄为“夫人”,并且自称“良”。张、宋的书信交往,宋美龄的去信多以英文写就。张学良在获得自由后曾有句感慨,“宋美龄活着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8.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开幕前夕,英国首相丘吉尔拜会蒋介石夫妇。丘吉尔自知蒋介石对他不满,由于蒋介石不懂英语,他就直接向宋美龄挑衅道:“蒋夫人,在你心目中,我是不是坏人?”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宋美龄既不能说他是坏人,也决不能夸他是好人。宋美龄于是把“球”踢了回去:“丘吉尔先生,您自己怎么看自己?”
9.1943年,宋美龄访美,在白宫毫不避讳地会见了许多共和党政治人物,这让罗斯福觉得不舒服。一次家宴上,大家谈起了美国矿工的罢工事件。当时罗斯福问宋美龄,假如中国政府在战争时期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处置。宋美龄用手指划过脖子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10.传闻宋美龄从来不用白宫的亚麻布床单,而要用丝绸的床单,这可能与她长期的皮肤病有关。于是女仆帕克斯负责把宋美龄自带的床单铺在白床的毯子上做一个床罩,她要趴在地板上用长针脚把床罩缝在毯子上,每天换床单,每天都要缝。宋美龄的排场也让白宫的仆人们有些受不了。虽然她在白宫的卧室备有召唤铃和电话,但她还是保留了在中国时击掌召唤仆人的方式。但是在白宫这却被认为是很不合适的动作。
评论